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月仙回头,一个黑瘦的男人有些局促地站在她身后。
“你有房出租吗?”
“有,有一间。”
男人在狭窄的小路前头带路,过道两旁都是些杂物,还有横七竖八的晾衣绳拉在路中间,孟月仙跟在后头,时不时还要弯腰躲过那些绳子。
棚户区的房子都是紧紧挨着,窗户本就不大,还都装着铁栏杆,更加透不进阳光,这也是她迟迟没定下来的原因。
习惯了北方的天高云淡,来到这里实在受不了这种阴暗潮湿的环境。
男人带着孟月仙走了半天才来到了紧靠路边的一处二层自建房。
木门左边搭的简易的塑料棚子,几块砖头垒高的小桌上放着一块水泥板,旁边是用蜂窝煤的泥炉。
木门右边就是一个砖砌的旱厕,天气热了,气味不佳。
推**门,进门是个小客厅,地上铺的水泥还算平整,墙上糊满的报纸泛黄,靠墙有个斗柜,上头放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有个暖水壶,几个大小材质不一的杯子。
一个折叠桌,几个木凳靠墙边站成一排,再没别的家具。
客厅边的小门进去是个房间,比客厅稍大,放着一张双人木床,墙上一个小小的木窗,能透进一点点阳光。
走出一楼,从厨房后头的铁楼梯爬上二楼屋顶,阳台不小,几个花盆里头的荒草长势良好。
一左一右两个门,对应两个房间,里面只有两张木板床别无他物,窜进鼻子里的霉味让孟月仙皱了皱眉毛。
南方潮湿,哪里都是这个味儿。
孟月仙一下就相中了这处房子,还不知道价格会不会令人咋舌。
她不是没去看过这样的二层小楼,条件更差,最少都要三十块钱一个月,要是租平房分开住,倒是能少个五块钱。
可刚到这陌生地界,一家人就应该住在一起,有商有量互相依靠。
结巴男人很是真诚,尽力把话说完整一些。
“我,我家不租了,转给你,一,一个月二十块,块钱,咱签,签合同。”
孟月仙有点高兴又有点害怕,害怕被人骗。
她打量半天,看着眼前的男人,想看出点什么。
男人长脸盘,小眼睛,皮肤黝黑,四十出头的年纪,跟自己差不多一般高,穿着朴素。
南方人的身子骨本就没有北方人的骨架大,看着很是瘦弱,孟月仙一家都是大高个儿,三个儿子都是一米八以上,孟月仙自己也有一米七,比这眼前的男人还高了半头。
“你为啥不租了?”
这样好的房子,这么低的价格,还用得着她这个外地人接盘?她也不信有这么好的事儿。
结结巴巴的男人,磕磕绊绊说了半天,才让孟月仙听明白。
原来是老家的爹过世,家里的地多,荒了可惜,他兄弟一家带着自己妻儿先回去,自己马上也把房子退了走,可房东说交了一年的房租,刚租不可能退,他没了办法,就守在这等着人来租。
孟月仙这样一想倒也情有可原。
“十五我就租,要不我就再转转。”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她觉得还能讲讲价,租房本来是一月一交,要不是便宜,谁会一整年的房租。
结巴男人顿时急了,脸涨得通红,双手都跟着比划。
“你,你,你不,不能这样,讲,讲价。”
孟月仙转身就下了楼梯,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走了快五十米,那结巴男人才追上来,脸上都是汗。
要不是孟月仙坚定,走到三十米她就想回头了,这里外里还省了几十块钱。
“我把我儿子叫过来,我不识字。”
不识字实在太麻烦,以后有功夫她也想跟小女儿学学,在农村倒是没啥事,可到了城里,跟个瞎子一样,哪哪都不方便。
让结巴男人等在小院,孟月仙领着浩浩荡荡的几个儿女,没一会儿就赶了回来。
虽说刚到深市就遭难,可花这么少的钱住上想住的房子,孟月仙还是心里高兴。
虽说交一整年的房租不是小数目,可每个月只要十五块钱,能省下一大笔。
起码有个落脚的地方,不用住在小旅店每天花那冤枉钱。
一家人在屋子里转来转去,都满意得很,因为里面的物件几乎不用怎么买,大到木床桌椅,小到锅碗瓢盆,啥都有,拎包就能住。
顾念很是喜欢,嚷嚷着要住楼上,可以看风景。
楼下一间房刚好让顾东一家三口住,一个小客厅,吃饭也宽敞,楼上有两间,男女分开就正好,简直是完美。
顾南学习最好,他拿着手写的合同看了半天,又拿着房东的身份证仔细对比房东光秃秃的头顶。
“年轻时候拍的照片,现在头发掉的差不多了。”秃顶老头挠了挠光滑的头皮,有点不好意思。
结巴男人扣掉这半个月的租金,收了一年的房租一百六十五块钱,把钥匙交到了孟月仙手上,就完成了交接仪式。
