安顿好了小安,杨若晴回了隔壁自己家的院子里开始迫不及待的看信。
信上的内容不多,估计是涉及到天海郡那边的事情,所以棠伢子只在信里提到了送亲的事。
说白了就是跟她这个媳妇这里交待他的行踪流程。
大概情况跟早前他在家的时候跟她说的差不多,送亲的队伍农历的五月初六从京城出发。
一路穿州过郡,若是照着原定计划,一个多月,也就是六月中旬的时候就能到天海郡。
但是这九公主是金枝玉叶,长这么大就没离开过皇城,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西山围猎。
这一趟下嫁天海郡,对于骆风棠他们这些常年行军在外的人来说,不算什么。
可是对于九公主而言,这就是跨越了千山万水,一路上走陆路,她晕车。
换水路,她晕船,呕吐到差点脱水,差点没把命给交待进去。
整支送亲队伍都因为这位身娇肉贵的九公主走走停停,原本一个多月该走完的路,硬生生走了两个多月。
五月初六离京,七月初八才到。
“今个是七月十二,公主的送亲队伍已经在天海郡的驿馆安顿了下来,”杨若晴在心里默默的琢磨着,
“大婚的日期是定在农历八月十五端午节,也就是说,还有一个整月的时间。”
“大安区天海郡已经将近四个月了,也不晓得对天海郡郡守贪污亏空的银子去向调查得咋样了?”
……
小安这趟回村来,刚好赶上了七月十四的鬼节。
鬼节是要祭祀祖先的,去年鬼节之前,孙氏她们就已经在杨若晴的护送下离开长坪村去了京城。
家里就留下杨华忠一个人来操办这一切,冷冷清清的。
而今年则不同了。
虽然大安不在家,但是小安恰好回来了,能够帮着杨华忠做这些事情。
除此外,峰儿这个大孙子也在家,杨华忠家可热闹了。
鬼节这天,三房的人跟着老杨头,大家伙儿一起浩浩荡荡的去了村后的眠牛山里祭祖。
祭祖完毕的第二天,小安就动身回了庆安郡。
临走前,孙氏往小安的包袱里塞了秋天的衣裳,还有小安爱吃的东西。
送走了小安,孙氏望着大路尽头的方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
杨若晴搂住孙氏的肩膀,安慰道:“娘啊,人心不足蛇吞象哦,从前弟弟跟着棠伢子去战场,你在家里提心吊胆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如今弟弟在附近的庆安郡谋了一份好差事,你又在这里叨咕,说离家远了远了。”
“你若这样,那要不我去把弟弟追回来,让他哪都别去,就留在家里跟咱爹一块儿打理庄稼活咋样啊?”
孙氏赶紧摇头:“别别别,千万别,我那就是随口念叨,就那习惯……”
杨若晴笑而不语。
孙氏接着道:“眼下这样是再好不过的了,每个季度还能回来一趟,我很满足了,也放心了。”
“这就对了嘛,走,咱回屋吧,等会你大孙子该醒了,下昼还要你这个奶奶带他去村里耍呢!”
村口的老枫树底下,每天清早日头没有起山之前,还有每天傍晚日头下山之后,
老枫树底下都汇聚了一帮带孩子的老妇人们。
媳妇们要出去干活,没空留在家里带孩子,带孩子的事儿基本上都是奶奶们在做。
于是老枫树底下就成了她们的乐园,孙氏也加入了其中,推着杨华忠用青竹编制成的小推车载着峰儿去老枫树底下纳凉,玩耍,听八卦。
“晴儿,你还在这里吃西瓜呢,你还有心情吃西瓜呢,老宅那边来事儿啦!”
杨华梅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过来找杨若晴,刚好赶上杨若晴正在吃西瓜。
她吃西瓜是直接把西瓜切两半,拿一把勺子抱在怀里舀着吃。
看到杨华梅进来,杨若晴直接把边上的另外半只西瓜推了过来。
“姑姑,吃西瓜。”她道。
杨华梅道:“不吃了不吃了,没心情吃,老宅那边又生事儿了,胡家那边来人了!”
“胡家?”杨若晴把嘴里的西瓜籽吐出来,“哪个胡家?”
