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的处理意见就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之前给你台阶你不下,现在你就没台阶了。

  而刚才,祁凝香已经把人全得罪光了。

  现在也没人给她求情了。

  接下来辅导员这边就按照方言的意思开始走流程,居然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就这么按照方言说的做了。

  祁凝香这边最差也得挨了个警告处分。

  至于代莎莎那是被迫反击虽然下手力度有点重,但是谁让她是无辜的呢,而且寝室的其他人可以作证,所以代莎莎一点事儿都没有,没有出现一出事儿就各打五十大板来杀鸡儆猴的情况。

  方言这边既维护了规则,也彰显了自己作为班长的权威性。

  这次就只有做烂好人的副班长李正吉有些受伤,整个下午的都是闷闷不乐的。

  其他同学,但凡是见到方言处理事情经过的人,下午对方言都多了一些敬畏。

  方言这也算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有在医院那边烧起来,反倒是在学校里烧起来了。

  下午的时候,班主任方药中也趁着下课的间隙到班上说过这事儿。

  严肃批评了这种遇到事儿就动手的情况,再次强调了医生需要情绪稳定,并且也要有点契约精神,既然之前制定规则的时候没有提出意见,那么后面就应该遵守规则,而不是因为懊悔而和其他人产生冲突发泄情绪。

  另外还表扬了今天班上参与调解的几位班干部。

  他已经从辅导员那里了解到了当时的情况,说所有人都做到了自己该做的。

  不管是生活委员还是,副班长,班长,都做得很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药中其实是肯定了方言之前的做法。

  至于其他人都是添头。

  等到下午三节课结束的时候,祁凝香的处理结果就出来了。

  并且通告贴在了楼下的公告栏上。

  放学过后,不少学生都聚集在通告栏前观看。

  方言他们也不例外,好几个人走过去,瞧着通告栏上张贴的通告。

  杨景翔读道:

  “《关于祁凝香、代莎莎同学冲突事件的处理通告》……”

  “经调查,1978年2月24日,我院中医专业大一学生祁凝香因对班级“帮带”安排不满,在未遵循既定规则的情况下,主动向代莎莎同学进行言语挑衅,并率先动手引发肢体冲突。代莎莎同学属被迫防卫,过程中未出现超出合理限度的反击行为。事件造成祁凝香面部轻微伤,代莎莎面部表皮擦伤。”

  “处理依据及决定……根据在场学生证言及辅导员调查结果,责任认定……祁凝香同学为冲突主要责任人,其行为违反《大学学生行为规范》“禁止寻衅滋事、破坏集体秩序”之规定;代莎莎同学属合理自卫,无主观过错。”

  “处分结果……祁凝香同学予以校级警告处分,记入个人档案,责令提交书面检讨并接受心理辅导;代莎莎同学不承担纪律责任。”

  这时候方言同班的女生听到杨景翔的朗读声,在一旁小声说道:

  “大快人心啊!”

  “那个疯婆子终于被制裁了!”

  “就是,这个人就是心理不正常……”

  方言对着杨景翔说道:

  “还有呢,继续啊!”

  “哦哦!”杨景翔回过神来,继续读道:

  “嗯……上面写了,后续班主任及辅导员将对涉事学生开展一对一谈话,强化情绪管理与规则意识教育,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另外还有这个……告诫全体学生:医生职业需高度自律与情绪稳定性,望引以为戒,遵守集体契约精神。对规则存异议者,应通过合理渠道反馈,严禁以极端行为宣泄情绪。”

  一旁的孟济民说道:

  “还行,程序公正,责任分明,处理方式也有理有据,还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挺好!”

  老范对着他们说道:

  “行了,我看这事就到此为止,那女的你们也别去刺激他了,我看她应该从小就是娇生惯养的,要不然也没这么横,这种人要么是大大咧咧啥事儿都满不在乎,要么就是心眼极小,什么都锱铢必较,最好还是别招惹才是最正确的。”

  宋建中说道:

  “谁招惹她了?是她自己一天天的事儿多,你没听人家代莎莎说嘛,不过就是去她们寝室找同学,结果就被她莫名其妙的就怼上了。”

  老范说道:

  “嗐,我的意思是,反正少和她说话就没那么多事儿了。”

  方言摇摇头,没有对老范的话做评价,总的来说,老范的处事原则现在还是那种与人为善的原则,能够不得罪人就尽量不得罪人。倒也不是他怕事,主要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尽量不和人发生冲突。

