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东宫中。
铁喜一脸凝重的坐在龙案之前,张爱神色肃穆的走了过来。
“殿下,太医们都束手无策,朱大人应该扛不过今夜了。”
听到张爱的话后,铁喜微一沉默,而后立刻站起身:“去朱府。”
“殿下不能去啊……”
“为何?”
“一来,现在正为殿下筹备大婚,这是大喜事,怎能再见生死,二来是,朱大人害的是急病,殿下身系社稷,不能不谨慎为之,还望殿下三思而后行。殿下,听奴婢一句劝,不要去了,现在朱大人一直在昏迷之中,去了也……殿下,朱大人也不希望这个样子面圣。”
听完张爱的话后,铁喜慢慢的坐了下去,他想了想后开口说道:“你去一趟吧,代替我去,送朱大人一程。”
“是,殿下……”张爱说完之后,慢慢的退出东宫。
铁喜深深的叹了口气。
自己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很多人却都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不免有些悲伤。
铁喜忽然想起了赵祯,自己叫了十几年的皇祖父,也就这些时日了。
朱进忠因为自己临死之前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难道让自己的皇祖父在临死之前也见不到那个孩子吗?
这一刻,铁喜有了一丝负罪感。
过了许久后,铁喜将心中的这些不好的情绪全部丢了出去,想了想朱进忠若是真的走了,自己该怎么处理。
朱启明现在替自己出海了。
这都两年的时间了,但按理说朱进忠的爵位是要交给他的儿子。
等朱启明几年也不太合适,何况,茫茫大海,生死未知。
不可能让朱进忠的爵位一直等着吧。
想了一会儿,铁喜也没有想到什么妥善的处理办法,只能先拖着,拖个两三年,给朱启明一点时间。
铁喜站起身,走出了东宫,看着满天的星辰,默默不语。
朱大人身体一直都很好,除了那点男人都喜欢的东西之外,没有其他不良嗜好,忽然暴病不起,这是谁都无法想到的事情。
此时朱府哭喊声一片。
朱大人的五个儿子,六个儿媳,和已经出嫁的女儿都跪在一旁,微微抽泣着。
床上的朱进忠,面黄肌瘦,须发皆白,整个人暮气沉沉,虽然现在还喘着气,可气息越来越低,眼看着是撑不了多久了。
朱进忠躺在床上,身体虚弱,却能听到自己儿女的哭声,他想开口喊人,却没有力气说出话来。
真的要死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见到自己的嫡子朱启明,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大儿子……
朱进忠并不害怕死亡,他很坦然,第一次感觉身体不适后就有这种预感,自己可能命不久矣。
他立即就回到了府上,先看了看自己的老兄弟,那匹汗血宝马,在亲兵的帮助下,翻身上马,在院子里面转了转后,又将自己的嫡孙子朱祁叫来,并抓着朱祁的手在上面写下了忠这个字。
朱祁不解问道:“爷爷,你在孙儿手中写的什么?”
朱大人笑了笑:“乃是忠字,望我孙儿承接爵位之后,能对得起殿下和朝廷,莫负吾望。”
说完这些话,朱大人便让下人将朱祁带了下去,怕自己死在了他的面前,而后苦笑一声,想着大海的方向看去:“混账东西,真让你说对了,爹等不到你回来了,哈哈,不过爹也不让你好过,你的爵位,爹给你儿子了,你回来要是到我坟墓上骂也没有用,想要爵位?自己争去吧。”
说完这些话后,朱进忠便倒了下去,昏迷不醒。
朱进忠昏迷后,朱府立即乱成一团,先是差人去请郎中,到宫中递了信,而后又将在外的女儿儿子都叫回府中。
朱府的儿女中,除了朱启明,还有一个儿子有继承爵位的资格。
就是嫡次子朱哲。
朱哲跪在地上,低声抽泣,他时不时看着躺在病榻上的老爹,希望他能睁开眼睛,喊自己的名字。
他跪着,心底却想着很多不着边际的事情。
大哥在得时候,当然没有他什么事情,可现在朱启明出海了,这让朱哲有了些许的幻想,自己有可能继承朱进忠的爵位。
跟朱启明比起来,朱哲无疑是一个合格的儿子,温顺知礼,但在朱进忠看来,却有些懦弱无能呢。
躺在床上的朱进忠,咳了一声,仿佛就是这一声音,像是一个信号,慢慢停下了呼吸。
一直侯在旁边的太医在查看一番后,摇了摇头……
女眷们立即涌了上去放声大哭。
此时的朱哲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更多了。
他一直都很孝顺,这个时候心里面涌出的想法,让他一阵羞愧。
他深吸一口气,想要将脑袋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部抛去,于是重重的磕着头,这场面把不少人都吓坏了,有人想去拉他,却被他一把甩开。
他还是一个头一个头的磕着。
父亲去世,他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爵位,他还算是人吗?
