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医案是从“药治“到“心治“的跨越。
如果是方言遇到这种情况,他肯定首先选择用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等药物。
而这位老前辈,是直接通过行为干预,也就是打牌转来移患者的注意力,用于替代药物。
这听起来多少有点“认知行为疗法“的意思在里面了。
传统中医注重“内调“,此两个医案却强调“外导“。
看情况应该是六七十年前的民国时期。
案例一通过外部环境重构改变气机运行,案例二通过环境温度调控打破病机平衡。
清代以前医籍中,非药物疗法占比不足5%,此两案在世纪初的时候,可以说就开创“环境医学“先河。
只不过一直都埋藏在戚勇的书房里,没有得见天日。
这种看似“非常规疗法“其实仔细想来,也并非离经叛道。
而是中医“三因制宜“思想的极致体现,也就是当常规疗法失效时,通过改变“时、地、人“的关系网络来重建健康平衡。
华夏历来是不缺少这种人才的,只不过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或者流传下来也没有发扬光大,反倒是被国外的那帮人拿到后,反过来用出了花儿来。
然后这些东西就成了人家的首创。
方言看到这里,就打算整理一下外公何休留下来的这些何家历代的医案,到时候再出一套书,把这些东西都出版出来,让更多人学习到。
反正到了学校里过后,认识的同学就多了,王玉川教授之前就害怕他们基础知识已经学完的人没事儿做,这些下正好给他们找点事儿做。
顺便也能笼络一帮人。
之前老爷子们都说过嘛,中医还就得抱团。
抱团就得靠利益捆绑,说什么情怀都是虚的,方言现在就给他们创造利益。
让他们更多人融入到圈子里面来。
上次那个宋祚民的孙子,宋建中,那小子对自己表现出来了善意,到时候也可以争取一下。
明天要是他不来,方言就主动想办法找人联系他了。
……
等到家里吃晚饭的时候,老胡这边掐着点就来了。
“吃饭没?”方言问道。
老胡说道:
“没呢,我们刚从朝阳东坝赶回来。”
方言招呼老胡和保镖崔长寿:
“来来,赶紧坐。”
等到坐下后,大姐就起身去给他们拿筷子和碗去了。
朱霖则是再去厨房里,打算再添两个菜出来。
胡道虎对着方言说道:
“今天找了上头领导,最开始不答应,给我说之前的地方多好,最后我还是去找了廖主任,这才搞明白人家老家是昌平的……最后我好说歹说的,终于算是答应下来了,不过昌平那边咱们也得弄个加工厂。”
“这么麻烦?”一旁的小老弟听到后,惊讶的说道。
胡道虎摆摆手:
“嗐,这已经算是不麻烦的了。”
其实方言明白他说的意思,现在已经算是开绿灯了。
方言问道:
“最后市里批下来了?”
胡道虎点点头:
“批下来了,两块儿地,昌平和朝阳。”
“其实也不亏。”方言意味深长的说道。
胡道虎听了后微微挑眉,像是想听出方言的深意。
这时候方言又问道:
“资金这块儿有问题吗?”
