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给清冷世子后,娇软婢女要翻身 第271章

小说:替嫁给清冷世子后,娇软婢女要翻身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4-09 03:18:23 源网站:2k小说网
  “有什么分别吗?”赵玄祐语气寻常,自是不以为然。

  搞砸了就是搞砸了,什么原因重要吗?

  玉萦弯唇一笑,没有再说话。

  赵玄祐觑着她的神情,压下心底的烦躁,不动声色地问:“那你觉得有什么分别?”

  “对爷而言没有分别,对我而言,也没有分别,”玉萦轻声道,“于裴夫人而言区别大了。”

  若只是报仇受阻,裴拓即便受了打击,也绝不会伤心至此。

  他选择相信孙倩然,却被现实狠狠打了一个耳光。

  难怪他直呼孙相姓名,说起孙家的事仿佛是一个局外人。

  裴夫人……或许很快就不是裴夫人。

  “裴拓本是懦弱之辈,改明儿孙倩然装一装病,哭诉一番,裴拓必乖乖回去,重新摆出那番夫唱妇随的恩爱模样。”

  不会的。

  玉萦在心中默默地说。

  裴拓那日把消息透露给孙倩然,并非想破坏这次的弹劾。

  相反,他是笃定孙倩然不会外泄才告诉她的。

  他是至情至性之人,只不过这份情被孙倩然辜负了而已。

  赵玄祐跟裴拓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他们不可能成为朋友,也不能明白对方之举。

  裴拓不会算计自己的心上人,而赵玄祐……不会有心上人。

  在赵玄祐心中,任何人、任何事都是需要考量和取舍的。

  叶老太君屡屡催着她饮避子汤,是担心赵玄祐太宠爱她,若有了子嗣,将来会生出宠妾灭妻的祸事。

  但她知道,他不会,这样的事永远不会发生在赵玄祐身上。

  感受到有人在抚弄她的发丝,玉萦收敛思绪,抬眉看向赵玄祐时,脸颊上重新斟满了笑意。

  “我还没问呢,这么晚了,爷怎么还出门?”

  “你说呢?”赵玄祐眸色微凝。

  迎着他泓邃的目光,玉萦很快回过神来:“爷是特意来接我的?”

  马车里灯烛昏黄,他的脸庞离玉萦很近,眼角眉梢、鼻梁下巴都被光线勾勒得轮廓分明。

  赵玄祐虽然不似裴拓那般以容貌闻于京城,但他的长相是毋庸置疑的。

  与裴拓玉面琼姿的俊逸骨相不同,赵玄祐眉骨英峻峭,鼻梁英挺,气度更加冷硬,恍若被团团云雾萦绕的高山,叫人无法靠近,亦无法窥探真容。

  “冯大夫病患甚多,事务繁忙,今**在回春堂忙到天黑才过来。我陪着娘在屋里叙话,所以耽搁了时辰。”

  “大夫怎么说?”赵玄祐问。

  “大夫说淤血都已经清除得差不多了,就是我娘昏迷的时间太长了,身体底子垮了,少说也要再养几年才能好。”

  之前娘亲住在云水庵的善堂里,虽然尼姑们竭力照顾,但毕竟病人太多,她们精力有限,只能喂些粥饭续命。

  玉萦重生归来的时候,娘已近油尽灯枯了。

  “那个冯大夫擅长的是针灸,倘若要调理还得再换个大夫。”

  “我也想着重新寻个大夫。”

  “京城里有个牟大夫擅长调养,京城高门的夫人们不时请他登门把脉,以前也来侯府给祖母看过来。”

  “牟大夫?我记下了。”

  “你去请,人家未必搭理,让李掌柜去办吧。”

  赵玄祐看着近在咫尺的玉萦,缓缓朝她伸手,将她抱在怀中。

  “多谢世子。”

  夜深了,玉萦亦有些冷,忍不住朝他怀里缩了缩。

  这会儿街市上的人已经不多了,坐在马车里听不到什么喧嚣,两人没有说话,能清晰地听着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

  玉萦在陶然客栈里照顾了丁闻昔一整日,这会儿也有些乏了。

  在他怀中昏昏欲睡的时候,忽然听到他问:“你觉得裴拓做得对?”

  玉萦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

  这事没有对错之分。

  裴拓并非故意毁了自己的复仇计划,是他看重真心,相信真心,才会有此后果。

  玉萦当然希望能一举扳倒兴国公府。

  但她并不认为裴拓是错。

  或许,她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这般以真心相待。

  只是这种话说给赵玄祐未免可笑,他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痴心妄想的丫鬟罢了。

  她闭着眼睛,迷糊地应着:“爷在说什么?”

  声音喏喏,跟蚊子似的。

  赵玄祐见她恹恹的,终归没再说话,玉萦亦真的睡了过去。

  马车一停,便把玉萦抱进别院里去了。

  -

  别院里的日子比在侯府要自在得多。

  别院地方不大,没有侯府那么多活儿。

  每日清晨赵玄祐出门之后,玉萦带着映雪、紫烟收拾完了屋里屋外,便能去陶然客栈探望丁闻昔,一呆就是大半日。

  赵玄祐从未说过什么,这自然是默许。

  当初他带着玉萦来别院小住,为的是与裴拓商议贡珠案,眼下贡珠案已了,裴拓不可能再登门,赵玄祐隔几日会回府去给叶老太君请安,没提回府的事。

  这**下了朝,还没出宫便被太监拦住,一路领着他进了御书房。

  殿内帘帐长垂,龙涎香浓。

  赵玄祐跪地请安过后,御座上的皇帝缓缓出声:“起来说话吧。”

  “谢陛下。”

  上回他从黑水传密函给皇帝之后,君臣俩尚未单独面谈过。

  见皇帝神情不佳,赵玄祐约莫猜得到他找自己来是要说什么。

  皇帝放下手中的毛笔,朝内侍使了个眼色,等着殿内的人都退了出去,神情冷凝起来,缓声道:“玄祐,能在黑水查出私铸兵器之事,功劳不小。没想到啊,皇后和太子竟然能办出这么大的事。”

  私铸兵器是谋反大罪,皇后和太子都牵扯其中,皇帝不可谓不寒心。

  皇帝收到赵玄祐的密报时,只回了“知道了”三个字,并未命赵玄祐继续追查。

  很显然,此事他另外派人去查了。

  他把赵玄祐喊过来,很可能是要敲打赵玄祐。

  因此赵玄祐以退为进,开了口帮太子说话:“陛下,依臣在黑水所得,太子殿下在案发之前对此是不知情的。”

  “那皇后呢?”

  “县令府中只查到了镇国公府的箱子,并无跟皇后娘娘有关的线索。”

  皇帝闻言,笑着看向赵玄祐:“镇国公不过是一个臣子,既是朕的大舅哥,又是太子的老泰山。除非他活腻了,一心找死,才会放着好好的国丈爷不做,要起兵造反。”

  皇帝把话说到这份上,赵玄祐再想装傻充愣便不合时宜了。

  见状,他朝皇帝拱手道:“臣愿为陛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