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大喜,朝着胡亥拱手抱拳道。
此时,还有比蒙恬更激动的悍将,那就是王贲。
俩人现在完全被斥候的一句话所感染。
他们认为,当下是进攻楚国国都的最好时机。
过了一会儿,胡亥站起身来问向那名斥候。
“方才所禀,可否切实?”
胡亥的方才的迟疑和从容,不仅仅是要确定消息的准确性,其中有大部分在于对项燕、屈原的感慨。
毕竟这两个人的名头在两千年以后的现代,喊出来还是那么的响亮,甚至五月初五当天的赛舟、糯米粽子、插艾草,已经成了节日必备的习俗。
那斥候听了公子胡亥的问,随即落地有声的回道。
“千真万确,请公子明鉴!”
要知道,无论是哪个国家打仗,行军必备一支由几百人组成的探子队伍,史称斥候!
而秦国的斥候,则是战国时期最为强劲的一股力量,关键时刻甚至可以当做中流砥柱。
史书上记载,荆轲好友,秦国将领——樊淤期起初就是一名强悍的斥候,日行百里不困,可以称得上是秦国斥候的鼻祖。
当然,他们大多是由朝中众臣的门客组成,这些门客可不是什么三教九流,更不是只会咬文嚼字的酸臭文人。
而是顶级的刺客神偷、或者绿林草莽,他们轻功、跑马、翻山涉水,都是经过严格、专业的训练的。
经过这样的训练再加上原有的天赋基础,他们就如同异兽一般,有着超乎常人的灵敏和洞察能力,而且还有惊人的体力、耐力。
简直就是顶级的特务军队,属于跟马、步、弓平级待遇的兵种。
秦国有号称百万雄狮,斥候这样的特务军队当然不会少,甚至每三千人、四千人的营,就会配备至少五十人的斥候机构。
如此推断,能够直接向主帅蒙恬汇报的斥候,打探来的消息绝对是没有任何水分,可以说得上是字字不差。
那么,胡亥眼前的斥候之所以能字字落地有声,正是能坚信自己的身份,坚信打探来的消息准确无误。
然而,胡亥也并不是在怀疑他的能力。
“蒙将军所言即是,大军立刻向郢都城进发,越快越好!”
感慨屈原、项燕总归是暂时的,因为他们毕竟是敌方。
胡亥言毕,蒙恬、王贲转身向在场的大小将领说道。
“三军即刻出发,逼进郢都!”
“得令!”
“得令……”
……
郢都城。
此时,城中的所有人,不管是哪个阶层,都能隐隐的感觉到战争将会即刻到来。
甚至连普通老百姓,家中连棺材都准备好了。
因为按照惯例,拿下一个国家的都城,胜利的一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屠城。
何况他们面临的又是传闻惨绝人寰的‘秦军’,毕竟谁都不会忘记百年前发生在赵国长平一带的“大屠戮”是秦国大将白起完成的。
所以,有好多百姓人家都准备好了棺材,希望自己能死得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此时,楚国朝中的贵族阶层们正在商议如何退敌。
不过大多数人不主战。
因为,周王室曾经立下了一道规矩。
那就是,‘灭其国,不亡族!’。
这是千百年来传下来的规矩了,商朝推翻了夏朝,给了夏朝后裔封地,周朝推翻了商朝,也给了商朝王公贵族以息养之地。
就连号称残暴的秦,也同样只略其地,不亡其族,只要不反抗,就不会引来杀戮。
这是传统!
果然,众臣商议过后,大部分人一致决定开城投降,也就是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各自的荣华富贵不会付之东流。
……
没过多长时间,六十万秦军的蒙恬、王贲的统率之下,朝着郢都浩浩荡荡的席卷而来。
“蒙将军,郢都好生威严!”
