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216章上官仪心折

小说:大唐第一败家子 作者:烟雨织轻愁 更新时间:2024-08-21 13:27:54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第216章 上官仪心折

  这位寒梅仙子,居然是李愔的仰慕者。

  额,是李愔诗词还有书法和绘画的仰慕者。

  寒梅仙子本来是个冰山美人,而现在一转身化为仰慕者,还是让李愔极为受用的。

  并且,这寒梅仙子在一些观点上,竟然和李愔有相通之处。

  这不由让李愔感觉到惊奇,同时,也对寒梅仙子的好感大增。

  这时候,寒梅仙子不由嫣然一笑说道:“妾身在得知殿下所做的梅雪一诗的时候,就觉得殿下这首诗,是为妾身所做呢!”

  说罢,忍不住起身,清声吟哦起来:“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吟诵完之后,寒梅仙子不由央求道:“殿下,妾身非常喜欢殿下的画和字,不知殿下可否为妾身画一幅画,然后将这首诗题在上面呢?”

  面对寒梅仙子的这种要求,李愔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接着,李愔拿出针孔摄像机,为寒梅仙子拍摄下来之后,然后到密室将画像打印出来。

  紧跟着,用瘦金体将梅雪题在上面。

  想了想,李愔再次写下一首诗。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这首诗,本来就是梅雪两首之中的第二首。

  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可谓是相得益彰。

  等寒梅仙子走后,看着寒梅仙子远去的背影, 李愔的脸上, 则是露出耐人寻味的神色。

  当天,这件事情便在整个长安城中传扬开来。

  而那副李愔为寒梅仙子所做的画像, 还有上面的两首梅雪诗, 更是惹得无数人前往醉春楼围观。

  要知道,梁王殿下的画作, 被世人视为神作。

  但是梁王画作在外面流传的, 也不过就是卢国公几位手中,在民间,并没有流传开去。

  而此时, 醉春楼了里面居然有一副,并且上面还有梁王殿下的一首新诗和墨宝,怎能不惹得众人前往围观呢?

  一时之间,醉春楼的风头,直接盖过了丽春院。

  结果到了第二日,丽春院的菊花仙子,便到梁王府上, 前来拜访。

  现在,李愔几乎已经成为百晓生一般的人物。

  任你再风华绝代的仙子,如果没有梁王所写的一首诗词的话,那身价也会受到质疑。

  未得梁王诗作传,便称仙子也枉然。

  而李愔见到菊花仙子之后, 不由也为之赞叹。

  这菊花仙子,果然是一尤物啊!

  这容貌并不弱于寒梅仙子, 而那种风流妩媚之态,则是胜之十分!

  当然了, 寒梅仙子身上的那种冷若冰霜的气质,也是菊花仙子所不曾具备的。

  这女子, 叫菊花仙子怕是被叫错了吧!

  不过想找一种花来为之命名,还真的不容易呢!

  菊花仙子在喝过茶水之后,也为之吃惊赞叹。

  并且, 在和菊花仙子的交谈之中, 李愔同样吃惊地发现,这位菊花仙子, 和他也很有共同语言。

  交谈许久,菊花仙子同样求一幅画和一诗,李愔同样没有拒绝。

  李愔当场做了一首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不过,等菊花仙子走后,李愔脸上却是露出一丝冷笑。

  哼,这些世家,不知道又想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有什么招数,只管使出来好了。

  别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便好!

  而菊花仙子在得到梁王的画作和诗作之后,果然又将局面搬了回来。

  现在长安城中青楼的格局,再次回到三国鼎立的状态。

  ……

  五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李愔命令小六子所做的事情,也全部都完成。

  这十一个村庄,其中有六个,背后靠山丘。

  其他五个,距离稍远,不过也都靠着高岗。

  在这些地方,小六子带着人,按照李愔的要求,建造了一排排的木屋。

  木屋里面,存放着足够他们食用十日的粮食,还有锅灶等物,足够他们生活一段时间了。

  而这十一个村子里的村民,看到这一切,则是冷笑不已。

  现在, 他们更加坚定了他们村子里有宝贝的传言。

  如果没有宝贝的话,那梁王疯了不成?

  会这么好心的为他们建造房屋, 还储备粮食?

  哼!

  但是想要轻易的让他们搬走, 连门都没有!

  不给他们每家一万贯钱的话, 他们是绝对不会搬走的。

  而李愔在听到,小六子已经将房屋全部都做好之后,李愔在褒奖了小六子一番之后,直接到军营之中找到薛仁贵,命薛仁贵带上一千护卫军出城。

  就在薛仁贵整理好队伍,一行人准备出城的时候,上官仪出现在李愔面前,脸色郑重地问道:“殿下,你这是要去哪里?”

  看到上官仪出现,李愔脸上露出几分赫然之色。

  李愔做这件事情之前,就预料到上官仪会坚决反对,因此,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上官仪。

  但是没想到在他出发之前,还是被上官仪给堵到了。

  李愔只好无奈地说道:“上官长史,我准备带领护卫军强行让那些百姓搬迁。”

  上官仪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殿下,可是你这么做,会惹出天大的麻烦来的!万一没有暴雨爆发的话,殿下你将会背负一世的污点,对殿下的大业,极为不利。”

  沉默了片刻,李愔说道:“这些,本王都知道。可是,本王做不到明明有能力去救那些百姓,可本王就为了顾忌利害而不去做。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件事情,本王已经决定了!”

  听到李愔的话,上官仪叹息一声,然后对李愔深深一揖说道:“属下替那些百姓,谢过殿下!今后,殿下便是我上官仪的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