  但是方言有些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你不给他点颜色瞧瞧啊,他就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成色,你让着他,他还以为你怕他,方言反倒是更加欣赏代莎莎的处理方法。

  在冲突无法避免的时候,直接下重手,一次性打疼对方。

  在他下次还想要找事儿的时候,一定会衡量一下成本到底是有多高,遇到这种小人。气势千万不能弱,你一弱他就得寸进尺,你气势越盛,他反倒是不敢再造次。

  这时候你千万不要站在他角度看问题。

  因为你没办法理解对方是什么个心态。

  甚至他自己可能都没法理解,就是单纯的戾气上头,想要找个人生事儿,感觉后果自己可以承受,所以就更加肆无忌惮。

  像个畜生一样对着你发泄他的一切恶意,就是他的目的。

  什么逻辑,什么规矩,这会儿通通都不管用。

  只要你让他痛,让他知道后果有多严重,他只要脑子没问题,都会清醒过来的。

  就像是今天中午那样,只要祁凝香再发癫,方言一定要让她哭都找不到调调。

  想要收拾她方法太多了。

  而事实也证明她并不是没有理智,她只是在比她弱的人面前没有理智,只是在好好和她说话的人面前没有理智。

  在方言这个可以动动嘴就收拾她的人面前,她瞬间就恢复了理智。

  甚至话都不敢多说一句。

  这个就是人性。

  方言两辈子总结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样,面对有攻击性的人,你最好也带有攻击性比较好,什么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那都是放屁。

  看看今天李正吉去当好人,结果还不是被喷了一脸。

  人家欺负你踩你当你是软柿子捏,你撕他一块儿肉下来,你看他还癫不癫?

  一句话就是,别让他零成本犯罪。

  只要是他不是**,他肯定都会在吃过亏后,衡量下次犯罪成本的。

  至于记仇什么的?

  怕个鸟!

  你还担心他报复?

  下次敢来就给他来个更重的。

  接下来方言要是知道祁凝香对代莎莎动其他心思,伺机报复,方言就让她也体会体会什么叫做班长的手段。

  其实方言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个道德标准很高的人,真要玩一些无下限的手段,大多数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某种程度上来,方言现在比大多数的二代权力都还恐怖。

  只不过他没有无聊到非要整人彰显自己罢了。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过去了一周。

  上次事件过后,祁凝香整个人都像是正常了似的。

  并没有像是方言想的那样,变成变本加厉的样子,当然这主要还是和方药中和辅导员的一对一谈话有关系。

  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肯定是又被某个人严重警告过,现在彻底老实了,至于老方警告的还是辅导员警告的,答案显而易见。

  另外大金也入职好几天了,在图书馆开馆之前就加入了里面,开馆之后现在大金就成了里面一个普通的图书管理员。

  为了免得他长相吓到同学,他还专门去配了一副玳瑁眼镜。

  现在看起来有种《破坏之王》里黑熊戴阿玛尼眼镜的即视感。

  虽然有些违和感,但是比之前不戴眼镜要和蔼多了。

  每天也在根据方言的要求,静下心来学习看书。

  现在方言没有要求他非要看什么书,什么感兴趣就看什么,故事都行。

  大金一天天的高强度看书,看样子还乐在其中。

  方言也感觉到,这次大金应该也是正儿八经的想要借机改邪归正了。

  另外小李那边现在还在和没学上的陈楷歌天天刷片,对于黄飞鸿的系列电影也是看了好多部了。

  无奈人家确实拍摄的太多了,到现在都还没看完。

  不过也不着急,反正老胡那边也还没弄好。

  现在老胡忙的很,朝阳和昌平的厂房基地开始修了起来,此外香江那边的公司也注册好了,现在正在按照方言的要求,想办法通过中侨办廖主任的帮忙,在香江一墙之隔的小渔村拿地。

  准备修建仓库。

  另外这边的消息不知道怎么被周兆琴知道了,她现在还在香江那边,电报都发了好几封过来,说是她也准备入股一部分。

  不是她老爹老周,是她自己打算入股。

  方言找了老胡询问,老胡表示如果要在美国推广市场,其实周兆琴确实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

