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第240章 我俩碰一个

小说: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作者:房车齐全 更新时间:2025-04-01 23:56:41 源网站:2k小说网
  陈自强这个话一出来,其他几个人都看向陈浩。

  不止杨治平,就是刘怀德,也想先听听陈浩的主意。

  用强是最干脆直接,效果最显著的方式,几人心中其实也有过这种念头。

  “不要用强,本身分田到户这事在最上面的领导那,还属于争论,商讨的性质,不是所有的领导都赞成分田到户。”陈浩道。

  “省里的领导过来,肯定了分田到户,但也只是划定花山公社的试验范围,这种肯定是要承受不小压力的,用强容易产生不好的结果,万一有几个人挑事,不是正好授人以口实吗?”

  “愿意搞分田到户的,就搞,不愿意搞的,就继续记工分好了,分田到户成不成,不是看面积,不是看有多少户参与了分田到户,而是看差距。”

  前世的历史进程中,分田到户也不是一步到位的,78年年底的时候,小岗村搞了分田到户,旁的地方等到80年左右才开始规模化的宣传分田到户,直到83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才完成分田到户。

  “差距?什么意思?”刘怀德看着陈浩。

  小媳妇,老嫂子,还有一些大的娃,帮着将菜端上了桌。

  一桌10个人,10道菜,荤腥菜过半,算是相当丰盛了。

  “来,坐着,边吃边说。”陈自强招呼着。

  这一桌坐的都是公社,大队,还有生产队里,如陈浩这般,有点地位和威望的人。

  旁的桌子也都纷纷落座,大多是一个生产队的,哪怕有些旁的人,也都有互相认识的,各自招呼着落座。

  “其实说白了,只要证明分田到户有优越性就行,这种优越性可以表现在各个方面,比方积极性,这个可以拍些照片,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录像,配合着文章,就跟先前上了内参的文章一样,只不过那会儿是红旗生产队的分田到户,如今可以囊括旁的生产队的分田到户的情况。”陈浩道。

  “一个生产队是特例,那么两个生产队,三个生产队,更多的生产队呢?”

  “花山公社要做的,是不断展示分田到户的村民日子好过起来,从精气神,到吃穿住,从一家一户,到十家十户,再到百家百户。”

  刘怀德眼睛亮了,最近他愁的就是不能将分田到户快速的执行到位,参与分田到户的村民数量方面上涨趋势不明显。

  按照目前的趋势,得要好些年才能执行到位。

  陈浩这么一说,一切就豁然开朗了,原来是自己怼错了方向,完全可以从另外一个方向去执行。

  “你说的很有道理,是得多宣传已经参与分田到户村民的改变。”杨治平点头,“有时真想不通,明明是为了村民好的事,怎么也有那么多人反对。”

  众人一边吃,一边说。

  公社的食堂也不见得能吃到这么好的饭菜,一众人吃的很香。

  酒水也是些散酒,不是没有好酒,只是数量有限,20张桌子,这么些人,肯定不够喝的。

  搞特殊不太好,干脆就都喝散酒。

  陈浩夹起一片猪肝,“你们养过跳蚤没有?”

  一桌子的人都诧异的看着陈浩。

  谁会养跳蚤?

  这玩意看着小,可咬起人来要命,各家各户巴不得家里跳蚤少些,可这玩意总感觉没法除干净。

  “弄个玻璃瓶子,放些跳蚤进去,跳蚤轻易就能跳出去,可如果盖上瓶盖,跳蚤就被挡住了,时间一长,哪怕是把瓶盖弄走,大部分跳蚤也不会跳过瓶口的高度。”陈浩嚼着猪肝。

  “把这些跳不过瓶口的跳蚤培育个几代,他们的后代从出生起,哪怕没有瓶子,也跳不过瓶口的高度。”

  人的思想和行为,会因为一些内在或者外在的原因,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

  哪怕环境已经改变了,思想和行为也还被限制。

  桌上的一些人,大多没啥高文化,不太懂陈浩的话,刘怀德则是多看了陈浩几眼。

  “浩哥,我敬你酒。”陈小婷端着一碗酒过来,站在陈浩身边。

  “行,我俩碰一个,恭喜你考上大学,往后就是大学生,城里姑娘,走出去了。”陈浩拿起酒杯,跟陈小婷碰了一个。

  结果陈小婷脖子一仰,大半碗酒,全部都灌进肚子里了。

  散酒度数不高,可这一碗酒也不少。

  陈小婷硬是闷了。

  “你傻啊,这么喝哪能行。”陈浩道。

  “就跟你这么喝,就跟你这么傻,总归要傻一次。”陈小婷脸红的很。

  也不知是酒喝的,还是话的原因。

  一顿饭,吃到下午两点左右才散。

  小娃子早就散桌了,妇女同志也离了席,在旁边坐着唠嗑。

  刘怀德也起了身,从兜里摸出一个红纸包的红包,递给陈小婷,“整个花山公社,就你一个考上复旦大学,恭喜了,去了大城市也不要自卑,好好学习,这点红包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我不能要,今天这顿饭就是感谢乡亲和各位领导对我家的关心和照顾,哪能收东西,这不好。”陈小婷道。

  跟陈浩喝了碗酒后,在屋里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这会儿脸还是红的。

  红白喜事,都有随礼,条件好的,随点钱,两毛三毛的,条件不好的,随点东西,自家做的咸菜,红薯干。

  陈小婷考上大学办酒,红旗生产队的村民日子比其它生产队过的好,随的礼也比较多些。

  随钱的最多有5块钱,随东西的,也舍得给面粉,面条之类的。

  陈小婷和老太太一概都没有收。

  “拿着吧,一点心意。”刘怀德道。

  “拿着吧。”陈浩道。

  陈浩开了这个口,陈小婷才拿在了手上。

  公社和大队的干部也陆陆续续的走了,就剩下一些村里人,在帮着收拾碗筷,还有桌椅。

  “浩哥,刚公社的那个领导给的红包不小,有10块钱。”陈小婷凑到陈浩旁边,“我奶让我不要收礼,欠着人情不好,这些都得要还。”

  “还说往后我要是分配了好工作,去了好单位,这些人情可能是累赘,说不好谁抱过我,也会拿出来说事,请我帮忙。”

  老太太的确是人精,对人性看的很通透。

  雪中送炭的人少,害怕被牵累,锦上添花的人多,都想落点好。

  “老太太的话是对的,不过刘怀德不太一样,他愿意给就拿着。”陈浩道。

  “他是冲浩哥你的面子,才给这么大的红包?”陈小婷蹙着眉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