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第288章 双双突破三千万

小说: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作者:木子心 更新时间:2025-04-03 01:00:20 源网站:2k小说网
  “怎么会?《非诚勿扰》这个剧本,你不是写得挺搞笑的吗?《和空姐同居的日子》你也写了不少搞笑的剧情呀!”

  见曹胜点头,黄清雅诧异地问。

  她写的时间不长,对写作的领悟,还不太深。

  所以,她想不通曹胜为什么说他写不了喜剧风格的。

  曹胜看着她疑惑的眼神,笑了笑,给了几句解释:“篇幅不长的话,我能写,长篇故事中,偶尔穿插一点搞笑的剧情,我也能写,但每天都写喜剧戏份的话,没有一颗快乐的心,是很痛苦的,很难持续。”

  黄清雅蹙眉,思索着曹胜的话。

  片刻后,她微微颔首,若有所思道:“所以,我也不适合写喜剧风格的?”

  曹胜:“问你自己咯!你觉得你心里每天都很开心吗?如果不是,就不要勉强自己去写那种风格的。”

  黄清雅眉头还是蹙着,迟疑道:“按你这么说,星爷应该是每天都很开心的性格?可是我以前看过的一些新闻上说,他本人的性格好像跟电影里的截然相反呀!这你能解释吗?”

  曹胜:“……”

  他刚才说的是自己对写作的感悟。

  对电影表演,他是纯粹的外行。

  他想了想,试着分析:“表演是可以NG的,就是可以重复多次表演,然后选取演得最好的片段,另外,表演和写作是两码事,表演是不管演员心里怎么想,只要演出来的效果能让导演和观众感受到某种情绪就OK,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表演的几种流派?”

  黄清雅被勾起好奇,“什么流派?”

  曹胜微笑,“方法派、体验派和表现派。”

  他确实不懂表演,但重生前,他看过很多本文娱类的,拜这些所赐,让他懂一些表演的理论。

  黄清雅微微点头,“哦,你的意思是演戏有几种方法?演员不一定要代入角色的心境?”

  曹胜嗯了声,“比如剧本要求演员演出悲伤的情绪,有些演员可能真的代入角色,感受到角色的悲伤,表现出悲伤的表情和动作。但有些演员却不需要代入角色,他只需要演出流泪的样子,就能让导演和观众都感受到悲伤情绪了。”

  黄清雅想了想,追问:“那你觉得写作和表演不同在哪里?”

  曹胜:“表演是通过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情绪,写作是由心而发,你说区别在哪儿?”

  黄清雅眉头蹙得更紧了,陷入更深的深思。

  曹胜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当然,我说的由心而发,只是我的写作方法,据我所知,也有作者是用技巧在码字,他们和有些演员一样,是不走心的。”

  黄清雅讶然,睁大眼睛诧异地看着曹胜。

  “这、这……那你刚才说了这么多,不是等于没说?这写作和演戏好像没区别吧?”

  曹胜被逗笑。

  忍不住抬手揉了揉她头发,低声说:“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我说我写不了长篇喜剧风格的,是我个人的局限,但凡事都有例外嘛!我代表不了所有人。”

  ……

  曹胜和黄清雅乘飞机回徽州的时候。

  全国各地,《非诚勿扰》和《叶问》的新闻已经满天飞。

  纸媒、网络媒体,都在纷纷报道。

  国庆档本就是电影市场的热门档期,每年这个时期的电影票房都不差,自然也就备受媒体和观众关注。

  而今年的国庆档,《非诚勿扰》和《叶问》这两部电影,尤其有话题性。

  一是因为这两部电影的投资都不小,背后都由实力雄厚的电影公司力推,这两部电影的导演、主演,也都不是无名之辈。

  比如:《非诚勿扰》背后的华宜、冯小钢、葛尤等人。

  比如:《叶问》背后的东方电影、黄白鸣、洪进宝、元飚、洪俽等人。

  二是因为这两部电影的剧本,都出自中原一点灰之手。

  要知道这两年,中原一点灰就是华语地区风头最劲的年轻作家,且没有之一!