  反正按照老胡的意思就是,让周兆琴参一脚也可以,到时候不光是东南亚,就连美国那边也可以成为他们的市场。

  方言想了想,让老胡和其他股东商量下。

  后来经过讨论,同意可以让周兆琴参加。

  并且这边专门派了在香江工作的唐笙明唐老,让他去探望周兆琴的同时把股份的合同签了。

  然后把钱给落实到位。

  周兆琴得到股份,上头得到了外汇,方言老胡他们公司得到了美国的渠道。

  皆大欢喜。

  另外学习这块儿,经过一周的时间,所有的书现在都到位了。

  在昨天方言负责编撰的彩印版本《中药炮制学》也都发下来了,上课的人是著名的中药教授,金世元。

  当然了,他也是方言《中药炮制学》的编委之一。

  该说不说学校还是挺会找老师的,直接找了金世元这么个重量级的教授。

  原来的第一版《中药炮制学》1980版的《中药炮制学》就是这位大佬组织的。

  现在被方言先一步做了,而且做的还比金世元想象中的都还好。

  彩印,有故事,有临床医案,还和《华夏药典》是搭配的书籍。

  简直就是金世元的梦中情书都不为过。

  现在听说已经有外边的医生,私下联系学校里的学生,想要出高价购买他们手里的《中药炮制学》。

  但是大家也都不是**,老师也讲过这东西的珍贵程度,目前只在两所大学印刷使用的教材。

  加上主编是方言,编委还有任课教师。

  所以没有人因为一点钱迷了心智,把手里的书出手。

  不过越是如此,收购的价格就越高。

  现在据说外边已经涨到十五块钱一本了。

  什么叫溢价,这个就叫溢价。

  搞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人都开会,商量打算再加印,来满足除了学校外其他单位人员的需求了。

  当然了这个书的彩印不是随便就能印刷的,这个还需要他们自己商量判断。

  当然了,这本书现在也被评为了,学校里最受欢迎的书。

  大家不卖自己的书,但是害怕其他人偷自己的书去卖,所以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带着这本书走了,其他的书可以不管,但是这本书必须随身带着。

  搞得方言都没办法,也只好随身带着。

  毕竟他也吃不准,自己要是不带着会不会被人偷了。

  十五块对他来说没啥,但是对有些人来说,那可是巨款。

  另外就是方言在这几天时间里,终于是将所有人的医案全都啃了下来。

  宋祚民和王鹏飞的儿科医案。

  雷莲家里的游医偏方。

  李正吉的学习笔记,已经部分医案。

  方言将其一一用系统加持,现在全都了然于胸了。

  方言最先还的是宋建中的医案,他专门用个口袋装着,并且还在里面夹带了一个红包。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嘛,这次有个好开头,下次再从人家手里借,人家起码也是乐意的。

  毕竟怎么说自己医案拿的要少些,人家可是拿了这么大一套一连好几本出来。

  果然,宋建中在看到方言里面放着的东西后,脸上一喜。

  方哥还是讲究人啊!

  不过宋建中想了想,还是觉得方言看的有些快,他对着方言说:

  “方哥你不用这么着急还给我的,我们家老爷子又不急着要,你啥时候看完啥时候拿给我呗。”

  宋建中认为是方言不好意思拿太久。

  不过方言摇摇头:

  “已经看完了。”

  宋建中诧异道:

  “已经看完了?这么快?”

  方言说道:

  “也不快,都一个星期时间了。”

  宋建中越想越不对劲,说道:

  “我那可是八本啊?!你就全看了?”

  方言说道:

  “我看书比较快而已。”

  宋建中看了一眼正在埋头苦读的李正吉,突然反应过来,问道:

  “你不会是下了晚自习,你还在家里埋头苦读到深夜吧?”

  方言当然没有这种习惯了,不过为了满足宋建中的想法,他说道:

  “嗯……偶尔看看。”

  听到方言这么说,宋建中认为自己一下找到了真相,一拍大腿说道:

  “好家伙,我终于知道你们为什么厉害了,你和李正吉一样,也是晚自习下课后,还得在寝室里看书的人。”

  “他也在寝室看书?”方言瞄了一眼在看书的李正吉,结果没想到李正吉这会儿听到宋建中的话,也抬起头看向他。

  李卷王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

  宋建中说道:

  “那肯定啊,你给他的医案,他熬夜苦读,他们寝室里的人都知道的。”

  周围的人纷纷赞叹:

  “真不愧是他啊……”

  “厉害!”方言也对着李正吉竖起大拇指。

  自己是开挂,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刻苦,虽然不推崇,但是挺佩服。

  宋建中说道:

  “您就别夸他了,你自己还不是一样。”

  方言笑了笑,没有回答,默认了他的想法。

  接着他又拿出另外一个包,同样规格的送到了王志君面前。

  并说到:

  “对了,志君,你这个我也看完了。”

  王志君这会儿正在研究方言编撰的《中药炮制学》里的附子医案。

  转过头疑惑的看向方言,然后歪着头,对着方言“啊?”了一声。

  很显然他有些诧异。

  方言有些诧异,要知道王志君可是一向回答简练的。

  方言对着他问道:

  “你……不是应该说‘好’吗?”

