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方言想看今天上午抄的医案,杜衡笑着说道:
“方哥,我知道你肯定会看,所以直接给你也用复写纸抄了一本,你瞧,都在这里呢。”
说着杜衡就拿出一个新本子,上面全是今天用复写纸写的医案。
这小子也太有眼力见了?
方言对着杜衡说道:
“哎哟,那可太感谢你了。”
杜衡笑呵呵的说道:
“方哥客气了,咱们俩谁跟谁啊!来来来,您瞧瞧一个字不差,我全抄好了!”
说着递给了方言。
方言结果后随便一看,好家伙,应该是八个医案。
写的密密麻麻的好几篇,全是不一样的治疗手段。
颇有几分方言自己开方子的即视感。
治疗方法全都不带重样的。
他认真看到:
温胆汤加味为主治愈哮喘一例。
仔细看了一遍医案后,方言分析任老这医案里,温胆汤源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清热化痰、和胃利胆为主,常用于痰热内扰证,这个医案是温病学派对痰热证的辨证思路。
第二个是:驱寇饮加减治愈胃脘痛一例。
“驱寇”之名寓意驱除邪气如寒、热、瘀等,攻邪学派里的张子和强调“邪去正安”,此方是以祛邪和胃为主,所以应该是攻邪派的。
接下来第三个医案是:
脾肾双补法治愈虚劳一例。
易水学派张元素、李东垣等重视脾胃,该案结合脾肾双补,体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及后世脾肾并重的思想,是典型的易水派医案。
接着是第四个医案:
益肺强心法治愈肺痹并发心痹一例。
肺主气、心主血,本案通过益肺强心调和气血,没有明确信息,不过方言认为这应该是受《内经》“心肺有病,鼻为之不利”理论影响,属综合气血津液辨证的流派,至于属于是哪派,方言还真是吃不准。
第五个医案是:
化湿浊疏经脉法治愈顽固性头疼一例。
河间学派的刘完素以“六气皆从火化”著称,但亦重视湿热证治。老任这个医案以化湿浊为主,符合河间派对湿邪致病的辨证思路。
第六个医案:
温补心阳法治愈胸痹一例。
温补学派张景岳强调“阳非有余”,这个医案通过温补心阳治疗胸痹(心阳虚证),符合其“补必兼温”的学术特点。
至于第七和第八个医案,在一起,叫做:
“豨莶(xī xiān)至阳汤和豨莶至阴汤分别治愈中风两例。”
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至阳汤针对是阳虚中风手法属于是温补学派,至阴汤针对是阴虚中风用的手法是丹溪学派。
这两个方子也是任老独创的,后世属于是相当有名的那种。
其他几个方子,方言没见过,但是这个方子,方言上辈子就学过。
任老创制的这两个方剂分别针对中风的不同病机:至阳汤用温补派的温补阳气,而至阴汤滋阴息风用丹溪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
随着【叮】的系统提示音响起,方言将这几个医案又记录加持并充分理解了下来。
“不错,不错!”方言连连点头。
这都是任老挑选的典型医案,是从1961年到1975年之间的,时间段也相隔比较近,虽然他教书时间比较多,但是也是参加临床项目的,基本上就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治愈。
方言发现某种程度来说,自己还和任老挺像。
现在都属于是,那种不好挂号的专家,但是治病绝对靠谱。
只不过任老这块儿是因为教的学生多,搞学术没啥时间,方言纯属是被官方限流了。
“方哥怎么样?”杜衡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点点头:
“写挺好,字迹清晰,没有涂改,谢谢了。”
杜衡得到夸奖后,乐颠颠的说道:
“以后您只要是不在,课间笔记我都给您写好,到时候您只管看就行了。”
方言客气道:
“那多不好意思……”
杜衡说道:
“嗐,您就甭客气了,以后有什么好处,您想着点兄弟就成。”
方言听到这话,笑着点点头:
“好说!好说!”
如此有眼力见的小伙子,值得培养!
方言一点都没拒绝对方的好意。
听到方言答应,杜衡也是高兴的很,就知道方哥是讲究人,自己想着他肯定不会白费功夫的。
杜衡已经想清楚了,学什么都不如抱紧方哥大腿。
医术再厉害能比过方哥吗?
最重要是对方哥有用,这才是价值的体现。
和其他人竞争医术,压力太大,还不如另辟蹊径,走人比较少的小路。
大家都挤的路,那也不一定是对的。
瞧瞧前段时间,就听了方哥点拨了两句,现在他们日子过的滋润多了。
……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
他们去西苑医院的人,还是一个都没回来,这人没回来大家也有些懵逼啊,老师来了看到教室里就二十几号人。
只有一半人在这里,讲课也不是,不讲也不是。
最后只好让方言他们先自习,他去打电话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过了一会儿,问完了回来,才知道那边今天是正好遇到出义诊,老刘直接带着他们这帮人去农村跟着义诊去了。
估计得晚上才能回来。
现在好了,下午老师只好安排方言他们自习了。
没办法,人数只有一半,没办法教学。
现在这情况,属于是教学任务安排的有点混乱了。
等到老师走后,这么大个教室里就剩下方言他们二十几个人了。
这时候有人对着方言说道:
“班长,要不您给讲讲课吧?”
