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纯素人 第二十章 PD不容易

小说:娱乐圈纯素人 作者:酒花玉露 更新时间:2021-05-07 02:01:12 源网站:新笔趣阁
  (求收藏!求推荐!)</p>

  韩素让李真敏他们在会客室稍等,自己拿着合同出去交给李彩恩,“找我们合作的律师帮忙看合同,快去快回。</p>

  另外,我们自己的法务部门可以慢慢筹备起来了,不能每次都上外面找人。”</p>

  “内~代表nim,我这就去,跟我们合作的律师事务所就在附近,很快就能回来~”李彩恩应声道。</p>

  韩素回到会客室,对李真敏说,“不好意思,需要等一段时间,大家先喝点咖啡吧~”</p>

  李真敏这会儿也不急了,拉着韩素说,“咖啡就不喝了,聊点正事,出演节目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p>

  韩素郁闷,“不说好多考虑一段时间吗?这才刚过去一晚,还没来得及考虑呢。”</p>

  李真敏故作不满,“哎一古,不是我说你,年轻人要有点闯劲儿,拍个节目怕什么?”</p>

  韩素甩开他的手,“别倚老卖老,小心我拒绝签合同。”</p>

  李真敏跟川剧变脸一样,谄媚道,“别呀,说好的事情,身为公司代表,一定要守信用啊。”</p>

  韩素恶心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行了行了,你多大岁数了?能不能干点人事?”</p>

  “我?35,不大,还年轻着呢。”</p>

  韩素微微诧异,“哟,没看出来,你也算年轻有为了。”</p>

  韩国的综艺制作团队分工比较细化,从整体上分为四个小的团队:制作队(PD、作家、VJ)、照明队、摄像队、出演者(主持人、固定嘉宾、特邀嘉宾)。</p>

  其中照明队和摄像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节目的正常拍摄,保证画面的效果,对节目效果没有直接的影响。</p>

  所以很多照明队和摄像队都身兼不同电视台节目的拍摄工作,甚至有时同时担任同一时间段的竞争节目的拍摄工作。</p>

  而制作队和出演者对于节目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了,可以说是一档综艺就成功与否的核心关键。</p>

  制作队的主要成员包括节目总导演一名、其他导演根据节目规模不同设置两到四名,作家也一样。</p>

  总导演是中国的说法,韩国则叫FD——执行导演,他们是节目拍摄现场的负责人,掌控着节目的进行,同时协调各个小团队之间的工作,与出演者进行沟通。</p>

  韩国的综艺,除了几档直播的音乐舞台以外,几乎都是录播,一期节目的拍摄过程往往历时十几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不等,而播出时间只有40分钟到80分钟不等,后期编辑工作非常浩大。</p>

  后期编辑不仅要剪辑掉没有意思的或者不适合公开播放的画面,还要为了情节的连贯和观众理解的需要而打乱原有画面的顺序,重新剪接出演者的表情、动作、行为以及背景画面。</p>

  如此观众才能在播出时看到衔接自然、流畅的“没有剧本的电视剧”。</p>

  因此,导演在节目进行过程中除掌控全局之外,还需要随时考虑到节目的播出分量,分量。</p>

  哪些场面在播出中可以使用,哪些则只能剪辑掉。</p>

  当拍摄已经进行了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的时候,这其中播出时间能够保证多少?</p>

  这个问题如果等到后期编辑时再考虑就来不及了,必须根据节目的进行状态随时作出判断,然后增加或者保持现有的节目内容或流程。</p>

  否则如果拍摄内容都为不良品,后期编辑时就只能为了保证播出时间而拼凑一些不佳画面,最终导致节目效果下降。</p>

  但谁是最了解一档节目的人?韩国这边的答案估计会出奇一致——总制片人,往往这个职位在国内是由总导演兼任的。</p>

  但在韩国,他们是掌控节目全局的灵魂人物,地位要在FD之上,在国内,歌手的总制片人兼总导演洪大涛,不是歌手红似歌手;</p>

  中国版RunningMan总制片人老余的名字,也随着“撕名牌”的环节渐渐被观众记住。</p>

  其实韩国综艺在创意之初,往往就是一两个人的灵感,这就出现了PD中心制的模式,一档综艺节目从创意开始,是生存还是灭亡全由制作人操控,堪称整个团队的灵魂人物。</p>

  他的麾下,配有FD——之前说的现场执行导演、AD——助理导演。</p>

  除了PD和一部分FD、AD、编剧是电视台台聘外,其他包括照明、VI等工作人员基本都是自由职业者,这就让制作人看起来更像个“包工头”。</p>

  每当一档节目开始筹备,制作人一声呼喊“有工开啦!”,平日歇在家里的小伙伴们便立刻拿上吃饭的家伙上工了。</p>

  比起VJ这种技术活,PD则更考验资历,只有工作5年甚至10年的FD,才有可能担任一档节目的PD。</p>

  再在PD的位置上做出成绩,或者再熬5年以上,才有机会升为电视台里的CP,类似于总监制,负责把关多档节目的创意、制作,就像罗英石。</p>

  然而,在韩国全境,能和罗英石一同站在第一集团的,绝对不超过10人,不,现在大概只有不到5个人,更多的则是尚未出头的普通FD和初出茅庐的AD。</p>

  就像李真敏,他才35岁,从他大学毕业加入电视台开始算起,满打满算有13年的从业经历。</p>

  这才有资格让自己的提案被电视台看重,正式从一名FD升为PD。</p>

  人的一生又有几个13年可以熬?这还是运气好能力强的,韩素为什么惊讶也是因为如此。</p>

  同龄的其它FD,可能还得继续熬上两三年,才有机会真正把控属于自己的节目,被人们恭敬的叫一声PD。</p>

  由此可见在韩国,新人们想要出人头地,可以说比中彩票还难。</p>

  就算你熬资历熬到了PD的位置,但这也不算彻底上岸,毕竟你还没有属于自己的节目,一名普通PD,提出10个节目创意,有一个能过就不错了。</p>

  在正式向电视台提案之前,PD们要进行周密的市场调研——好看吗?播多长?谁会看?谁来演?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p>

  在氛围相对保守的三大无线台中,PD上交创意提案之后,内部的研发中心还会组织专门的分析员对其进行评估。</p>

  而这些分析员们平时只干三件事:坐下看节目、分析收视率、猜观众喜好。</p>

  在更有活力的有线台,评估虽然没那么正式,但也要参考策划部其他PD们的综合意见。</p>

  李真敏好歹让自己的节目处于半立项阶段,这已经是他的人生巅峰了。</p>

  </p>sxbiquge/read/4/4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