王贲行在蒙恬的一侧,对着不远处的郢都城,扬鞭指道。
不错,郢都之大,看起来的确壮硕,甚至比秦国的咸阳还大了好几倍,从城墙的高度就能看得出来。
毕竟楚国在春秋时期也是一方霸主,只不过是后来衰败了罢了。
只见郢都城墙足足有八丈之高,城头之上,鼓楼众多,军士们陈列顺序井井有条,强弩架设千余座,旌旗更是无处不在。
“停,射住阵脚,准备云梯!”、
蒙恬看着距离城墙差不过五百步的时候,大手一挥,令大军止步,接下来准备第一波强攻。
“王贲将军!”
“末将在!”
“令新组建的云梯营为主攻,弓箭手辅助,你带骁骑营直取正门!”
“得令!”
王贲得了将领,随即挥动手中的三教指挥旗,发号施令。
秦军令行禁止,瞬间便明白了王贲的指令,开始运作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郢都的城门瞬间打开,敌方正在缓缓的放下吊桥。
嘶!
这是什么操作?
难道!
“不好,准备应战,弓箭手……”
看着郢都城门大开,蒙恬瞬间惊懵,连忙呼叫弓箭手,准备阻止楚军的反杀。
然而,弓箭手迂回阵前的时候,下一幕却令蒙恬哭笑不得。
只见吊桥缓缓的下落之后,出来的一队人马竟然无盔无甲,甚至连衣服都不统一,就是寻常百姓的粗布衣。
这显然不是军队!
弓箭手正要放箭的时候,被蒙恬制止住了。
因为眼前的这一切简直对秦军构不成任何威胁,多出来的只是滑稽。
渐渐地,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居然没有一个楚兵!
这特么不就是全城的百姓?
成千上万的粗布衣后面,逐渐涌现出了一些官员,官员的后面则是一乘镶黄色的马车。
王贲见状,向蒙恬问道。
“将军,咱还用调作云梯营吗?”
蒙恬和王贲面面相觑,不知所以,说真的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局面,还真不好说,万一是对方的疑兵之计呢!
蒙恬想到这里,便朝王贲点了点头。
王贲心想:什么意思啊?调动还是不调动?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衣着华丽而又不失得体的官员上前跪倒,随后,所有人都朝着蒙恬的大军跪在地上。
此时,还有比蒙恬更激动的悍将,那就是王贲。
俩人现在完全被斥候的一句话所感染。
他们认为,当下是进攻楚国国都的最好时机。
过了一会儿,胡亥站起身来问向那名斥候。
“方才所禀,可否切实?”
胡亥的方才的迟疑和从容,不仅仅是要确定消息的准确性,其中有大部分在于对项燕、屈原的感慨。
毕竟这两个人的名头在两千年以后的现代,喊出来还是那么的响亮,甚至五月初五当天的赛舟、糯米粽子、插艾草,已经成了节日必备的习俗。
那斥候听了公子胡亥的问,随即落地有声的回道。
“千真万确,请公子明鉴!”
要知道,无论是哪个国家打仗,行军必备一支由几百人组成的探子队伍,史称斥候!
而秦国的斥候,则是战国时期最为强劲的一股力量,关键时刻甚至可以当做中流砥柱。
史书上记载,荆轲好友,秦国将领——樊淤期起初就是一名强悍的斥候,日行百里不困,可以称得上是秦国斥候的鼻祖。
当然,他们大多是由朝中众臣的门客组成,这些门客可不是什么三教九流,更不是只会咬文嚼字的酸臭文人。
而是顶级的刺客神偷、或者绿林草莽,他们轻功、跑马、翻山涉水,都是经过严格、专业的训练的。
经过这样的训练再加上原有的天赋基础,他们就如同异兽一般,有着超乎常人的灵敏和洞察能力,而且还有惊人的体力、耐力。
简直就是顶级的特务军队,属于跟马、步、弓平级待遇的兵种。
秦国有号称百万雄狮,斥候这样的特务军队当然不会少,甚至每三千人、四千人的营,就会配备至少五十人的斥候机构。
如此推断,能够直接向主帅蒙恬汇报的斥候,打探来的消息绝对是没有任何水分,可以说得上是字字不差。
那么,胡亥眼前的斥候之所以能字字落地有声,正是能坚信自己的身份,坚信打探来的消息准确无误。
然而,胡亥也并不是在怀疑他的能力。
“蒙将军所言即是,大军立刻向郢都城进发,越快越好!”
