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文博恍然大悟,说道,
“原来如此,这样一来,每个兵团里面都有我们的人,不管抽到哪个兵团值守,都可以打开城门,放燕军进来,偷袭昆仑关,对吧?”
“没错,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嘛。”
公羊淳叹息道,
“可惜,袁松这家伙,乃是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对陛下忠心耿耿,为官清廉,打仗刚猛,还不跟任何人结党,我们就是想收买他,也收买不了啊。
不然的话,直接让他下令投降,倒是省事了,我们大乾儿郎,也能少死几个人啊。”
说着话,公羊淳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
个个都是老狐狸了,装什么啊装。
文博知道自己的作用是什么,那就是以后在乾地制衡公羊家。
公羊淳知道文博的作用是什么,也知道燕国收买文博的作用就是为了制衡他家。
可他非但不能处理了文博,反而还要帮助他立功,让他能够得到燕国的官位和支持,让他来制衡自己家。
他是个老政客,知道一个地区一家独大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必然会受到燕皇的猜忌,然后把他们公羊家铲除。
到时候,他们要么造反,要么就等着燕军再次灭掉他们。
帝王心术,天生就是猜忌的,对一切都不信任的,必须要制衡。
留着文博盯着他们公羊家,皇帝才能放心,他们家才能留存和发展。
所以,他才要给文博一笔功劳,让他上位。
而文博,自然也知道公羊淳送他功劳的目的。
公羊家党派人才济济,真的缺一个文家的儿子吗?
肯定不缺。
两个人都是老狐狸,都心知肚明。
文博点头同意了。
公羊淳说道,
“今天晚上,找两个没有明着加入党派的人,写个折子,递上去。
弹劾第九军团第九兵团第二营千夫长刘勇,徇私枉法,殴打士卒,怨声载道,导致逃兵之事屡次出现,然后举荐文家的二儿子文琼,去当千夫长。”
“是!”
公羊淳接着说道,
“这两天,派人跟燕军联络一番,等到他们到来之后,我们里应外合,夜袭昆仑关。
虽然燕军火炮天下无敌,能够炸开城门,但是大白天强攻,还是不好打,关内地形复杂,门口一次性能够进来多少人呢?
更何况还是上坡,易守难攻啊。
如果夜袭的话,趁着乾军睡觉,他们偷偷进来,打乾军一个措手不及,乾军大乱,互相踩踏,这样更容易取胜。”
听到这话,在座的大燕忠臣们纷纷点头称是。
而后,公羊淳又点名了几个人,安排谁去告状,谁去附和,谁来举荐等等。
用的都是没有在明面上加入公羊党的人。
最后,公羊淳说道,
“诸位,等到来日燕军打破了昆仑关后,我们便劝谏皇上投降,一个活着的皇上,比死了的皇上更加有用,有助于稳定乾地的民心。”
这个确实有用,这边只要一有人造反,肯定要打着恢复乾国的名义,到时候让乾皇下一道圣旨,命令他们投降。
你听还是不听?
你听了,你就输了。
你不听,你就不是大乾忠良,连皇帝的旨意都不听,定然要失去一部分民心军心,大义上站不住脚,平叛也更加方便。
现在,这些大臣们,为了给大燕立功,那可真是鞠躬尽瘁啊。
会开完了,公羊淳又说了一些安慰众人的话,说了一些什么共患难同富贵的话,把众人感动的不得了。
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翌日清晨。
乾国朝堂之上,一上朝,便有御史台的官员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有本奏,有急奏!”
“什么事情啊?”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焦头烂额的乾皇,头疼病愈发的严重了。
“陛下,臣要弹劾第九军团第九兵团第二营千夫长,刘勇。
刘勇此人,在军中明令禁止禁酒的情况下,却总是安排人悄悄从玉桂给他送酒过去。
每到夜晚,总是喝的酩酊大醉,便是到了他值守城墙的时候,也看不到人影,躲在营帐内呼呼大睡。
而且此人极为暴虐,每每喝醉酒之后,便会殴打士兵,稍有不顺,便是皮鞭抽脸、棍棒相加、打的士兵苦不堪言,叫苦连天。
此人还克扣军饷,十成军饷只发六成,剩下四成,都进了他的腰包。
此人暴虐无常,士兵们敢怒不敢言,找将帅告状,可袁松和第九兵团长曾凡官官相护,根本不触发刘勇。
导致第二营逃兵之事屡屡发生,请陛下重罚刘勇!”
