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赵徽让徐晃赵云等人,轮流到城下搦战。</p>
而袁绍一直避战,没有派人出战。</p>
袁绍自己也是躲在城内的府邸中,没有在上过城墙。</p>
即使城外骂得在难听袁绍也不出战。</p>
而同时袁绍也产生了撤回邺城的心。</p>
只是他现在离开,常山要交给谁镇守?</p>
之前袁绍都是让颜良负责,他也非常放心。</p>
但是现在,在没有弄明白赵徽放颜良回来的目的前,袁绍已经不敢再将前线的军权交给颜良。</p>
如果颜良反叛,带着几万人反戈一击,在配合赵徽的攻势,完全可以瞬间席卷冀州。</p>
袁绍马上就要成为丧家之犬。这几年打拼的一切,都要化为乌有。</p>
在没有确信颜良可信前,袁绍不敢冒这么大的险。</p>
可是如果不留颜良,让高览他们镇守,袁绍也没有信心,他们能够挡住赵徽。</p>
袁绍回去,肯定会带走一部分兵力,留守常山的兵力数量,将会少于赵徽的兵马。</p>
正常情况下,守城方,就算是兵力少于攻城方一倍,也能守住城池,问题不是很大。</p>
如果不是赵徽亲自率军,袁绍让高览等人负责,也没有太大的关系。</p>
虽然在言语上,袁绍一直蔑视赵徽,可是在心中,袁绍已经一点都不敢小觑赵徽。</p>
就算他亲自坐镇在此,袁绍都有很大的压力。</p>
颜良的伤势好了很多,本来就没有伤到要害,不至于要一直躺在床上。</p>
听着城外的骂声,颜良很想出战可是嘴巴蠕动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发声。</p>
他身体没有受伤前,都不是典韦赵云的对手,现在身上的伤,还没有完全好,出战只能让他再被人俘虏一次。</p>
那个时候就算赵徽不杀他,他也没有颜面再回袁绍这里了。</p>
“吾欲退回邺城,诸位认为谁可镇守常山?”袁绍问道。</p>
沮授道:“可让颜良驻守常山。”</p>
袁绍道:“颜良伤势还未痊愈。”</p>
逢纪出列道:“主公,不必急于一时,我还有一计。”</p>
袁绍本来已经不报希望了,见逢纪还有计谋,于是问道:“你还有何计?”</p>
虽然逢纪之前的几个计谋,全都失败了。</p>
但是袁绍还是愿意听听逢纪新的计谋。只是在心中打定主意,如果逢纪这次的计谋,沮授还是反对的话,那么他也就放弃执行,还是老老实实退回邺城。</p>
这一次,必须要沮授等其他谋士也都同意,袁绍才会考虑。</p>
逢纪道:“可让王家人,假意投降赵徽,和赵徽里应外合,诱骗赵徽前来攻城,到时候先打开城门,放赵徽进来,等赵徽进城之后,在把城门关上。”</p>
后面的话,逢纪也不用说了。</p>
城门一关,进城的人插翅难飞,只能任由袁绍处置。</p>
“诸位,以为此计如何?”</p>
袁绍朝沮授辛评等人问道。</p>
沮授道:“此计可以一试。”</p>
辛评本来想说点其他,但见沮授同意,于是跟着点头道:“就算失败,主公也不会有损失。”</p>
此计是让王家的人假装归降,配合赵徽,夺取常山。</p>
赵徽如果信了,进城之后几乎是必死的局。</p>
而赵徽如果不信,识破了此计,那么就不会进城,袁绍也不会有损失。</p>
“去将王家家主请来。”既然沮授等人都不反对,袁绍也愿意一试。</p>
“主公,还是派个人去王家吧。”沮授道:“城内可能会有赵徽的耳目。”</p>
袁绍点头道:“元图,此计既为你提出,就由你走一趟王家,务必要王家的人配合。”</p>
袁绍心情好了一点,难得喊了逢纪的表字。</p>
逢纪欣然领命,道:“绝不负主公所托。”</p>
王家是常山大族,在常山郡内,势力盘根错节。</p>
但是面对袁绍,王家的人即使心中不愿意,此刻见到逢纪的时候,也只能点头同意。</p>
他们要是敢不配合,袁绍就敢直接对他们动刀子。</p>
袁绍在城内,可是有将近十万的大军,王家就算是常山地头蛇,也只能乖乖听命。</p>
“王家主,最好派一个机灵一点的人去,可千万不要露馅了。”</p>
