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荒年,这个后娘有点强 第506章 生活正式步入正轨

小说:穿到荒年,这个后娘有点强 作者:唐初八 更新时间:2024-11-20 15:17:25 源网站:2k小说网
  陈春花那几户人家也想买旱地来开垦,但又怕时间来不及,赶不上春耕。

  毕竟他们可没有原上饶村的人看得开,根本不敢在这边种植麦子。

  在他们看来,这边若能种植出麦子的话,别人早就种了,还能等他们过来种?

  在这种地方种植麦子肯定是没有收成的,既如此,还不如追随大流去种植水稻咧!

  听说原上饶村的人全部都买旱地后,陈春花这几户人家可高兴了。

  ——买旱地好啊。

  ——那群蠢东西都买旱地,那张里正这边需要开垦的水田不就少了?

  ——需要开垦的水田变少,干活儿就精细,速度也快,完全不怕耽误春耕!

  如此想着,陈春花那几户人家立马就改了主意,要花钱去买水田。

  不过水田三两一亩,就算离村子稍远一些的地方,都得二两半。

  他们哪怕是买水田,也只能一家买上一亩。

  毕竟刚落户,确实没什么钱。

  所以啊,当他们跟着一起去看旱地时,见赵里正那些人都是五亩十亩去买地,惊得下巴都掉了。

  就算旱地便宜,也不带这么买的吧?

  五亩就是五两啊,十亩就是十两!

  同样都是逃荒逃难来的,怎么别人手里头就剩这么多银子咧?

  尤其是听到安小暖跟张里正说:“咱们村还有多少适合开垦成水田的旱地啊,您都给我圈了吧。

  六十亩七十亩不嫌少,八十亩一百亩不嫌多。”

  好嘛。

  别说是陈春花那些人了,就是

  张里正,都忍不住深深看了安小暖一眼。

  他无奈道:“杏花村没你想象中那么大,还六七八十一百亩,东拼西凑的,能给你量出四五十亩就是极限了!”

  “四五十亩也行啊。”

  安小暖立马道:“能给多少是多少,我们这边等着吃饭的人多着呢。”

  就这样,杏花村里忙着量地卖地的,忙着买地松土的,还有忙着开垦水田的,各有各的忙碌。

  最后,安小暖这边花了四十两银子买了四十亩可以开垦成水田的旱地,转手就全给出租出去了。

  虽说第一年不收租,但该签订的协议还是得签订,以免后续生出什么麻烦来。

  房子有了,地有了,‘水田’也有了。

  刘氏的腿脚好得不能再好,三丫的身体也越发强健,大宝二宝更是上了学。

  安小暖一家的生活,算是真正步入了正轨。

  大家伙儿从早忙完晚,总算是赶在春耕前,把那些旱地全部都收拾了出来,开始种植粮食。

  而春耕时,育才学堂和武馆那边都放了十天的假,大宝二宝背着书箱喜滋滋就回家来了。

  于是,这偌大的青砖院子,又多了几分人气。

  别看只是多了大宝二宝两个人,但就是这两个人,让家里增添了不少的欢声笑语。

  由于安小暖家是不种田的,所以这十天一家人都忙别的事情去了。

  不是上山寻宝,就是进城去买果树苗,要不然就是去对面的果蔬园挖挖土种种菜,或是去河边摸

  石螺,网鱼。

  房子刚建好时,不管是屋子里还是院子里,都空荡荡的。

  现在不同咯。

  廖大伯和易大伯不要命似的做木工活儿,终于把安小暖新房里的堂屋和饭厅,还有五个睡房都给填满了。

  什么床啦,衣柜啦,衣架啦,木箱子啦,桌子椅子啦,全给送来了。

  要不是因为春耕二老得去种麦子,他们还得继续打家具。

  毕竟安小暖家的书房和客房什么的还没布置呢,光是床都不知道得打多少张。

  反正啊,能让廖大伯和易大伯来做的,安小暖都留给他们做,没去县城买。

  一来,二老无妻无儿。

  安小暖想着,能多照顾就多照顾点吧,让他们多挣点钱养老挺好的。

  二来,廖大伯和易大伯办事她放心。

  无论是木材还是手艺,二老都不会坑她。

  不过安小暖也说了,剩下的家具不急,让廖大伯和易大伯该春耕就春耕,得空了再给她打家具。

  她要的家具多,急也是急不来的。

  而之前买旱地时,安小暖又给二老塞了十两银子,同样说是打家具的钱,到时候多退少补,就怕二老买完地以后手里头没银子了!

  至于院子里嘛,安小暖也种上了不少东西。

  种得最多的就是桂花树。

  不管前院后院还是隔壁的小院,都种上了桂花树,等桂花一开,整个家都是香的。

  在大宝的书房附近,安小暖种了一排观赏竹,以后大宝读书累了一抬头,就能看见窗户外的翠

  竹。

  自己的书房和卧室附近,就种了芭蕉树。

  青山县这边雨水多,雨打芭蕉的声音,安小暖最喜欢。

  前院还种了一棵梧桐树。

  直接在山上挖回来的,不算大,但也不是树苗。

  好好养着,夏天的时候可以在树下铺上草席或者放把躺椅乘凉。

  哦对了。

  在院门外,她和刘氏入乡随俗,还种了两棵杏子树。

  杏子树两旁,又种了桃金娘。

  顺着围墙往两边扩展,种了长长两排。

  桃金**树苗都是在山上挖回来的,若能种活的话,以后摘桃金娘就不用往山里深处走了,在门口就能摘。

  菜地那边,种植的也都是常吃的蔬菜。

  有时候安小暖和刘氏忙,住在果蔬园的人还会自发帮她们浇水,给她们娘俩省了不少力气。

  总之啊,孩子放假这十天,安小暖一家过得十分充实。

  而他们的新家,也在他们一点点的布置下,越发有模样儿了。

  十天后,大宝二宝得回县城上学。

  安小暖包了牛老伯的牛车,亲自送两个孩子去学堂。

  因为孩子放假回来那了,杜夫子想见安小暖,让安小暖在学堂收假后去一趟。

  为避免安小暖着急,杜夫子还让大宝传话,说孩子们没有闯祸,是好事,让她别担心。

  嘿。

  既然是好事,那她可就上心咯。

  这不?

  天没亮她便起床,吃过早饭后就带着孩子们坐上牛车往县城赶。

  等娘仨来到学堂时,天刚好大亮。

  由于来得早,学堂还

  没开始上课,杜夫子正好有时间跟安小暖谈事情。

  于是,便带着安小暖进了书房,又让杜夫人沏了茶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