就这么一下一下,让他的脑袋渐渐清醒,眼泪混着鲜血粘在地上。
此时他的嫂嫂,朱启明子妻开口说道:“朱哲,你大哥不在府中,你是家中嫡子,爹的身后之事,都要你来出面,即便悲伤,也不可这样伤了自己,你先出去吧。
宫中来的人,军营来的人都在外院,我们都是女眷,不方便出面,你去吧,告诉他们你父亲的消息。”
听到嫂子的话后,朱哲终于停下了,看了看自己的嫂子,点了点头。
他额头上沾满血迹,慢慢的站起身,而看着躺在床上的父亲,心中一片苦涩。
朱府外院之中。
站满了人。
东京城的武将和数名官员,还有张爱也亲自到了,所有人在外院之中焦急的等待着。
正当此时,失魂落魄,双眼通红的朱哲走了出来。
…………
这个夜,铁喜没有睡那么早,而是一直坐在东宫中。
张爱不在宫中,伺候在一旁的太监宫女也不敢去劝说。
等了许久后,张爱回来了。
“殿下,朱大人去世了。”
铁喜点了点头问道:“可受痛苦。”
“殿下,听太医说,朱大人是在睡梦中离世的,应该没有受到什么痛苦。”
“朱大人到最后也没有跟他的孩子们说上一句话,交代一些事情。”
“听亲兵说,朱大人回府之前,曾于他的爱马告别,而后又专门与朱启明之子朱祁聊了许多,送走朱祁后,朱大人笑了笑,就倒了下去。”
铁喜闻言稍稍愣神,而后收起了思绪,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朱进忠的样子。
他看着自己从一个孩童长成现在的少年模样,而自己也看着他从一个健壮干练的硬汉变成了老头模样。
一个在向上走,而一个却向下走。
无论如何,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还要继续……
不过,不管怎么说,朱进忠都有一个好的下场……
铁喜长出一口气,算是自己的自我安慰方式,他对朱尽忠可一直都不能算太好,就在这东宫中,他都不知道用各种方式训斥过朱进忠多少次了。
虽然说,他的本意是让朱进忠多注意,希望有个善终,但被一个孩子总这样训斥,想必他也多有难受。
“殿下,这是朱大人给您写的奏章,一年前就写好了。”
铁喜赶忙说道:“给我。”
张爱听到之后,赶忙将奏章放到了铁喜的手中。
这封奏章是在朱启明出海后,写下来的,里面写了对于自己爵位继承的安排,对于对大宋的展望和回顾,写的已经不能算是奏章了,倒是像极了身后事的嘱托。
不过看到朱进忠将爵位让给朱祁之后,铁喜忍不住暗骂一声老狐狸。
朱尽忠虽然平日看起来莽撞,但心里的算计丝毫不差于那些文官,朱启明出海,回不来大家都感到可惜,可要是回来了毫无疑问是可以受爵的,可到时候朱启明若是继承朱进忠的爵位,在往上封赏,一定会变得非常危险。
现在朱尽忠这一手,将朱启明从他的绝味的位置上给剥离出来,这不就有提升的空间了吗?
父子两个爵位,在大宋必定是一桩美谈。
若坐在这里的是赵祯,肯定不会允许的,但铁喜却觉得没什么,他觉得朱尽忠这也是给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只要朱启明有能力,自己成全他又如何。
看完整封奏折之后,铁喜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而后提笔写上:“准。”
写完之后,铁喜闭上了眼睛。
批完朱大人最后的一封奏章后,铁喜放下笔,想到了不知道在何处,在干什么的朱启明。
第二日,朱尽忠去世的消息,传遍整个东京。
朱府也开始准备起了丧事。
消息传到应天府的时候,尉迟江晚吓了一跳,急忙就想赶回来,给朱大人送行。
朱尽忠跟尉迟江晚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过节,唯一矛盾的就是当初吃空饷的事情,过去那么多年,事情过了这么久,早就冰释前嫌了。
朱尽忠死了,也让尉迟江晚唏嘘不已,人生一世,谁都逃不过一个死字,就看活着能做多少事了。
铁喜一脸凝重的坐在龙案之前,张爱神色肃穆的走了过来。
“殿下,太医们都束手无策,朱大人应该扛不过今夜了。”
听到张爱的话后,铁喜微一沉默,而后立刻站起身:“去朱府。”
“殿下不能去啊……”
“为何?”
