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三国 第670章 风雨飘摇

小说: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更新时间:2025-01-06 17:51:37 源网站:2k小说网
  长安,东郊,河北商馆。

  随着冬雪消融,商道恢复。

  建安十三年开年以来第一支河北商队缓缓抵近,整个队伍五百多人,百余辆车,缓缓而行。

  牛车里,沮鹄捧着铜镜细细端详镜中的自己。

  他已经开始蓄须,眉目间已经有了些许父亲当年的模样。

  “先生,警亭拦路,说是要搜查货物。”

  护卫头目声音传来,沮鹄解开窗帘探头去看,就看到一队警役拦在路中。

  警役不穿绛色武士服,是一种青黑两色为主的常服,配刀执棍,以及软弓、半身无袖皮甲。

  是由附近百户所轮番服役构成,目前归许攸节制。

  对于警役的出现与作梗,沮鹄毫不意外。

  也就是许攸对警役的影响力有限,若是警役如似部曲,许攸绝对敢密令警役参与劫杀。

  “既然要查,就让他们查。”

  沮鹄随即走出车厢,站在车辕处就见远处有官吏注视。

  他也明白,许攸为什么这么焦虑。

  许攸不可能长期管理警厅,下一轮考功,许攸极有可能下放郡国,失去情报方面的特权,自然也就无法推动进攻河北的战争,也就无从立功。

  不仅许攸急于发动战争,很多官吏、军队也有推动河北战争的需求。

  此刻沮鹄不觉得被检查货物有什么好丢脸,就怕与警役起冲突,或者警役搜查时栽赃陷害。

  不敢疏忽大意,他亲自去前队,监督搜查过程。

  带队检查的一名警督明显认识沮鹄,上前解释:“之前益州士人入关中,就混有刺客,以及毒箭之类。不仅是河北,稍后辽东商队抵达,也会严格检查。”

  沮鹄只是点头,他对眼前这个人没有什么印象。

  忙碌到午间,这队警役才散去。

  商队进入商馆,沮鹄来不及休息,就收到拜帖。

  见来人是崔琰,当即在顶楼小厅内会见。

  春寒未退,顶楼火墙暖融融的。

  崔琰进来时,就见沮鹄将两面裱糊纸张的木隔子窗扇支起,湿冷空气吹刮进来,阳光也进来了。

  沮鹄回头看崔琰:“季珪兄怎么有空来商馆?”

  “几日后大司马将驱船前往陈仓,我来此候船。”

  崔琰坐在火墙边上,直问:“不知赵王那里可有决断?”

  “难道事情就无挽回的余地?”

  沮鹄诧异,也坐到火墙附近:“马寿成还在大同,甘兴霸还未凿通砥柱,眼前并非用武之时。”

  “大司马用兵,何时讲究这些?”

  崔琰反问,看着更为错愕的沮鹄:“真让你们猜到了,探明底线,这仗还怎么打?我也不便久留,只是希望你早日返回,警醒赵王。”

  说罢,崔琰取出一封书信递给沮鹄:“这是大司马手书。赵王再不走,大司马不会留情。”

  “天下广大,你让赵王去哪里?”

  沮鹄也是反问,只是语气柔弱,伸双手接住信,见有漆封,就转而说:“这是为何?怎么突然就要动兵?”

  “或许只是大司马生活无趣,在威吓赵王;也有可能是关中吏士渴望战事,说动了大司马。以如今关中储备,一旦开战,便是十余万大军分路进击。宜告父老,早谋退路。”

  崔琰说罢就起身,沮鹄展臂将他拦下,眼神祈求:“我想去拜谒大司马。”

  “很难。”

  崔琰认真回答:“太多人想要开战,我无法阻止,也乐见其成。若是助你登船,许多人会忌恨此事。”

  沮鹄是私人身份来的,到目前为止,为了方便他走动,他始终没有受领袁氏赵国的职务。

  沮鹄收敛情绪:“那赵王能去何处?”

  若是曹操带着齐军杀入河北,河北自然会积极反抗,打不过也会向幽州逃亡。

  不管是并入代郡,还是去辽东,都好过被曹操统治。

  如果是关中兵打过来,真的很难发动强势反抗。

  各处防线形同虚设,不是说守军会投降,而是守军会采取消极态度,放任关中兵通行。

  真正敢打的人寥寥无几,几乎全线会默许关中兵通行,去包围邺城。

  沮鹄太了解赵国现在的情况,各处城邑两不相帮,坐等邺城陷落。

  相帮邺城的话,就要出城野战……参合陂一战的后遗症尚存,你敢出城野战,你的士兵不敢。

  大概再有三五年,赵国新一茬少年长成,才能从参合陂惨败的阴影中脱离。

  所以这段时间里,关中发兵来战几乎是必然。

  也只有打赢一场,赵国才能重新凝聚起来。

  正是因为不能让赵国有翻盘的苗头,关中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雷霆之势。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益州人这些年的经历,已经证明了投降路线有一定可行性。

  投降言论,这两年几乎就在赵国处于一种可以公开讨论的状态。

  当关中兵打来时,谁都能跑;铁了心与大司马对抗的话,刘备、曹操这里也是可以投靠、栖身的。

  袁尚则无处可逃,刘备不敢接纳,就凭袁尚受领了伪朝王爵。

  至于好丈人曹操,相信曹操,还不如去赌刘备的人品。

  真跑到辽东地界,刘备奉命缉拿,大概率也是抓不住你。

  生活低调一些,改头换面,也是可以吃饱肚子的。

  可这样的际遇,赵王能满足?

  若是赵王率河北请降呢?

  沮鹄必须要问明白投降的代价和安排,他才能去劝袁尚。

  关中兵军纪再好,这得是大司马亲督才行。

  河北战场范围这么大,真打起来,不知会伤及多少无辜衣冠。

  可惜的是,崔琰无法回答他任何问题,也无法承诺什么,就连船票也搞不到。

  至于让崔琰登船后代为询问……沮鹄也不抱希望。

  崔琰耗费了那么大代价才进入关中体系内,能支撑的庇护范围有限。

  无奈,只能送崔琰出门。

  随即,沮鹄就找来坐馆的河内阴夔,询问登船事宜。

  “此事甚难,先生有所不知,元始号去岁停留长安时,也就七十多人能登船。或为六百石以上官吏,或为大儒名士,去岁大秦豪商出三百金也难求一票。”

  船票不值三百金,但乘船后能面见大司马,这个机会运用的好,获利远在三百金以上。

  阴夔讲述着,转而就说:“若事态紧迫,先生又是大司马旧交……何不?”

  沮鹄附耳聆听,缓缓点着头:“明白了,你遣人去办。”

  阴夔面有难色,但还是应下:“谨望许攸遣人查询时,先生不要卖我。”

  “嗯,我一力承担。”

  沮鹄想了想,又说:“准备一些薄礼,持我名帖投拜许攸门第。就河北之事,于情于理也该去看看他的心思。”

  阴夔苦笑:“他正得意,先生去见,岂不平白受辱?”

  “那就让他羞辱、得意一番……不受辱,如何能劝正南公?”

  沮鹄口吻无奈,审配脾气刚烈,必须要让审配明白许攸的恶劣态度,这样才好早作准备,否则许攸运作之下,审氏一族就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