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就在杨景翔家里喝了一下午的茶水。
听着他老爹讲了一下午的八卦。
杨孝是真能说,方言感觉他是入错行了,应该去讲相声说书,绝对比现在有影响力。
不知不觉就到了晚饭时间。
他们家这地方也实在施展不开,杨景翔提议去下馆子。
老杨也洒脱,当即答应,带着方言他们这些客人,还有家里一家老小,七口人,浩浩荡荡的就出门了。
目标就是积水潭医院最近的砂锅居。
“砂锅白肉,砂锅狮子头……额,砂锅三白!然后九转肥肠,干炸丸子,爆三样,水晶肘子,蔬香富贵鸡,还有这个计司烤鱼……”
“另外有什么素菜看着上吧。”
杨孝作为一家之主,被推选出来点菜,方言他们就客随主便。
点完菜后,合上菜单,杨孝立马乐呵呵的对着侨商胡道虎介绍道:
“诶,胡先生,您还是第一次来我们京城吧?”
“嗯。”胡道虎点点头。
杨孝这讲了一下午,愣是没讲烦,还兴致盎然。
他对着胡道虎说道:
“那我得给您介绍介绍,这砂锅居可是我们京城老字号了。”
“它原址在西单缸瓦市义达里,清代定王府更房临街之处,开业之初叫“和顺居”。”
“当时清宫廷和各王府有祭祖制度,定王府祭祖用过的猪肉赏给更房食用,有的更夫便拿猪肉到府外换钱,后来更夫们与曾在御膳房干过的厨师合作,在定王府更房墙外正式开店经营砂锅煮白肉。”
“因为当时这店里使用一口直径约一米三的明代特大砂锅煮肉,肉味鲜美,人们便逐渐将其称为“砂锅居”,原名“和顺居”反而不为人知。”
在场大部分人其实都不知道这些历史,谁没事儿去管饭店怎么来的啊?
中医古籍背完了?
不过闲来听着玩,倒是挺不错。
胡道虎听得也是津津有味,点点头:
“原来如此,想不到这地方历史如此悠久……长见识了。”
说完他也开始打量起这房间里的装潢来。
杨孝则是继续说道:
“当时呀,这店里每天只宰杀一头京东鞭猪,头天晚上煮,次日晨熟透,八时营业,一上午就卖光,所以有“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的歇后语。”
说罢他对着众人问道:
“京东鞭猪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一大群人都摇摇头。
只有方言接过话茬说道:
“京东鞭猪这种猪主要产于京城东部地区。“京东”指的是京城东部区域,“鞭猪”是因其体型特征而得名,因为这种猪的身形较为修长,像鞭子一样,所以叫鞭猪。”
“这种猪是咱们本土猪,身上许多东西都可以入药的,就比如我外公的笔记里就说过,黑毛白皮的本地猪的骨头,有补脾气、润肠胃、生津液、丰机体、泽皮肤、补中益气、养血健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软骨病。”
杨孝点点头:
“对对对,还是咱们本土的猪好!”
“五十年代引进的苏联大白猪,六十年代引进的英国约克夏,还有长毛白猪,那肉是真不行。”
“今天咱们吃的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本土猪,真正的好东西!”
“咱们中医里面的那些入药的猪相关的东西,全是说的本地黑毛白皮猪,不是外国进口的那些。”
这时候杨景翔说道:
“行了,聊叉劈了,继续介绍这砂锅居。”
杨孝这才反应过来:
“哦,对,砂锅居……嗯……在五六十年代呐,许多文化界知名人士经常到这里聚会请客,什么矛盾啊,叶圣淘啊,周建人,都喜欢在这里来……”
听到这话,胡道虎惊讶道:
“哎哟,是嘛?沈老先生他们喜欢这里啊?”
“沈老先生?”杨孝一怔。
“就是你说的矛盾啊。”胡道虎说道。
杨孝惊讶道:
“你认识啊?”
胡道虎点点头说道:
“认识,过年前那会儿,他就和叶圣淘老爷子住我隔壁。”
“当时就是方言给他们治病的。”
听到方言还给矛盾叶圣淘治过病,杨孝转过头对着杨景翔问道:
“哎哟,杨老四,你咋没回来说啊?”
杨景翔一脸无辜:
“我那会儿还没跟着方哥呢嘛。”
杨孝说道:
“嗐!你说你……早点去,那不又认识个大文人吗?”
“不是……这也能怪我?”杨景翔一脸懵逼。
杨孝转过头,问道:
“对了,刚才说啥地方了?”
