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武大郎没有吹牛,他升级了,与隔壁酒楼展开合作,他做的炊饼只需送到酒楼即可,不用再挑着担儿,走街串巷喊着卖炊饼。从小贩跃升为供应商,避免了刮风下雨在外面奔波。
而这一切,不是他有能耐,也不是他时来运转。
而是有贵人相助。
这个贵人,便是济州黄安黄相公。
原本轨迹之中,武大郎的邻居,左边隔壁开茶铺的王婆、右边隔壁开银铺的姚二郎姚文卿、对门开纸马铺的赵四郎赵仲铭、对门另外一家开冷酒铺子的胡正卿。这四位是武大郎家的近邻。
王婆隔壁有个卖馉饳的张公。
黄安早就让人把王婆隔壁张公家买下来打算开杂货铺。再安排一些人手,或明或暗的帮衬武松。可是随着黄安麾下势力的增强心态有所转变。
他觉得一条好汉加入算不得什么,充其量多了员良将。想到武松寻找兄长武大郎,后续的遭遇。于心不忍最喜欢的铁血好汉落得如此下场。
故而计划有所调整,连张公隔壁家的王婆子的茶楼都给买下。王婆都被赶走连夜搬出阳谷县。两处宅子一番改建装修,一家两层酒楼开张。
安排来的店东家,正是沧州李小二夫妇。这是杨林拿着林冲的亲笔信,把对方给请回济州帮忙打理酒楼。后来黄安便把夫妇安置在阳谷县,负责收集情报,顺便打理酒楼和其他买卖。与独龙岗扈,李两个庄遥相呼应,相互依托……
可以说是黄安郓州的布局。
他倒是想看看连王婆子都没了,西门庆还怎么闹腾?他都要看看武大郎不出门潘金莲如何偷男人?
目的是为了看看事情是不是还如原本轨迹之中那般发展?若不是那最好不过,武松将会有个平静的生活。若是,隔壁望月酒楼的打手就会蜂拥而出。什么的西门庆,打得跑到东门去。
那时候也会亮明身份,援助武松,保护住其兄嫂。这样拉他入伙反而更好,结局也更完美些。眼睁睁地看着兄弟遭罪,那不是大丈夫作为。
这是黄安心态转变后的想法,宁可发展慢一些,也不能做缺德之事,袖手旁观,那与小人何异?成大事者要有海阔胸襟,不拘小节,方能成事!
当然,黄安的安排武松是不知道的。
武大郎就更不清楚,只知道隔壁酒楼李小二夫妇非常热情,心地善良,对自己一家颇为照顾。
武大郎给自己兄弟倒了一碗茶,蹦到椅子上说道:“兄弟,李二哥说我炊饼做得不错,软糯可口好吃。可挑着担儿四处叫卖有些吃力不讨好,还劳累。所以想着与我合作,他酒楼负责大批量卖给那些商贩客人当干粮,我也不必奔波。”
“哎,这李二哥心地善良,是个好人。”武松了解清楚情况后连连称赞:“这样哥哥只顾在家中做来,不必在外风吹日晒,也不会被人欺负。”
武大郎听到这番话哈哈大笑,昂着脑袋得意道:“哈哈哈,眼下兄弟你在,踏虎英雄谁人不知?谁敢欺负我武大?走在路上见了谁不问候一声?”
武松见到兄长这副模样有点心酸,想到以前打架闹事颇为自责。心里想着却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哥哥放心,有我武二在,哥哥只顾过好日子。哥哥,小弟扯了上好料子,做几件新衣裳。”
说话间,武松把买来的几匹上好绸缎取出递给潘金莲。这令妇人又惊又喜,连连夸赞武松:“哎呀,还是叔叔会疼人,回来还带些缎子给奴家。哪像你哥哥从成家至今,过节也没响动。”
妇人边说还边瞪了眼坐在凳子上的武大。见这黑矮矬子傻笑说着攒钱的话,又看了看大马金刀端坐的武松相貌堂堂,莫名为自己余生哀叹。
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的兄弟,他又生得这般长大雄壮。大虫也吃不住他打,他必然好气力。说他又未曾婚娶,我嫁得这等一个男人,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象人,七分似鬼,嫁给这种男人,我真恁的晦气!