胡道虎说道:
“这个放心,这点实力我还是有的,退一万步说,实在不行可以找周老板那边商量商量,我和他的来往还是挺多的。”
“反正你放心,钱这块不用操心。”
“好。”方言点点头。
接着胡道虎拿出了一个文件袋,说道:
“呐,这个就是今天新的合同,你看看行的话,就签了。”
这些合同有很厚一摞,方言拿到手后就开始快速的翻阅了起来。
1978年这会儿没有公司法,但需要符合集体所有制企业或者中外合资政策框架。
所以老胡做的这个合同就有些厚,许多东西都需要单独说明。
其中包括了初期分配,动态股权调整,秘方控制权,退出机制,决策机制,集体福利,员工激励,以及明面合同还有私下协议。
说起来可能会有些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方言作为技术方入股占股30%,特权是具备公司里的一票否决权。
胡道虎出钱出力占55%,他负责掏钱建成,搞定**关系,特权是日常经营他说了算,方言只是提供意见,决策权在他手里。其中这里面还有胡道虎帮**代持的股份。
这里面是老胡自己去分,方言的利益不受牵扯。
另外按照方言的要求,还预留股份给关键人物,比如百分之八的干部家属,百分之五的老中医专家,百分之二的员工。
其中有个特别约定是钱赚的越多,方言的股份越多,每年赚50万,外汇方言多拿1%的股份,最多可以从他现在的30%涨到35%。
胡道虎保证自己永远有51%的话语权。这也符合招商引资的政策。
重大决策需要方言和胡道虎双签字。
方言这边需要开一个秘方研究所,工厂每卖掉一份产品,就给他交两毛钱的专利费用,这个研究所是方言和卫生部的华夏中医研究院控股的,胡道虎不参与。
他就只需要交钱支持研发就行了。唉。
另外还有每年分红,胡道虎是打算用盈利的百分之40来分红。
方言认为还是有点多了,不利于后面发展,不过想了下现在国家之所以这么投资,其实就是为了看到外汇。
所以方言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要改的事儿。
这两个地方,老胡在朝阳建研发中心和大工厂,昌平厂只做简单药材加工小厂,说白了就是为了人情世故,当然也为了那块儿地。
方言看了后,仔细想了想,认为没啥问题,于是就签了下来。
只不过他这边还需要和研究院那边注册一个公司才行。
当然这都不是问题,待会儿去打个电话,只要想做肯定是有办法的。
1978年12月全会前,国内尚未颁布《公司法》,私营企业概念未获正式承认,主要企业形式为全民所有制的国企和集体所有制的公社办企业。
方言是没有开过公司,但是也知道1978年与研究院合作实质是政策边缘创新,需通过“集体企业“外壳、“科研合作“内核及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推进。
此举既响应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号召,又为后续改革开放深化预留接口。
签好合同后,朱霖在厨房里把两个菜也弄好了。
大家就开始吃了起来,老胡今天好像是没怎么吃东西,也可能是办成了一件大事儿,一顿晚饭吃的打饱嗝才算收场。
老胡走了之后,方言就给研究院那边打电话过去了。
赵锡武副院长听到方言说的事儿后,也是相当重视。
当即就给方言说了这块儿的情况。
中关村那边有个叫陈春贤的,“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名义开展技术服务,以“技术咨询“名义收费,购买元器件用“科研材料“名义核销,类型和方言这种差不多。
另外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实验车间,在前段时间以“三废治理项目“名义获批,实际生产维生素C衍生物出口创汇。
这些都是有个人参与的情况。
方言并不算是第一个。
赵锡武副院长说了,华夏中医研究院本来就属于是卫生部下面,有**背景的单位,属于是国企,方言和他们合伙注册的这个秘方研究所,相当于挂靠在研究院的企业。
以研究院下属“劳动服务公司“名义注册(集体所有制),实际由科研团队运营没,然后向研究院上缴15-30%管理费,换取公章、发票使用权。
最后需要签订《技术协作协议》,研究院以“技术指导费“形式获取收益规避直接投资风险,利润分配通过“科研经费补贴“等名义进行。
反正里面有很多弯弯绕,电话里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明白。
具体的情况明天研究院领导开个会,让他下午有空去一趟,争取早点把这个“秘方研究所”给弄出来。
赵锡武副院长也知道未来政策走向,这些事儿能够提前做当然是好事儿了。
方言答应下来,约了明天下午两点半到研究院那边见面。
挂断电话从书房里走出来,家里人正在看电视。
见到方言来了后,老娘第一个发话:
“这个私人开公司没事儿吧?可别和你爸似的,到时候弄口大黑锅背身上,又去林场呆上好些年。”
“你可得为没出生的孩子想想。”
听到这话方言还没回答,媳妇儿就先开口了:
“没事儿,妈,你放心吧,方言他心里肯定有数的。”
“您又不是不知道他做事儿的性格,肯定是有把握了才下手的。”
老娘听到朱霖的话,对着她说道:
“哎呀,琳琳,你就知道惯着他。”
方言立马对着老婆大人表示:
“你们放心,我不管怎么折腾,第一个前提都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富贵险中求这事儿,我肯定不干。”
“这事儿说白了,其实我只是拿很少一部分,大头还是国家,好几个部门都绑在一起的,我和老胡也就是做个推手赚取一点好处而已。”
“赚钱我就没放在第一位,我要的是资历和名声。”
方言的话在家里还是很有分量的,听到他这么说,家里其他人都纷纷点头,关键是方言说的很有道理,他也没藏着掖着,将自己的打算说明白了。
接着方言又给自己老娘说了,外公的那些传承的东西,基本上都被他拿回来的事儿。
老娘听到后还是有些惊讶的,她惊讶的是这些东西居然都被戚勇给拿了。
而不是所谓的在十年前被毁掉了。
也就是说大舅他们也没说老实话。
方言对着老娘说道:
“大舅把一些他认为没有用的书都拿去找戚勇换钱,其实只是很少一部分,其中更多的是戚勇早先就下手偷走的。”
“外公当时在好几家医院里任职,放置在医院里的那些医案还有书籍,甚至古董什么的,都被他拿走了,这次也是我去查才查出来。”
“现在我就打算让林胜勇去和他聊聊,看看他把东西都拿出来没有。”
老娘听到方言的计划,倒是非常支持他。
虽然经常说与人为善,但是戚勇这种人明显就不是什么善人,和他为善那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从他三番五次的想要藏东西,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人还是带着侥幸心理的。
既然如此,那也就怪不得方言对他下手了。
况且对他下手的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有过夺妻之恨的师弟。
想必过程应该会很精彩。
……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今天方言一到协和的大楼,就听到杨景翔对自己汇报,之前的那张清单已经交给林胜勇了。
林胜勇只是让杨景翔转告方言,让他放心就行了,剩下的事儿他来办。
方言点点头,让杨景翔不用管了,过几天自然就会有结果。
杨景翔就开始猜测,这次林胜勇到底会怎么样报复对方。
光是想一想,就感觉有种复仇大片的即视感。
搞的他还挺激动。
和方言查房的时候,都还在和张延昌小声的讨论。
等到查完房,方言又开始了一天的看诊任务。
今天上午的人就更少了,只有四个病人。
都是一些相对简单的病症。
方言治疗完毕之后,也才上午十点出头。
下午约的去华夏中医研究院的时间是2:30,也就是说现在这会儿他没事儿做了。
当然方言说的没事做是没有工作可以做。
不是他本人没事做。
当即方言就和张延昌他们说,自己要先回家,有什么事儿打电话。
说完过后方言就溜回家里,回到书房里继续看起了书来。
一口气就看到了临近中午午饭时间,正准备在院子里活动活动,然后就吃午饭。
结果刚走出书房,就听到外边传来敲门声。
方言立马就走到门口,将大院的们打开了。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个好久没看到的人。
李涟杰。
看到开门的是方言,小李也愣了一下:
“诶!小师叔?你在家里啊!”
“我还以为你在医院上班呢。”
方言对着小李问道: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小李回应到:
“正月初八就回来了,不过回来后我们要搞一周思想教育课,今天才刚放出来。”
方言皱起眉头:
“思想教育课还是什么东西?”
小李看了看周围,然后凑近压低声对着方言解释:
“就是害怕我们在国外被那边的思想影响,然后产生了一些不太好的思想,需要给我们重新灌输一下正确的价值观。”
方言听到后,恍然大悟点点头:
“哦,明白了!行了,赶紧进来吧!”
等到小李进屋后,方言对着他问道:
“对了你们擂台打的怎么样?”
小李笑着点点头说道:
“赢了,小师叔你教的东西太有用了。”
方言笑着说道:
“哈哈,那就成,我看你没到我这里来,还以为你在国外忘记回来了呢。”
小李说道:
“那不能……国外还是没啥好玩儿的。”
方言笑呵呵的说道:
“听你这话我就知道,你小子是思想上出问题的那个人。”
说罢方言想起李涟杰前世的采访,方言对着他问道:
“是不是被国外的消费震惊到了?”
听到方言这个问题后,小李变得相当震惊,他瞪大眼睛对着方言问:
“小师叔你……你怎么知道?”