  最关键的是他今年上半年卖出去的剧本太多了。

  最先卖出的《一个人的武林》,已经经过市场检验,票房和口碑都很不错。

  前段时间,最近卖出的《环太平洋》,更是拿到了一千多万剧本费,惊到无数人。

  因此,不仅圈,就算是编剧这一行,中原一点灰这个名字,也是一块金字招牌。

  这种情况下,《非诚勿扰》和《叶问》这两部电影同期上映,能不引人瞩目吗?

  “继《败家仔》之后,《叶问》再掀咏春热!”

  “喜剧战胜功夫,《非诚勿扰》谈笑之间,击败《叶问》!”

  “叶问之子说,洪俽演出了母亲的风采!”

  “葛尤说:我早就结婚了,真没相亲过这么多次。”

  “冯小钢:我刚拿到剧本的时候,就知道这部戏会火!”

  “姜纹:‘中原一点灰的剧本,我拍我也能有这么高的票房!’”

  “《非诚勿扰》深受年轻男女追捧,引起很多年轻人相亲的兴趣。”

  “爆!!!中原一点灰更看好《叶问》!”

  ……

  京城。

  常昱在网上看着这些新闻,自从参加完《叶问》的首映礼,他这两天上网的时候,就忍不住关注《叶问》的相关新闻。

  连带着,也留意《非诚勿扰》的新闻。

  当他看见一篇新闻标题说中原一点灰更看好《叶问》,忍不住点开这篇新闻细看。

  看着看着,他就莞尔失笑。

  因为这篇新闻里说的是——中原一点灰爆料说中原一点灰当初把《非诚勿扰》这个剧本给冯小钢的时候,并没有要高价,而是让冯小钢看着给点剧本费就行,明显不太重视这个剧本。

  因此推断:中原一点灰当初更看好《叶问》这个剧本。

  只是推断。

  常昱看过《叶问》,今天抽空又去看了《非诚勿扰》。

  此时看着这篇新闻,他皱眉思索片刻,表情似有所悟。

  站在他的角度,他觉得《叶问》这部电影很精彩,是近年来,难得的功夫片佳作。

  虽然剧情很套路化,煽情的戏份,像是用公式推导出来的。

  但作为一部功夫片,它已经很好地融合了功夫、家国情怀、夫妻感情等等元素。

  文戏在水准之上,打戏很精彩。

  已经很难挑出什么毛病。

  而《非诚勿扰》呢?

  全程几乎都是相亲、相亲、再相亲。

  谈情说爱之间,就把票房挣了,目前上映两天的票房,已经超过《叶问》,这不禁让他有所领悟。

  觉得电影的质量和票房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

  这让他想到,的质量是否也和读者的多寡没有必然的关系?某些题材的,是否更容易吸引读者?

  比如:更贴近现实生活的都市?

  想到这儿,他表情复杂地叹了口气。

  他觉得自己适合写都市生活类的,但目前的现状却是都市生活类的,基本上没希望出版,除非写那种带颜色的都市生活。

  据他所知,湾湾那边好像出版过一些这种作品。

  但那种靠颜色卖钱的都市,他有点拉不下脸来写。

  很考验他的道德底线。

  ……

  魔都。

  一间放映厅里。

  钱真玉坐在观众席上,心情复杂地看着大荧幕上,正在放映的《非诚勿扰》。

  她昨天听同事们议论这部电影,得知这是一部相亲题材的电影。

  于是,今天傍晚下班后,她在路过一家电影院的时候,忍不住走了进来。

  她想看看曹胜写的爱情故事是什么样的。

  或者说,想通过这部电影,了解一下曹胜目前的爱情观、婚姻观。

  她很确定高中时期,曹胜是喜欢她的。

  可是等他成名后,他却对她没兴趣了。

  这让她这两年深陷在内心的煎熬中,难以自拔。

  感觉自己错过了一段最好的感情。

  她想知道他为什么会变心?

  是因为成名了,觉得能找到更好的了?所以,移情别恋了吗?

