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找的是什么国家的人,还想见我?”方言对着他们问道。

  现在留学人员,数量前三名越、朝、阿。

  然后是罗马尼亚,古巴,东德,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方言想着杜衡如果接触的是阿尔巴尼亚或者越南的人就算了。

  1978的7月和12月,这些人都得回去了。

  到时候和这些人关系好的人,也是相当尴尬,方言知道历史进程所以提前就防了一手。

  “是古巴的,叫做……叫做什么来着?”杜衡将目光投向严一帆。

  严一帆张了张嘴,然后一拍大腿,肯定的说道:

  “霍苏埃·米兰达!”

  杜衡说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字,霍苏埃!”

  “他这个名字确实挺难念的。”

  方言听到后,微微点头:

  “哦,古巴的……”

  杜衡对着方言问道:

  “方哥,你听过这个人?”

  方言摇摇头说道:

  “没有。”

  “不过见一见也没事儿,不过就是还吃顿饭嘛,不吃白不吃。”

  古巴的留学生前段时间报纸上有刊登过。

  今天他们派遣了50名人员,主要学习中医和农业技术。

  华夏这边也向古巴派了少量的西班牙翻译人才,参与古巴糖业技术文献译制。

  霍苏埃这个人方言在脑子里搜索了半天,也没有对上号的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假名字。

  当然用假名字也不是啥特别的事儿,有些人是会故意隐藏自己的真实姓名,比如未来某位太阳在留学的时候,就故意隐藏了真实姓名。

  听到方言答应下来,杜衡和严一帆也挺高兴。

  毕竟人家霍苏埃是第一次找他们办事儿,这事儿办成了,那他们接下来在这小子身上赚钱就容易多了。

  方哥这块儿还是挺给面儿的。

  方言看了一眼手表,对着他们说道:

  “行了,马上就上课了,赶紧去教室吧。”

  “好!”两人赶忙应道。

  喜滋滋的跟在方言身后,朝着教室走去。

  等到一到教室里,不少人都已经在位置上坐好了,方言也是感慨,这年头上课就是积极,换做前世那会儿上课,别说提前十分钟到教室了,能在上课铃响过后三分钟坐在位置上,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一到教室,周围的同学就发现了方言,立马就有人对着他热情的招呼:

  “班长!早!”

  “方哥!早!”

  “方哥,早呀!”

  “班长……”

  方言连连点头:

  “早!”

  “都早!”

  “……”

  等到走到自己位置上的时候,张延昌掏出一个搪瓷茶缸,然后杨景翔直接拿出个热水壶,当场就给方言泡起茶来。

  给周围的人都看得一愣。

  好家伙,这待遇也是没谁了。

  “你们也太夸张了吧?搞得我很特殊似的……”方言对着他们两人的行为表示了批评。

  这么多人看着呢,多不好?

  “主要是习惯了!”杨景翔对着方言笑呵呵的说道。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行了,下次别搞了。”

  说罢对着讲台上说道:

  “待会儿给老方整一杯。”

  “好!”两人心领神会。

  在班长方言的指示下,准备给班主任方药中也泡上一杯好茶。

  趁着还没上课,方言将今天带着的那些医案笔记什么的,都给了对应的人,李正吉的破格救心汤前期抢救医案,宋建中和王志君的何休医案,还有雷莲要的偏方。

  宋建中拿着几本医案递给方言:

  “方哥,这是我家的医案,是昨晚我爷爷给你选的,说是最有代表性的医案。”

  方言有些惊讶的接过,说道:

  “呀,是嘛?那可得感谢老爷子了。”

  想不到宋祚民这么大方。

  宋建中也是打蛇随棍的性子,方言一说,他立马就借着机会对方言作出了邀请:

  “哈哈,那周末去我家聚一聚?”

  方言笑呵呵的说道:

  “哎哟,不巧,这周末不行,我事儿还挺多的。”

  周末自己家里聚会,借着机会还得和老胡聊聊事儿,哪有空去他们家?

  宋建中也不觉得被拒绝有什么不好的,依旧乐呵呵的说道:

  “嗐,没事儿,您有空随时通知我。”

  “行。”方言点点头,将宋建中的家里的医案给收好了。

  接着王志君也上来,将他的医案拿了出来,这小子比宋建中还狠,直接用口袋装了满满一口袋,差不多二十来本的医案。

  那家伙挎包口袋都被塞的脱线了。

  他对着方言说道:

  “这个是我爷爷和我爸的医案,我挑选了一些,你看看吧,应该会有些帮助。”

  方言接过那沉重的一口袋医案,对着王志君客气道:

  “好,谢谢志君!”

