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恒萱还没听说过盘账还让外人在场的?她们家每次盘账都把门关的紧紧的,尤其是她们几个孩子,完全不让在场的,也就是她买了铺子之后,金老太太才让她跟着学算账。赶紧拒绝了,“师父,这样不好吧?”
童慧娟看她一眼,不给她拒绝的机会。“就这么说定了。让你娘和阿奶都过来,就说师父这里着急等着呢!”
金恒萱摸不清头脑,只得点头答应了。
回到家里,金母已经做好了饭。金老太太担心金江兰在家里不自在,便早早的打发金母回来做饭了。主要也是想给金江兰她们做些好吃的,给她们接风。
明白了金老太太的心意,金母便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
辣椒炒鸡、红烧兔肉、白菜炖豆腐、爆炒藕丝、酸辣土豆丝、蒸鸡蛋羹、萝卜老鸭汤、菠菜鸡蛋汤,蒸了一大锅白米饭,这可是曾经金恒萱每天盼着的事情。ъìQυGΕtV
菜的份量都很足,一家人吃的肚儿圆。
吃过饭,金江兰把给大家的礼物都拿了出来。给金老汉和金老太太做的一身棉衣棉鞋;给兄嫂做的新袄子;给家里几个孩子做的棉帽。
金老太太抱着棉衣棉鞋乐得合不拢嘴,又是欣喜又是抱怨。“还是我闺女贴心,一次给我做了一整套。以后可不能这么干了,有时间给你自己个孩子们做就好了,我衣服多着呢,做的多了都穿不完。”
话是这么说,翘起的嘴角就没有放下过。
金老汉抱着衣服就要回去试穿,他可好几年没收到闺女给做的衣服了。现在穿在身上的,都是老婆子和二儿媳妇给做的,瞧着闺女做的就是不一样。
金老太太嚷嚷着,让他别把衣服弄脏了,试一下就赶紧脱下来,留着过年再穿。
几个人在屋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前几日刚下的大雪,路上不好走吧?怎么不等化了雪再过来?”
“前些日子就打算过来了,没想到下了雪,就给耽搁了。我们这两日一直打听着,听说去县城的路通了,才过来的。明年浩哥儿就要去读书了,以后过年能不能抽空过来还说不准,所以打算提前过来住些日子。”
“也好,咱爹娘天天念叨着你,你能在家住些日子,他们可高兴了。”
“是啊,是啊!你来了,家里的几个皮猴子就有人管了。”
……
兄嫂四人听到她要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对她表示了十分的欢迎。这让金江兰心里很高兴,她就怕回娘家来住,哥嫂会不同意。主要还是她不懂事造成的。若是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她可不会担心这个问题。
金老汉和金老太太回去试了衣服,都说非常的合身,直夸金江兰手艺好。
金恒萱等到大人说完了话,都打算回去休息了,才悄悄跟金老太太说道:“阿奶,我师父说明天要盘账,她说不知道物价,让你给她帮帮忙。”
金老太太瞥了一眼已经进屋的金江兰,点头答应了。心道这孩子果然是长大了,知道关于童慧娟的事儿,不好放着金江兰的面说了。
金老太太也担心金江兰又钻牛角尖,想想还是不要当面说的好。
晚上,金老太太越想越不对劲。童慧娟在县城住了这么些年了,就算平常不出去买东西,每年的账单也是有迹可循的,怎么会不知道物价多少呢?她家里盘账,让自己去做什么?ωωw.Bǐqυgétν
金老太太摇醒已经进入睡眠的金老汉,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金老汉困得睁不开眼睛,哪里有空寻思这些,敷衍的说了一句。“萱丫头跟着她学习呢,你怕什么的?让你去你就去,跟去学学不也挺好的?咱家账目越来越多了,学着也的不亏。”
金老太太转念一想,对啊!这不正好跟着学学,自己家里也用得上嘛!
