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第756章 师兄!你真是个商业天才!(二合一章)

小说:重生1977大时代 作者:凤山鹤鸣 更新时间:2025-03-17 15:48:04 源网站:2k小说网
  “小家子气?”胡道虎有些懵逼,据他所知方言从来没有做过生意。

  这话说的却像是个久经商场的老手了。

  不过他也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这位师兄那不是一般人,他手里捏着的秘方那绝对不会少。

  他说小家子气,那还是真不是吹牛逼。

  人家是真觉得光是一样东西,确实是少了点。

  他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对着方言说道:

  “那师兄是有什么想法?不如您先讲讲想法,我借鉴一下看看能不能落地,然后再做个商业企划书出来。”

  其实这件事儿方言之前也思考过,脑子里还是有些想法的。

  改开初期,经济特区还未正式设立(深圳特区成立于1980年),但香江作为国际城市,具有国际贸易和金融的优势。

  同时,京城作为**文化中心,拥有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的优势,但可能较为保守。

  现在方言手里的优势在于拥有独特的中药秘方和技术,以及在中医学界的声誉。胡道虎作为侨商,可以提供资金、国际渠道和商业经验。

  但需要权衡两地利弊。

  香江与国际市场接轨,便于出口和品牌国际化,法律和商业环境更成熟,适合快速启动,胡道虎作为侨商资源丰富,容易获得投资和分销渠道,但可能面临本地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京城这边,自己有很多优势,人脉这块儿是香江没办法比的,比如政策支持,可能获得**合作项目,此外靠近原料产地和中医学术资源,便于研发和生产,最后国内市场潜力大,尤其是在传统医药领域,当然了,市场这块儿需要改开后才能打开。

  这是一个快速盈利,还是长期发展的问题?

  方言认为其实可以考虑两地协同发展,比如研发在京城,市场在香江。

  今天正好被问到了,于是他便说道:

  “我有几个想法,就先简单讲一讲吧。”

  胡道虎点点头。

  方言对着胡道虎说道:

  “你的想法我明白,是打算用膏药快速盈利,但是我认为咱们不能只在香江那边发展,应该借香江为桥,扎根内地。”

  胡道虎听到方言的话后露出了思索的神色,然后问道:

  “哦?具体是……”

  方言放下手里的东西,然后开始对着胡道虎说道: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我说给你先听听。”

  “嗯。”胡道虎点点头,房间里的其他人也竖起耳朵。

  大家对做生意这事儿基本上是一窍不通,他们想看一看方言到底能说出什么样的规划来。

  方言捋了捋思路后说道:

  “我的想法是利用香江的国际形象打造高端品牌,同时在内地建立口碑,形成互补,就比如,香江公司负责出口和高端市场,京城这边负责内销和基础医疗合作。”

  “简单点讲就是,香江那边我们做品牌旗舰和资本中心。”

  “嗯?”胡道虎没想到方言这话说的还挺专业,顿时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方言对着胡道虎说道:

  “我的想法是,最开始,我们在香江成立公司,主打高端中药制剂出口,将包括一系列的应病接骨膏类似的秘方,包装为“宫廷秘方”“亚洲古法”这类的名字,对标日本汉方药定价策略,也就是定价为内地的10~15倍。”

  “另外利用你在南洋侨商的网络主攻东南亚华人市场,在东南亚中药店代销,收集资金。”

  “此外我们要在香江注册专利,防止韩、台、日的厂商仿制。”

  听到这里胡道虎,已经感觉事情都不简单了,他连忙对着方言说:

  “等等,等等,师兄我……我记一下!”

  说完他掏出身上的笔记本和钢笔,快速的将之前方言说的那些话写在了本子上,然后对着方言说:

  “行了!”

  “师兄你继续说。”

  方言对着他说道:

  “此外,我们要以内地,也就是京城,作为研发中枢和政策支点与体制内绑定。”

  “联合卫生部的华夏中医研究院、以及故宫博物院合作,设立实验室,以抢救中医古籍的名义申请国家专利经费,合理合法的复原使用《御修医方类聚》里的失传药方,并向卫生部申请“康复示范项目”,在华夏中医研究院旗下的针灸医院,东直门医院,西苑医院,还有协和,以及252骨科医院,做临床的使用,并获得官方背书。”

  方言说完顿了顿,然后对着胡道虎讲道:

  “你要知道这事儿,我们两个做,就算是做下来也做不大,必须拉上头官方下场,这个道理你在南洋那边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应该比我清楚。”

  胡道虎吞了吞口水,连连点头,接着快速将方言刚才说的那些东西记录了下来。

  然后他对着方言说道:

  “嗯嗯嗯!师兄你继续!”