方言摆摆手,总不可能说我上辈子看过你的采访吧。
他说道:
“嗐,这又不是什么很难猜的事儿,别说你在国外被震惊了,我就是在国内,也被**狠狠的震惊了一番。”
“啊?”小李没想到方言居然在国内还有其他际遇。
方言对着他解释道:
“其实就会给侨商治病啊,他们送什么的都有,都是些值钱的东西,随便看个侨商,都够其他人看好几年的病人了。”
“老实讲要不是我思想品德坚毅,我估计都想出国去了。”
小李听到后,面露震惊之色。
方言说道:
“你想一想,我会好几种语言,交流肯定没有问题。而且手里还有成熟的秘方以及过硬的医疗技术,不管是去国外任何发达国家,人家都会欢迎我。”
“我想发财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小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方言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接着这时候,他听到方言又说道。
“但是我后来又想了下,就算是我出去其他国家,发财了又怎么样呢,最多就是和现在这些侨商一个样子嘛,好像也没啥可开心的。”
“反倒是我现在在国内,能够做的事情更多。”
说到这里方言摆摆手对着小李道:
“行了,给你说了你也不懂。”
小李立马跟上来,对着方言说道:
“我懂!我太懂了!小师叔不瞒你说,我还是这么想的,您说的那些话,我太有感触了。”
“不过我就是觉得国内我没啥能干的事儿了。”
“现在武术冠军也拿了,再做下去也就只能做到我师父那个份儿上了,感觉一下人生就失去了目标了……”
“我现在就是很迷茫,想找小师叔你帮我出个主意。”
方言知道这是这小子在外国争光后,回到国内并没有得到他想象中的奖励,现在感觉有些心里不平衡,感觉自己的职业没啥前途,所以才出现了迷茫。
方言对着他说道:
“是不是感觉这次就算是赢了对手,但是自己好像也没得到什么太大的好处,甚至就连国内都没报导,名利都不多?感觉有些亏得慌。”
小李听到方言话,张了张嘴,感觉小师叔像是能够把自己看透一样。
方言对着他说道:
“你现在就是缺少一个舞台,一个能够让你展示自己实现价值的舞台。”
“嗯?”小李有些迷茫的眨巴眨巴眼睛。
方言对着他问道:
“你认为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最高也只能达到你师父的成就,而那个成就并不是你想要的,你现在又不知道有什么其他路子,所以现在出国去见识更宽广的天地,去过不一样的生活,我说的对不对?”
小李听到方言的话,他也没藏着掖着,点点头:
“对!小师叔你真是太了解我了。”
方言说道: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我不站在道德制高点,说你这种想法有什么错误,但是你真的想把坚持了这么久的事儿就丢掉吗?你的荣誉你的青春,你的功夫?真的舍得?”
“舍不得。”小李低下头说道。
方言对着他说道:
“其实你还年轻的很,这时候只要沉住气,一定会有机会的。”
“我也不跟你画大饼,就直接给你说吧,现在我不是你小师叔了,你又多了个小师叔,这个人是侨商,姓胡叫胡道虎,现在我们在打算合伙做中药的海外生意,后面也会做弘扬华夏中药和武术的事儿,为的就是在国外推广中药,这里面会需要用到你得功夫,甚至你身边的文武,霍佛观他们。”
“医武不分家,我们到时候公司开起来后,打算用电影,电视剧,广告做宣传,你如果在的话,里面总有你可以做到的事儿。”
小李听到后试探着问道:
“小师叔你的意思是……让我拍电影?电视剧?”