第二日,金江兰要跟着她们到铺子里帮忙,金老太太不同意。“你就在家里呆着就行了,家里这么多孩子呢,你给做点饭吃。”
金江兰不同意。“娘,让二嫂在家里吧,她做饭好吃。我想去铺子里看看,也学学经验。我和周文竹盘算着回去自己开一间铺子。”
金老太太没想到她们还有这个打算呢。“行,老大家的,你带着江兰在铺子里帮忙把!我和老二家的有点事儿,要出去一趟。需要做什么,你尽管支使江兰去做,别让她闲着。”
这话就是说笑罢了,金老太太的宝贵闺女,谁敢使劲使唤。“行,娘,我知道了。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
“说不准,也许上午就回来了,也许要一天。晌午记得到卤味铺子里吃饭,不用管我们了。”
金伯母答应一声,带着金江兰一起先走了。
金老太太让周馨儿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把家里收拾一番,就带着金母和金恒萱往童府去了。
等人都到齐了,童慧娟才让人开始盘账。
这些账目她刚才都已经大体看过了一遍,对一些错账和有问题的账目,童慧娟又重新和管家核对了一遍。原本只是想教导金恒萱盘账的,如今一算,还真的出了问题。ъìQυGΕtV
这个管家是去年年底新请的,签了三年的契。原本童慧娟家里就一座宅子,家里只有几个下人,便没打算请管家。后来童慧娟为了有些进项,在城外买了二十亩地,家里的下人都是她找的忠厚老实的,不够圆滑,便打算找个机灵的管事。等买到合适的下人,放在管事手里**一番就能用。
起初这个管家还比较老实,没想到今年就暴露了本性。尤其是这家里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管家渐渐敷衍了事,也起了贪心。
这次最先发现有问题的,是大米的账目。按照以往算法,家里每个月购买一百斤大米就够吃了,一斤大米四十文,一个月只需四两银子。
今年来了云阿婆,童慧娟便让他每个月多买百斤大米放在家里。没想到问题就出在这里。
账目上,从今天八月至今,每个月二百斤大米,花费十二两银子,比之前整整多出一百斤大米的花费。
童慧娟看她一眼,不给她拒绝的机会。“就这么说定了。让你娘和阿奶都过来,就说师父这里着急等着呢!”
金恒萱摸不清头脑,只得点头答应了。
回到家里,金母已经做好了饭。金老太太担心金江兰在家里不自在,便早早的打发金母回来做饭了。主要也是想给金江兰她们做些好吃的,给她们接风。
明白了金老太太的心意,金母便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
辣椒炒鸡、红烧兔肉、白菜炖豆腐、爆炒藕丝、酸辣土豆丝、蒸鸡蛋羹、萝卜老鸭汤、菠菜鸡蛋汤,蒸了一大锅白米饭,这可是曾经金恒萱每天盼着的事情。ъìQυGΕtV
菜的份量都很足,一家人吃的肚儿圆。
吃过饭,金江兰把给大家的礼物都拿了出来。给金老汉和金老太太做的一身棉衣棉鞋;给兄嫂做的新袄子;给家里几个孩子做的棉帽。
金老太太抱着棉衣棉鞋乐得合不拢嘴,又是欣喜又是抱怨。“还是我闺女贴心,一次给我做了一整套。以后可不能这么干了,有时间给你自己个孩子们做就好了,我衣服多着呢,做的多了都穿不完。”
话是这么说,翘起的嘴角就没有放下过。
金老汉抱着衣服就要回去试穿,他可好几年没收到闺女给做的衣服了。现在穿在身上的,都是老婆子和二儿媳妇给做的,瞧着闺女做的就是不一样。
金老太太嚷嚷着,让他别把衣服弄脏了,试一下就赶紧脱下来,留着过年再穿。
几个人在屋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前几日刚下的大雪,路上不好走吧?怎么不等化了雪再过来?”