说完话,那个官员,便将折子和证据递了上去。
另一个官员站出来说道,
“陛下,此事臣也有所耳闻,若是平常时期,他们官官相护也就罢了,可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这是国破家亡的时候啊。
我们就剩下这些士兵了,全靠他们出力卖命打仗呢?
我们一边要求人家卖命,效忠国家,一边让军官去克扣他们的军饷,他们天天饭都吃不饱,军饷不够养家,家人儿女跟着饿肚子,他们还要每天挨打挨骂,士兵们怎么可能没有怨言?他们还可能为国家卖命吗?
士为知己者死,我们如此虐待人家,还要求人家卖命,这合理吗?
这时候应该多给赏赐,好肉好饭的吃,他们才有力气和士气去杀敌啊。
刘勇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在祸乱军心啊。
这件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军心动荡,未战先输啊!”
“请陛下严惩刘勇,以正视听,以安军心!”
不少大臣都站出来说道。
乾皇看着那些列举的证据,勃然大怒,狠狠的拍桌子道,
“畜牲!畜牲东西!大军死伤惨重,全靠就这些兵马护国呢,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难道不是大乾的人吗?让士兵满腹怨言、逃跑哗变,对他有什么好处!
难道燕人打赢了,不会砍他的脑袋吗?
难道他已经打算投降炎燕军,准备祸乱我大乾了吗?”
“肯请陛下严惩此人!”
“严惩!必须严惩!不杀不足以正军心!传朕旨意,将刘勇就地斩杀,脑袋挂在城门上,让其他人都看看,怎么做军官!”
“原来如此,这样一来,每个兵团里面都有我们的人,不管抽到哪个兵团值守,都可以打开城门,放燕军进来,偷袭昆仑关,对吧?”
“没错,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嘛。”
公羊淳叹息道,
“可惜,袁松这家伙,乃是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对陛下忠心耿耿,为官清廉,打仗刚猛,还不跟任何人结党,我们就是想收买他,也收买不了啊。
不然的话,直接让他下令投降,倒是省事了,我们大乾儿郎,也能少死几个人啊。”
说着话,公羊淳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
个个都是老狐狸了,装什么啊装。
文博知道自己的作用是什么,那就是以后在乾地制衡公羊家。
公羊淳知道文博的作用是什么,也知道燕国收买文博的作用就是为了制衡他家。
可他非但不能处理了文博,反而还要帮助他立功,让他能够得到燕国的官位和支持,让他来制衡自己家。
他是个老政客,知道一个地区一家独大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必然会受到燕皇的猜忌,然后把他们公羊家铲除。
到时候,他们要么造反,要么就等着燕军再次灭掉他们。
帝王心术,天生就是猜忌的,对一切都不信任的,必须要制衡。
留着文博盯着他们公羊家,皇帝才能放心,他们家才能留存和发展。
所以,他才要给文博一笔功劳,让他上位。
而文博,自然也知道公羊淳送他功劳的目的。
公羊家党派人才济济,真的缺一个文家的儿子吗?
肯定不缺。
两个人都是老狐狸,都心知肚明。
文博点头同意了。
公羊淳说道,
“今天晚上,找两个没有明着加入党派的人,写个折子,递上去。
弹劾第九军团第九兵团第二营千夫长刘勇,徇私枉法,殴打士卒,怨声载道,导致逃兵之事屡次出现,然后举荐文家的二儿子文琼,去当千夫长。”
“是!”