方言对着小李说:
“你这长相和功夫,妥妥拍电影电视剧,那不是正好合适吗?到时候你既能用上你现在的功夫,也能获得名和利,还能帮助我,帮咱们国家赚外汇。”
“当真?”小李露出惊喜的神色。
方言对着小李说道: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你只需要在等上一段时间,会让你有用武之地。”
小李点点头,眼中露出期待的神色,如果是其他人这么说,他还要怀疑,但是方言救过他的命,平日里也从来不骗他,对这位小师叔他还是相当信任的。
这时候小李又听到方言说:
“对了,正好你今天来了,待会儿吃午饭后,下午我要去华夏中医研究院那边聊开公司的事儿,你也一起来吧。”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哟。
如果是方言遇到这种情况,他肯定首先选择用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等药物。
而这位老前辈,是直接通过行为干预,也就是打牌转来移患者的注意力,用于替代药物。
这听起来多少有点“认知行为疗法“的意思在里面了。
传统中医注重“内调“,此两个医案却强调“外导“。
看情况应该是六七十年前的民国时期。
案例一通过外部环境重构改变气机运行,案例二通过环境温度调控打破病机平衡。
清代以前医籍中,非药物疗法占比不足5%,此两案在世纪初的时候,可以说就开创“环境医学“先河。
只不过一直都埋藏在戚勇的书房里,没有得见天日。
这种看似“非常规疗法“其实仔细想来,也并非离经叛道。
而是中医“三因制宜“思想的极致体现,也就是当常规疗法失效时,通过改变“时、地、人“的关系网络来重建健康平衡。
华夏历来是不缺少这种人才的,只不过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或者流传下来也没有发扬光大,反倒是被国外的那帮人拿到后,反过来用出了花儿来。
然后这些东西就成了人家的首创。
方言看到这里,就打算整理一下外公何休留下来的这些何家历代的医案,到时候再出一套书,把这些东西都出版出来,让更多人学习到。
反正到了学校里过后,认识的同学就多了,王玉川教授之前就害怕他们基础知识已经学完的人没事儿做,这些下正好给他们找点事儿做。
顺便也能笼络一帮人。
之前老爷子们都说过嘛,中医还就得抱团。
抱团就得靠利益捆绑,说什么情怀都是虚的,方言现在就给他们创造利益。
让他们更多人融入到圈子里面来。
上次那个宋祚民的孙子,宋建中,那小子对自己表现出来了善意,到时候也可以争取一下。
明天要是他不来,方言就主动想办法找人联系他了。
……
等到家里吃晚饭的时候,老胡这边掐着点就来了。
“吃饭没?”方言问道。
老胡说道:
“没呢,我们刚从朝阳东坝赶回来。”
方言招呼老胡和保镖崔长寿:
“来来,赶紧坐。”
等到坐下后,大姐就起身去给他们拿筷子和碗去了。
朱霖则是再去厨房里,打算再添两个菜出来。
胡道虎对着方言说道:
“今天找了上头领导,最开始不答应,给我说之前的地方多好,最后我还是去找了廖主任,这才搞明白人家老家是昌平的……最后我好说歹说的,终于算是答应下来了,不过昌平那边咱们也得弄个加工厂。”
“这么麻烦?”一旁的小老弟听到后,惊讶的说道。
胡道虎摆摆手:
“嗐,这已经算是不麻烦的了。”
其实方言明白他说的意思,现在已经算是开绿灯了。
方言问道:
“最后市里批下来了?”
胡道虎点点头:
“批下来了,两块儿地,昌平和朝阳。”
“其实也不亏。”方言意味深长的说道。
胡道虎听了后微微挑眉,像是想听出方言的深意。
这时候方言又问道:
“资金这块儿有问题吗?”
