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第5章 爸爸,我好喜欢你

小说: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作者:房车齐全 更新时间:2025-04-01 23:56:41 源网站:2k小说网
  虽是重生了,能弥补一些遗憾,可仍旧有许多经历并不能弥补。

  怀两个娃时,童倩挺着大肚子都在干活,生娃后,月子都没坐几天,又是操持内外。

  “你能改过自新就好。”童倩安慰道,“谁还没有个犯错的时候?”

  她心里暖洋洋的,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两人在屋里说着话,外面有人喊。

  “陈浩,明天是赶集的日子,要不要一起去集市里逛一逛?”

  “你要没钱,我可以借你一毛两毛的。”

  是陈大刚,先前在稻谷场落了面子,这会儿特意过来找场子。

  赶集,就是农村的集贸市场。

  每到这天,不少社员都会聚集到一个地方,进行商品交易。

  自留地里种的瓜果蔬菜,再有自家养的鸡鸭,包括手工艺品,乃至多余的粮油票、肉票、布票等,也会有人售卖。

  “爸爸,我想去赶集。”陈妮儿正在屋外玩,听到赶集,眼睛都亮了。

  过了一会儿后,又摆着手道,“我不花钱的,就只看看。”

  生怕陈浩不带她去,特意强调了一句。

  懂事的让人心疼。

  “明天我们全家都去赶集,顺便买点东西。”陈浩道。

  小孩子的快乐很简单,父母在身边陪着,偶尔有个甜嘴解解馋,就能高兴很久。

  前世自己却连这点都没做到。

  “爸爸,你真好,我好喜欢你。”陈妮儿高兴的跳起来。

  飞扑过去,抱住了陈浩。

  “我也要抱抱。”陈小朵见状,也跑了过来。

  抱住了陈浩的另外一条腿。

  “你家里有钱买东西吗?”陈大刚嗤笑了声,“都是二十多岁,你却穷成这个样子,也真是难为你了。”

  “我要是你,就没脸去赶集,不止自己丢人,两个娃跟着也受累。”

  “那么多东西,只能看,买不起。”

  他过来就是想刺下陈浩。

  没想到陈浩居然真要去赶集,还要一家人都过去,穷成这个样子,赶集有什么意思?

  “我得要四处说一说,陈浩居然带着老婆和两个女儿去赶集,真是稀罕事,好些年都没有发生了。”陈大刚笑着说道。

  陈浩压根不搭理他。

  不是一个级别。

  妮妮带着小朵,在村子里找其他的娃玩。

  不住的炫耀。

  “爸爸要带我去赶集,你爸爸带不带你去?”

  于是乎,其他的小娃子也喊着,嚷着,要去赶集。

  满村跑。

  人口的流动限制很大,哪个地方如果有陌生人出现,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娃在村里玩着倒也不用担心。

  放养。

  陈浩蹲在自家门口,看着面前的一块菜园子。

  这块菜园子是自家的自留地,面积不大,只有2分,133平方米,一半种的白菜,一半种的萝卜。

  挨着土埂的犄角旮旯里,还种着些丝瓜,长势很好。

  生产队大部分的田地都是集体的,产出的粮食交公粮、统购粮,再还有集体提留等,余下的才归社员分配。

  各家各户都有2分左右的自留地,自留地里种啥自家说了算,这部分收益能贴补家用。

  “要不要弄点白菜明天赶集的时候卖?”童倩走了过来。

  “一斤白菜才2分钱,卖这个能有几个钱?”陈浩摇头。

  菜**伤农。

  计划经济时更是如此。

  “那你一直盯着这些白菜干啥?”童倩奇怪道。

  她不明白这些白菜有啥好看的,自己男人盯着好一会儿了。

  “我想把这些白菜给拱了。”陈浩说道。

  “尽说些胡话,你又不是猪,拱白菜干啥?”童倩白了他一眼,只当是玩笑话。

  陈浩说的不是玩笑话。

  他的确打算把白菜和萝卜都给拱了,用这块自留地它用。

  个体经济限制的厉害,不过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自留地的这块地可以利用起来。

  木耳能卖那么贵,野生其实是其次,主要是因为稀少,等九十年代,人工种植的木耳大量出来后,木耳的价格才会下降。

  反过来。

  白菜、黄瓜、西红柿之类的蔬菜,如果在市面上没有的时候,自己却能提供,价格一样会提升起来。

  在自留地种出来的蔬菜,可以光明正大的贩卖!

  既赚钱,又不会被安上投机倒把的罪名。

  两个娃晚上兴奋了好久,比往常的时候要晚一两个小时才睡着,第2天一早,一家人早早起来。

  “我煮点稀饭,吃了稀饭再去赶集吧。”童倩说道。

  “到集上去过早。”陈浩摆摆手。

  “有了些钱,净乱花。”童倩嘟囔了一句。

  不过却没有反对。

  这样的强势,她心里其实是欢喜的。

  一家4口人锁好门,往集上去。

  一路上遇到不少同村的人,甚至还有些是同一个生产队的,不过倒没有遇到陈大刚。

  离着赶集的地方有5里的路,浩浩荡荡的人群,等到了集上,更是人山人海,热闹的很。

  整个公社的人,甚至是别的公社,乃至县里,也都会有人过来赶集!

  “要烧饼吗?”一个大爷走了过来,悄咪咪的说道。

  一边说,还一边不住的观察着周围。

  他手里提着个竹篮子,上面盖着粗布。

  粮油,包括粮油制品,是禁止在集市上面交易的,不过总有些人偷偷摸摸的卖。

  “拿4个。”陈浩道。

  “好嘞,还热乎着,一共4毛钱。”大爷掀开粗布,从里面拿了4个烧饼。

  陈浩付了钱。

  大爷高高兴兴的收了钱,粗布一盖,又往别处去了。

  “这也太贵了,一斤面粉才1毛8分钱,能做8个烧饼,照这个价,一斤面粉能赚6毛多钱。”童倩道。

  她觉得贵。

  按照利润率算,的确不低,700%的毛利润率!

  正常的烧饼,一个只两三分钱,可集上偷偷卖的不要票,风险大,被抓住轻点罚款,重点可能会进去,利润才会这么高。

  赚钱的法子都写在刑法里。

  “今天听我的,不要舍不得花钱。”陈浩强硬的道。

  以往的强硬,童倩不喜欢,今天的强硬,她心中欢喜的很。

  童倩牵着大的,陈浩抱着小的,寻着偷偷卖票的人,买了些肉票和布票,还有其它一些生活用品票证。

  这些卖票的各种成份都有,一些是普通老百姓,村里和城里的都有,再有些是搞投机倒把的票贩子。

  平时见不到人,赶集就都跑出来了。

  有了票,陈浩一家又到供销社的门市部扯了些布,买了些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这才往家里走。

  不少村人已经回了村,聚在村口,陈大刚也回了村,没有急着回家。

  “赶集回来了,买了什么好东西?”有村人问道。

  “买了点肉。”陈大刚提了提手里的肉。

  用干稻草系着,没用东西包裹,明晃晃的提在手上。

  “这怕是得有半斤了,这还没过年了,就称这么多肉。”一位大妈羡慕着说道。

  平日里能称这么多肉,在村里来说的确是很罕见,说明日子过的不错。

  一整个村的去赶集,没几个称肉的。

  “不止是肉,我扯了一尺布。”陈大刚又拿出一尺布。

  他左右看了看,“你们瞧见陈浩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