公羊淳接着说道,
“这两天,派人跟燕军联络一番,等到他们到来之后,我们里应外合,夜袭昆仑关。
虽然燕军火炮天下无敌,能够炸开城门,但是大白天强攻,还是不好打,关内地形复杂,门口一次性能够进来多少人呢?
更何况还是上坡,易守难攻啊。
如果夜袭的话,趁着乾军睡觉,他们偷偷进来,打乾军一个措手不及,乾军大乱,互相踩踏,这样更容易取胜。”
听到这话,在座的大燕忠臣们纷纷点头称是。
而后,公羊淳又点名了几个人,安排谁去告状,谁去附和,谁来举荐等等。
用的都是没有在明面上加入公羊党的人。
最后,公羊淳说道,
“诸位,等到来日燕军打破了昆仑关后,我们便劝谏皇上投降,一个活着的皇上,比死了的皇上更加有用,有助于稳定乾地的民心。”
这个确实有用,这边只要一有人造反,肯定要打着恢复乾国的名义,到时候让乾皇下一道圣旨,命令他们投降。
你听还是不听?
你听了,你就输了。
你不听,你就不是大乾忠良,连皇帝的旨意都不听,定然要失去一部分民心军心,大义上站不住脚,平叛也更加方便。
现在,这些大臣们,为了给大燕立功,那可真是鞠躬尽瘁啊。
会开完了,公羊淳又说了一些安慰众人的话,说了一些什么共患难同富贵的话,把众人感动的不得了。
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翌日清晨。
乾国朝堂之上,一上朝,便有御史台的官员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有本奏,有急奏!”
“什么事情啊?”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焦头烂额的乾皇,头疼病愈发的严重了。
“陛下,臣要弹劾第九军团第九兵团第二营千夫长,刘勇。
刘勇此人,在军中明令禁止禁酒的情况下,却总是安排人悄悄从玉桂给他送酒过去。
每到夜晚,总是喝的酩酊大醉,便是到了他值守城墙的时候,也看不到人影,躲在营帐内呼呼大睡。
而且此人极为暴虐,每每喝醉酒之后,便会殴打士兵,稍有不顺,便是皮鞭抽脸、棍棒相加、打的士兵苦不堪言,叫苦连天。
此人还克扣军饷,十成军饷只发六成,剩下四成,都进了他的腰包。
此人暴虐无常,士兵们敢怒不敢言,找将帅告状,可袁松和第九兵团长曾凡官官相护,根本不触发刘勇。
导致第二营逃兵之事屡屡发生,请陛下重罚刘勇!”
说完话,那个官员,便将折子和证据递了上去。
另一个官员站出来说道,
“陛下,此事臣也有所耳闻,若是平常时期,他们官官相护也就罢了,可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这是国破家亡的时候啊。
我们就剩下这些士兵了,全靠他们出力卖命打仗呢?
我们一边要求人家卖命,效忠国家,一边让军官去克扣他们的军饷,他们天天饭都吃不饱,军饷不够养家,家人儿女跟着饿肚子,他们还要每天挨打挨骂,士兵们怎么可能没有怨言?他们还可能为国家卖命吗?
士为知己者死,我们如此虐待人家,还要求人家卖命,这合理吗?
这时候应该多给赏赐,好肉好饭的吃,他们才有力气和士气去杀敌啊。
刘勇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在祸乱军心啊。
这件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军心动荡,未战先输啊!”
“请陛下严惩刘勇,以正视听,以安军心!”
不少大臣都站出来说道。
乾皇看着那些列举的证据,勃然大怒,狠狠的拍桌子道,
“畜牲!畜牲东西!大军死伤惨重,全靠就这些兵马护国呢,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难道不是大乾的人吗?让士兵满腹怨言、逃跑哗变,对他有什么好处!
难道燕人打赢了,不会砍他的脑袋吗?
难道他已经打算投降炎燕军,准备祸乱我大乾了吗?”
“肯请陛下严惩此人!”
“严惩!必须严惩!不杀不足以正军心!传朕旨意,将刘勇就地斩杀,脑袋挂在城门上,让其他人都看看,怎么做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