  王志君摇摇头:

  “你看的太快了。”

  方言笑了,还是第一次看到王志君这个反应,他说道:

  “反正我已经都看完了。”

  “我不信。”王志君说道。

  方言纳闷:

  “为什么不信?”

  王志君说道:

  “我都还没看完你给的医案,你就看完两倍多余我的医案了。”

  方言说道:

  “我都说了嘛,我看的比较快。”

  王志君略微思考了一下问道:

  “走马观花?”

  方言摇摇头:

  “也不算,都是认真看了的。”

  如果自己说走马观花的看,王志君说不定会觉得自己不太尊重王老爷子挑选的代表性医案。

  这时候一旁的孟济民开口道:

  “志君,你赶紧考考方哥!我看他这种学习态度是有问题的!”

  “对对对,赶紧考考他!”知道内情的邓南星也开始对着王志君拱火。

  他们都想让其他人知道,方言过目不忘的事儿。

  方哥的恐怖之处,其他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他们都快憋不住了。

  就在方言无语的时候,王志君接过方言手里的医案,随意翻开一页后说道:

  “1958年7月14,患者6岁,发烧三天,伴喷射性呕吐嗜睡精神欠佳入院。”

  “入院后西医做了腰穿,次日发现麻痹吞咽困难,口吐涎沫便秘,发烧到38度,出现嗜睡气短作呕等反应,送至我处救治,检查发现左目闭无眼,左鼻唇沟浅,语言不利,脖子僵硬,检查后发现其舌苔白厚……”

  还不等他说完,方言就说到:

  “噢,你说的这个是小儿温病中风,王鹏飞老爷子做了四次诊疗,从7月15日一直治疗到7月30日,总共治疗时长半个月,这个医案确实比较有代表性。”

  “老爷子最开始的治法用的是清热止呕,芳香化浊之法。”

  “第一个方子用了鲜藿香12克,薄荷9克,佩兰12克,厚朴9克,生石膏18克,陈皮12克,竹茹15克,川连4克,蚕砂12克,姜半夏12克,滑石12克,甘草9克。”

  “哦,对了,里面还加了一颗至宝丹,不过因为考虑到这孩子状态不好,至宝丹不好吞服,所以上面还记载了,他单独发明的藕粉冲汁液稀释为混悬液的手法服用,在第二天,老爷子没写原因,直接改用了加味葛根芩连汤3剂。”

  听到这里,王志君的表情就有些不一样了。

  其他人也凑了过去,看到王志君手里写的医案,基本上和方言说的一样。

  一个个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接着他们又听到方言说:

  “第四天,患者神志清楚,口中痰液和口水非常多,老爷子继续使用之前的药方服用了六剂药后,在第十天,患者痰液和口水有所减少,但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吞咽东西感到困难,口中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此时应当着重清泻胃火,所使用的药方是加味葛根芩连汤,在此基础上再添加藿香9克,陈皮12克,法半夏12克,桔梗12克,钩藤12克。”

  “在第十三天,患者精神好转,于是老爷子在之前所使用的药方中添加石菖蒲9克,射干4.5克,另外准备六神丸12粒,分三次将其融化后服用。”

  “到了 7月 30日下午,患者开始能够顺利吞咽东西了,并且大便的情况也恢复正常,这时候治疗结束。”

  方言没有一点迟疑的将整个医案说了出来,然后对着王志君说道: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不算太顺利,但是也算成功的治疗案例,王老爷子挑选的确实很有代表性。”

  这时候众人表情有些吃惊起来。

  随便翻一页,居然记得这么清楚。

  搞得好像是王志君和方言在唱双簧似的,就连李正吉都放下了手中的东西,有些疑惑的看向了方言。

  心里莫名的生出了一股危机感。

  而王志君看向方言,然后又试探着问道:

  “1975年5月24日,患者马某10岁,四肢躯干呈片皮癣,基底潮红,脱鳞屑,有瘙痒,逐渐遍及全身,起脓疱……”

  方言点点头,肯定的说道:

  “你说的是……白疕!”

  “而且不是1975年是1957年。”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