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虽是武将出身,却对诗词歌赋极其热爱。
尤其是书法方面,更是有着深厚的造诣。
他常常在闲暇之余,挥毫泼墨,将心中的豪情壮志融入字里行间。
贞观初年,李二为笼络天下文人仕子。
有意收藏书法字帖。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王羲之的字。
而《兰亭序》,便是李二最想得到的,于是便命人四处寻访。
后来打探到,永欣寺僧人辩才,为王羲之第七代嫡孙僧智永的再传弟子。
此人手中收藏着《兰亭序》的真迹。
然而,却从不示人。
李二得知后,曾多次想要高价索求。
均被辩才婉拒。
于是。
一场关于如何“智取”《兰亭序》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李二找来谋士,商议对策。
经过一番商议,房玄龄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此事。
萧翼化装成书生模样,带上王羲之的作品来到永欣寺,假扮成游客观赏壁画,吸引辩才的注意。
二人逐渐开始变得熟络起来。
可谓是志趣相投,惺惺相惜。
一起探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直到某一天,萧翼拿出自己珍藏的王羲之字帖让辩才一起欣赏。
并表达出自己对王字的由衷热爱。
辩才被萧翼的真诚感动了,却指出,萧翼珍藏的王字,其实并不是最好的王字。
真正的绝妙王字乃是《兰亭序》。
萧翼听闻此言,心中暗自窃喜,表面却装作惊讶与好奇,问道:
“原来世间还有比这些字帖更为珍贵的王字?
我对此深感好奇,能否请教大师,这《兰亭序》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辩才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对《兰亭序》的敬仰之情,缓缓道:
“《兰亭序》乃王羲之酒后挥毫,一气呵成,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它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神韵。”
萧翼故作惊叹道:
“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神奇之作!
若有机会一睹真容,此生无憾矣。”
辩才见状,叹息道:
“实不相瞒,我虽收藏有《兰亭序》真迹,但此等珍宝,怎能轻易示人?
况且,我也担心一旦传扬出去,会引来无数麻烦。”
萧翼趁机道:
“大师所言极是。这等珍宝,确实应当谨慎保管。
不过,我既然与大师有缘相识,何不将此珍宝借我观赏几日?
我保证绝不会对外泄露,更不会私自带走。”
辩才犹豫片刻,最终点了点头道:
“既然你如此热爱王字,又与我投缘,我便破例一回,将《兰亭序》借你一观。
但切记,务必小心保管,不得有丝毫闪失。”
萧翼心中大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就这样。
一场关于智取《兰亭序》的较量,在永欣寺的宁静中悄然展开。
萧翼在得到《兰亭序》后,便令人快马带回了长安。
而萧翼本人,因为骗取《兰亭序》内疚自责。
最后留在永欣寺出家做了和尚。
而且还是做了辩才的徒弟。
李二在得到《兰亭序》真迹后。
立刻让人临摹拓写。
其中便有初唐书法大家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等人。
李二更是将摹本赏赐给有功大臣,以
广泛传播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一时间,临摹王字在长安盛行成风。
更是形成了一股文人热潮。
而后世所看到的《兰亭序》字帖,其实都是临摹品。
真迹早已不知去向。
而这些临摹品中,尤其以冯承素的神龙本,最为接近《兰亭序》原作。
现在。
庄舟眼前这幅可是真正的《兰亭序》真迹啊!
活着能看上一眼。
也算是值了!
“庄舟,你怎么不说话?
在想啥呢?”
“啊?我……”
庄舟回过神来,连忙拱手道:
“我在想,居然此生有幸能亲眼看到这天下第一行书,也不枉我虚行大唐了。”
说着,深吸一口气,再次仔细端详着这幅字。
神情里全然是崇敬。
仿佛能感受到王羲之当年的风采和神韵。
李二见庄舟如此喜欢,便说道:
“你既然喜欢,朕便赠予你一幅摹本如何?”
庄舟闻言,心中一惊。
这不就是临摹品吗?
不过嘛!
别以为随便的人都能获得这临摹品。
这都是为大唐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有资格。
再说了!
对庄舟来说,即便他把临摹品拿回去。
那也足以轰动文物界了!