“还能有哪个胡家啊?自然是吉水镇的那个胡家啊,荷儿上回那啥的那个胡家!”杨华梅道。
杨若晴恍然,放下了勺子:“咋,胡家还来人做啥啊?那个胡员外开春就在瓦市口被砍了脑袋,”
“胡夫人也病死了,媳妇跟着管家的儿子卷着钱私奔了,胡家都没人了,咋还来这边啊?走亲戚呀?”
后面这句原本是句调侃的话,可是杨华梅却道:“还真被你说对了,还真的是来走亲戚的,死掉的胡员外的一个族弟,点名过来找你四叔,而且还带着孩子。”
“孩子?”杨若晴睁大了眼,“该不会是……荷儿生的那个儿子吧?”
老杨家老宅,杨若晴被杨华梅生拉硬拽着过来的时候,老杨家前院后院那里都围聚着前来看热闹的村民。
就连那些地盘原本该在老枫树底下的妇人们,也都带着孩子转移到了这边来看热闹了。
老杨家后院,摆了好多张凳子,老杨头,谭氏,刘氏,杨若荷都在。
小娟也抱着狗蛋远远的站着,束起耳朵听。
院子中间的一张长凳子上,还另外坐了一对中年夫妇,看身上穿的衣裳,也不是啥富贵样。
男的胳膊肘的地方还打着补丁,妇人的发髻上插着一根竹做的簪子。
妇人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孩子看起来十来个月的样子,被妇人抱在怀里,不哭不闹,睁着眼睛,仰头望天,似乎眼前的这些陌生的大人们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瞧那孩子,跟荷儿长得还真像啊!”
杨华梅暗暗碰了下杨若晴的胳膊肘,压低声道。
杨若晴道:“这孩子胆子好大,换做其他孩子见到这场面早哭了。”
杨华梅道:“没爹没娘的孩子,八成都是这样吧,我家大白和小黑,一家人宠着,偏生胆气还那么小。”
杨若晴道:“我倒觉得大白小黑挺好的啊,是姑姑你对他们小哥两要求太高了。”
不过,杨若晴觉得姑姑的话好像有那么一丝道理。
辰儿从小就不在爹娘身边长大,可是辰儿的出息,放眼整个大齐能找出几个同龄孩子来比?123xyq/read/0/31/ )
信上的内容不多,估计是涉及到天海郡那边的事情,所以棠伢子只在信里提到了送亲的事。
说白了就是跟她这个媳妇这里交待他的行踪流程。
大概情况跟早前他在家的时候跟她说的差不多,送亲的队伍农历的五月初六从京城出发。
一路穿州过郡,若是照着原定计划,一个多月,也就是六月中旬的时候就能到天海郡。
但是这九公主是金枝玉叶,长这么大就没离开过皇城,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西山围猎。
这一趟下嫁天海郡,对于骆风棠他们这些常年行军在外的人来说,不算什么。
可是对于九公主而言,这就是跨越了千山万水,一路上走陆路,她晕车。
换水路,她晕船,呕吐到差点脱水,差点没把命给交待进去。
整支送亲队伍都因为这位身娇肉贵的九公主走走停停,原本一个多月该走完的路,硬生生走了两个多月。
五月初六离京,七月初八才到。
“今个是七月十二,公主的送亲队伍已经在天海郡的驿馆安顿了下来,”杨若晴在心里默默的琢磨着,
“大婚的日期是定在农历八月十五端午节,也就是说,还有一个整月的时间。”
“大安区天海郡已经将近四个月了,也不晓得对天海郡郡守贪污亏空的银子去向调查得咋样了?”
……
小安这趟回村来,刚好赶上了七月十四的鬼节。
鬼节是要祭祀祖先的,去年鬼节之前,孙氏她们就已经在杨若晴的护送下离开长坪村去了京城。
家里就留下杨华忠一个人来操办这一切,冷冷清清的。
而今年则不同了。
虽然大安不在家,但是小安恰好回来了,能够帮着杨华忠做这些事情。
除此外,峰儿这个大孙子也在家,杨华忠家可热闹了。
鬼节这天,三房的人跟着老杨头,大家伙儿一起浩浩荡荡的去了村后的眠牛山里祭祖。
祭祖完毕的第二天,小安就动身回了庆安郡。
临走前,孙氏往小安的包袱里塞了秋天的衣裳,还有小安爱吃的东西。
送走了小安,孙氏望着大路尽头的方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
杨若晴搂住孙氏的肩膀,安慰道:“娘啊,人心不足蛇吞象哦,从前弟弟跟着棠伢子去战场,你在家里提心吊胆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如今弟弟在附近的庆安郡谋了一份好差事,你又在这里叨咕,说离家远了远了。”
“你若这样,那要不我去把弟弟追回来,让他哪都别去,就留在家里跟咱爹一块儿打理庄稼活咋样啊?”
