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两日过去。

  这一日天色未亮,便有快马闯入城中,直奔皇宫而去。

  城门守军愣在原地,因为他们都未能来得及寻味。

  不过闯城者还是大喝一声:“八百里军情加急,不得有误!”

  说完,他直接将令牌扔下。

  守城将士走上前一看确定令牌无误,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的并肩王府,吴缺刚好从长孙无垢厢房走出。

  一众婢女和以往一般,等其离开之后,急忙进屋伺候侧妃。

  吴缺才走到大门,就见赵才神色慌张的出现在门前。

  “赵爷爷,您怎么来了?”

  他愣了一下,好奇地问。

  赵才本就经常过来做客,这点不奇怪。

  但这个时辰本该去皇宫,赵才却出现在此,而且还是一副惊慌的模样。

  怎么可能不奇怪?

  “陛下急诏,让我等速速入宫!”

  赵才忙道。

  吴缺一听,心中已然明白,八成是叛军有了新的动静。

  他收回思绪也没有耽搁,同赵才迅速往皇宫里面赶。

  两人进了皇宫之后,才发现其余文武也是着急忙慌的入殿。

  进了大殿,所有人都是气喘吁吁。

  就见杨广站在龙椅前,冷眼扫视众人。

  段文振就站在大殿正中,还是躬身作揖的姿势。

  可以见到,他身子在微微颤抖,显然紧张得不行。

  “臣,参见陛下。”

  众人稍作喘息,纷纷作揖。

  杨广不发一语,众人也不敢起身。

  最后还是苏威问了句:“陛下,出了何事?”

  “八百里军情加急,那些叛军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杨广大怒,将手中册子猛摔在地。

  苏威被吓了一跳,但还是壮着胆子上前查看。

  他捡起册子一看,脸色瞬间傻白。

  其余人见了,都在心中嘀咕着。

  那册子究竟是什么内容?

  不但让九五之尊的圣上雷霆大怒,还让苏威神色变化剧烈。

  “各地叛军相继行军,从四面八方奔着关中而来...”

  苏威几乎是颤抖着,说出这番话来。

  此话一出,下方众人均是倒抽一口冷气。

  “兵力之多,八十万上下兵力还在增加,还有不计其数的小股兵马,专走险道而行。”

  苏威又道。

  “这...”

  “这些叛军,从何而来的胆子?”

  “太大胆了,还敢图谋京都?”

  “岂有此理!”

  一众武将被气得不行。

  一众文官,则被吓得不行。

  八十万兵马奔着京都而来,兵力还在增加,而且各个道路均有叛军。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当初突厥铁骑,也不过四五十万的兵马,这些叛军兵马足足是他们一倍有余。

  “疯了,这些叛军疯了!”

  就连裴矩都吃惊不小。

  难以想象,各自为敌的叛军,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达成统一。

  壮大自身之后,立马毫不犹豫的行军京都。

  “岂有此理!”

  杨广余怒未消。

  他怎能不气?

  那些叛军,不都是乌合之众?

  这些乌合之众现在居然聚集在一起,妄图拿下京都推翻大隋?

  简直是异想天开!

  “陛下,叛军来势汹汹,我等不可不防啊!”

  “眼下还是迅速调遣兵马,阻拦各地叛军。”

  “臣附议,断不能让他们得逞。”

  “叛军兵力虽多,但也只是乌合之众,诸位莫要担心。”

  “陛下,臣请战!”

  众人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整个朝堂,瞬间就变得混乱起来。

  “给朕闭嘴!”

  杨广怒喝一声,众人这才消停下来。

  “陛下,让臣去吧。”

  安静不过片刻,一道声音冷不丁响起。

  所有人同时见到,吴缺缓缓走了出来。

  此时的他,已经是武官之首,也是群臣之首。

  饶是苏威见了,都要低头拱手!

  “陛下,断然是并肩王,也难以解开此局,调遣兵马乃上上之选!”

  满头大汗的苏威忙道。

  他倒不是不相信苏威,而是叛军兵马太多。

  如此庞大的兵力,必然是势如破竹直逼各个险关。

  要是不提前调遣援军前来,保不准这些叛军真会突破各大险关。

  杨广竟一时间犹豫了下来。

  “可以让并肩王率领部分精锐,先解决一些精锐叛军,阻碍他们的攻势。”

  裴矩也站出来提议。

  杨广有些心动,张口正欲应下。

  “不是臣扫兴,眼下无法从各地调遣兵马来京都,各地兵马都被叛军阻碍。”

  吴缺直言。

  八十万的兵力,数量尚在增加。

  而且一些驻地的兵马,不可能完全调遣。

  他们若都走了,就算保住了京都,混乱甚至沦陷的城池也会逐步增加。

  到时候除关中和京都等重地之外,天下全是叛军身影。

  京都可就陷入重围,没有活路可走。

  裴矩正欲反驳,却猛地拍了一下自己脑门。

  没错啊,吴缺所言没错啊!

  赵才和来护儿几人,连带其余武将也瞬间反应过来。

  一个个脸色苍白,神色震惊不止。

  “叛军出手果断,意在打我军个措手不及。”

  吴缺继续说道。

  “臣附议。”

  沉默当中,一脸严肃的裴蕴竟赞同吴缺所言。

  紧接着,便是虞世基和赵才等人。

  吴缺所言甚有道理,调遣援军非但来不及,甚至会错过一些战机。

  “呼...”

  杨广长长吐出一口气,并看向段文振问:

  “目前关中和京都一带,可以动用的兵马有多少?”

  “回陛下...”

  段文振咽了口唾沫,在心中盘算了下却不敢说出。

  “但说无妨!”

  杨广面色一沉。

  “关中与京都,可动用兵马在五十万上下,不过各地需十万兵马镇守。”

  段文振如实道来。

  换而言之,可动用兵马不过三十万上下。

  “三十万?”

  杨广神色剧变。

  这是不算其他地界。

  “四大险关,可有五万兵马镇守。”

  段文振补充一句。

  可以调配动用的,就这三十万。

  兵力差距巨大。

  “而且...”

  段文振欲言又止。

  “而且什么?”

  杨广皱眉。

  “而且关中也需要不少兵马镇守,真实可以动用的兵马,其实只有十万。”

  段文振硬着头皮道。

  关中险地也不少。

  段文振说出的兵力数字,已经是极限了。

  “那就是说,二十万兵马可以调用?”

  杨广被气乐了。

  其实大隋整体兵力绝不止是如此!

  毕竟动辄百万大军远征,三次大败都尚有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