方言说道:
“文人喜欢在这里吃饭。”
杨孝说道:
“哦哦,那会儿砂锅居味道好价格也不贵,不过后来就不行了,厨师被开了,然后换了一批人进来,那十年杂味炒菜替代了他们家这些风味菜,那之后就被顾客戏称为“砂锅居变成炒菜居”。”
“不过最近没多久才撤掉三十多个杂味炒菜,增加了一些风味菜,还给人家老厨师的徒弟请回来了,咱们今天过来,算是时间刚刚好!”
“好!”胡道虎带头鼓起掌来,身边有这么个话唠,那真是一整天都不无聊。
方言也对着杨孝夸奖道:
“杨叔果然见多识广。”
杨孝摆摆手,一脸无敌的谦虚道:
“嗐,都是平时积累,属于是厚积薄发!”
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众人开始吃喝起来,该说不说,就算是不谈药用价值,这黑猪肉的味道也确实好,它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而且脂肪分布较为均匀,呈现出“大理石花纹”状。
用砂锅烹饪后,这些脂肪融化,使肉质更加鲜嫩多汁、口感丰富,入口有一种醇厚的香味。
相比之下,平日里吃的白猪大多是经过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生长速度快,一般 4-6个月就可出栏,脂肪含量低,肉质相对较柴,风味相对较少。
一顿饭给胡道虎都吃高兴了,说准备在京城周围投资个本土黑猪养殖场,到时候到京城来就能吃到这种自己养的黑猪了。
杨孝听到这话还有些懵逼。
然后他才反应过来,自己一顿饭,随口叨叨个两句,还给国内拉来了外商投资了?!
要不说方言是他们家贵人呢。
这一出现,谁碰着都有好事儿发生啊!
……
吃完饭过后,和杨家人告别,方言他们上了车踏上了返程的路。
等到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里也已经吃完饭了。
明天下午二姐就走了,家里人这会儿都在给她拿东西。
算是给她的临别赠礼。
老爹老娘,大姐大姐夫,甚至是老丈人丈母娘,还有小姨子都送了东西。
就小老弟和方言没送了。
女王大人这边就等着方言回来,好把两口子准备的东西,一块儿拿给二姐。
方言除了准备了一些钱和粮票,还给二姐准备了一份养生秘方。
好让她在外地也健健康康,无病无灾的。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94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听着他老爹讲了一下午的八卦。
杨孝是真能说,方言感觉他是入错行了,应该去讲相声说书,绝对比现在有影响力。
不知不觉就到了晚饭时间。
他们家这地方也实在施展不开,杨景翔提议去下馆子。
老杨也洒脱,当即答应,带着方言他们这些客人,还有家里一家老小,七口人,浩浩荡荡的就出门了。
目标就是积水潭医院最近的砂锅居。
“砂锅白肉,砂锅狮子头……额,砂锅三白!然后九转肥肠,干炸丸子,爆三样,水晶肘子,蔬香富贵鸡,还有这个计司烤鱼……”
“另外有什么素菜看着上吧。”
杨孝作为一家之主,被推选出来点菜,方言他们就客随主便。
点完菜后,合上菜单,杨孝立马乐呵呵的对着侨商胡道虎介绍道:
“诶,胡先生,您还是第一次来我们京城吧?”
“嗯。”胡道虎点点头。
杨孝这讲了一下午,愣是没讲烦,还兴致盎然。
他对着胡道虎说道:
“那我得给您介绍介绍,这砂锅居可是我们京城老字号了。”
“它原址在西单缸瓦市义达里,清代定王府更房临街之处,开业之初叫“和顺居”。”
“当时清宫廷和各王府有祭祖制度,定王府祭祖用过的猪肉赏给更房食用,有的更夫便拿猪肉到府外换钱,后来更夫们与曾在御膳房干过的厨师合作,在定王府更房墙外正式开店经营砂锅煮白肉。”
“因为当时这店里使用一口直径约一米三的明代特大砂锅煮肉,肉味鲜美,人们便逐渐将其称为“砂锅居”,原名“和顺居”反而不为人知。”
在场大部分人其实都不知道这些历史,谁没事儿去管饭店怎么来的啊?
中医古籍背完了?