逢纪已经将计划,全都告诉王家家主汪沆。</p>
“军师放心,我会亲自写一封密信,让王恒送去。”汪沆道。</p>
王恒是他的二儿子。</p>
逢纪在王家,亲眼看着汪沆把信写好,交给王恒,这才离开。</p>
之前几个计谋都失败了,这一次逢纪说什么也要成功,一切都要小心。</p>
就算是汪沆写给赵徽的信,他也要亲自过目一遍,确定没有问题,才让王恒送去。</p>
王恒是悄悄出的城。</p>
等到夜里,才靠近赵徽的营寨。</p>
他一靠近,马上就被辕门处站岗的士兵发现,然后被带到赵徽面前。</p>
“你是汪沆之子王恒?”赵徽打着哈欠道。</p>
他刚刚已经睡下了,不过这个哈欠打的只是给王恒看。</p>
对于赵徽来说,就算一个晚上没睡,他也不会打哈欠。</p>
“回州牧,我是家父二子王恒,此次求见,乃是替家父,送一封信给州牧。”王恒跪在地上道。</p>
赵徽道:“信在哪里?”</p>
乔玄从怀中掏出信封。</p>
赵徽接过信封,拆开取出信纸,手一抖,信纸摊开。</p>
赵徽看完自后,将信递给郭嘉。</p>
等郭嘉徐庶也都看完后,才道:“我怎知你是真心还是假意?”</p>
王恒道:“明晚,家父将会在城内放火,率领人马打开城门,到时候州牧自然知道真假,而我这段时间也不会离开。”</p>
作为王家家主汪沆的二子,王恒显然是要将自己作为人质,来换取赵徽的信任。</p>
他这次来,几乎就是冒着被杀风险。</p>
但是他没有办法,在常山,他们王家必须要向袁绍低头。</p>
他来了,死的可能只是他一个。</p>
他要是不来,整个王家,上千口人,都要被处决。</p>
“希望你不要骗我。不然等我攻破常山,必让王家鸡犬不留。”赵徽道。</p>
“来人,送王公子去休息。”</p>
等王恒被带走后,赵徽问道:“奉孝元直,你们说这王家可信吗?”</p>
郭嘉道:“何须管他是真还是假,主公难道忘记了,我们只要稳扎稳打,必定会获得胜利。”</p>sxbiquge/read/58/58270/ )
而袁绍一直避战,没有派人出战。</p>
袁绍自己也是躲在城内的府邸中,没有在上过城墙。</p>
即使城外骂得在难听袁绍也不出战。</p>
而同时袁绍也产生了撤回邺城的心。</p>
只是他现在离开,常山要交给谁镇守?</p>
之前袁绍都是让颜良负责,他也非常放心。</p>
但是现在,在没有弄明白赵徽放颜良回来的目的前,袁绍已经不敢再将前线的军权交给颜良。</p>
如果颜良反叛,带着几万人反戈一击,在配合赵徽的攻势,完全可以瞬间席卷冀州。</p>
袁绍马上就要成为丧家之犬。这几年打拼的一切,都要化为乌有。</p>
在没有确信颜良可信前,袁绍不敢冒这么大的险。</p>
可是如果不留颜良,让高览他们镇守,袁绍也没有信心,他们能够挡住赵徽。</p>
袁绍回去,肯定会带走一部分兵力,留守常山的兵力数量,将会少于赵徽的兵马。</p>
正常情况下,守城方,就算是兵力少于攻城方一倍,也能守住城池,问题不是很大。</p>
如果不是赵徽亲自率军,袁绍让高览等人负责,也没有太大的关系。</p>
虽然在言语上,袁绍一直蔑视赵徽,可是在心中,袁绍已经一点都不敢小觑赵徽。</p>
就算他亲自坐镇在此,袁绍都有很大的压力。</p>
颜良的伤势好了很多,本来就没有伤到要害,不至于要一直躺在床上。</p>
听着城外的骂声,颜良很想出战可是嘴巴蠕动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发声。</p>
他身体没有受伤前,都不是典韦赵云的对手,现在身上的伤,还没有完全好,出战只能让他再被人俘虏一次。</p>
那个时候就算赵徽不杀他,他也没有颜面再回袁绍这里了。</p>
“吾欲退回邺城,诸位认为谁可镇守常山?”袁绍问道。</p>
沮授道:“可让颜良驻守常山。”</p>
袁绍道:“颜良伤势还未痊愈。”</p>
逢纪出列道:“主公,不必急于一时,我还有一计。”</p>