  方言说道:

  “嗯……此外有了官方背书后,那么全国中药材的种植基地,就可以给我们提供道地药材,还有各种难以获取的药材了,你要知道,我们为了品质,还要考虑供应链问题,中药材的供应只能依赖内地,因此在京城设厂与各地种植基地合作才更有利于控制成本和质量。”

  “中药里面有个道地药材的说法,就是说一种药在不同的地方长出来,药效会相差很多,只有固定地方长出来的药材使用起来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胡道虎点点头:

  “明……明白!这个刚才我确实没考虑。”

  说罢他对着方言说道:

  “师兄,您继续!”

  方言想了想,继续说道:

  “我的意思是,香江作为贸易中心,可以处理包装、营销和分销,同时,利用京城的学术资源进行研发,保持技术领先。两地形成协同效应,双轨布局既能抓住国际市场的机会,又能稳固国内基础。”

  “嗯嗯,有道理!”胡道虎连连点头。

  其他人已经听傻了。

  方言继续说道:

  “此外咱们在京城设立合资厂,股权这块,咱们两个不行,得让出一部分给上头,另外还得预留一部分股权池,吸纳退休的教授,老专家,以及一些嗯……一些干部家属,作为隐形股东,这样就算是稳住了后方。”

  “……到时候运输这些,咱们也可以用铁路关系,源源不断的从京城到南方。”

  胡道虎摸了一把额头,发现汗水都出来了,不过他还是一个劲点头,只听着方言继续说道:

  “包装这块儿的风格可以找以前的老药师,就像是邓老爷子那种,恢复传统老工艺,比如如用景泰蓝小罐包装,提升附加值,反正国外侨商们,应该有人会很吃这套的……”

  胡道虎微微一怔,想象了一下方言说的包装,然后发现自己也吃这套。

  他都忍不住要给方言竖大拇指了,就连这种小事儿都考虑到了,简直就是天才。

  随后方言断了断,大概间隔了好几秒他才说道:

  “此外在靠近香江那边,我们可以申请一块儿地,作为未来物流中转仓库。”

  “哦?有这个必要吗?咱们直接用火车站的仓库不行吗?”胡道虎疑惑道。

  “最好是自己申请一块地,如果能申请到的话……”方言欲言又止,他其实是想说后面改开后,在靠近香江的地方有块地,那可就是真是太牛逼了。

  胡道虎听到方言的话,虽然不太明白,但依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还是将其记了下来。

  “还有呢,师兄,还有没?”胡道虎现在有些如饥似渴,他本来以为方言是个外行,结果没想到人家说的头头是道,一些自己没细想的部分,他都考虑好了。

  简直就像是早就打好了草稿,等着自己问这个问题。

  方言略微思考了一下后,终于还是把重心放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那就是弘扬中医文化这块儿。

  子任先生说过,舆论高地你不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方言对着胡道虎说道:

  “做好这些后,我建议咱们再掏点钱,在香江中文大学捐赠设立一个“东亚传统医学研究所“,用学术背书抵挡外部西医质疑,你也知道我在国际上,现在已经被美国的海姆立克说成了危机,后面不知道还会怎么样说我呢,所以咱们还是该准备一下,免得没有后手。”

  “有道理!”对此胡道虎连连点头。

  方言继续说道:

  “如果还有钱的话,可以赞助香江电视台,拍摄中医相关的电视剧,在当地的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增加影响力,剧本这块儿,我老弟最近就在写,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待会儿就可以去找他看看。”

  “好!”胡道虎眼前一亮,当即点头应了下来。

  方言想了想又说道:

  “另外在《星岛日报》连载“中医传奇“故事软文,塑造一个“新时代中医传人“形象,这个人你拿我来就行。”

  这时候一旁听着的老范忍不住问道:

  “软……软文是什么意思?”