“我?”方言回过头。
对方点点头:
“对啊,我们听您在协和治疗了许多疑难杂症,您给讲讲那些疑难杂症吧?”
其他人也开始附和:
“对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而且您可是编了《中药炮制学》的总编,讲课应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们大五的学长我听说也会分享临床经验,您就讲讲呗!”
“对,方哥,讲讲!”
“讲一下!讲一下!”
这讲课的要求越来越多。
方言看了看,反正班上也二十几个人,这帮人是除了甲组和乙组外,筛选出来的精英,也算是今年最强的一批人。
给他们上课,毋庸置疑的,他们还真是能听懂。
方言听到众人都在让他讲一讲,看了一眼手表,反正下午的时间还长。
于是点点头说道:
“行,那我就随便讲讲在协和的医案。”
“好诶!”众人欢呼。
然后有人高举双手:
“鼓掌鼓掌!”
教室里二十几个人开始用力鼓掌:
“**啪……”
在掌声中方言来到台上,然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起了字。
分别是:
‘无脉症。’
‘舌舞。’
‘代偿性月经。’
写完后,方言转过头,对着台下的同学说道:
“好了,同学们,接下来我要给家讲的是,无脉症,顾名思义就是没有脉搏。”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脉不往来者,死。”,但是我就遇到一个没有脉搏还活蹦乱跳的,而且这个病人还挺漂亮,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观察她发现,其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一点不像是有病的样子,唯独就偏偏没有脉搏……”
听到这医案,大家顿时都来了兴趣。
聚精会神的听了起来。
就刚讲了一会儿,刚才离开的教授这会儿和另外一个岳美中教授去而复返。
这是两人准备拉着这个班上的人去跟着大五一起去上课。
想看看他们能不能跟上。
结果现在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方言在里面讲医案。
关键是讲的还是疑难杂症。
而且听方言这个讲课的状态,哪里是什么学生?
不管是语气,还是节奏,完全就是一个成熟讲师的状态?
顿时岳美中一把拉住一旁的教授。
压低声说道:
“诶诶,别进去,咱们先听听这小子讲什么。”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54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方哥,我知道你肯定会看,所以直接给你也用复写纸抄了一本,你瞧,都在这里呢。”
说着杜衡就拿出一个新本子,上面全是今天用复写纸写的医案。
这小子也太有眼力见了?
方言对着杜衡说道:
“哎哟,那可太感谢你了。”
杜衡笑呵呵的说道:
“方哥客气了,咱们俩谁跟谁啊!来来来,您瞧瞧一个字不差,我全抄好了!”
说着递给了方言。
方言结果后随便一看,好家伙,应该是八个医案。
写的密密麻麻的好几篇,全是不一样的治疗手段。
颇有几分方言自己开方子的即视感。
治疗方法全都不带重样的。
他认真看到:
温胆汤加味为主治愈哮喘一例。
仔细看了一遍医案后,方言分析任老这医案里,温胆汤源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清热化痰、和胃利胆为主,常用于痰热内扰证,这个医案是温病学派对痰热证的辨证思路。
第二个是:驱寇饮加减治愈胃脘痛一例。
“驱寇”之名寓意驱除邪气如寒、热、瘀等,攻邪学派里的张子和强调“邪去正安”,此方是以祛邪和胃为主,所以应该是攻邪派的。
接下来第三个医案是:
脾肾双补法治愈虚劳一例。
易水学派张元素、李东垣等重视脾胃,该案结合脾肾双补,体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及后世脾肾并重的思想,是典型的易水派医案。
接着是第四个医案:
益肺强心法治愈肺痹并发心痹一例。
肺主气、心主血,本案通过益肺强心调和气血,没有明确信息,不过方言认为这应该是受《内经》“心肺有病,鼻为之不利”理论影响,属综合气血津液辨证的流派,至于属于是哪派,方言还真是吃不准。
第五个医案是:
化湿浊疏经脉法治愈顽固性头疼一例。
河间学派的刘完素以“六气皆从火化”著称,但亦重视湿热证治。老任这个医案以化湿浊为主,符合河间派对湿邪致病的辨证思路。
第六个医案:
温补心阳法治愈胸痹一例。
温补学派张景岳强调“阳非有余”,这个医案通过温补心阳治疗胸痹(心阳虚证),符合其“补必兼温”的学术特点。
至于第七和第八个医案,在一起,叫做:
“豨莶(xī xiān)至阳汤和豨莶至阴汤分别治愈中风两例。”
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至阳汤针对是阳虚中风手法属于是温补学派,至阴汤针对是阴虚中风用的手法是丹溪学派。
这两个方子也是任老独创的,后世属于是相当有名的那种。
其他几个方子,方言没见过,但是这个方子,方言上辈子就学过。
任老创制的这两个方剂分别针对中风的不同病机:至阳汤用温补派的温补阳气,而至阴汤滋阴息风用丹溪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
随着【叮】的系统提示音响起,方言将这几个医案又记录加持并充分理解了下来。
“不错,不错!”方言连连点头。
这都是任老挑选的典型医案,是从1961年到1975年之间的,时间段也相隔比较近,虽然他教书时间比较多,但是也是参加临床项目的,基本上就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治愈。
方言发现某种程度来说,自己还和任老挺像。
现在都属于是,那种不好挂号的专家,但是治病绝对靠谱。
只不过任老这块儿是因为教的学生多,搞学术没啥时间,方言纯属是被官方限流了。
“方哥怎么样?”杜衡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点点头:
“写挺好,字迹清晰,没有涂改,谢谢了。”
杜衡得到夸奖后,乐颠颠的说道:
“以后您只要是不在,课间笔记我都给您写好,到时候您只管看就行了。”
方言客气道:
“那多不好意思……”
杜衡说道:
“嗐,您就甭客气了,以后有什么好处,您想着点兄弟就成。”
方言听到这话,笑着点点头:
“好说!好说!”
