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 第300章分封高丽

小说:银狐 作者:孑与2 更新时间:2024-08-04 19:16:39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赵怀德到了东京之后,先休息了两日,最先召见他的是赵祯。

  赵怀德拜会皇帝后的第二日后,得到了铁喜的召见。

  赵怀德在这次事件中的角色被铁喜调查的清清楚楚,也看出来,这位沂王也不是无能王爷,所以在弄清情况之后,觉得沂王这个人应该是可以利用起来的。

  高丽虽然还在打仗,但大形势已经被控制,芒州城也被占领三个多月,让一个大宋的王爷进入高丽,等到战事结束之后,成为大宋在高丽的第一个藩王。

  这个事情,铁喜已经想很久了,因为不管是自己那位身份有疑的小皇叔,还是以后自己的儿子,想让他们未来代替皇帝治理一方土地,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高丽被占领之后,作为第一个外派的宗亲,他需要一个德高望重,且有些手段的人物坐镇,也能对之后派去其他地方的宗亲们起到一定的带领作用。

  这个时候沂王在洪州府帮孔城做的事情,让他一下进入了铁喜的视线。

  东宫中,沂王见到了铁喜。

  赵怀德向铁喜行礼,不过因为铁喜还不是皇帝,倒是不需要跪拜。

  赵怀德等铁喜回礼后,便听到了铁喜说道:“给沂王赐座。”

  两名小太监端着一张椅子慢慢的走了过来。

  “谢殿下。”说完之后,赵怀德便坐了下去。

  铁喜看着赵怀德坐下后,便开口说道:”洪州之事,沂王功不可没。“

  赵怀德听完之后,心里面顿时一沉,根据自己对太子殿下这么多年办事风格的观察,大体应该是在说反话。

  他想要开口辩解一番的时候,铁喜却接着说道:“自从我代替皇祖父监国后,一直小心翼翼,勤勤恳恳,没想到还是出现了洪州这种事,这次若是没有沂王出谋划策,我可能到今日也不会知道洪州之事,不过,我还是有个问题,望沂王能够为我解疑答惑。”

  “殿下请问,臣一定不敢隐瞒。”

  “若是沂王对百姓之事如此关心,为何不在嘉佑九年上奏,即便嘉佑九年的时候还不没有出现什么后果,可嘉佑十年,嘉佑十一年,事情明显已经变得很严重了,为何也没有在给我的上表中没有丝毫体现,难道当真如很多人所说,荆王之事伤了皇室宗亲们的心吗?”

  赵怀德听完之后,眉头一皱,怎么扯上荆王了,他不敢上奏的原因,你这个当太子不清楚吗?

  “臣对于地方政务不甚了解,也不便插手。这次也是县令孔城找的臣,臣才帮衬他两把。”赵怀德实话实说,并没有丝毫隐瞒。

  铁喜听完之后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洪州所涉案官员我的处理,沂王以为如何?”

  “殿下英明。”

  “我现在心中有一件难事,沂王知道是什么吗?”

  “臣知道。”

  “那这件事应该怎么解决呢?”

  “臣请旨移藩。”

  铁喜笑了笑:“沂王真是聪明人,这次沂王之事,朝廷颜面尽损,洪州等地的民望,恐需十数年才能恢复过来,而沂王府却在洪州之事中,得到了名望,并且在官府们外,神兵天降的沂王在数万百姓的心中,是何份量,不言而喻。

  不出半年,这份爱民如子的贤明将会传遍整个大宋,我想了很长时间,都找不到适合沂王的地方。”

  听完铁喜的话后,赵怀德脸色稍变,他没想到铁喜会将话说到了明面上。

  “那殿下觉得应该如何处置臣。”赵怀德在做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天。

  太子可能会宽恕臣子,但对皇室宗亲绝不会有所姑息,特别是自己在洪州之变中扮演的这个角色。

  名望,对宗亲来说,从来都是毒药。

  听完这句话后的铁喜却笑了笑。

  “沂王有什么好打算吗。”

  听到这句话后的赵怀德心里更沉了,他看来,铁喜这句话,分明就是想让自己死啊。

  “殿下可赐毒酒一杯,之后臣返回洪州之中,不然感染重病,暴毙。”

  “这件事情沂王有功,我怎会赐毒酒呢,只不过我如今年纪尚小,有些许顾忌,想必沂王也能理解,我就明说了吧,沂王可愿去高丽吗。”

  “高丽?”

  “对,我之后想让我得那位小皇叔去高丽就藩,可却怕外人看来,我是怕了他,所以我想让沂王先去高丽芒州城就藩,做个表率,不知沂王可愿去?”