  只是……

  《非诚勿扰》的剧情,让她失望了。

  这并不是一部剖析爱情观的电影。

  在钱真玉眼里,这部电影在通过一段段相亲故事,来呈现一些社会现象,电影里的相亲女,一个比一个漂亮,也一个比一个奇葩。

  奇葩到以葛尤这种条件的男主角,都无法接受的地步。

  放映厅里,不时响起一阵笑声。

  搞笑的剧情、幽默的台词,不断出现的美女,牢牢吸引着观众们的视线。

  钱真玉神色复杂地不时注意观众们的反应,观众们的笑声,让她有预感这部电影的票房还会继续高速增长。

  最重要的是——曹胜凭借这部电影,再次证明了他的编剧能力。

  他的事业越来越成功了。

  在他眼里……我是不是和这部电影里的那些相亲女一样奇葩?

  她脑中突然冒出这个念头。

  是吗?

  她越想越难过。

  严重怀疑这部电影里最漂亮的那个相亲女,就是以她钱真玉为原型塑造的。

  就是那个说最好一年只有一次夫妻生活的相亲女。

  “我没说过这种话……”

  钱真玉有些委屈地自语。

  ……

  徽州。

  正在和黄清雅吃晚饭的曹胜,看见自己放在桌上的手机又开始震动,又一个号码打了进来。

  这次的来电显示是宋超,他以前的大学室友。

  坐在他对面的黄清雅也注意到来电显示,见曹胜没有伸手拿手机的意思,她好笑地问:“还不接吗?”

  曹胜微笑摇头,伸筷子给她夹了一块鱼脸肉。

  今天下午,飞机抵达徽州机场,他和黄清雅从飞机上下来后,就把手机开机。

  刚开机,手机就叮叮地响了十几声。

  他看见一条条短信进入手机。

  还有一条条未接电话记录。

  他和黄清雅走出机场,坐上出租车后,就开始回复这些短信。

  而这些短信,都是恭喜他编剧的《非诚勿扰》、《叶问》票房大卖的。

  有老师发来的,有同学发来的,也有一些作者、编辑发来的。

  这些人恭喜他,他出于礼貌,自然要回复。

  可是……

  一路上,他回复出去的信息,还没新收到的信息多。

  他坐在车里,往往一条信息还没回复出去,手机就又接连收到两三条信息。

  不时,还有电话直接打进他手机。

  硬是忙了他一路。

  一直到他和黄清雅回到他别墅,他手机还是不时响起。

  这样的信息、电话多了,他根本就回复不过来,也感觉有些头疼,干脆就把手机改成振动模式。

  能不接的电话都不接。

  所有信息,都等自己彻底闲下来后,再统一回复。

  “唉!要是王婧还在就好了,可以让她帮你接电话、回信息。”

  黄清雅微笑感慨。

  王婧是曹胜的助理,她见过不止一次。

  也知道王婧最近去了鹏城,负责组织人手装修曹胜最近买的那栋住宅楼。

  她还听说以后那栋楼要对外出租,出租事宜,也会交给王婧来负责。

  本来她还觉得这样挺好。

  王婧和她年龄差不多,长得也不差,天天在曹胜眼前晃,她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却一直有点担心哪天被王婧绿了。

  因此,之前听曹胜说王婧去了鹏城,短时间内,恐怕回不来的时候,黄清雅心里是很高兴的。

  但此时却觉得曹胜这里好像真的需要一个助理。

  曹胜看了看她,莞尔一笑。

  他也有点想王婧了。

  王婧在的话,这些信息、电话,确实不需要他操心。

  他已经在想:要不要找个人替自己去装修鹏城的那栋楼?把王婧换回来?毕竟,装修业务,王婧并不专业。

  ……

  国庆档的票房增速是很猛的。

  远远超过平时。

  上映五天,《非诚勿扰》在同期国产电影中,率先突破三千万票房。

  上映第六天,《叶问》也突破三千万票房。

  这样的数字,放在20年后看,根本拿不出手。

  但在2000年,已经很惊人了。

  要知道,在原时空,2000年的华语电影票房冠军《生死抉择》,在大量包场,组织学生、公务员观看的情况下,也只拿到了1.2亿的总票房。

  同年,年度票房排名第二的是冯小钢的《没完没了》,因为没有包场支持,总票房只有3300万。

  第二名与第一名,可谓是断崖式的差距。

  而眼下这个时空,《非诚勿扰》上映五天,票房数据就破了三千万。

  可见势头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