妇人心里寻思着,脸上的笑容僵硬,看向武松石时眼中有着贪婪,幽怨,哀伤等多种情绪。这种异样的眼神令武松心中凛然,却不好发作。
“二郎,你又乱花钱?”武大郎没有察觉潘金莲的异常心思,听着兄弟的话又看着几匹上好缎子,都有埋怨:“多存点钱,将来也给说门亲事……”
哪知道武大郎花还没说完,潘金莲变了脸色,颇为不悦地说道:“大郎,叔叔才刚到家里没住几天。你便寻思给他说亲讨婆娘,传扬被外人知晓,还说你我夫妇容不得兄弟,把他赶出门。”
“是是是,大嫂说得对。”武大郎是个老实本分,性格懦弱之人。自家婆娘发脾气连连赔不是。随即又想到什么嗫嚅地说:“我和二郎自小相依为命,看着他成家立业,也对得起早故双亲。”
潘金莲笑容收敛,脸若冰霜,正待说几句驳斥武大。武松见了心头沉重,赶忙挺身说起正事来:“哥哥,嫂嫂休要吵闹。等新衣裳做好了,便与我同往济州,去拜访故人,恭贺他新婚。”
“哦,故人??”武大郎愣了愣。
“济州?莫不是叔叔在江湖上走动,结识下来的?”边上妇人潘金莲也不说话了,若有所思。
“兄弟,这位故人是?”武大郎不懂就问。
“哥哥,可能记得我曾说过的,在沧州遇到过一位贵人。”武松见兄长武大迷糊,不禁笑着提醒。
“沧州贵人?”武大郎呢喃片刻,随即反应过来:“二郎,可是你在沧州多有爱护你的那位黄相公?”
“正是那位。”武松点头称是。
妇人潘金莲也笑了:“既然是那位相公,二郎必须得去,奴家要抓紧了,给叔叔置办合适的衣裳。叔叔稍待,奴家这就取尺子来量了尺寸。”
“嫂嫂先给哥哥做,兄弟不急不急。”武松感觉到妇人的热情,有点招架不住,连忙指着武大。
“叔叔去祝贺,可准备妥当?”
“这个倒是没有,黄安哥哥不缺这些。”
“叔叔说得哪里话,人家不缺是不缺,可送不送又是一码事。贵人大婚之日,咱家也不能空着手。”
“对对对,你嫂嫂说得是。”
“依奴家看来,黄相公是武官,叔叔前番打得猛虎,皮毛甚是完整。不如把这张虎皮当作贺礼……”
……
武松说了要赶赴济州祝贺黄安大婚之后。潘金莲这个妇人表现出颇通人情世故的一面,给武松出谋划策,说得头头是道,处处为武二郎着想。反倒把武大郎撇到一边不理睬,好像是多余。
过不多时,隔壁酒楼送来酒菜。
潘金莲手脚麻利地收拾掉几卷绸缎,又去了厨房忙碌,端来碗筷,取出食盒里的酒菜摆满桌子。又只顾招呼武松坐下吃酒夹菜,热情异常……
武大郎兀自不觉,只顾劝兄弟多吃。
武松却是个明白人,察觉到嫂嫂的异常,忧愁顿生。
也就在武松与兄嫂商议着准备去济州时,此刻的济州城因为兵马都监黄安大婚变得越发热闹。
自从消息传开过后,随着一天天过去,日子临近。朱富接手打理的几家酒楼率先推行优惠活动。来酒楼中消费,点菜满金额,会有好礼相送。
梁山晁盖,吴用等人不好公然现身来拜访祝贺。却派出新上山的喽啰携礼拜访祝贺,消息也在江湖上传开,那些打把势卖艺唱戏的团伙闻风而动。越来越多的人入城,街头到处人群扎堆。
大街小巷,酒楼茶肆,勾栏瓦舍都在议论此事。而城里的乡绅地主,富户商贾携礼物来祝贺。
黄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来登门的络绎不绝,外面的轿子,马车甚多,门庭若市,非常热闹。老管家黄富,管事王贵迎来送往,忙碌非常。两人忙不过来时,萧让也撇下事儿来帮衬。
当牛皋,张三办完事,从郓州归来后,更加热闹。独龙岗扈家扈成,扈三娘,李家庄李应,杜兴一同来到,各自备了一份厚礼,登门来祝贺。
从进入十月份下旬,黄府门外迎宾鞭炮时常响彻!