胡道虎说道:
“这个放心,这点实力我还是有的,退一万步说,实在不行可以找周老板那边商量商量,我和他的来往还是挺多的。”
“反正你放心,钱这块不用操心。”
“好。”方言点点头。
接着胡道虎拿出了一个文件袋,说道:
“呐,这个就是今天新的合同,你看看行的话,就签了。”
这些合同有很厚一摞,方言拿到手后就开始快速的翻阅了起来。
1978年这会儿没有公司法,但需要符合集体所有制企业或者中外合资政策框架。
所以老胡做的这个合同就有些厚,许多东西都需要单独说明。
其中包括了初期分配,动态股权调整,秘方控制权,退出机制,决策机制,集体福利,员工激励,以及明面合同还有私下协议。
说起来可能会有些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方言作为技术方入股占股30%,特权是具备公司里的一票否决权。
胡道虎出钱出力占55%,他负责掏钱建成,搞定**关系,特权是日常经营他说了算,方言只是提供意见,决策权在他手里。其中这里面还有胡道虎帮**代持的股份。
这里面是老胡自己去分,方言的利益不受牵扯。
另外按照方言的要求,还预留股份给关键人物,比如百分之八的干部家属,百分之五的老中医专家,百分之二的员工。
其中有个特别约定是钱赚的越多,方言的股份越多,每年赚50万,外汇方言多拿1%的股份,最多可以从他现在的30%涨到35%。
胡道虎保证自己永远有51%的话语权。这也符合招商引资的政策。
重大决策需要方言和胡道虎双签字。
方言这边需要开一个秘方研究所,工厂每卖掉一份产品,就给他交两毛钱的专利费用,这个研究所是方言和卫生部的华夏中医研究院控股的,胡道虎不参与。
他就只需要交钱支持研发就行了。唉。
另外还有每年分红,胡道虎是打算用盈利的百分之40来分红。
方言认为还是有点多了,不利于后面发展,不过想了下现在国家之所以这么投资,其实就是为了看到外汇。
所以方言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要改的事儿。
这两个地方,老胡在朝阳建研发中心和大工厂,昌平厂只做简单药材加工小厂,说白了就是为了人情世故,当然也为了那块儿地。
方言看了后,仔细想了想,认为没啥问题,于是就签了下来。
只不过他这边还需要和研究院那边注册一个公司才行。
当然这都不是问题,待会儿去打个电话,只要想做肯定是有办法的。
1978年12月全会前,国内尚未颁布《公司法》,私营企业概念未获正式承认,主要企业形式为全民所有制的国企和集体所有制的公社办企业。
方言是没有开过公司,但是也知道1978年与研究院合作实质是政策边缘创新,需通过“集体企业“外壳、“科研合作“内核及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推进。
此举既响应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号召,又为后续改革开放深化预留接口。
签好合同后,朱霖在厨房里把两个菜也弄好了。
大家就开始吃了起来,老胡今天好像是没怎么吃东西,也可能是办成了一件大事儿,一顿晚饭吃的打饱嗝才算收场。
老胡走了之后,方言就给研究院那边打电话过去了。
赵锡武副院长听到方言说的事儿后,也是相当重视。
当即就给方言说了这块儿的情况。
中关村那边有个叫陈春贤的,“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名义开展技术服务,以“技术咨询“名义收费,购买元器件用“科研材料“名义核销,类型和方言这种差不多。
另外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实验车间,在前段时间以“三废治理项目“名义获批,实际生产维生素C衍生物出口创汇。
这些都是有个人参与的情况。
方言并不算是第一个。
赵锡武副院长说了,华夏中医研究院本来就属于是卫生部下面,有**背景的单位,属于是国企,方言和他们合伙注册的这个秘方研究所,相当于挂靠在研究院的企业。
以研究院下属“劳动服务公司“名义注册(集体所有制),实际由科研团队运营没,然后向研究院上缴15-30%管理费,换取公章、发票使用权。
最后需要签订《技术协作协议》,研究院以“技术指导费“形式获取收益规避直接投资风险,利润分配通过“科研经费补贴“等名义进行。
反正里面有很多弯弯绕,电话里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明白。
具体的情况明天研究院领导开个会,让他下午有空去一趟,争取早点把这个“秘方研究所”给弄出来。
赵锡武副院长也知道未来政策走向,这些事儿能够提前做当然是好事儿了。
方言答应下来,约了明天下午两点半到研究院那边见面。
挂断电话从书房里走出来,家里人正在看电视。
见到方言来了后,老娘第一个发话:
“这个私人开公司没事儿吧?可别和你爸似的,到时候弄口大黑锅背身上,又去林场呆上好些年。”
“你可得为没出生的孩子想想。”
听到这话方言还没回答,媳妇儿就先开口了:
“没事儿,妈,你放心吧,方言他心里肯定有数的。”
“您又不是不知道他做事儿的性格,肯定是有把握了才下手的。”
老娘听到朱霖的话,对着她说道:
“哎呀,琳琳,你就知道惯着他。”
方言立马对着老婆大人表示:
“你们放心,我不管怎么折腾,第一个前提都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富贵险中求这事儿,我肯定不干。”
“这事儿说白了,其实我只是拿很少一部分,大头还是国家,好几个部门都绑在一起的,我和老胡也就是做个推手赚取一点好处而已。”
“赚钱我就没放在第一位,我要的是资历和名声。”
方言的话在家里还是很有分量的,听到他这么说,家里其他人都纷纷点头,关键是方言说的很有道理,他也没藏着掖着,将自己的打算说明白了。
接着方言又给自己老娘说了,外公的那些传承的东西,基本上都被他拿回来的事儿。
老娘听到后还是有些惊讶的,她惊讶的是这些东西居然都被戚勇给拿了。
而不是所谓的在十年前被毁掉了。
也就是说大舅他们也没说老实话。
方言对着老娘说道:
“大舅把一些他认为没有用的书都拿去找戚勇换钱,其实只是很少一部分,其中更多的是戚勇早先就下手偷走的。”
“外公当时在好几家医院里任职,放置在医院里的那些医案还有书籍,甚至古董什么的,都被他拿走了,这次也是我去查才查出来。”
“现在我就打算让林胜勇去和他聊聊,看看他把东西都拿出来没有。”
老娘听到方言的计划,倒是非常支持他。
虽然经常说与人为善,但是戚勇这种人明显就不是什么善人,和他为善那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从他三番五次的想要藏东西,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人还是带着侥幸心理的。
既然如此,那也就怪不得方言对他下手了。
况且对他下手的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有过夺妻之恨的师弟。
想必过程应该会很精彩。
……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今天方言一到协和的大楼,就听到杨景翔对自己汇报,之前的那张清单已经交给林胜勇了。
林胜勇只是让杨景翔转告方言,让他放心就行了,剩下的事儿他来办。
方言点点头,让杨景翔不用管了,过几天自然就会有结果。
杨景翔就开始猜测,这次林胜勇到底会怎么样报复对方。
光是想一想,就感觉有种复仇大片的即视感。
搞的他还挺激动。
和方言查房的时候,都还在和张延昌小声的讨论。
等到查完房,方言又开始了一天的看诊任务。
今天上午的人就更少了,只有四个病人。
都是一些相对简单的病症。
方言治疗完毕之后,也才上午十点出头。
下午约的去华夏中医研究院的时间是2:30,也就是说现在这会儿他没事儿做了。
当然方言说的没事做是没有工作可以做。
不是他本人没事做。
当即方言就和张延昌他们说,自己要先回家,有什么事儿打电话。
说完过后方言就溜回家里,回到书房里继续看起了书来。
一口气就看到了临近中午午饭时间,正准备在院子里活动活动,然后就吃午饭。
结果刚走出书房,就听到外边传来敲门声。
方言立马就走到门口,将大院的们打开了。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个好久没看到的人。
李涟杰。
看到开门的是方言,小李也愣了一下:
“诶!小师叔?你在家里啊!”
“我还以为你在医院上班呢。”
方言对着小李问道: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小李回应到:
“正月初八就回来了,不过回来后我们要搞一周思想教育课,今天才刚放出来。”
方言皱起眉头:
“思想教育课还是什么东西?”
小李看了看周围,然后凑近压低声对着方言解释:
“就是害怕我们在国外被那边的思想影响,然后产生了一些不太好的思想,需要给我们重新灌输一下正确的价值观。”
方言听到后,恍然大悟点点头:
“哦,明白了!行了,赶紧进来吧!”
等到小李进屋后,方言对着他问道:
“对了你们擂台打的怎么样?”
小李笑着点点头说道:
“赢了,小师叔你教的东西太有用了。”
方言笑着说道:
“哈哈,那就成,我看你没到我这里来,还以为你在国外忘记回来了呢。”
小李说道:
“那不能……国外还是没啥好玩儿的。”
方言笑呵呵的说道:
“听你这话我就知道,你小子是思想上出问题的那个人。”
说罢方言想起李涟杰前世的采访,方言对着他问道:
“是不是被国外的消费震惊到了?”
听到方言这个问题后,小李变得相当震惊,他瞪大眼睛对着方言问:
“小师叔你……你怎么知道?”
