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853章 开经筵

小说: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作者:沐轶 更新时间:2024-07-23 02:41:12 源网站:2k小说网
  赵桓给纳兰雪生的儿子取名不悔。

  纳兰雪有些奇怪,说道:“这名字有什么讲究啊?陛下。”

  赵桓说道:“有句词叫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你现在的写照,所以就叫不悔好了。”

  柳永的这首词早就已经天下传唱,纳兰雪当然也知道。x33

  她以为皇帝夸她身材好呢,又夸她痴情,不由得脸都红了。

  事实上,赵桓联想到的却是后悔的要死的鸟羽上皇和他的皇后。

  他们曾经威胁大宋不要做后悔的事。可是他们却后悔当初挑战大宋的底线,非要从大宋骗的粮食去卖给金国,才落得如此下场。

  纳兰雪的儿子大名赵桓根据翰林学士的提议,取名赵谋。

  因为纳兰雪是金国上京人士,因此封上国公,同时纳兰雪因为诞下皇子,从原来的才人提升为婕妤,纳兰雪自然更是高兴,连声谢过。

  纳兰夫人守在女儿身边也是笑盈盈的,可是心里却有些紧张,万一自己怀了皇帝的孩子,那恐怕就会是笑话。

  她并不知道皇帝给她的药膳里头加的有避子草,她已经不可能怀孕了。

  喜事总是一个接着一个,赵桓的才人韩静观也怀孕了。

  赵桓是主张雨露均沾的,所以他承接的宋钦宗之前娶的那几个才人,也不能冷落了,除了很讨厌的刘月娥他没有碰之外,另外几个才人也都是临幸过的。

  这位韩静观怀上了龙子,而年纪最小的狄玉辉却还没动静。

  狄玉辉的哥哥狄玉寿现在是东奥都护府的都护,已经好几次写信让狄玉辉想办法跟皇帝亲近亲近,尽可能早点怀上龙子,狄家才会彻底心安。

  不然等到人老珠黄,膝下无子,不仅无法得到皇帝的恩宠,也会孤独终老,那该多凄凉。

  实际上这时候的狄玉辉才十五六岁,说那还早着呢,不过她被哥哥催生很是无奈,又便缠着皇帝赵桓

  赵桓又多宠幸了她几次,可是却还是没怀上,这些都是命,也许命到了自然就怀上了。

  萧妃也很着急,她已经十九了,嫁给皇帝已经三年了,皇帝也没少宠她,至少一个月有一次,而且还专门挑她最可能怀上孩子的时候临幸她。

  但肚子依旧平平的,她老娘元太妃也是很泄气。

  没办法,萧妃的哥哥耶律定是皇帝左膀右臂,作为特战队的指挥使,他们一家都极为得到皇帝的宠信,现在就等着一个儿子的降临了。

  皇帝这一年连续得了三个儿子,很高兴。

  趁着他高兴,宰相李纲提议开经筵。

  经筵是宋朝创办的博学鸿儒给皇帝讲古论今的特别授课方式,不过在金国入侵大宋以来,因为忙于战事,所以经筵就搁置下来了。

  而现在,金国已经被大宋打龟缩不出,一时无力主动出招,而西夏又遭受第二年的饥荒,哪里有精神来攻打大宋?边关便暂时太平下来了。

  南面的大越国已经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大理国的三十七蛮部和西南夷还在鏖战,不过战场已经转移到了三十七蛮部境内,不在大宋疆土内了。

  在大宋的支持下,西南夷越战越勇,三十七蛮部有些招架不住了,因此西南的战事也不需要赵桓去投入精力,他暂时轻松了下来。

  这个时候开经筵是最适合不过的了,皇帝也得时常学习。

  其实赵桓是没有兴趣开什么经筵的,但是既然李纲这么提议了,不给那帮老学究一个展示他们才华的地方,有些说不过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赵桓便同意开经筵。

  开经筵这天,皇帝赵桓穿着绯色官袍,帽子摇着两个翅膀,带着邵成章和一众侍卫来到了讲席殿。

  这是专门开经筵的大殿,皇帝听课大臣当然要作陪,文武大臣在两边站立,根据级别高低依次排列,而正中龙椅之上,皇帝坐着,负责讲课的帝师则在面对皇帝的桌子后面站着。

  对于给皇帝讲课是坐着还是站着,这在宋朝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刚开始的时候,帝师是可以坐着的,可是到了范仲淹、王安石时代,为了表示对皇帝的敬重,便站着讲课。x33

  从那以后,其他的帝师也都乖乖的站着。

  赵桓当太子时的老师是耿南仲,但耿南仲是个投降派,赵桓很不喜欢,让他退休回家养老去了,后来死了。

  这次负责给赵桓担任侍讲的可是大名鼎鼎的儒家代表人李侗。

  李侗是这个时代最有名的学者,他的学问来自于程颐,宋朝最有名的理学家之一,可惜已经仙去了,二传弟子就是这位李侗。

  而李侗的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朱熹,不过这时候的朱熹才刚生下来不久,还只是个顽童。

  李侗被人尊称为延平先生,上台之后有些拘谨。

  赵桓却微笑吩咐邵成章赐座。

  李侗急忙摆手说不用,站着就好,毕竟之前的帝师可全都是站着的,包括赫赫有名的范仲淹、王安石,那都是站着给皇帝讲课的,他哪有资格坐着?x33

  结果赵桓却还是坚持让他坐着讲课。

  赵桓说道:“我不是尊重你一个人,是尊重老师这个职业,你又不需要黑板上板书,也不用走来走去,坐着讲就好。”

  李侗听皇帝赵桓对他如此尊重,感激不已,连连称谢。

  见了皇帝诚心的请他落坐讲课,又已经说清楚了,不是冲着他这个人给的座位,而是冲着老师这个职业,他也就半拉**坐着开始讲课。

  他讲了大半个时辰,便把课讲完了,的确很精彩。

  整个经筵皇帝赵桓一直微笑听着,并不提问,也没有任何不耐烦。

  李侗不知道是不是皇帝对自己所讲的内容没有兴趣,只是出于礼貌坚持听完。这让他心中颇为忐忑。

  授课结束,照例皇帝是要发表一番感慨或见解的。

  赵桓问李侗说道:“我想请问几个问题,请先生解答。”

  李侗赶紧起身躬身施礼:“请陛下赐教。”

  “我大宋文盲占了多少比例?”

  “大概……九成吧。”

  的确,天下人识字的很少,绝大多数农人都不认识字。

  赵桓又说道:“朕想请教先生,如何让天下文盲都识文断字?如何发展我大宋的教育?”

  李侗忙说道:“扩大县州的学堂,增拨经费,鼓励修建私塾,自然就有更多的人识文断字了。

  实际上,现在的很多学童都已经可以有机会进学堂读书了,识文断字的人会越来越多,这都是因为陛下的恩典,爱民如子。

  百姓生活比之前好了无数倍,家里有钱自然孩子就能读书了。”

  两边文武百官都一头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