不过闲来听着玩,倒是挺不错。
胡道虎听得也是津津有味,点点头:
“原来如此,想不到这地方历史如此悠久……长见识了。”
说完他也开始打量起这房间里的装潢来。
杨孝则是继续说道:
“当时呀,这店里每天只宰杀一头京东鞭猪,头天晚上煮,次日晨熟透,八时营业,一上午就卖光,所以有“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的歇后语。”
说罢他对着众人问道:
“京东鞭猪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一大群人都摇摇头。
只有方言接过话茬说道:
“京东鞭猪这种猪主要产于京城东部地区。“京东”指的是京城东部区域,“鞭猪”是因其体型特征而得名,因为这种猪的身形较为修长,像鞭子一样,所以叫鞭猪。”
“这种猪是咱们本土猪,身上许多东西都可以入药的,就比如我外公的笔记里就说过,黑毛白皮的本地猪的骨头,有补脾气、润肠胃、生津液、丰机体、泽皮肤、补中益气、养血健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软骨病。”
杨孝点点头:
“对对对,还是咱们本土的猪好!”
“五十年代引进的苏联大白猪,六十年代引进的英国约克夏,还有长毛白猪,那肉是真不行。”
“今天咱们吃的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本土猪,真正的好东西!”
“咱们中医里面的那些入药的猪相关的东西,全是说的本地黑毛白皮猪,不是外国进口的那些。”
这时候杨景翔说道:
“行了,聊叉劈了,继续介绍这砂锅居。”
杨孝这才反应过来:
“哦,对,砂锅居……嗯……在五六十年代呐,许多文化界知名人士经常到这里聚会请客,什么矛盾啊,叶圣淘啊,周建人,都喜欢在这里来……”
听到这话,胡道虎惊讶道:
“哎哟,是嘛?沈老先生他们喜欢这里啊?”
“沈老先生?”杨孝一怔。
“就是你说的矛盾啊。”胡道虎说道。
杨孝惊讶道:
“你认识啊?”
胡道虎点点头说道:
“认识,过年前那会儿,他就和叶圣淘老爷子住我隔壁。”
“当时就是方言给他们治病的。”
听到方言还给矛盾叶圣淘治过病,杨孝转过头对着杨景翔问道:
“哎哟,杨老四,你咋没回来说啊?”
杨景翔一脸无辜:
“我那会儿还没跟着方哥呢嘛。”
杨孝说道:
“嗐!你说你……早点去,那不又认识个大文人吗?”
“不是……这也能怪我?”杨景翔一脸懵逼。
杨孝转过头,问道:
“对了,刚才说啥地方了?”
方言说道:
“文人喜欢在这里吃饭。”
杨孝说道:
“哦哦,那会儿砂锅居味道好价格也不贵,不过后来就不行了,厨师被开了,然后换了一批人进来,那十年杂味炒菜替代了他们家这些风味菜,那之后就被顾客戏称为“砂锅居变成炒菜居”。”
“不过最近没多久才撤掉三十多个杂味炒菜,增加了一些风味菜,还给人家老厨师的徒弟请回来了,咱们今天过来,算是时间刚刚好!”
“好!”胡道虎带头鼓起掌来,身边有这么个话唠,那真是一整天都不无聊。
方言也对着杨孝夸奖道:
“杨叔果然见多识广。”
杨孝摆摆手,一脸无敌的谦虚道:
“嗐,都是平时积累,属于是厚积薄发!”
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众人开始吃喝起来,该说不说,就算是不谈药用价值,这黑猪肉的味道也确实好,它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而且脂肪分布较为均匀,呈现出“大理石花纹”状。
用砂锅烹饪后,这些脂肪融化,使肉质更加鲜嫩多汁、口感丰富,入口有一种醇厚的香味。
相比之下,平日里吃的白猪大多是经过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生长速度快,一般 4-6个月就可出栏,脂肪含量低,肉质相对较柴,风味相对较少。
一顿饭给胡道虎都吃高兴了,说准备在京城周围投资个本土黑猪养殖场,到时候到京城来就能吃到这种自己养的黑猪了。
杨孝听到这话还有些懵逼。
然后他才反应过来,自己一顿饭,随口叨叨个两句,还给国内拉来了外商投资了?!
要不说方言是他们家贵人呢。
这一出现,谁碰着都有好事儿发生啊!
……
吃完饭过后,和杨家人告别,方言他们上了车踏上了返程的路。
等到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里也已经吃完饭了。
明天下午二姐就走了,家里人这会儿都在给她拿东西。
算是给她的临别赠礼。
老爹老娘,大姐大姐夫,甚至是老丈人丈母娘,还有小姨子都送了东西。
就小老弟和方言没送了。
女王大人这边就等着方言回来,好把两口子准备的东西,一块儿拿给二姐。
方言除了准备了一些钱和粮票,还给二姐准备了一份养生秘方。
好让她在外地也健健康康,无病无灾的。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94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