“一来,现在正为殿下筹备大婚,这是大喜事,怎能再见生死,二来是,朱大人害的是急病,殿下身系社稷,不能不谨慎为之,还望殿下三思而后行。殿下,听奴婢一句劝,不要去了,现在朱大人一直在昏迷之中,去了也……殿下,朱大人也不希望这个样子面圣。”
听完张爱的话后,铁喜慢慢的坐了下去,他想了想后开口说道:“你去一趟吧,代替我去,送朱大人一程。”
“是,殿下……”张爱说完之后,慢慢的退出东宫。
铁喜深深的叹了口气。
自己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很多人却都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不免有些悲伤。
铁喜忽然想起了赵祯,自己叫了十几年的皇祖父,也就这些时日了。
朱进忠因为自己临死之前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难道让自己的皇祖父在临死之前也见不到那个孩子吗?
这一刻,铁喜有了一丝负罪感。
过了许久后,铁喜将心中的这些不好的情绪全部丢了出去,想了想朱进忠若是真的走了,自己该怎么处理。
朱启明现在替自己出海了。
这都两年的时间了,但按理说朱进忠的爵位是要交给他的儿子。
等朱启明几年也不太合适,何况,茫茫大海,生死未知。
不可能让朱进忠的爵位一直等着吧。
想了一会儿,铁喜也没有想到什么妥善的处理办法,只能先拖着,拖个两三年,给朱启明一点时间。
铁喜站起身,走出了东宫,看着满天的星辰,默默不语。
朱大人身体一直都很好,除了那点男人都喜欢的东西之外,没有其他不良嗜好,忽然暴病不起,这是谁都无法想到的事情。
此时朱府哭喊声一片。
朱大人的五个儿子,六个儿媳,和已经出嫁的女儿都跪在一旁,微微抽泣着。
床上的朱进忠,面黄肌瘦,须发皆白,整个人暮气沉沉,虽然现在还喘着气,可气息越来越低,眼看着是撑不了多久了。
朱进忠躺在床上,身体虚弱,却能听到自己儿女的哭声,他想开口喊人,却没有力气说出话来。
真的要死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见到自己的嫡子朱启明,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大儿子……
朱进忠并不害怕死亡,他很坦然,第一次感觉身体不适后就有这种预感,自己可能命不久矣。
他立即就回到了府上,先看了看自己的老兄弟,那匹汗血宝马,在亲兵的帮助下,翻身上马,在院子里面转了转后,又将自己的嫡孙子朱祁叫来,并抓着朱祁的手在上面写下了忠这个字。
朱祁不解问道:“爷爷,你在孙儿手中写的什么?”
朱大人笑了笑:“乃是忠字,望我孙儿承接爵位之后,能对得起殿下和朝廷,莫负吾望。”
说完这些话,朱大人便让下人将朱祁带了下去,怕自己死在了他的面前,而后苦笑一声,想着大海的方向看去:“混账东西,真让你说对了,爹等不到你回来了,哈哈,不过爹也不让你好过,你的爵位,爹给你儿子了,你回来要是到我坟墓上骂也没有用,想要爵位?自己争去吧。”
说完这些话后,朱进忠便倒了下去,昏迷不醒。
朱进忠昏迷后,朱府立即乱成一团,先是差人去请郎中,到宫中递了信,而后又将在外的女儿儿子都叫回府中。
朱府的儿女中,除了朱启明,还有一个儿子有继承爵位的资格。
就是嫡次子朱哲。
朱哲跪在地上,低声抽泣,他时不时看着躺在病榻上的老爹,希望他能睁开眼睛,喊自己的名字。
他跪着,心底却想着很多不着边际的事情。
大哥在得时候,当然没有他什么事情,可现在朱启明出海了,这让朱哲有了些许的幻想,自己有可能继承朱进忠的爵位。
跟朱启明比起来,朱哲无疑是一个合格的儿子,温顺知礼,但在朱进忠看来,却有些懦弱无能呢。
躺在床上的朱进忠,咳了一声,仿佛就是这一声音,像是一个信号,慢慢停下了呼吸。
一直侯在旁边的太医在查看一番后,摇了摇头……
女眷们立即涌了上去放声大哭。
此时的朱哲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更多了。
他一直都很孝顺,这个时候心里面涌出的想法,让他一阵羞愧。
他深吸一口气,想要将脑袋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部抛去,于是重重的磕着头,这场面把不少人都吓坏了,有人想去拉他,却被他一把甩开。
他还是一个头一个头的磕着。
父亲去世,他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爵位,他还算是人吗?