“前些日子就打算过来了,没想到下了雪,就给耽搁了。我们这两日一直打听着,听说去县城的路通了,才过来的。明年浩哥儿就要去读书了,以后过年能不能抽空过来还说不准,所以打算提前过来住些日子。”
“也好,咱爹娘天天念叨着你,你能在家住些日子,他们可高兴了。”
“是啊,是啊!你来了,家里的几个皮猴子就有人管了。”
……
兄嫂四人听到她要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对她表示了十分的欢迎。这让金江兰心里很高兴,她就怕回娘家来住,哥嫂会不同意。主要还是她不懂事造成的。若是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她可不会担心这个问题。
金老汉和金老太太回去试了衣服,都说非常的合身,直夸金江兰手艺好。
金恒萱等到大人说完了话,都打算回去休息了,才悄悄跟金老太太说道:“阿奶,我师父说明天要盘账,她说不知道物价,让你给她帮帮忙。”
金老太太瞥了一眼已经进屋的金江兰,点头答应了。心道这孩子果然是长大了,知道关于童慧娟的事儿,不好放着金江兰的面说了。
金老太太也担心金江兰又钻牛角尖,想想还是不要当面说的好。
晚上,金老太太越想越不对劲。童慧娟在县城住了这么些年了,就算平常不出去买东西,每年的账单也是有迹可循的,怎么会不知道物价多少呢?她家里盘账,让自己去做什么?ωωw.Bǐqυgétν
金老太太摇醒已经进入睡眠的金老汉,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金老汉困得睁不开眼睛,哪里有空寻思这些,敷衍的说了一句。“萱丫头跟着她学习呢,你怕什么的?让你去你就去,跟去学学不也挺好的?咱家账目越来越多了,学着也的不亏。”
金老太太转念一想,对啊!这不正好跟着学学,自己家里也用得上嘛!
第二日,金江兰要跟着她们到铺子里帮忙,金老太太不同意。“你就在家里呆着就行了,家里这么多孩子呢,你给做点饭吃。”
金江兰不同意。“娘,让二嫂在家里吧,她做饭好吃。我想去铺子里看看,也学学经验。我和周文竹盘算着回去自己开一间铺子。”
金老太太没想到她们还有这个打算呢。“行,老大家的,你带着江兰在铺子里帮忙把!我和老二家的有点事儿,要出去一趟。需要做什么,你尽管支使江兰去做,别让她闲着。”
这话就是说笑罢了,金老太太的宝贵闺女,谁敢使劲使唤。“行,娘,我知道了。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
“说不准,也许上午就回来了,也许要一天。晌午记得到卤味铺子里吃饭,不用管我们了。”
金伯母答应一声,带着金江兰一起先走了。
金老太太让周馨儿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把家里收拾一番,就带着金母和金恒萱往童府去了。
等人都到齐了,童慧娟才让人开始盘账。
这些账目她刚才都已经大体看过了一遍,对一些错账和有问题的账目,童慧娟又重新和管家核对了一遍。原本只是想教导金恒萱盘账的,如今一算,还真的出了问题。ъìQυGΕtV
这个管家是去年年底新请的,签了三年的契。原本童慧娟家里就一座宅子,家里只有几个下人,便没打算请管家。后来童慧娟为了有些进项,在城外买了二十亩地,家里的下人都是她找的忠厚老实的,不够圆滑,便打算找个机灵的管事。等买到合适的下人,放在管事手里**一番就能用。
起初这个管家还比较老实,没想到今年就暴露了本性。尤其是这家里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管家渐渐敷衍了事,也起了贪心。
这次最先发现有问题的,是大米的账目。按照以往算法,家里每个月购买一百斤大米就够吃了,一斤大米四十文,一个月只需四两银子。
今年来了云阿婆,童慧娟便让他每个月多买百斤大米放在家里。没想到问题就出在这里。
账目上,从今天八月至今,每个月二百斤大米,花费十二两银子,比之前整整多出一百斤大米的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