感慨屈原、项燕总归是暂时的,因为他们毕竟是敌方。
胡亥言毕,蒙恬、王贲转身向在场的大小将领说道。
“三军即刻出发,逼进郢都!”
“得令!”
“得令……”
……
郢都城。
此时,城中的所有人,不管是哪个阶层,都能隐隐的感觉到战争将会即刻到来。
甚至连普通老百姓,家中连棺材都准备好了。
因为按照惯例,拿下一个国家的都城,胜利的一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屠城。
何况他们面临的又是传闻惨绝人寰的‘秦军’,毕竟谁都不会忘记百年前发生在赵国长平一带的“大屠戮”是秦国大将白起完成的。
所以,有好多百姓人家都准备好了棺材,希望自己能死得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此时,楚国朝中的贵族阶层们正在商议如何退敌。
不过大多数人不主战。
因为,周王室曾经立下了一道规矩。
那就是,‘灭其国,不亡族!’。
这是千百年来传下来的规矩了,商朝推翻了夏朝,给了夏朝后裔封地,周朝推翻了商朝,也给了商朝王公贵族以息养之地。
就连号称残暴的秦,也同样只略其地,不亡其族,只要不反抗,就不会引来杀戮。
这是传统!
果然,众臣商议过后,大部分人一致决定开城投降,也就是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各自的荣华富贵不会付之东流。
……
没过多长时间,六十万秦军的蒙恬、王贲的统率之下,朝着郢都浩浩荡荡的席卷而来。
“蒙将军,郢都好生威严!”
王贲行在蒙恬的一侧,对着不远处的郢都城,扬鞭指道。
不错,郢都之大,看起来的确壮硕,甚至比秦国的咸阳还大了好几倍,从城墙的高度就能看得出来。
毕竟楚国在春秋时期也是一方霸主,只不过是后来衰败了罢了。
只见郢都城墙足足有八丈之高,城头之上,鼓楼众多,军士们陈列顺序井井有条,强弩架设千余座,旌旗更是无处不在。
“停,射住阵脚,准备云梯!”、
蒙恬看着距离城墙差不过五百步的时候,大手一挥,令大军止步,接下来准备第一波强攻。
“王贲将军!”
“末将在!”
“令新组建的云梯营为主攻,弓箭手辅助,你带骁骑营直取正门!”
“得令!”
王贲得了将领,随即挥动手中的三教指挥旗,发号施令。
秦军令行禁止,瞬间便明白了王贲的指令,开始运作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郢都的城门瞬间打开,敌方正在缓缓的放下吊桥。
嘶!
这是什么操作?
难道!
“不好,准备应战,弓箭手……”
看着郢都城门大开,蒙恬瞬间惊懵,连忙呼叫弓箭手,准备阻止楚军的反杀。
然而,弓箭手迂回阵前的时候,下一幕却令蒙恬哭笑不得。
只见吊桥缓缓的下落之后,出来的一队人马竟然无盔无甲,甚至连衣服都不统一,就是寻常百姓的粗布衣。
这显然不是军队!
弓箭手正要放箭的时候,被蒙恬制止住了。
因为眼前的这一切简直对秦军构不成任何威胁,多出来的只是滑稽。
渐渐地,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居然没有一个楚兵!
这特么不就是全城的百姓?
成千上万的粗布衣后面,逐渐涌现出了一些官员,官员的后面则是一乘镶黄色的马车。
王贲见状,向蒙恬问道。
“将军,咱还用调作云梯营吗?”
蒙恬和王贲面面相觑,不知所以,说真的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局面,还真不好说,万一是对方的疑兵之计呢!
蒙恬想到这里,便朝王贲点了点头。
王贲心想:什么意思啊?调动还是不调动?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衣着华丽而又不失得体的官员上前跪倒,随后,所有人都朝着蒙恬的大军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