  “可高丽乃是藩属国。”赵怀德愣了半天。

  “去年的时候,他是属国,可到了今年,他不是了。”

  赵怀德听完之后,还是对铁喜的想法不可置信。

  “殿下,灭了属国,这可是大事啊,就没有官员反对过吗。”说完这句话后的赵怀德就后悔了。

  这也不是自己一个宗亲应该问的话。

  “我是大宋的监国太子,未来的皇帝……”

  毫无保留的直白言语,让赵怀德有些茫然……

  “沂王可愿前去?只要去了芒州城,我可以准许你有一千护卫军,并由大兴府府配给护卫军粮草军备。”铁喜现在说的话,显然已经无视了高丽大兴府的军队和开京的政权,完全将高丽视作了大宋的囊中之物,都已经作了划分。

  “臣,臣愿往高丽芒州城。”

  赵怀德也是没了选择,前面铁喜所有的画就是在告诉自己,你继续留在大宋境内,就会是我得心头患,想要自由,除了去高丽,你没有其他的选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完赵怀德的话后,铁喜脸上有了笑意:“若是如此,那我可是放下了这一件事,又了了一桩心腹之患,我来的时候皇祖父说了,要让我设宴款待沂王伯伯……”

  沂王赵怀德听到铁喜对自己的称呼,吓得赶忙站起身来:“殿下万万不可如此……”

  铁喜却笑着打断赵怀德的话:“国事是国事,家事是家事,不用混为一谈。沂王伯伯也不用如此客气。”

  铁喜虽这样说着,可赵怀德心里面还是有些七上八下,不知道铁喜心里究竟怎么想的。

  中午赐宴的时候,赵祯也在曹氏的搀扶下亲自到来,听到铁喜的称呼,不但没有说什么,反而哈哈大笑了几声,让赵怀德更是诚惶诚恐。

  赵怀德答应了去高丽,想要回到洪州搬家,却不被铁喜允许,将其留在了东京,移府之事却交由赵怀德的几个儿子去做。

  陪着赵怀德用完午膳之后,铁喜便回到了东宫处理国事。

  罗守珍奏章到了。

  罗守珍所率的兵马在正月初二那日到了直州,迅速就对大理和大越进行探查和试探,想要对大越用兵,必须要让整个广南的官员和土司们齐心协力,大宋的官员不用多操心,但那些土司,必须慢慢解决。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

  看完罗守珍的奏章后,铁喜刚刚抬头,便听到张爱说道:“殿下,上午的时候,尉迟大人的奏章也送了过来。”说着,张爱便将尉迟江晚的奏章双手递给了铁喜。

  铁喜看完之后,叹了口气。

  尉迟江晚的父亲在半个月前病逝了,尉迟江晚想要回哈密去守孝。

  尉迟江晚现在主持着南方的新税制改革,要是守孝三年,谁去代替他,是个大问题。

  铁喜思索片刻便对着张爱说道:“让尉迟江晚回家办理丧事半月,告诉他,不必弃官去职,回到江南后,可以不着公服,素服治事。”

  “奴婢领旨。”说完之后,张爱便下去让人起草圣旨。

  铁喜心里面清楚,这次对尉迟江晚的安排,肯定又会让很多官员找到攻击尉迟江晚的理由。

  忠孝两难全,而对于很大一部分官员来说,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都期盼朝廷能下一封这样的圣旨。

  送别爹娘,诚心实意即可,三年守孝,有些太久了,若是付子婴或者王志忠遇到这种事,大体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尉迟江晚在朝廷树敌众多,就没这么好命了。

  哈密与大宋的铁路在三年前就已经通了,因此,尉迟江晚只用了三日就回到了哈密,灵堂早已经搭好了,尉迟江晚这一周都住在灵堂之中。

  亲眼看到尉迟江晚回了哈密,很多江南的乡绅心里都激动不已,尉迟江晚要离开三年,是不是意味着,这三年里,一切都可以回到过去。

  当然太和城的本地官员,却没有因为尉迟江晚回老家给父亲守孝,停止手上的所有工作,因为这些官员心里面都清楚,新税制推行到了这时候,太子殿下不可能让尉迟江晚回哈密守孝三年,最多离开一个月就会回来。

  尉迟江晚着素衣,每日就是坐在灵堂之中,神情淡然,等到了整整一个月的时候,朝廷的圣旨也随之而至。

  命尉迟江晚重回江南,继续推行新税制。

  接下旨意的尉迟江晚便去了父亲的坟前,跪拜一番,而后直接前往火车站,等到火车到来,重新赶往太和府……

  新税制从提起来到推行,东京等地是做出最大改变的地方。

  年前的时候,尉迟江晚回到东京之后,曾与铁喜,付子婴等人在东宫中谈论了一些新税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