袁绍本来已经不报希望了,见逢纪还有计谋,于是问道:“你还有何计?”</p>
虽然逢纪之前的几个计谋,全都失败了。</p>
但是袁绍还是愿意听听逢纪新的计谋。只是在心中打定主意,如果逢纪这次的计谋,沮授还是反对的话,那么他也就放弃执行,还是老老实实退回邺城。</p>
这一次,必须要沮授等其他谋士也都同意,袁绍才会考虑。</p>
逢纪道:“可让王家人,假意投降赵徽,和赵徽里应外合,诱骗赵徽前来攻城,到时候先打开城门,放赵徽进来,等赵徽进城之后,在把城门关上。”</p>
后面的话,逢纪也不用说了。</p>
城门一关,进城的人插翅难飞,只能任由袁绍处置。</p>
“诸位,以为此计如何?”</p>
袁绍朝沮授辛评等人问道。</p>
沮授道:“此计可以一试。”</p>
辛评本来想说点其他,但见沮授同意,于是跟着点头道:“就算失败,主公也不会有损失。”</p>
此计是让王家的人假装归降,配合赵徽,夺取常山。</p>
赵徽如果信了,进城之后几乎是必死的局。</p>
而赵徽如果不信,识破了此计,那么就不会进城,袁绍也不会有损失。</p>
“去将王家家主请来。”既然沮授等人都不反对,袁绍也愿意一试。</p>
“主公,还是派个人去王家吧。”沮授道:“城内可能会有赵徽的耳目。”</p>
袁绍点头道:“元图,此计既为你提出,就由你走一趟王家,务必要王家的人配合。”</p>
袁绍心情好了一点,难得喊了逢纪的表字。</p>
逢纪欣然领命,道:“绝不负主公所托。”</p>
王家是常山大族,在常山郡内,势力盘根错节。</p>
但是面对袁绍,王家的人即使心中不愿意,此刻见到逢纪的时候,也只能点头同意。</p>
他们要是敢不配合,袁绍就敢直接对他们动刀子。</p>
袁绍在城内,可是有将近十万的大军,王家就算是常山地头蛇,也只能乖乖听命。</p>
“王家主,最好派一个机灵一点的人去,可千万不要露馅了。”</p>
逢纪已经将计划,全都告诉王家家主汪沆。</p>
“军师放心,我会亲自写一封密信,让王恒送去。”汪沆道。</p>
王恒是他的二儿子。</p>
逢纪在王家,亲眼看着汪沆把信写好,交给王恒,这才离开。</p>
之前几个计谋都失败了,这一次逢纪说什么也要成功,一切都要小心。</p>
就算是汪沆写给赵徽的信,他也要亲自过目一遍,确定没有问题,才让王恒送去。</p>
王恒是悄悄出的城。</p>
等到夜里,才靠近赵徽的营寨。</p>
他一靠近,马上就被辕门处站岗的士兵发现,然后被带到赵徽面前。</p>
“你是汪沆之子王恒?”赵徽打着哈欠道。</p>
他刚刚已经睡下了,不过这个哈欠打的只是给王恒看。</p>
对于赵徽来说,就算一个晚上没睡,他也不会打哈欠。</p>
“回州牧,我是家父二子王恒,此次求见,乃是替家父,送一封信给州牧。”王恒跪在地上道。</p>
赵徽道:“信在哪里?”</p>
乔玄从怀中掏出信封。</p>
赵徽接过信封,拆开取出信纸,手一抖,信纸摊开。</p>
赵徽看完自后,将信递给郭嘉。</p>
等郭嘉徐庶也都看完后,才道:“我怎知你是真心还是假意?”</p>
王恒道:“明晚,家父将会在城内放火,率领人马打开城门,到时候州牧自然知道真假,而我这段时间也不会离开。”</p>
作为王家家主汪沆的二子,王恒显然是要将自己作为人质,来换取赵徽的信任。</p>
他这次来,几乎就是冒着被杀风险。</p>
但是他没有办法,在常山,他们王家必须要向袁绍低头。</p>
他来了,死的可能只是他一个。</p>
他要是不来,整个王家,上千口人,都要被处决。</p>
“希望你不要骗我。不然等我攻破常山,必让王家鸡犬不留。”赵徽道。</p>
“来人,送王公子去休息。”</p>
等王恒被带走后,赵徽问道:“奉孝元直,你们说这王家可信吗?”</p>
郭嘉道:“何须管他是真还是假,主公难道忘记了,我们只要稳扎稳打,必定会获得胜利。”</p>sxbiquge/read/58/58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