不过庄舟还是得客气一下。
连忙摆手道:
“陛下,这可使不得!
此等墨宝乃是无价之宝,我怎敢接受?”
李二却笑道:
“你本是才华横溢,又忠心为大唐出谋划策,更是为朕解忧不少。
此等字画本就是给懂行的人,朕赏赐与你,你收下便是!”
庄舟见李二态度坚决,心中也是感动不已。
他当然知道,这份礼物不仅代表着李二的信任与器重。
更代表着他在这个时代,真正的已经有了一席之地。
事已至此,也就不用再客气了:
“多谢陛下厚赐,我定当竭尽全力,为大唐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哈哈~~~!”
李二洋洋大笑,对这些新词早不见怪了:
“好!接下来,朕也会全力支持你发展农业生产。
朕已经下旨司农司,从今春开始,要在全国各州府种植高产农作物。
另外。
关于水泥、砖窑生产,朕也已经让将作监委派官员在全国推广新建窑场,烧制水泥。
这些都将是大唐接下来着重发展的方向。”
这些计划,当然也是庄舟提出来的。
现在的李二,对于大唐的未来也是充满了憧憬。
樵猪之法已经在全国进行推广,这是庄舟带来的为大唐第一个大变革。
说起来,这只是很小的一件事。
然而,正是这小小的蝴蝶煽动翅膀。
历史的轨道便开始转了向。
而庄舟深知,要想彻底改造大唐,让大唐升维。
这条路还有很长很长需要走。
不仅是农业,还有工业、商业等各方面都需要发展。
而要做成这些事。
当下还着重需要广泛招揽各地英才,培养新型人才。
趁着今夜李二兴致极高,又有李承乾陪着。
庄舟索性就把自己心中的想法都给一一说了出来。
他心中的宏伟计划,单靠李二这一代人是完成不了的。
而作为李承乾的老师,太子殿下无疑将是庄舟最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庄舟便又将心里的计划说了出来:
“陛下,我有一个关于大唐未来的五年计划,想要和你聊聊?”
“大唐未来的五年计划?”
李二闻言,顿时一凛。
目光看了一眼李承乾,随后回看着庄舟点了点头:
“愿闻其详!”
尤其是书法方面,更是有着深厚的造诣。
他常常在闲暇之余,挥毫泼墨,将心中的豪情壮志融入字里行间。
贞观初年,李二为笼络天下文人仕子。
有意收藏书法字帖。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王羲之的字。
而《兰亭序》,便是李二最想得到的,于是便命人四处寻访。
后来打探到,永欣寺僧人辩才,为王羲之第七代嫡孙僧智永的再传弟子。
此人手中收藏着《兰亭序》的真迹。
然而,却从不示人。
李二得知后,曾多次想要高价索求。
均被辩才婉拒。
于是。
一场关于如何“智取”《兰亭序》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李二找来谋士,商议对策。
经过一番商议,房玄龄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此事。
萧翼化装成书生模样,带上王羲之的作品来到永欣寺,假扮成游客观赏壁画,吸引辩才的注意。
二人逐渐开始变得熟络起来。
可谓是志趣相投,惺惺相惜。
一起探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直到某一天,萧翼拿出自己珍藏的王羲之字帖让辩才一起欣赏。
并表达出自己对王字的由衷热爱。
辩才被萧翼的真诚感动了,却指出,萧翼珍藏的王字,其实并不是最好的王字。
真正的绝妙王字乃是《兰亭序》。
萧翼听闻此言,心中暗自窃喜,表面却装作惊讶与好奇,问道:
“原来世间还有比这些字帖更为珍贵的王字?
我对此深感好奇,能否请教大师,这《兰亭序》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辩才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对《兰亭序》的敬仰之情,缓缓道:
“《兰亭序》乃王羲之酒后挥毫,一气呵成,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它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神韵。”
萧翼故作惊叹道:
“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神奇之作!
若有机会一睹真容,此生无憾矣。”
辩才见状,叹息道:
“实不相瞒,我虽收藏有《兰亭序》真迹,但此等珍宝,怎能轻易示人?
况且,我也担心一旦传扬出去,会引来无数麻烦。”
萧翼趁机道:
“大师所言极是。这等珍宝,确实应当谨慎保管。
不过,我既然与大师有缘相识,何不将此珍宝借我观赏几日?