方言摆摆手,总不可能说我上辈子看过你的采访吧。
他说道:
“嗐,这又不是什么很难猜的事儿,别说你在国外被震惊了,我就是在国内,也被**狠狠的震惊了一番。”
“啊?”小李没想到方言居然在国内还有其他际遇。
方言对着他解释道:
“其实就会给侨商治病啊,他们送什么的都有,都是些值钱的东西,随便看个侨商,都够其他人看好几年的病人了。”
“老实讲要不是我思想品德坚毅,我估计都想出国去了。”
小李听到后,面露震惊之色。
方言说道:
“你想一想,我会好几种语言,交流肯定没有问题。而且手里还有成熟的秘方以及过硬的医疗技术,不管是去国外任何发达国家,人家都会欢迎我。”
“我想发财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小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方言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接着这时候,他听到方言又说道。
“但是我后来又想了下,就算是我出去其他国家,发财了又怎么样呢,最多就是和现在这些侨商一个样子嘛,好像也没啥可开心的。”
“反倒是我现在在国内,能够做的事情更多。”
说到这里方言摆摆手对着小李道:
“行了,给你说了你也不懂。”
小李立马跟上来,对着方言说道:
“我懂!我太懂了!小师叔不瞒你说,我还是这么想的,您说的那些话,我太有感触了。”
“不过我就是觉得国内我没啥能干的事儿了。”
“现在武术冠军也拿了,再做下去也就只能做到我师父那个份儿上了,感觉一下人生就失去了目标了……”
“我现在就是很迷茫,想找小师叔你帮我出个主意。”
方言知道这是这小子在外国争光后,回到国内并没有得到他想象中的奖励,现在感觉有些心里不平衡,感觉自己的职业没啥前途,所以才出现了迷茫。
方言对着他说道:
“是不是感觉这次就算是赢了对手,但是自己好像也没得到什么太大的好处,甚至就连国内都没报导,名利都不多?感觉有些亏得慌。”
小李听到方言话,张了张嘴,感觉小师叔像是能够把自己看透一样。
方言对着他说道:
“你现在就是缺少一个舞台,一个能够让你展示自己实现价值的舞台。”
“嗯?”小李有些迷茫的眨巴眨巴眼睛。
方言对着他问道:
“你认为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最高也只能达到你师父的成就,而那个成就并不是你想要的,你现在又不知道有什么其他路子,所以现在出国去见识更宽广的天地,去过不一样的生活,我说的对不对?”
小李听到方言的话,他也没藏着掖着,点点头:
“对!小师叔你真是太了解我了。”
方言说道: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我不站在道德制高点,说你这种想法有什么错误,但是你真的想把坚持了这么久的事儿就丢掉吗?你的荣誉你的青春,你的功夫?真的舍得?”
“舍不得。”小李低下头说道。
方言对着他说道:
“其实你还年轻的很,这时候只要沉住气,一定会有机会的。”
“我也不跟你画大饼,就直接给你说吧,现在我不是你小师叔了,你又多了个小师叔,这个人是侨商,姓胡叫胡道虎,现在我们在打算合伙做中药的海外生意,后面也会做弘扬华夏中药和武术的事儿,为的就是在国外推广中药,这里面会需要用到你得功夫,甚至你身边的文武,霍佛观他们。”
“医武不分家,我们到时候公司开起来后,打算用电影,电视剧,广告做宣传,你如果在的话,里面总有你可以做到的事儿。”
小李听到后试探着问道:
“小师叔你的意思是……让我拍电影?电视剧?”
方言对着小李说:
“你这长相和功夫,妥妥拍电影电视剧,那不是正好合适吗?到时候你既能用上你现在的功夫,也能获得名和利,还能帮助我,帮咱们国家赚外汇。”
“当真?”小李露出惊喜的神色。
方言对着小李说道: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你只需要在等上一段时间,会让你有用武之地。”
小李点点头,眼中露出期待的神色,如果是其他人这么说,他还要怀疑,但是方言救过他的命,平日里也从来不骗他,对这位小师叔他还是相当信任的。
这时候小李又听到方言说:
“对了,正好你今天来了,待会儿吃午饭后,下午我要去华夏中医研究院那边聊开公司的事儿,你也一起来吧。”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