而这一切,不是他有能耐,也不是他时来运转。
而是有贵人相助。
这个贵人,便是济州黄安黄相公。
原本轨迹之中,武大郎的邻居,左边隔壁开茶铺的王婆、右边隔壁开银铺的姚二郎姚文卿、对门开纸马铺的赵四郎赵仲铭、对门另外一家开冷酒铺子的胡正卿。这四位是武大郎家的近邻。
王婆隔壁有个卖馉饳的张公。
黄安早就让人把王婆隔壁张公家买下来打算开杂货铺。再安排一些人手,或明或暗的帮衬武松。可是随着黄安麾下势力的增强心态有所转变。
他觉得一条好汉加入算不得什么,充其量多了员良将。想到武松寻找兄长武大郎,后续的遭遇。于心不忍最喜欢的铁血好汉落得如此下场。
故而计划有所调整,连张公隔壁家的王婆子的茶楼都给买下。王婆都被赶走连夜搬出阳谷县。两处宅子一番改建装修,一家两层酒楼开张。
安排来的店东家,正是沧州李小二夫妇。这是杨林拿着林冲的亲笔信,把对方给请回济州帮忙打理酒楼。后来黄安便把夫妇安置在阳谷县,负责收集情报,顺便打理酒楼和其他买卖。与独龙岗扈,李两个庄遥相呼应,相互依托……
可以说是黄安郓州的布局。
他倒是想看看连王婆子都没了,西门庆还怎么闹腾?他都要看看武大郎不出门潘金莲如何偷男人?
目的是为了看看事情是不是还如原本轨迹之中那般发展?若不是那最好不过,武松将会有个平静的生活。若是,隔壁望月酒楼的打手就会蜂拥而出。什么的西门庆,打得跑到东门去。
那时候也会亮明身份,援助武松,保护住其兄嫂。这样拉他入伙反而更好,结局也更完美些。眼睁睁地看着兄弟遭罪,那不是大丈夫作为。
这是黄安心态转变后的想法,宁可发展慢一些,也不能做缺德之事,袖手旁观,那与小人何异?成大事者要有海阔胸襟,不拘小节,方能成事!
当然,黄安的安排武松是不知道的。
武大郎就更不清楚,只知道隔壁酒楼李小二夫妇非常热情,心地善良,对自己一家颇为照顾。
武大郎给自己兄弟倒了一碗茶,蹦到椅子上说道:“兄弟,李二哥说我炊饼做得不错,软糯可口好吃。可挑着担儿四处叫卖有些吃力不讨好,还劳累。所以想着与我合作,他酒楼负责大批量卖给那些商贩客人当干粮,我也不必奔波。”
“哎,这李二哥心地善良,是个好人。”武松了解清楚情况后连连称赞:“这样哥哥只顾在家中做来,不必在外风吹日晒,也不会被人欺负。”
武大郎听到这番话哈哈大笑,昂着脑袋得意道:“哈哈哈,眼下兄弟你在,踏虎英雄谁人不知?谁敢欺负我武大?走在路上见了谁不问候一声?”
武松见到兄长这副模样有点心酸,想到以前打架闹事颇为自责。心里想着却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哥哥放心,有我武二在,哥哥只顾过好日子。哥哥,小弟扯了上好料子,做几件新衣裳。”
说话间,武松把买来的几匹上好绸缎取出递给潘金莲。这令妇人又惊又喜,连连夸赞武松:“哎呀,还是叔叔会疼人,回来还带些缎子给奴家。哪像你哥哥从成家至今,过节也没响动。”
妇人边说还边瞪了眼坐在凳子上的武大。见这黑矮矬子傻笑说着攒钱的话,又看了看大马金刀端坐的武松相貌堂堂,莫名为自己余生哀叹。
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的兄弟,他又生得这般长大雄壮。大虫也吃不住他打,他必然好气力。说他又未曾婚娶,我嫁得这等一个男人,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象人,七分似鬼,嫁给这种男人,我真恁的晦气!
