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述回到帐中坐下。

  帐外立马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见宇文化及着急忙慌的闯了进来。

  他正欲张口,就见宇文述双目瞪大,下一秒哇的一声。

  一滩黑血,直接吐在了伏案上。

  “父亲!”

  宇文化及被吓得不轻,当即就打算叫来军医。

  “不用!”

  宇文述抬手拦住,擦了擦嘴角的血迹说道:“急火攻心罢了!”

  “父亲,怎么会这样呢?”

  宇文化及忍不住问。

  “老夫...”

  宇文述一张脸阴沉万分。

  “父亲,咱们身边是不是出了叛徒,感觉赵才知道骁骑军的意图。”

  宇文化及压低声音道。

  一听这话,宇文述先是一愣,随即面色阴沉。

  宇文化及这话不假。

  若不然,赵才他们岂能有那个胆子如此布局?

  “会是谁?”

  宇文述眉头紧锁,脑海中闪过一个个名字。

  “父亲,此次计划除了你我,便是骁骑军的那帮精锐。”

  宇文化及压低声音道。

  “林耀?”

  宇文述沉吟道。

  不过很快,他就否决了这个可能。

  林耀差点死在辽东守军的包围下,怎么可能是他?

  参与的骁骑军,也断然不可能。

  谁会用自己的性命,去帮佽飞军?

  “计策也不可能泄露,难不成吴缺此子算无遗策?”

  宇文述喃喃一声。

  “那怎么可能,此子如此年轻,断不可能有这个本事。”

  宇文化及直接否定。

  “但愿不是。”

  宇文述喃喃一声。

  他不知何时,竟然对吴缺生出几分忌惮。

  毕竟宇文述布的死局,就是被吴缺破了。

  随后在下阴招,反而成全了佽飞军。

  宇文述头一次有一种,被人把底裤都看穿的感觉。

  “父亲,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宇文化及又问。

  “接下来就看陛下有何吩咐,希望他不会就此重用赵才。”

  宇文述忧心忡忡。

  倘若真是如此,那宇文家此次远征的如意算盘,将会全部落空。

  “父亲,咱们不如直接动手,除掉吴缺和赵才!”

  宇文化及还有杀心。

  “你若敢动他们,一旦东窗事发,老夫也保不住你。”

  宇文述冷声道。

  “孩儿...”

  宇文化及瞬间哑然。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机会到来为父自有办法,你不得胡来。”

  宇文述神色凝重。

  “孩儿明白。”

  宇文化及只能应下。

  “回去!”

  宇文述有道。

  “孩儿告退。”

  宇文化及起身离去。

  他一走,宇文述的脸色瞬间惨白无比。

  方才那一口黑血,宇文述是忍了又忍。

  不然早在商议的是好,他就吐了出来。

  好悬没能发生。

  不过这口黑血意图,宇文述也萎靡了不少。

  恐怕要休息一段时日,才能填补回来。

  ......

  过了两日,大军养精蓄锐。

  众人齐聚辽东府。

  杨广也一扫疲态,出现在众人眼前。

  “臣,参见陛下。”

  一众文武纷纷行礼。

  “诸位免礼。”

  杨广微微颔首。

  等众人礼成,他没着急说话,而是扫了众人一眼。

  “吴缺怎么没来?”

  杨广眉头一皱。

  现在吴缺乃是右侯卫将军,有资格参与远征商议。

  “是臣糊涂。”

  赵才愣了一下,他忘了这茬。

  不过最让他吃惊的是,圣上居然记住了吴缺,还如此在意。

  莫说赵才,宇文述也觉得奇怪。

  内监总管则是派遣人手,赶紧去佽飞军军营传唤。

  在吴缺没来之前,杨广一个字都没说,和众人一起等着。

  一众文武神色各异。

  但均能看出,圣上对吴缺的看重。

  不一会的功夫,身着甲胄的吴缺终于到了。

  “臣,参见陛下!”

  他对着杨广躬身作揖。

  “吴卿家不用多礼,不愧是年少英雄啊,居然如此年轻。”

  杨广上下打量吴缺一眼,就忍不住赞道。

  近处看吴缺,要比远处看吴缺更加年轻。

  所以杨广才会这般感慨。

  “陛下廖赞了。”

  吴缺态度谦逊,行礼过后就站在赵才身旁。

  “参与商议旁听便可,陛下没问,莫要搭腔,需慎言!”

  赵才压低声音叮嘱道。

  “我明白。”

  吴缺点了点头。

  “如今辽东已破,诸位卿家认为接下来该如何进军平壤?”

  杨广问道。

  “陛下,不知水师一路进展如何?”

  杨义臣出列询问。

  “势如破竹,进展顺利,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就能抵达平壤。”

  杨广回道。

  “不愧是来护儿啊,兵行神速,只等他抵达平壤,远征便稳了一半。”

  赵才感慨道。

  吴缺听了并未搭话,但他清楚,来护儿离战败不远。

  水师一出问题,无人在平壤接应。

  所有布局都被打乱,再加后续九军大败,远征直接以悲剧收场。

  想到这里,吴缺看了一眼宇文述。

  刚好宇文述出列:“陛下,既然水师进展顺利,倒不如按原计划进行。”

  “你是说兵分数路,最后于平壤会师?”

  杨广问道。

  “不错,高句丽兵力本就不多,我军兵分数路就能牵扯高句丽兵力。”

  宇文述点了点头。

  “宇文将军此话在理,如此一来也能加快远征的速度。”

  大将军于仲文附和道。

  “既发挥我军兵力优势,同时加剧敌军兵力不足的劣势,的确是好办法。”

  随即杨义臣也附和一句。

  整体来看,这提议并无问题。

  所以有人附和,也是情理中的事。

  不过问题来了,虽兵分数路,不可能每一路都要请示中军才能行动。

  所以需要有人担任行军总管,管理大部分的兵马,最后一人向中军汇报便可。

  听到这里吴缺就知道,这才是宇文述的目的。

  掌握数路大军的兵权。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定了吧,兵分三路左右两路在分十二路兵马。”

  杨广微微颔首,就此敲定。

  言罢,他还看了吴缺一眼。

  杨广本想询问,但思索片刻还是作罢。

  吴缺尚且年轻,虽以奇谋拿下辽东,但对比起其余几位大将来还缺资历。

  既然如此,他的意见自然不重要。

  吴缺当然也不会发表看法,此举大为不妥。

  不但会引得众人不快,甚至提议也不会得到采纳。

  吴缺很清楚,自己分量尚且不够,还需要循序渐进。

  “诺。”

  众人领命。

  随即杨广的目光,停留在赵才身上。

  宇文述见状,内心猛地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