租房合同被孟月仙包了一层塑料袋,小心地揣进口袋。
她还是知道这合同的重要性,想要住上一年,就得靠这一张薄薄的小纸做证明。
等到众人回去搬东西,顾西听着顾念眉飞色舞地讲述新房多好,也跟着高兴。
顾北留在了医院,自然也是通过顾念的描述才知道新房的模样,捂着嘴悄悄的笑。
躺在床上的顾西做了手术,恢复得不错,过两天也能出院,早就躺得够够的,想离开医院。
留下头上缠纱布的顾东和丫蛋儿陪床,其他人都开始从小旅店搬东西去新住处。
路程有点远,东西又多,孟月仙花了一块钱叫了个板车才折腾过去。
全家人一齐收了东西,分了房间,开始打扫卫生。
搬家的动静让左邻右舍的人都探出头来看个不停。
围在孟月仙新房周围大都是低矮一层的平房,比二层楼更受欢迎,因为更加便宜。
要不是家里有孩子的人家,谁会来这里租房住,都去住宿舍,更省钱。
孟月仙搬家的动静大,周围邻居冷淡的看了一眼,就各自回家。
住在隔壁的郑玉珍抬头看了看自己相中许久也租不起的房,这就被人租了,心里可不得劲。
又看见这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心里更不痛快。
孟月仙正在打整擦洗简易厨房的水泥板子,瞟到探着头的邻居,脸上刚浮起笑来,刚想打个招呼,郑玉珍立马缩回了头。
想着低头不见抬头见,兴许人家屋子里的孩子在闹人,两个人这才没拉上话,孟月仙就继续忙活手里的活计。
等收拾得差不多,都到了该做晚饭的时候才发现。
这家人什么都留下了,唯独蜂窝煤一块也没剩。
还不知道去哪里买的孟月仙准备去问问刚打过照面的邻居家。
敲了半天门,门板子才被打开,郑玉珍冷着脸一声不吭站在门后。
孟月仙手里拿着一小袋从老家带来的干蘑菇往门里递,“我是刚搬来的孟月仙,以后咱就是邻居了,这是自家采的蘑菇,你尝尝鲜。”
郑玉珍一点不伸手,还是不吱声。
有些尴尬的孟月仙索性直说。
“马上做饭才看见没有蜂窝煤,不知道……”
还没等孟月仙把话说完,薄薄的门板砰的一声被关上。
孟月仙也来了火气,转身就走。
虽说上辈子窝囊,可这辈子她可不想惯着哪个,凭啥她要热脸去贴那冷**。
她有些生气地往家里走,却见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快步走来。
“你有房出租吗?”
“有,有一间。”
男人在狭窄的小路前头带路,过道两旁都是些杂物,还有横七竖八的晾衣绳拉在路中间,孟月仙跟在后头,时不时还要弯腰躲过那些绳子。
棚户区的房子都是紧紧挨着,窗户本就不大,还都装着铁栏杆,更加透不进阳光,这也是她迟迟没定下来的原因。
习惯了北方的天高云淡,来到这里实在受不了这种阴暗潮湿的环境。
男人带着孟月仙走了半天才来到了紧靠路边的一处二层自建房。
木门左边搭的简易的塑料棚子,几块砖头垒高的小桌上放着一块水泥板,旁边是用蜂窝煤的泥炉。
木门右边就是一个砖砌的旱厕,天气热了,气味不佳。
推**门,进门是个小客厅,地上铺的水泥还算平整,墙上糊满的报纸泛黄,靠墙有个斗柜,上头放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有个暖水壶,几个大小材质不一的杯子。
一个折叠桌,几个木凳靠墙边站成一排,再没别的家具。
客厅边的小门进去是个房间,比客厅稍大,放着一张双人木床,墙上一个小小的木窗,能透进一点点阳光。
走出一楼,从厨房后头的铁楼梯爬上二楼屋顶,阳台不小,几个花盆里头的荒草长势良好。
一左一右两个门,对应两个房间,里面只有两张木板床别无他物,窜进鼻子里的霉味让孟月仙皱了皱眉毛。
南方潮湿,哪里都是这个味儿。
孟月仙一下就相中了这处房子,还不知道价格会不会令人咋舌。
她不是没去看过这样的二层小楼,条件更差,最少都要三十块钱一个月,要是租平房分开住,倒是能少个五块钱。
可刚到这陌生地界,一家人就应该住在一起,有商有量互相依靠。
结巴男人很是真诚,尽力把话说完整一些。
“我,我家不租了,转给你,一,一个月二十块,块钱,咱签,签合同。”
孟月仙有点高兴又有点害怕,害怕被人骗。
她打量半天,看着眼前的男人,想看出点什么。
男人长脸盘,小眼睛,皮肤黝黑,四十出头的年纪,跟自己差不多一般高,穿着朴素。
南方人的身子骨本就没有北方人的骨架大,看着很是瘦弱,孟月仙一家都是大高个儿,三个儿子都是一米八以上,孟月仙自己也有一米七,比这眼前的男人还高了半头。
“你为啥不租了?”