就这么一下一下,让他的脑袋渐渐清醒,眼泪混着鲜血粘在地上。
此时他的嫂嫂,朱启明子妻开口说道:“朱哲,你大哥不在府中,你是家中嫡子,爹的身后之事,都要你来出面,即便悲伤,也不可这样伤了自己,你先出去吧。
宫中来的人,军营来的人都在外院,我们都是女眷,不方便出面,你去吧,告诉他们你父亲的消息。”
听到嫂子的话后,朱哲终于停下了,看了看自己的嫂子,点了点头。
他额头上沾满血迹,慢慢的站起身,而看着躺在床上的父亲,心中一片苦涩。
朱府外院之中。
站满了人。
东京城的武将和数名官员,还有张爱也亲自到了,所有人在外院之中焦急的等待着。
正当此时,失魂落魄,双眼通红的朱哲走了出来。
…………
这个夜,铁喜没有睡那么早,而是一直坐在东宫中。
张爱不在宫中,伺候在一旁的太监宫女也不敢去劝说。
等了许久后,张爱回来了。
“殿下,朱大人去世了。”
铁喜点了点头问道:“可受痛苦。”
“殿下,听太医说,朱大人是在睡梦中离世的,应该没有受到什么痛苦。”
“朱大人到最后也没有跟他的孩子们说上一句话,交代一些事情。”
“听亲兵说,朱大人回府之前,曾于他的爱马告别,而后又专门与朱启明之子朱祁聊了许多,送走朱祁后,朱大人笑了笑,就倒了下去。”
铁喜闻言稍稍愣神,而后收起了思绪,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朱进忠的样子。
他看着自己从一个孩童长成现在的少年模样,而自己也看着他从一个健壮干练的硬汉变成了老头模样。
一个在向上走,而一个却向下走。
无论如何,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还要继续……
不过,不管怎么说,朱进忠都有一个好的下场……
铁喜长出一口气,算是自己的自我安慰方式,他对朱尽忠可一直都不能算太好,就在这东宫中,他都不知道用各种方式训斥过朱进忠多少次了。
虽然说,他的本意是让朱进忠多注意,希望有个善终,但被一个孩子总这样训斥,想必他也多有难受。
“殿下,这是朱大人给您写的奏章,一年前就写好了。”
铁喜赶忙说道:“给我。”
张爱听到之后,赶忙将奏章放到了铁喜的手中。
这封奏章是在朱启明出海后,写下来的,里面写了对于自己爵位继承的安排,对于对大宋的展望和回顾,写的已经不能算是奏章了,倒是像极了身后事的嘱托。
不过看到朱进忠将爵位让给朱祁之后,铁喜忍不住暗骂一声老狐狸。
朱尽忠虽然平日看起来莽撞,但心里的算计丝毫不差于那些文官,朱启明出海,回不来大家都感到可惜,可要是回来了毫无疑问是可以受爵的,可到时候朱启明若是继承朱进忠的爵位,在往上封赏,一定会变得非常危险。
现在朱尽忠这一手,将朱启明从他的绝味的位置上给剥离出来,这不就有提升的空间了吗?
父子两个爵位,在大宋必定是一桩美谈。
若坐在这里的是赵祯,肯定不会允许的,但铁喜却觉得没什么,他觉得朱尽忠这也是给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只要朱启明有能力,自己成全他又如何。
看完整封奏折之后,铁喜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而后提笔写上:“准。”
写完之后,铁喜闭上了眼睛。
批完朱大人最后的一封奏章后,铁喜放下笔,想到了不知道在何处,在干什么的朱启明。
第二日,朱尽忠去世的消息,传遍整个东京。
朱府也开始准备起了丧事。
消息传到应天府的时候,尉迟江晚吓了一跳,急忙就想赶回来,给朱大人送行。
朱尽忠跟尉迟江晚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过节,唯一矛盾的就是当初吃空饷的事情,过去那么多年,事情过了这么久,早就冰释前嫌了。
朱尽忠死了,也让尉迟江晚唏嘘不已,人生一世,谁都逃不过一个死字,就看活着能做多少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