  方言看到其他人眼里也露出疑惑的神色,突然发现自己说了一个未来才出现的词。

  于是他想了想,便解释道:

  “就是……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是指通过特定的概念诉求,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消费者走进企业设定的“思维圈”,以强有力的针对性心理攻击迅速实现产品销售的文字模式。”

  “它不像现在硬广告那样直接、直白地宣传产品或服务,而是将宣传内容和文章内容巧妙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广告信息。”

  “软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它将广告信息隐藏在文字内容之中,不像传统广告那样直接推销产品或服务,而是通过故事、案例、知识分享等形式,将广告信息巧妙地融入其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广告内容。”

  作为做生意的人,胡道虎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他说道:

  “哦哦哦……明白明白!重点在讲故事!然后在里面夹带推销中医!”

  方言点头:

  “没错,可以这么理解!”

  其他人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方言在解释完了软文后又继续说道:

  “另外最开始,我们的品牌可能在香江很难获得认同,推广起来可能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这是一个很可能会面对的事实。”

  胡道虎点点头:

  “嗯……没错,是有这个可能。”

  确实不能只想着好处,还得想着可能会面对的难题。

  就在胡道虎思考的时候,方言说道:

  “那么我认为,我们可以走另外一条路,我们可以直接与香江老字号,比如香江的“同仁堂”合作,借其百年招牌快速打开市场。”

  “我刚好和那边乐家的人熟悉,这个可以我来联系。”

  胡道虎思考的表情还在脸上,突然就被方言给了个解题方案,他懵圈了几秒,才对着方言说道:

  “师兄……你这,你这太厉害了!这个主意好啊!”

  胡道虎能够想到的问题,方言都想到了,胡道虎没想到的问题,方言也想到了,而且他还给出了解决方案。

  要知道刚才自己也就是突然说了一嘴,然后方言在经过最开始的诧异后,就直接端出了一套成熟的方案。

  这脑子速度简直就是无敌了。

  一旁的杨景翔对着方言说道:

  “方哥,你……你真是做生意的天才!”

  张延昌也点点头:

  “方哥,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我感觉你说的都好厉害!”

  老范有些懵逼,问道:

  “方言,你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怎么这种事儿你也想的这么清楚,你真没做过生意?”

  “太厉害了!还是咱们状元郎的脑子好用啊!”就连一旁的保镖老崔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方言摆摆手说道:

  “好了好了,先别忙着夸我,这些都只是我的初步想法,咱们在实施的时候,可能还会碰到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或许还有没考虑到的地方,都需要后面补齐。”

  “就比如说虎骨,这东西就是非常不好弄的,至少在我们内地就不好弄,所以你得去其他国家寻找,所以我们一些产品做出来,很可能只能做一段时间。”

  胡道虎摇摇头说道:

  “不不,师兄,你这个基本上已经算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商业方案,让我来改,我现在还真是想不到有什么可以改的地方,药材方面只要大方向没问题的话,单独几味药,我认为能够找到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每一步细节你基本上都考虑到了,你这个方案基本上已经可以落地了,就算是遇到问题,那也是无伤大雅的小问题,而且我相信就算是遇到什么我们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你也一定可以想出解决的办法。”

  他由衷的赞叹道:

  “真是……真是太厉害了,你真是我现实里见过最聪明的人。”

  “国外那些吹上天的天才,在你面前简直不够看。”

  方言摆摆手说道:

  “好了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接下来怎么做,什么时候开始就是你拿主意了,我这边的秘方什么的都不是问题,但是你……”

  胡道虎当然知道方言说的是什么,他说道:

  “我没问题的,这种事情我在京城远程操控,一样可以完成香江那边的布局,师兄你可能不知道,国外有些读了经济专业的人,是专门执行这种任务,替我们办事儿的。”

  方言当然听说过,这就是职业经理人嘛。

  职业经理人被认为最早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的美国。

  其实在宋朝的时候,当时国内已经出现了第一个职业经理人,这个人叫做申师孟,记载出自宋代洪迈编撰的《夷坚志》。

  相传枣阳的申师孟善于经商贩卖,在江湖上声誉卓著。

  临安的富户裴氏经查访请到申师孟,见面后相谈甚欢,裴家拿出十万缗本钱给申师孟,任其经营。

  三年后,申师孟让本钱翻了一番,他把这些钱连本带利返还裴家,裴家又给他加了三十万缗接着去经商。又过了几年,裴老爷子死了,申师孟来到临安吊唁,把当初裴家给的钱连本带利全部返还裴家。

  方言对着他问道:

  “就相当于咱们内地,各种店里的经理或者店长,是这个意思吧?”

