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集团军方面要比第五集团军难搞的多。

  不过总归还是有谈判空间的。

  虽然他们对于常瑞元,满满的不信任。

  双方之间的合作,也是脆弱不堪。

  但总归,不至于彻底破裂掉。

  第五集团军这边刚谈完不久。

  副总参谋长、刘师长一行人就来到了长治。

  对于所谓的陆军整理工作。

  实际上十八集团军方面非常的重视。

  不过他们并不准备因此改变自己的编制。

  但是也想要争取一下武器装备的补充。

  听刘师长的意思。

  原本应当是副总指挥过来。

  但也正是总指挥不在的缘故,所以没办法离开。

  就让他们过来谈。

  会客室内,寒暄和闲聊已经基本结束。

  关于十八集团军的陆军整理工作。

  讲实话。

  即便是他们愿意、楚云飞也整理不起。

  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在他看来,很多地方武装实际上不具备什么战斗力。

  但又因为其身处敌后,展开游击作战的缘故,又不需要太强的野战能力和正规战能力。

  只需要打好游击战就可以了。

  而且说实在的。

  让习惯,甚至擅长正规战的野战部队去进行游击战。

  他们还不一定打的比这些地方武装要好到哪里去。

  当听到整个华北地区,不算新四军地方武装以及主力部队数量突破三十万人的时候。

  虽然其中二十六万的游击队以及地方武装。

  不具备什么战斗力,但这个数字也是非常恐怖了。

  饶是心里面有所准备的楚云飞也是被小小的震撼了一把。

  这个时候的十八集团军实质上已经在同步进行精兵简政。

  “我们已经裁减了大量打算“以抗战为名义”,实质上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而毫无觉悟的兵痞,并且进一步的严格选拔兵员,努力提高战斗力。”

  楚云飞鼓起了勇气,出声询问了一句:“贵部目前轻武器方面缺额多少?”

  “野战部队目前情况有所改善,基本上**兵都能够分到一支**,并且在尽可能的统一各单位**口径,按照前段时间的统计,总计缺额**数量应该在一千两百支左右。”

  “若是算地方武装的话”

  楚云飞苦笑了一声:“还是优先野战部队供给吧,目前贵部是否能够接受这份陆军整理方案呢?”

  “我们原则是不抵触整编工作的,但是整编之后的各部作战人数,作战职能,军饷、副食补贴,军装等等,很多细节都需要商讨。”

  楚云飞对此自然早有准备,他当即开口说道:“军费额度,还按照此前贵党和军委会商谈出的4.5W作战人员人数发放,职能也不曾更改,补贴一应俱全。”

  “军装颜色,款式也无需更改,原本晋中地区的针线厂和被服厂目前已经重新投产、山西一地并不缺少相关的原材料,尤其是棉花的种植面积还是很足的,至于贵军野战部队之缺乏,将会由二战区补充供应。”

  “至于地方武装所需之军帽,亦或者是其他标识,也会由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统一提供。”

  副参谋长和刘师长两人对视了一眼。

  基本上算是感受到了楚云飞的诚意。

  每一个承诺,说透彻一点,那就是钱。

  真金白银付出的代价。

  这些代价。

  原本都是没有必要付出的。

  初衷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各作战部队战斗力。

  愿意进行后续的编制调整,没问题。

  不愿意。

  也不影响双方之间的继续合作。

  而且二战区同样会像之前那样提供相的作战物资。

  “我们在来之前,已经得到了延安方面的指示,关于相应的整理,我们愿意以第一百二十师作为试点单位,进行相应的乙种师编制调整和整理。”

  楚云飞微笑点头:“可以进行适当性的扩编和小单位团级编制调整,即作战部队番号增加,总人数不变,增加支援武器配置比例,在此基础之上,增加轻武器火力配比,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机动性,以及相应的防御战能力,而并不具备攻坚能力。”

  “当然了,贵军如果可以缴获到日军的山野炮、九二式步兵炮也可自行装备部队,只是超出编制之外的武器弹药我们无法有效提供。”

  副总参谋长点了点头:“这个我们清楚,然后便是作战地域的问题.”