妇人心里寻思着,脸上的笑容僵硬,看向武松石时眼中有着贪婪,幽怨,哀伤等多种情绪。这种异样的眼神令武松心中凛然,却不好发作。
“二郎,你又乱花钱?”武大郎没有察觉潘金莲的异常心思,听着兄弟的话又看着几匹上好缎子,都有埋怨:“多存点钱,将来也给说门亲事……”
哪知道武大郎花还没说完,潘金莲变了脸色,颇为不悦地说道:“大郎,叔叔才刚到家里没住几天。你便寻思给他说亲讨婆娘,传扬被外人知晓,还说你我夫妇容不得兄弟,把他赶出门。”
“是是是,大嫂说得对。”武大郎是个老实本分,性格懦弱之人。自家婆娘发脾气连连赔不是。随即又想到什么嗫嚅地说:“我和二郎自小相依为命,看着他成家立业,也对得起早故双亲。”
潘金莲笑容收敛,脸若冰霜,正待说几句驳斥武大。武松见了心头沉重,赶忙挺身说起正事来:“哥哥,嫂嫂休要吵闹。等新衣裳做好了,便与我同往济州,去拜访故人,恭贺他新婚。”
“哦,故人??”武大郎愣了愣。
“济州?莫不是叔叔在江湖上走动,结识下来的?”边上妇人潘金莲也不说话了,若有所思。
“兄弟,这位故人是?”武大郎不懂就问。
“哥哥,可能记得我曾说过的,在沧州遇到过一位贵人。”武松见兄长武大迷糊,不禁笑着提醒。
“沧州贵人?”武大郎呢喃片刻,随即反应过来:“二郎,可是你在沧州多有爱护你的那位黄相公?”
“正是那位。”武松点头称是。
妇人潘金莲也笑了:“既然是那位相公,二郎必须得去,奴家要抓紧了,给叔叔置办合适的衣裳。叔叔稍待,奴家这就取尺子来量了尺寸。”
“嫂嫂先给哥哥做,兄弟不急不急。”武松感觉到妇人的热情,有点招架不住,连忙指着武大。
“叔叔去祝贺,可准备妥当?”
“这个倒是没有,黄安哥哥不缺这些。”
“叔叔说得哪里话,人家不缺是不缺,可送不送又是一码事。贵人大婚之日,咱家也不能空着手。”
“对对对,你嫂嫂说得是。”
“依奴家看来,黄相公是武官,叔叔前番打得猛虎,皮毛甚是完整。不如把这张虎皮当作贺礼……”
……
武松说了要赶赴济州祝贺黄安大婚之后。潘金莲这个妇人表现出颇通人情世故的一面,给武松出谋划策,说得头头是道,处处为武二郎着想。反倒把武大郎撇到一边不理睬,好像是多余。
过不多时,隔壁酒楼送来酒菜。
潘金莲手脚麻利地收拾掉几卷绸缎,又去了厨房忙碌,端来碗筷,取出食盒里的酒菜摆满桌子。又只顾招呼武松坐下吃酒夹菜,热情异常……
武大郎兀自不觉,只顾劝兄弟多吃。
武松却是个明白人,察觉到嫂嫂的异常,忧愁顿生。
也就在武松与兄嫂商议着准备去济州时,此刻的济州城因为兵马都监黄安大婚变得越发热闹。
自从消息传开过后,随着一天天过去,日子临近。朱富接手打理的几家酒楼率先推行优惠活动。来酒楼中消费,点菜满金额,会有好礼相送。
梁山晁盖,吴用等人不好公然现身来拜访祝贺。却派出新上山的喽啰携礼拜访祝贺,消息也在江湖上传开,那些打把势卖艺唱戏的团伙闻风而动。越来越多的人入城,街头到处人群扎堆。
大街小巷,酒楼茶肆,勾栏瓦舍都在议论此事。而城里的乡绅地主,富户商贾携礼物来祝贺。
黄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来登门的络绎不绝,外面的轿子,马车甚多,门庭若市,非常热闹。老管家黄富,管事王贵迎来送往,忙碌非常。两人忙不过来时,萧让也撇下事儿来帮衬。
当牛皋,张三办完事,从郓州归来后,更加热闹。独龙岗扈家扈成,扈三娘,李家庄李应,杜兴一同来到,各自备了一份厚礼,登门来祝贺。
从进入十月份下旬,黄府门外迎宾鞭炮时常响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