这样好的房子,这么低的价格,还用得着她这个外地人接盘?她也不信有这么好的事儿。
结结巴巴的男人,磕磕绊绊说了半天,才让孟月仙听明白。
原来是老家的爹过世,家里的地多,荒了可惜,他兄弟一家带着自己妻儿先回去,自己马上也把房子退了走,可房东说交了一年的房租,刚租不可能退,他没了办法,就守在这等着人来租。
孟月仙这样一想倒也情有可原。
“十五我就租,要不我就再转转。”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她觉得还能讲讲价,租房本来是一月一交,要不是便宜,谁会一整年的房租。
结巴男人顿时急了,脸涨得通红,双手都跟着比划。
“你,你,你不,不能这样,讲,讲价。”
孟月仙转身就下了楼梯,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走了快五十米,那结巴男人才追上来,脸上都是汗。
要不是孟月仙坚定,走到三十米她就想回头了,这里外里还省了几十块钱。
“我把我儿子叫过来,我不识字。”
不识字实在太麻烦,以后有功夫她也想跟小女儿学学,在农村倒是没啥事,可到了城里,跟个瞎子一样,哪哪都不方便。
让结巴男人等在小院,孟月仙领着浩浩荡荡的几个儿女,没一会儿就赶了回来。
虽说刚到深市就遭难,可花这么少的钱住上想住的房子,孟月仙还是心里高兴。
虽说交一整年的房租不是小数目,可每个月只要十五块钱,能省下一大笔。
起码有个落脚的地方,不用住在小旅店每天花那冤枉钱。
一家人在屋子里转来转去,都满意得很,因为里面的物件几乎不用怎么买,大到木床桌椅,小到锅碗瓢盆,啥都有,拎包就能住。
顾念很是喜欢,嚷嚷着要住楼上,可以看风景。
楼下一间房刚好让顾东一家三口住,一个小客厅,吃饭也宽敞,楼上有两间,男女分开就正好,简直是完美。
顾南学习最好,他拿着手写的合同看了半天,又拿着房东的身份证仔细对比房东光秃秃的头顶。
“年轻时候拍的照片,现在头发掉的差不多了。”秃顶老头挠了挠光滑的头皮,有点不好意思。
结巴男人扣掉这半个月的租金,收了一年的房租一百六十五块钱,把钥匙交到了孟月仙手上,就完成了交接仪式。
租房合同被孟月仙包了一层塑料袋,小心地揣进口袋。
她还是知道这合同的重要性,想要住上一年,就得靠这一张薄薄的小纸做证明。
等到众人回去搬东西,顾西听着顾念眉飞色舞地讲述新房多好,也跟着高兴。
顾北留在了医院,自然也是通过顾念的描述才知道新房的模样,捂着嘴悄悄的笑。
躺在床上的顾西做了手术,恢复得不错,过两天也能出院,早就躺得够够的,想离开医院。
留下头上缠纱布的顾东和丫蛋儿陪床,其他人都开始从小旅店搬东西去新住处。
路程有点远,东西又多,孟月仙花了一块钱叫了个板车才折腾过去。
全家人一齐收了东西,分了房间,开始打扫卫生。
搬家的动静让左邻右舍的人都探出头来看个不停。
围在孟月仙新房周围大都是低矮一层的平房,比二层楼更受欢迎,因为更加便宜。
要不是家里有孩子的人家,谁会来这里租房住,都去住宿舍,更省钱。
孟月仙搬家的动静大,周围邻居冷淡的看了一眼,就各自回家。
住在隔壁的郑玉珍抬头看了看自己相中许久也租不起的房,这就被人租了,心里可不得劲。
又看见这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心里更不痛快。
孟月仙正在打整擦洗简易厨房的水泥板子,瞟到探着头的邻居,脸上刚浮起笑来,刚想打个招呼,郑玉珍立马缩回了头。
想着低头不见抬头见,兴许人家屋子里的孩子在闹人,两个人这才没拉上话,孟月仙就继续忙活手里的活计。
等收拾得差不多,都到了该做晚饭的时候才发现。
这家人什么都留下了,唯独蜂窝煤一块也没剩。
还不知道去哪里买的孟月仙准备去问问刚打过照面的邻居家。
敲了半天门,门板子才被打开,郑玉珍冷着脸一声不吭站在门后。
孟月仙手里拿着一小袋从老家带来的干蘑菇往门里递,“我是刚搬来的孟月仙,以后咱就是邻居了,这是自家采的蘑菇,你尝尝鲜。”
郑玉珍一点不伸手,还是不吱声。
有些尴尬的孟月仙索性直说。
“马上做饭才看见没有蜂窝煤,不知道……”
还没等孟月仙把话说完,薄薄的门板砰的一声被关上。
孟月仙也来了火气,转身就走。
虽说上辈子窝囊,可这辈子她可不想惯着哪个,凭啥她要热脸去贴那冷**。
她有些生气地往家里走,却见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快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