  “嗯。”王志君点头,接受方言的感谢。

  “……”方言无语了,好吧,自己还是没太适应和这位打交道的节奏,他没有那么多弯弯绕,说啥就是啥。

  你说感谢,他就接受就完事儿了。

  答应了多拿几本,他也会多拿几本,不给你玩那么多讨论,主打一个真实。

  某种程度也算是知行合一了。

  人才啊!

  方言感慨。

  “方哥,这个是我的,可能比较乱,没您这个讲究,里面有些是土话,你要是不懂直接问我就行了。”接着雷莲的一本泛黄的笔记交到了方言手里。

  方言翻看了一下,都是雷莲跟着她爷爷游医治病时候记录的偏方。

  倒是和方言给的那本风格很相似。

  方言点点头说道:

  “好,我先瞧瞧,不懂就问你。”

  这时候,唯一一个收到方言医案笔记,却没有拿出相对东西的人,在教室里就有些尴尬了。

  李正吉这会儿已经感受到好几个人的目光在看他了。

  最终,李正吉也没免俗,被世俗的眼光左右了。

  他站起身,拿着自己的一本笔记走到方言座位边,说道:

  “方言同学,那什么……我虽然不能教其他的给你,但是我自己的学习经验可以给你分享,我这里有本笔记……”

  方言看到递到自己面前的笔记,笑呵呵的点点头:

  “行!我一定好好拜读!”

  方言发现李正吉这人确实太讲规矩了。

  其实他不给,大家也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看到这么多人给了后,心里就感觉过意不去了。

  就算是不能拿出老师的东西来交换,但是依旧还是把自己的学习笔记给拿了出来,用另外一种方式完成了他的规矩。

  看来是个君子啊!

  方言就喜欢和这种人打交道。

  毕竟谁不会喜欢好人呢?

  就连坏人都喜欢好人,只有蠢人才会不喜欢好人。

  当然了,方言是说的好人不等于圣母。

  “叮铃铃……”方言还没看到手里的东西,上课的铃声就响了起来。

  他只好将东西先放好。

  准备待会儿下课的时间再来看。

  很快其他没有进入教室的同学,这会儿也着急忙慌的跑进了教室,不一会儿班主任方药中就带着一个茶缸,还有一本书走了进来。

  “班长和学习委员,带点人去教材科仓库,领我们班的基础教材。”

  听到这话,方言作为班长第一个站了起来,然后李正吉这个副班长也站了起来,然后是学习委员萧承志和成宝贵,他们两人也紧随其后。

  大家点人也是点的同寝室或者是自己相熟的人。

  方言带的人最多,大家都积极参与。

  不一会儿就是一大群人涌出了教室,然后跟着去领东西去了。

  走了几步后,方言才停下脚步,问道:

  “教材科在哪里?”

  “我知道!”成宝贵这时候站了出来,对着方言指了指一个方向,说道:

  “就在那边。”

  “好!”方言点点头,然后示意成宝贵开道走前面。

  成宝贵没二话当即就带头走在了前面,不一会儿绕过一个建筑,就来到到了教材科,这边的人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国际班的人还没来,方言他们是最先到的。

  当然了,也可能是人家不用自己搬。

  这边负责的人居然还是谢春荣,他看到方言后,立马一口一个方哥的叫了起来,给周围的不少人都看傻眼了。

  这学长怎么也叫方言“哥”?

  随后还是邓南星对着他们解释了一通,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位也是跟着方言在协和混的。

  并且人家还是副校长王玉川的弟子,毕业过后那是前途无量。

  谢春荣为了方言他们方便搬运,还直接给方言弄了辆三轮板车,也不用方言他们费苦力了,直接就把书全都搬了上去,然后一群人推着摞成小山的书,朝着教学楼而去。

  方言在后面根本不用自己动手。

  就光看着就行了。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儿啊。

  方言突然明白为啥方药中叫自己过来了,因为这会儿国际班的人过来搬书,他们就啥也没有。

  本来有特权的国际班学生,现在却吭哧吭哧的用手搬了起来。

  反倒是方言他们推着车说说笑笑的就回到了教学楼。

  基础教材是《中医基础学》,主要介绍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内容,为学习中医临床和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还有一本是《中医学概论》,分上下二编,上编以基础理论为主,分别介绍阴阳五行,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等,下编概要列述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病症、气功、按摩、护理等内容。

  此外,中药类,方剂类,临床类,古籍类,都还没有发。

  也就是说现在班上那三十六个丙组的白纸,想要提前开始背诵《黄帝内经》还得和方言之前一样,去书店买。

  他们现在想去学校图书馆借都没门,因为现在还没开门。

  开门了方言就可以把大金给安排进去了。

  “把书都给同学们发一下吧。”方药中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方言他们接着开始给每个座位上的人都发了起来,方药中在讲台上喊道:

  “拿到后检查一下,缺页的赶紧上报,然后回去调换。”

  “今天这节课先发放基础教材,其他的教材后面陆续发放。”

  “待会儿下堂课,班长学习委员再组织人去一趟团支部,去那边领**教材。”

  方言回头应了一声:

  “哦,好!”