  和十八集团军方面的沟通和谈判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楚云飞抵达长治之后的第三天。

  钱兆友从娘子关前线返回休息。

  一直盯在那边两个多月的时间,在钱伯均抵达之后,也自然能够得以休息休息。

  在钱兆友返回之后的不久。

  突击团的众人也重新返回了长治地区,正常驻训。

  周卫国第一时间来到了总部,找到楚云飞说明情况。

  值班室内。

  听完周卫国叙述之后的楚云飞缓缓点头:“卫国,因为作战职能方向的调整,突击团的建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拟让你们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

  “请长官放心,周卫国一定尽职尽责,竭尽所能的完成上峰交办之重任,努力提高”

  楚云飞伸手示意他坐下:“不用跟我在这里表态,我准备将你们调整为团级大队编制,人数增加至两千人。”

  “这支部队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规划,目前是第一阶段。”

  “突击团目前作战人员还剩下三百七十人,算上非战斗人员一共五百人,人数偏少,战斗力相较于之前也下降了许多,不过我也清楚,这并不是你们的问题。”

  “所以第一阶段的任务便是重新建军。”

  “我拟调整该突击大队战斗人员编制数量是六百八十人,非战斗人员编制数量是七百人。”

  “在长治综合训练场的基础之上,新扩建一个渗透作战战术训练场。”

  “以用于非常规作战部队之训练。”

  “保障人员多出作战部队人员这么多?”周卫国有些疑惑不解。

  楚云飞解释了一句:“是这样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确实没有必要,所以这个人数是逐渐增加的。”

  “山本特工队这支部队,你应该是有印象的吧?”

  周卫国点了点头,他的脑袋动的非常快,此时已经反应了过来:“是那些单兵便携的无线电台?”

  “没错,这类的装备美国那边已经开始了相应的研制工作,一旦成功量产便会优先供给远东战场,到时候你们就会成为第一批装备便携无线电台的作战部队。”

  “这将会大大的提高作战部队之间的通讯速度”

  情报,楚云飞不缺。

  因为现如今的他能够看到方圆七十五公里的日军、友军部署情况。

  如何在此基础之上,缔造出一支现代化侦查大队的雏形。

  靠的就不再是嘴皮子,而是武器、装备了。

  情报有了,狙击**有了,**有了严格训练有了。

  高标准保障马上就有,单兵无线电通讯设备也在加紧研发中。

  预计不会超过一年的时间,美国佬那边自然就能够提供。

  届时。

  这样的一支非常规作战部队,自然有他的舞台。

  要知道。

  晋东北、察哈尔,京畿周边地区,还是有不少的山地地形适合这样的部队发挥的。

  “当你们完成了重新建军之后,相应的武器装备便会抵达,届时便可以继续执行相应的作战任务,在此之前,你们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持训练,保持自身战斗力。”

  周卫国点了点头:“是!”

  十八集团军的谈判还在进行,很多东西不是楚云飞能够做得了主的。

  光是一个作战地域划分,就让楚云飞伤透了脑筋。

  如按照统帅部的想法。

  那就是山西地区的十八集团军趁早滚蛋,去华北其他地区去开辟根据地吸引日寇火力去。

  这样的说法和条件给谁能够同意呢?

  关于十八集团军的后续整理陷入到了停滞状态。

  好在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紧迫。

  优先考虑的,还是晋军、第五集团军的整理整编。

  以及他自己麾下的部队整编工作。

  首先是主力部队的调整。

  楚云飞此前提出的诸兵种合成化作战其实是好听点的说辞。

  实质上,这个编制构成以及打法。

  是德国人在二战时期的德式战术群。

  本质上就是强调各兵种之前的配合作战。

  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和现代的营级战术群更是两码事。

  只不过楚云飞认为团级部队继续维持较大兵力和编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

  整体部队过于臃肿。

  每一个主力步兵团没办法维持满编。

  甚至每一个都是老358团的建制。

  指挥官都延续了他此前的编队风格,可现如今的战场环境不再适合这样的编制。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麾下的指挥官已经没有了相应的上升空间。

  钱伯均在往上走一步。

  就要接他的位置。

  楚云飞可不想要当一个办公室将军。

  他更喜欢的是指挥部队作战,而不是看战报。

  而下面的这些将领们立功之后。

  战区长官司令部也需要替他们请功。

  统帅部方面自然会根据他们的战果进行评功。

  就说此次的晋北大战,虽然没能够将大同夺取。

  可总归也歼灭了日伪军两万余人,造成了四万左右的日军上伤亡。

  整个华北方面军基本上都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这是个很大的功劳。

  很多人都会因此得到嘉奖和擢升。

  而楚云飞所指挥的部队,已经没有了这样的位置。

  那么。

  在原部队升无可升的情况下。

  统帅部的最优选择便是,将他这些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团级指挥官调往其他部队。

  甚至其他的战区。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好马配好鞍。

  优秀的指挥官自然要指挥作战素养较高的部队。

  这些一手提拔训练起来的作战部队和将领。

  楚云飞知晓其能力和特点,指挥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他本身就相当于一个高级指挥平台。

