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别跪了,萧将军她另嫁他人了 第509章

小说:世子别跪了,萧将军她另嫁他人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4-11-04 02:53:55 源网站:2k小说网
  短暂的接触过后,赵王妃便拿着书回了后院。

  婢女煮好茶回来,她已经离开了。

  “王妃与那位都聊了些什么?”她不放心,找来门口的两个小丫鬟询问。

  小丫鬟一五一十地将两人的举动说了出来。

  “王妃叮嘱了那人一番,还说他的字还不够像,让他多练习。”

  “还有就是,王妃从书架上带走了一本书。”

  婢女听得直皱眉。“除了这些,他们私下可有接触?”

  小丫鬟摇头。“没有了。”

  婢女见问不出什么来,只得作罢。

  回到赵王妃身边,她趁着赵王妃不注意的时候,翻阅了她拿走的那本书。是一本跟吃食有关的杂书,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婢女不禁怀疑,她是不是谨慎过头了。

  赵王妃站在屏风后,看着她的一举一动,没有声张。

  她脑子虽然不好,但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她还是分得清的。

  当初嫁给赵王,她也是心悦他的,想着会尽做妻子的责任,帮他打理好后院,让他日子可以过得舒心一些。可婚后不久,他又接连纳了好几位官员之女为妾。虽说这些女子的娘家并不出众,越不过她去,可心里总是有些难受的。

  赵王若一视同仁,倒也罢了。

  可偏偏,他将所有的偏爱都给了林侧妃。

  赵王妃在王府里,就是摆设。

  除了重要场合出席一下,其他时候大都幽居在深宅,过着一眼看得到头的日子。

  曾经的深夜里,她不知道哭过多少回。后来,心凉了,便接受现实了。

  她的陪嫁嬷嬷说:“王爷待王妃算不错了!起码,没让其他妾室欺负到您头上来!”

  “林侧妃再得宠又如何?见了王妃,不也得乖乖地行礼问安?”

  “您有着王妃的尊荣,还不用打理内务,这可是好些人想都想不来的福气!”

  于是,赵王妃开始摆烂了。

  只是,这样枯燥无味的日子,到底还是令人颓丧的。直到......那个长得酷似王爷的男子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

  因为要扮演赵王,两人不可避免地有了交集。

  赵王没瞒着她,笃定了她不敢往外说。

  毕竟,造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夫妻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赵王干的事被捅出去,对她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赵王妃胆子小,确实是没有反抗的勇气。

  她只得乖乖照做。

  跟那个男人接触得越多,赵王妃越能清晰得感受到两人的不同。

  赵王/刚愎自用,独断专权,听不得不好的意见;替身却是个极有耐心的人,就算不赞同,至少会听对方把话说完。

  尤其是在面对她的时候,他偶尔展现出来的温柔,总能带给她一抹温情,让她不由自主地沦陷。

  有的时候,赵王妃会忍不住胡思乱想。

  要是他是真的赵王,该有多好?

  赵王妃轻轻摩挲着手里的发簪,这是一根极其普通的木头簪子,比不上她首饰盒里的任何一件首饰,可她却爱不释手,时常偷偷拿出来把玩。

  只因这簪子,是那人送她的生辰礼。

  她三十岁生辰的那天,王爷非但忘记了她的生辰,还因为林侧妃有喜,一直待在她院子,第二天才出来。

  那不是赵王第一次忘记她的生辰,但以往每次都会把礼物补上。

  或是一只镯子,或是名贵的香料,或是时下流行的一些小玩意儿。

  可唯独这一次,她三十岁整寿时,他忘得干干净净,甚至连礼物都没有准备。

  他眼里就只有林侧妃,和她肚子里的麟儿,哪里还记得她这个发妻?

  翌日,赵王有急事匆匆出了门,替身代替他陪着她出去散心,便选了这么一支木簪送给她当生辰贺礼。这样廉价又不算精致的礼物,却让赵王妃感动不已。

  两人眉来眼去,彼此都有了那么点儿意思。

  “王妃,热水备好了,可要沐浴?”婢女推门进来,赵王妃慌忙将簪子藏在了盒子的最底层。

  那里,除了这支簪子,还有他偷偷塞给她的书信。

  两人竟瞒着众人互诉衷肠,长达半年之久!

  赵王妃整理好首饰盒,缓缓起身去了净室。

  /

  赵王在上京待了几日,便匆匆返回了赵州。

  尽管府里有个替身在,但他还是不大放心。

  “钦差走了几日?”他一边纵马飞奔,一边问道。

  “回王爷的话,已经出发两日了。”贴身侍卫道。

  “怎么这么快?”赵王不满地皱眉。

  “距离圣上大婚还剩下不到两个月,想来是要给王爷留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侍卫猜测道。

  赵王却隐隐有些不安。

  莫非,他在上京的行踪被人知晓了?

  想到这种可能,赵王的眉头就没再松开过。“钦差走得陆路还是水路?”

  “走得水路。”侍卫应道。

  水路便是从上京码头沿江而下,一路上只要不出什么意外,最快五日便能到赵王的封地。而陆路,则需要翻山越岭,比水路要多走一两百里路。

  “此时走水路也追不上了。”侍卫小声提醒。“只能弃了马车,骑马南下。马不停蹄,日夜兼程......或许能赶在钦差抵达之前回到王府。”

  赵王抿着唇,没有说话。

  这是不高兴的表现。

  他堂堂王爷,竟要和侍卫们一起风餐露宿,饱受赶路的辛苦?

  可若不这么做的话,万一叫钦差认出假的赵王,他就不得不提前举事。

  如今北境还没有传来任何消息,他不能轻举妄动。

  纠结了片刻,赵王开口道:“那就不走官道。本王知道有一条小路,可以直达赵州。比起官道,要近百来里路。”

  “不走官道?”侍卫们表情有些为难。官道尚且有山匪拦路打劫,走偏远的小路,安全岂不是更没有保障?但这些话,他们不敢说,只能硬着头皮听从吩咐。

  同一时刻,一队黑衣人也日夜兼程朝着赵州而来。

  好巧不巧的,在某天夜里,两伙人撞了个正着。

  “前方何人?”赵王的亲卫拔出配剑,警惕地开口。

  黑衣人瞥了那伙人一眼,眼里竟带了几分笑意。

  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