  胡道虎点点头笑着说道:

  “对对,你这个理解没错,我就喜欢和聪明人说话,一点就通。”

  接下来,方言他们制作好了应病接骨膏的膏药,然后将其分装起来。

  老胡则是去找到小老弟,要去看看他写的。

  小老弟被老胡找到也有些懵逼,自己的书还没写完呢。

  结果他说“要拿去香江拍电视剧。”

  小老弟就将之前写的稿子,拿给老胡看了。

  一直看到当天吃完饭,他才恋恋不舍的放下稿子。

  小老弟里面的内容,那可太适合拍电视剧了,特别是香江那边的电视剧,虽然内地的电视没有普及,但是香江那边可普及了,还有东南亚的华人圈子里。

  老胡觉得,这电视剧要是拍出来,一定会很受欢迎。

  这时候他又感慨起来,果然方言家里就没有一个闲人。

  都是天才啊!

  当天晚上方言还留着众人在家里吃了一顿饭。

  二姐离开后,家里结果比她离开之前还热闹。

  算起来时间,她差不多也该到了,家里都在说,明天看看有没有她的电报。

  明天早上还有个游街的任务,老胡没看爽,有些意犹未尽的睡觉去了,打算明天办完仪式,然后就到方言家里来。

  这会儿他发现,自己又找到个消遣的事儿。

  以前还没觉得读这么爽呢?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第二天。

  一大早的,天还没亮,方言就起床了,今天要赶在早高峰开车出去。

  而且这任务还是中侨办那边安排下来的。

  方言就感觉很离谱。

  晨练过后,朱霖已经提前给方言煮好了一碗面,让他先吃了好去医院了。

  其他人的早饭,这会儿才刚开始做。

  方言三下五除二的就把早饭吃了,然后换了一身帅气的衣服,就去医院里了。

  这会儿天还刚蒙蒙亮,还没到协和门口,就已经看到大门新挂上的大红色横幅,在风里招摇。

  上面绣着金黄色的字。

  “热烈庆祝!本院接收侨商胡道虎先生捐赠救护车,除颤仪!”

  这明显是加急弄出来的,看起来还挺糙。

  方言从大横幅下面经过,然后进入了医院。

  刚一到就看到远处的礼堂前面,并排停着12辆白色崭新的Mercedes-Benz,Type 319救护车。

  上面还带着救护车的灯。

  一个红十字在车头看起来特别专业。

  这会儿还有人在上面挂大红绸花。

  高端的外国车,顿时就接地气了。

  方言走了过去,发现这会儿现场已经有不少人了,院长,中侨办的廖主任,以及卫生部的副部长,他们这三巨头都在现场了。

  此外还有一些记者和摄像师也在。

  他们在拍摄一台救护车内部的情况。

  只听到院长对着镜头介绍道:

  “这里每一辆车都配备了一台HP的7802A除颤仪,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除颤仪,能够直接在车辆内部使用,可以为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

  方言没有打扰他们,走到另外一辆车后面,发现这里也有医院的医生,在车辆里面兴奋的东看西看了。

  世界上最先进的除颤仪,搭配发达国家用的救护车,这给了不少人巨大的冲击,一个个都沉迷在先进的机械中。

  方言到底是见过世面的,这些玩意儿现在看起来先进,但是在方言眼里,也就那样了。

  更先进的他也见过,加上他本来又是中医,所以这些玩意儿让他露出兴奋的表情,那绝对不可能的。

  就在这时候,方言突然发现了十二辆救护车旁边,还停着一辆盖着布的轿车,在巨大的救护车面前看起来很不起眼。

  这年头还没车衣这种东西,这块儿大布就相当于是车衣了。

  方言刚来到车前面站定,发现大布还被固定着,说明没有人揭开过。

  这时候,方言身后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我没让他们打开,就等你过来,亲手揭幕呢。”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