我保证绝不会对外泄露,更不会私自带走。”
辩才犹豫片刻,最终点了点头道:
“既然你如此热爱王字,又与我投缘,我便破例一回,将《兰亭序》借你一观。
但切记,务必小心保管,不得有丝毫闪失。”
萧翼心中大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就这样。
一场关于智取《兰亭序》的较量,在永欣寺的宁静中悄然展开。
萧翼在得到《兰亭序》后,便令人快马带回了长安。
而萧翼本人,因为骗取《兰亭序》内疚自责。
最后留在永欣寺出家做了和尚。
而且还是做了辩才的徒弟。
李二在得到《兰亭序》真迹后。
立刻让人临摹拓写。
其中便有初唐书法大家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等人。
李二更是将摹本赏赐给有功大臣,以
广泛传播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一时间,临摹王字在长安盛行成风。
更是形成了一股文人热潮。
而后世所看到的《兰亭序》字帖,其实都是临摹品。
真迹早已不知去向。
而这些临摹品中,尤其以冯承素的神龙本,最为接近《兰亭序》原作。
现在。
庄舟眼前这幅可是真正的《兰亭序》真迹啊!
活着能看上一眼。
也算是值了!
“庄舟,你怎么不说话?
在想啥呢?”
“啊?我……”
庄舟回过神来,连忙拱手道:
“我在想,居然此生有幸能亲眼看到这天下第一行书,也不枉我虚行大唐了。”
说着,深吸一口气,再次仔细端详着这幅字。
神情里全然是崇敬。
仿佛能感受到王羲之当年的风采和神韵。
李二见庄舟如此喜欢,便说道:
“你既然喜欢,朕便赠予你一幅摹本如何?”
庄舟闻言,心中一惊。
这不就是临摹品吗?
不过嘛!
别以为随便的人都能获得这临摹品。
这都是为大唐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有资格。
再说了!
对庄舟来说,即便他把临摹品拿回去。
那也足以轰动文物界了!
不过庄舟还是得客气一下。
连忙摆手道:
“陛下,这可使不得!
此等墨宝乃是无价之宝,我怎敢接受?”
李二却笑道:
“你本是才华横溢,又忠心为大唐出谋划策,更是为朕解忧不少。
此等字画本就是给懂行的人,朕赏赐与你,你收下便是!”
庄舟见李二态度坚决,心中也是感动不已。
他当然知道,这份礼物不仅代表着李二的信任与器重。
更代表着他在这个时代,真正的已经有了一席之地。
事已至此,也就不用再客气了:
“多谢陛下厚赐,我定当竭尽全力,为大唐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哈哈~~~!”
李二洋洋大笑,对这些新词早不见怪了:
“好!接下来,朕也会全力支持你发展农业生产。
朕已经下旨司农司,从今春开始,要在全国各州府种植高产农作物。
另外。
关于水泥、砖窑生产,朕也已经让将作监委派官员在全国推广新建窑场,烧制水泥。
这些都将是大唐接下来着重发展的方向。”
这些计划,当然也是庄舟提出来的。
现在的李二,对于大唐的未来也是充满了憧憬。
樵猪之法已经在全国进行推广,这是庄舟带来的为大唐第一个大变革。
说起来,这只是很小的一件事。
然而,正是这小小的蝴蝶煽动翅膀。
历史的轨道便开始转了向。
而庄舟深知,要想彻底改造大唐,让大唐升维。
这条路还有很长很长需要走。
不仅是农业,还有工业、商业等各方面都需要发展。
而要做成这些事。
当下还着重需要广泛招揽各地英才,培养新型人才。
趁着今夜李二兴致极高,又有李承乾陪着。
庄舟索性就把自己心中的想法都给一一说了出来。
他心中的宏伟计划,单靠李二这一代人是完成不了的。
而作为李承乾的老师,太子殿下无疑将是庄舟最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庄舟便又将心里的计划说了出来:
“陛下,我有一个关于大唐未来的五年计划,想要和你聊聊?”
“大唐未来的五年计划?”
李二闻言,顿时一凛。
目光看了一眼李承乾,随后回看着庄舟点了点头:
“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