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别跪了,萧将军她另嫁他人了 第578章

小说:世子别跪了,萧将军她另嫁他人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4-11-04 02:59:27 源网站:2k小说网
  “西凉那边有何动静?”萧倾月穿戴整齐后,拿了卷兵书坐在了灯下。

  白天,她在军营里练兵。

  晚上,她也没闲着。

  她总觉得,西凉不会轻易南下的计划。就算没了阿曼将军,西凉还有不少猛将。对上他们,北冥并没有决胜的把握。

  “西凉仍旧驻扎在十里开外。”知秋将最新的消息拿给了她。“听说,西凉王庭那边仍旧在争论不休。”

  西凉王很是倚重阿曼将军,想要跟北冥谈判,把阿曼将军赎回去。

  另一派则认为阿曼将军说不定已经叛变,不必浪费时间周旋了,直接开战。

  西凉的粮食不多了,再等下去,冬天吃什么?

  等到九月,西凉该下雪了。

  大雪一落下来,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什么都没有了。

  马儿吃的草没了,他们的口粮也没了。

  不想饿死,就得南下。

  西凉王/刚继位不久,说实话压力很大。

  “阿曼将军一直关在地牢里不是个办法。”萧倾月琢磨着。“他既然不降,要么干脆杀了,要么拿他换西凉的战马。总之,不能再关着了!”

  阿曼将军并没有受到苛待,反而好吃好喝的供着。

  除了没有自由,其他什么都不缺。

  算起来,北冥很亏啊!

  平白养了他个把月,粮食都吃了好几十斤。

  萧倾月决定找顾晏临谈一谈。

  “王爷呢?”

  知秋愣了一下,垂眸道:“王爷出门还没回来。”

  萧倾月表情微讶。

  顾晏临可是很少出去应酬。

  “知道了。”萧倾月并没有多问,只让她叫人在门房盯着,若是见了王爷,帮忙传个话,说她想见他。

  知秋应了一声。

  没多大会儿,晚膳端上了桌,简单的两菜一汤。

  萧倾月胡乱吃了一些,渐渐地把这事儿抛在了脑后。

  顾晏临确实是有应酬。

  不打仗,城里的官员和乡绅们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顾晏临乃当今天子的亲叔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谁不想巴结呢?

  只是,之前战事一触即发,所有人的心都悬着,哪里有功夫设宴饮酒作乐。如今,西凉按兵不动,雍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些人的心思也都转移到了如何拉进跟摄政王距离这件事上来了。

  按照顾晏临以前的性子,是不屑出去应酬的。

  在家陪着王妃不好么?

  奈何官员们一再邀请,加上萧倾月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他便没再推辞。

  当然啦,他也不是谁宴请都去的。

  除非是推脱不掉的。

  雍城需要团结一心,方能对抗蛮族入侵。

  今日,是雍州知府设宴,雍州地界有名的商人作陪。

  士农工商,他们本是没资格参加这种宴会的。但雍城的繁荣,离不开这些商户。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知府听了师爷的建议,便把他们也带上了。

  商人重利,但只要许了好处,他们在金钱上是很大方的。

  雍城全城官兵的吃喝拉撒,都跟银子挂钩。

  国库亏空,朝廷给的军饷杯水车薪,他们只能自己想法子开源节流。

  商户们一开始还挺战战兢兢的,生怕说错了话,惹得这些官老爷不高兴。而且,坐在首位的男子还是摄政王,天子的亲叔叔,身份尊贵。

  他们何曾见过这么大的官儿?

  一个个正襟危坐,连头都不敢抬。

  不过,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位摄政王大人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盛气凌人。相反,他气质温润如玉,待人宽和有礼,听他说话,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心都安定了下来。

  该出力的时候,他们丝毫不含糊。

  一场宴会下来,商户们慷慨解囊,竟筹集了上百万两银子。

  不同于征税时的不情愿,这回他们可是心甘情愿双手奉上。

  摄政王并没有许诺他们什么,只是说会将他们的义举上报朝廷。朝廷如何嘉奖,那是朝廷的事,与他无关。尽管如此,商户们还是大为感动。

  摄政王上奏,圣上能不当回事儿?

  到那时,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凭着这份功劳,封个官儿当当?

  商户们很激动,官员们也很满意。

  一百万两白银啊!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相当于一整年国库收益的十分之一啊!

  官员们拿着这笔钱,就可以购买更多的粮食,囤积更多的物资,以及修补城墙,改善百姓的生活。

  雍城的铁矿已经在开采了,官员们鼓励百姓服徭役,可没点儿好处,谁愿意干呢?

  那可是个辛苦活儿!

  于是,顾晏临便做主,让知府张贴告示,让每户出一名劳力,官府提供餐食,顿顿都有白米饭,以及一荤一素两个菜。

  不让他们白出力。

  若出两名劳力,多出来的那个还有工钱可以领。

  以此类推,谁家出的劳力多,谁家挣的钱就多。

  如此一来,起初还有些抵触情绪的百姓,纷纷去官府报名,争着抢着要上工。

  “王爷还真是舍得啊!银子说给就给出去了!”知府大人听着就心疼。

  本来嘛,服徭役是强制执行的,每家每户都必须出劳力。否则,就要交额外的税。谁不做,那就是跟朝廷对着干。

  如今,摄政王一来,就把规矩给改了。

  这叫他们以后怎么管啊?

  知府大人很发愁。

  其他几位大人就要乐观多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摄政王开了口,咱们难不成要跟他唱反调?王爷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等人走了,规矩自然能改回来......”

  “我瞧着,这也是个办法。”

  “瞧见报名的人多积极啊,做起事来也更有劲儿,几天才能修完的路,一天就给修好了,这也是好事一桩嘛!”

  几人说了些什么,顾晏临没兴趣听。

  喝了几杯,他便寻借口离开了。

  接下来的事,交给底下的人去做就好。

  回到住处,丫鬟就把王妃的话带到了。

  王妃想见他?

  顾晏临的嘴角不自觉地就扬了起来。

  算起来,他们亦有半个多月没住一起了,还真是怪想念的。

  顾晏临理了理衣角,大步朝着后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