如此有眼力见的小伙子,值得培养!
方言一点都没拒绝对方的好意。
听到方言答应,杜衡也是高兴的很,就知道方哥是讲究人,自己想着他肯定不会白费功夫的。
杜衡已经想清楚了,学什么都不如抱紧方哥大腿。
医术再厉害能比过方哥吗?
最重要是对方哥有用,这才是价值的体现。
和其他人竞争医术,压力太大,还不如另辟蹊径,走人比较少的小路。
大家都挤的路,那也不一定是对的。
瞧瞧前段时间,就听了方哥点拨了两句,现在他们日子过的滋润多了。
……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
他们去西苑医院的人,还是一个都没回来,这人没回来大家也有些懵逼啊,老师来了看到教室里就二十几号人。
只有一半人在这里,讲课也不是,不讲也不是。
最后只好让方言他们先自习,他去打电话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过了一会儿,问完了回来,才知道那边今天是正好遇到出义诊,老刘直接带着他们这帮人去农村跟着义诊去了。
估计得晚上才能回来。
现在好了,下午老师只好安排方言他们自习了。
没办法,人数只有一半,没办法教学。
现在这情况,属于是教学任务安排的有点混乱了。
等到老师走后,这么大个教室里就剩下方言他们二十几个人了。
这时候有人对着方言说道:
“班长,要不您给讲讲课吧?”
“我?”方言回过头。
对方点点头:
“对啊,我们听您在协和治疗了许多疑难杂症,您给讲讲那些疑难杂症吧?”
其他人也开始附和:
“对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而且您可是编了《中药炮制学》的总编,讲课应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们大五的学长我听说也会分享临床经验,您就讲讲呗!”
“对,方哥,讲讲!”
“讲一下!讲一下!”
这讲课的要求越来越多。
方言看了看,反正班上也二十几个人,这帮人是除了甲组和乙组外,筛选出来的精英,也算是今年最强的一批人。
给他们上课,毋庸置疑的,他们还真是能听懂。
方言听到众人都在让他讲一讲,看了一眼手表,反正下午的时间还长。
于是点点头说道:
“行,那我就随便讲讲在协和的医案。”
“好诶!”众人欢呼。
然后有人高举双手:
“鼓掌鼓掌!”
教室里二十几个人开始用力鼓掌:
“**啪……”
在掌声中方言来到台上,然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起了字。
分别是:
‘无脉症。’
‘舌舞。’
‘代偿性月经。’
写完后,方言转过头,对着台下的同学说道:
“好了,同学们,接下来我要给家讲的是,无脉症,顾名思义就是没有脉搏。”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脉不往来者,死。”,但是我就遇到一个没有脉搏还活蹦乱跳的,而且这个病人还挺漂亮,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观察她发现,其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一点不像是有病的样子,唯独就偏偏没有脉搏……”
听到这医案,大家顿时都来了兴趣。
聚精会神的听了起来。
就刚讲了一会儿,刚才离开的教授这会儿和另外一个岳美中教授去而复返。
这是两人准备拉着这个班上的人去跟着大五一起去上课。
想看看他们能不能跟上。
结果现在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方言在里面讲医案。
关键是讲的还是疑难杂症。
而且听方言这个讲课的状态,哪里是什么学生?
不管是语气,还是节奏,完全就是一个成熟讲师的状态?
顿时岳美中一把拉住一旁的教授。
压低声说道:
“诶诶,别进去,咱们先听听这小子讲什么。”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54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