  一旁的杨景翔小声嘀咕道:

  “这就不能一次性发完吗?还得几个地方跑。”

  方言对着他说道:

  “行了,别抱怨,书搬完就给车还过去。”

  杨景翔点点头,更加卖力的搬起东西来。

  不一会儿书就发放完毕了。

  等到方言回到座位后,方药中就说到:

  “今天这节课,我们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像学说。”

  “大家先翻开第一页!”

  “同学们大部分人都听过这些理论,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听过,这堂课我来重点讲这个。”

  “因为以前有的人将这个理论认作封建迷信,认为应该抛弃掉,用西医的基础来替代中医的基础,搞中西医结合,现在我告诉你们,这个是错的!”

  “我现在拍着胸脯告诉各位,中医只有用中医的理论才能学好!中西结合,除非西医来学中医的理论用中医的基础知识,要不然结合不了一点。”

  好家伙!

  方言也没想到,老方比自己还激进。

  再次把他之前那套西学中的论调拿出来了。

  方言这时候注意去观察了一下周围人的表情,最终落在成宝贵脸上,让方言有些意外的是,这家伙一点错愕的表情都没有,反倒是认同的点点头。

  啥情况?

  方言有些没搞懂这小子到底是啥情况。

  这是……欺师灭祖了?

  还是能够接受一切不一样的理论?

  方药中这时候继续说道:

  “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个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构成,气的运动分化出阴阳两种对立属性。”

  “阳主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能亢进,如白昼、夏季、人体机能活动。”

  “阴主静、内守、下降、寒凉、晦暗、功能抑制,如黑夜、冬季、人体物质基础。”

  这时候他顿了顿,看到方言正在看其他地方,他说道:

  “来,方言别东张西望,你说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怎么说的阴阳?”

  方言回过神来,随口就答道: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说完还补充到:

  “还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总的来说,中医认为人体健康状态体现为阴阳动态平衡,强调阴阳协调的重要性。”

  “并且,中医认为,疾病的本质就是阴阳失调,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

  “我们的治疗原则是,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诊断的时候最先要辨别阴阳属性。”

  方言随后表态:

  “对此,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方药中说道:

  “好,不愧是班长,总结的非常到位。”

  然后对着方言压了压手,示意他坐下。

  方言坐下后,方药中继续说道:

  “那我们继续来说五行!”

  “五行在中医里,将自然界与人体器官、功能、情志等按木、火、土、金、水五类对应。”

  “记住这个顺序!”

  “五行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也对应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同时也对应五体,筋,脉,肉,皮,骨!”

  “也对应五志,怒,喜,思,悲,恐!”

  一边说,他一边在黑板上写,教室是那三十六个丙组的同学,开始奋笔疾书,将黑板上的东西抄写了下来。

  等到方药中写完后,他转过头来对着众人问道:

  “还剩下最后一个,你们这些学了中医的人,谁能告诉我对应什么?”

  说罢,他指了指学习委员:

  “成宝贵你来说!”

  成宝贵有些错愕,他可是一直保持着认真听课的态度的。

  不过还是站了起来,深吸一口气平复下心情后说道:

  “对应,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方药中问道:

  “那长夏是什么意思?你解释解释。”

  成宝贵张了张嘴,然后挠了挠头,像是还没想好怎么回答。

  方言却在想,莫非成宝贵只学了西医基础理论?

  就在他以为成宝贵要说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成宝贵却说道:

  “《黄帝内经》将长夏定为六月,对应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明代张景岳总结:“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而临床上脾属土,与长夏的“运化”功能相呼应,长夏湿邪易伤脾阳,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长夏是中医为适配五行理论创造的特殊季节概念,核心特征为“土性运化、湿邪困脾”。”

  说罢,他看向方药中,试探着说道:

  “那个……老师我说完了。”

  方药中有些纳闷的问道:

  “你不是张锡纯的那派的嘛?怎么也学中医理论?”