孙氏赶紧摇头:“别别别,千万别,我那就是随口念叨,就那习惯……”
杨若晴笑而不语。
孙氏接着道:“眼下这样是再好不过的了,每个季度还能回来一趟,我很满足了,也放心了。”
“这就对了嘛,走,咱回屋吧,等会你大孙子该醒了,下昼还要你这个奶奶带他去村里耍呢!”
村口的老枫树底下,每天清早日头没有起山之前,还有每天傍晚日头下山之后,
老枫树底下都汇聚了一帮带孩子的老妇人们。
媳妇们要出去干活,没空留在家里带孩子,带孩子的事儿基本上都是奶奶们在做。
于是老枫树底下就成了她们的乐园,孙氏也加入了其中,推着杨华忠用青竹编制成的小推车载着峰儿去老枫树底下纳凉,玩耍,听八卦。
“晴儿,你还在这里吃西瓜呢,你还有心情吃西瓜呢,老宅那边来事儿啦!”
杨华梅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过来找杨若晴,刚好赶上杨若晴正在吃西瓜。
她吃西瓜是直接把西瓜切两半,拿一把勺子抱在怀里舀着吃。
看到杨华梅进来,杨若晴直接把边上的另外半只西瓜推了过来。
“姑姑,吃西瓜。”她道。
杨华梅道:“不吃了不吃了,没心情吃,老宅那边又生事儿了,胡家那边来人了!”
“胡家?”杨若晴把嘴里的西瓜籽吐出来,“哪个胡家?”
“还能有哪个胡家啊?自然是吉水镇的那个胡家啊,荷儿上回那啥的那个胡家!”杨华梅道。
杨若晴恍然,放下了勺子:“咋,胡家还来人做啥啊?那个胡员外开春就在瓦市口被砍了脑袋,”
“胡夫人也病死了,媳妇跟着管家的儿子卷着钱私奔了,胡家都没人了,咋还来这边啊?走亲戚呀?”
后面这句原本是句调侃的话,可是杨华梅却道:“还真被你说对了,还真的是来走亲戚的,死掉的胡员外的一个族弟,点名过来找你四叔,而且还带着孩子。”
“孩子?”杨若晴睁大了眼,“该不会是……荷儿生的那个儿子吧?”
老杨家老宅,杨若晴被杨华梅生拉硬拽着过来的时候,老杨家前院后院那里都围聚着前来看热闹的村民。
就连那些地盘原本该在老枫树底下的妇人们,也都带着孩子转移到了这边来看热闹了。
老杨家后院,摆了好多张凳子,老杨头,谭氏,刘氏,杨若荷都在。
小娟也抱着狗蛋远远的站着,束起耳朵听。
院子中间的一张长凳子上,还另外坐了一对中年夫妇,看身上穿的衣裳,也不是啥富贵样。
男的胳膊肘的地方还打着补丁,妇人的发髻上插着一根竹做的簪子。
妇人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孩子看起来十来个月的样子,被妇人抱在怀里,不哭不闹,睁着眼睛,仰头望天,似乎眼前的这些陌生的大人们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瞧那孩子,跟荷儿长得还真像啊!”
杨华梅暗暗碰了下杨若晴的胳膊肘,压低声道。
杨若晴道:“这孩子胆子好大,换做其他孩子见到这场面早哭了。”
杨华梅道:“没爹没娘的孩子,八成都是这样吧,我家大白和小黑,一家人宠着,偏生胆气还那么小。”
杨若晴道:“我倒觉得大白小黑挺好的啊,是姑姑你对他们小哥两要求太高了。”
不过,杨若晴觉得姑姑的话好像有那么一丝道理。
辰儿从小就不在爹娘身边长大,可是辰儿的出息,放眼整个大齐能找出几个同龄孩子来比?123xyq/read/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