  像是一个现代化指挥体系的雏形。

  在这个平台上面。

  各团级指挥官能够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关键时刻有人给他们兜底。

  下面的官兵们素养较高,也培养出了自信心。

  一旦离开了这个平台,去了别的部队。

  能否像在楚云飞的指挥下作战得心应手。

  是否会有所影响,表现的究竟如何也都是后话。

  最为关键的是。

  在他想要进行人事调整,编制更改等工作的时候。

  他说的话。

  要做的事情能够自上而下的执行下去。

  完完全全的不需要任何的扯皮。

  这就是一手提拔起来的老部队的好处。

  而他们习惯了在楚云飞手下做事。

  去了其他的部队。

  有了其他指挥官和各方势力的掣肘。

  恐怕连所指挥部队的人事任免权都无法决定。

  想想都觉得糟心。

  除了七团在一线对峙对抗大同守军之外。

  能够调整的。

  实质上只有一团和四团。

  这两支部队均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

  调整之后的第一步兵L和第四步兵L将会下辖六个作战营。

  即五个步兵营。

  步兵营下设八个步兵连、两个工兵连,一个迫击炮支援连、一个后勤连

  每个步兵连分设三个步兵排、一个支援排,一个机枪排。

  这样。

  平均每个步兵营的作战人数在八百五十人。

  五个步兵营的总计作战兵力是四千二百五十人。

  所需要的轻重机枪数量为:二百二十五挺。

  所需六十毫米迫击炮数量为:一百四十二门。

  所需八十二毫米迫击炮数量为:六十门。

  一个炮兵营。

  炮兵营下设直射火炮连、重迫击炮连,以及弹药运输连。

  直射火炮数量为:四门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 四门九二式步兵炮,视装备情况调整。

  挽马装备数量为十六匹即以上。

  重迫击炮连则是装备八门一百零七毫米迫击炮。

  弹药运输连则是考虑装备六十匹驮马,以及十八匹挽马,视马匹数量调整。

  除此之外,这样的一个新型综合作战单位还需要下设直属的野战医疗连,以及骑兵搜索排,侦察连。

  综合算下来的话。

  各式机枪拟装备数量为:三百三十八挺。

  **装备数量为:一百八十二挺及以上。

  六十毫米迫击炮数量为:一百五十五门

  八十二毫米迫击炮数量为:六十门。

  一百零七毫米迫击炮数量为:八门。

  挽马数量为:七十八匹及以上。

  驮马数量为:一百四十匹及以上。

  乘马数量为:一百八十匹及以上。

  其余各类物资若干。

  这么一支部队的总兵力在六千八百人。

  对标的是日军旅团级的作战部队。

  轻武器火力和支援武器的火力远超日军旅团级部队。

  如果是大型会战的话。

  两支新型综合作战单位经过炮兵加强。

  便足以和日军一支特设师团对抗。

  三支这样的作战部队。

  再加上炮三十团、山炮兵三十一团的支援。

  即便是缺少对应的重炮部队。

  但战斗力便足以媲美日军的常设师团。

  并且不需要像此前那样激战之后伤亡的如此惨烈。

  不过。

  什么样作战编制都有着相应的缺点。

  这样的部队自然如此。

  首先是支援火炮数量。

  在经历了连续的大战之后,楚云飞简单的统计了一下各部队之间的损耗。

  调整编制的同时,也要考虑现有的武器装备数量。

  勉勉强强能够填满第一,以及第四两支部队。

  这两支部队的指挥官不仅仅会优先晋升。

  而且装备也会优先供给。

  这次的大战之中,第五步兵团、第三步兵团表现也非常抢眼。

  黄百韬所部的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也有优秀表现。

  但没办法。

  现在的他只能够整理出两支部队。

  打造出两支高战斗力的新型综合作战单位出来。

  楚云飞原本是想要将庞军明所部直接划设进飞虎荣誉师之中。

  下设两个新型综合作战单位。

  但考虑到一旦这样调整的话。

  新编第十三也需要进行对标。

  毕竟现如今的他们同样也是战功赫赫。

  打出了自己的名号。

  楚云飞至少在短时间内无法填充武器和编制。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国民**,陈辞修整理陆军遇到的问题一样。

  为什么抗战爆发前,仅仅只是调整了十五个师,整理了二十四个师。

  与计划所需要整理的120目标相差甚远?

  本质就是因为穷,因为没钱。

  至于原本的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这些基干团。

  短期内不会调整。

  不会扩编,也不会缩编。

  将会继续维持基干团。

  至于完成了第一、第四、第七、第十一的调整之中。

  这些基干团是否会视情况在此调整。

  现在的楚云飞也无法预料到之后的情况。

  总不能所有的好处都让他占了。

  其余的友军部队只能够得到乙种作战部队的待遇。

  没有这个道理!

  这次在脑海之中提交援助需求之后,已经过去了足足一个星期的时间。

  美国佬那边依旧没有动静。

  这让楚云飞一时间不明白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正当他想要主动找到驻长治的美国佬了解情况之时。

  一个意料之外的熟人走下了降落在西安机场之上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