  听到这话,方言一下来了精神,还是老方这问话更加直接啊。

  直接就把自己想问的问题问出来了。

  结果见到成宝贵,微微一怔,然后摇头苦笑道:

  “哎呀,其实是大家误会师公了,他真的不是支持中西合并的人,而是提倡中西医的汇通与互补。”

  “有什么区别?”方药中问道。

  成宝贵解释道:

  “他提出“医学以活人为宗旨,原不宜有中西之界限”,强调医学的终极目标是治病救人,而非固守学派壁垒。”

  “主张在保持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优势的基础上,吸收西医的解剖、病理、药理等微观分析技术,形成互补性医学体系。”

  说完他顿了顿,对着方药中拱了拱手:

  “其实算起来,师公其实是更偏向支持老师的西学中的这个说法的。”

  “只是后面有些人歪曲了我师公的意思,把他带进了支持中西医合并的行列中,我们这些当后辈的人也是很无奈啊……”

  听到他这么说完,方药中露出个恍然大悟的神色来。

  方言这时候也有种突然明白过来的感觉,怪不得刚才成宝贵点头呢,感情人家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是某些人把话给传歪了,人家的传人并不是这么想的。

  这堂课方言本来还有点不在意,没成想老方直接来了个当众问对,把成宝贵的立场给问清楚了。

  这样的话,这位老兄,方言其实也是可以拉拢的。

  那这第一堂课上的不亏!

  不过方言还是得看看课后反应才行。

  一百多号人呢,谁知道里面有没有支持中西医合并的?

  方药中这边明白过来后,就继续讲了下去,说到了五行生克关系,脏腑关系治疗法则。

  然后又开始说起了藏象学说。

  核心其实就是:“藏于内,象于外”。

  也就是通过观察外部征象比如面色、舌苔、脉象等,推断内在脏腑状态。

  接着又说了,藏象和阴阳五行的结合。

  也就是五脏属阴贮藏精气,六腑属阳传化水谷,叙述各脏又有阴阳之分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等。

  还有五行属配的应用。

  比如肝属木,主疏泄,病理上肝气郁结类比“树木生长受阻”,肾属水,主藏精,治疗肾虚常配伍“金水相生”法也就是补肺以滋肾。

  最后,他总结了理论论价值与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理论体系的三大基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与藏象学说,构建了中医学独特的认知框架。”

  “阴阳学说揭示了生命活动中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规律,正如《素问》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临床上我们通过'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把握疾病的根本矛盾。”

  “五行学说以'生克制化'的关联,阐释了脏腑功能的协同与制约关系,例如'肝木乘脾土'理论,既解释了情志抑郁导致消化不良的病机,也指导着'扶土抑木'的治法。”

  “藏象学说实现了'司外揣内'的诊察逻辑,通过舌象、脉象等外部征候推断脏腑状态。这不同于西医的解剖定位,而是强调整体功能网络,比如我的中医里的肾,就不是西医里那两个肾。”

  “而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与'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体系,与西医的结构功能还原论相比,中医更注重系统关系的动态调节。”

  说完方药中环视一圈众人。

  然后语气严肃的说道:

  “现在,所有人都给我听清楚了!中医这套理论,和西医根本就是两套东西,我们的阴阳五行不是封建迷信,它是比解剖学更高维的宇宙运行法则!他们拿显微镜看细胞的时候,我们早在两千年前就用阴阳看到了生命能量流动的本质,而他们到现在都理解不了‘卫气’是什么东西!这就是我们这套理论和西医最大的不同。”

  “他们治肝炎就只会盯着肝细胞,而我们知道肝郁克脾土、肾水亏耗肝木以至于水不生木,一副逍遥散疏肝健脾还能预防消化性溃疡,这种系统思维他们下辈子都学不会!”

  “切脾脏治血小板减少?我告诉你们这就是个笑话!我们治“脾不统血”用归脾汤,不动刀子就能让血小板回升,他们那套“头痛医头”的玩意儿,再过一百年也摸不到中医的门槛!”

  “那些喊着“中西结合”的人根本不懂中医!把脉时想着白细胞计数?开方时惦记着药理分子式?这叫数典忘祖!当年余云岫灭不了中医,又想起搞什么中西结合,搞到现在,有些人连“心主神明”都不敢讲了,恨不得把《黄帝内经》改成《人体解剖学》,这种人应该直接滚出中医队伍!”

  “我的学生们,你们记住!听诊器永远听不到“肝气郁结”,CT机也扫不出“命门火衰”。”

  “想要真正学好中医,就把《素问》《灵枢》刻进骨头里!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像方言一样,在西医摸不着头脑的时候,给病人判死刑的时候,能够站的出来,用你们的本事,去教教西医什么叫真正的医学!”

  听到这里,全场的人都被方药中最后的这段总结惊呆了。

  方言听得出来,老方很憋屈,他是真的很憋屈,当年他和自己差不多年龄的时候,就意识到中西结合是个大坑,开始搞了西学中的运动,结果风暴来临,被迫终止,现在他说出这些话,已经憋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

  让众人都回过神来。

  方药中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拿起教案对着众人说道:

  “下课!”

  这时候方言带头鼓起掌来。

  “**……”

  不消片刻,教室掌声雷动。

  方药中看了一眼方言,眉头稍微舒展。

  然后,他挥挥手,头也不回的走出了教室。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