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 第332章两全其美

小说:银狐 作者:孑与2 更新时间:2024-08-04 19:16:39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刀疤汉子听完肥汉子的话后,没有接话。

  原因很简单,肥汉子说的那些话,都是他编的。

  脸上的伤疤也不是在战场上遇到的,而是砍柴的时候遇到了一只野猪,被野猪抓出来的。

  靠着编造的谎言,他成功加入豹子帮,并很快被提拔到了三把手的位置。

  二人正在说话间,老者端着盘子到了桌前,将两碗面的放在了桌子上,抬起头便看到了一名官员,还有其身后的四名带刀衙役。

  “官爷,要吃汤饼吗?”

  听到这话后,刀疤汉子慢慢的转过身去,看到了官员,他赶忙转过头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端起热腾腾的面条,慢慢的开始吃。

  “彪哥,你别吃那么快啊,小心疼。”这肥汉子赶忙说道。

  不过刀疤汉子却是没有兴趣说话,只顾着吃面。

  来的小吏正是李二狗,他笑着说道:“不吃不吃,找人。”

  老者看了一眼桌上的肥胖大汉,又看了一眼刀疤汉子,点了点头,而后赶忙离开。

  李二狗来到了桌子前坐下。

  周围的食客,以及来喝水的百姓,目光都看向了这张桌子…………

  ”官爷,您也是来吃汤饼啊。“肥汉子露出讨好的表情打招呼,似乎根本没感觉到周身异样的气氛。

  李二狗听到胖子的话后,他转过头来,看向了肥胖大汉,摇了摇头说道:“找人。”

  “官爷找谁啊?”肥汉子好奇的说道。

  “彪哥,听说过吗?”

  “知道啊。”李二狗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吃汤饼的刀疤汉子:“彪哥,官爷找你呢,先别吃了。”

  刀疤汉子听完之后,抬起头,愣愣看向李二狗,许久之后带着哀求的语气说道:“胖猪,我没得罪过你吧,你何必非要我死呢?”

  “死不了,放心吧。”李二狗站起身来,冷冷的说道。

  话音落下,两名衙役,一左一右控制住了劳大,而后为其带上了枷锁。

  看到这一幕,肥汉子简直都惊呆了,他赶忙站起身拦住衙役:“官爷,您是不是抓错人了,彪哥和帮派里其他人不一样啊,他是从幽云十六州战场上下来的,你看看他脸上的疤,那是打辽人留下来的啊,你们一定是抓错了。”

  肥汉子一直特别崇拜刀疤汉子,所以毫不犹豫说出自己大哥的丰功伟绩。

  劳大,也就是刀疤汉子听完这话后,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

  “呵……你得意思是,本官抓错人了。”李二狗看着肥汉子说道。

  看到对方明显有威胁的表情,肥汉子刚鼓起的勇气立刻消散了:“不敢不敢。”

  劳大看了一眼这肥汉子,重重的叹了口气,刚想说一句什么,便被身后的衙役强架着离开。

  周围得食客,以及远处得普通百姓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李二狗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打听清楚劳大的底细了,同时也将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弄的一清二楚。

  六年时间,劳大不说从百姓那里扣押甚至强抢银钱,光是命,手上就沾了十几条,但官府秉承着民不举,官不究的原则,一直当不知道这回事儿,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相同的一幕,在东京城不同的地方不断上演着……

  坐在宫中的铁喜,正在看着付子婴第一次递交上来的名单。

  一共二百一十七人。

  名单写的很清晰,这些人的背景,已经都做过什么事。

  这上面的记载,仿佛一幕幕出现在了铁喜的面前。

  很多事情,残忍至极,这让铁喜不自觉的捏紧拳头。

  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他清楚,他不是皇帝便罢了,这些事与他无关,他没必要理会,但如今,整个大宋都是他的,他就没道理继续无视这些人的存在了。

  张爱在一旁站着,看着皇帝陛下气愤的样子,心里面也有些复杂,这些事情如果摆在赵祯面前,赵祯也会做和铁喜一样的事情,但赵祯绝对不会露出这种表情。

  不知道该说陛下年轻,还是该说陛下还不够成熟吧。

  这些情况时时刻刻发生在大宋朝的每一个地方,像铁喜说的那样全部肃清干净,是绝对不可能的。

  铁喜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才看完了整本奏章,他放下之后,转头看向了张爱。

  “张爱,这二百一十七个人,让你手下的密探复查一遍,需要多长时间。”

  张爱略微沉思一番,而后说道:“陛下,三日时间就够了。”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复查无误后,就让这些人去北地吧,全部放在会和辽人交兵的地方。”实际上铁喜看完之后,都想着直接全砍了算了,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就算是废物,也有废物的利用价值。

  “是,陛下。”说着,张爱便走上前去,拿到点名册之后便朝着宫外走去,等到张爱走了几步后,却又听到了铁喜的话,赶忙转过身来。

  “张爱,你让晁错来见我。”

  “是,陛下。”

  不到半个时辰,晁错便来到了宫中。

  “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晁大人免礼,来人,赐座。”铁喜淡淡开口说道。

  一旁伺候的太监,赶忙搬来了一张椅子。

  “谢陛下。”晁错说完之后,便坐在了椅子上。

  “朕打算见一见陈钊,柴准两人,这件事你来安排,记得,挑他们不忙的时候,别打扰到他们工作了。”

  “是陛下。”晁错赶忙说道。

  铁喜停顿了片刻后,才缓缓说道:“工部的印书坊每日最多可以印刷多少书籍出来……”

  听到皇帝陛下的这句话后,晁错稍稍思考片刻,而后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臣不知。”

  “晁大人,朕想模仿哈密发行报纸,最好能给全大宋的人都看到,你说有没有可能看到。”

  “陛下,报纸是什么东西,微臣最近没关注过哈密的这些新东西。”

  “就是一种可以给全天下百姓看的官文,上面会写清楚朝廷的新政策,还要对外战事的进展等等等…………”铁喜缓身说道。

  报纸这个东西,是哈密境内火车全部铺设完成后,铁心源搬出来的新东西,十分畅销,赚了不少银钱。

  不过哈密和大宋不一样,大宋的土地十倍于哈密还多,人口更是多出无数倍,所以想要模仿哈密发行报纸,所付出的人力和物力也是不一样的。

  晁错听完皇帝陛下的话后,同样想到了这些:“陛下,这未免有些太过劳民伤财,对外战事,国策大政乃是朝政商议的事,怎么能将这些信息朝外通报,如此一来,那些考不上功名的书生,一定会天天借此抨击朝廷,再加上,百姓愚昧,就算是通报,他们也看不懂啊,哈密地小人少,那里可以做的事情,咱们大宋不一定能行啊。”

  铁喜摇了摇头:“晁大人,这话说的不对…………”

  换做其他官员,这个时候,就会立刻认错,可晁错并不是其他官员,他一点退缩的意思都没有,也没有因为铁喜的反驳改变自己的想法。

  “臣大概理解陛下的想法,但臣认为,一旦真这样做了,到时候书生干政,抨击朝政的事情定会屡出不穷,如此一来,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此乃霍乱之道,请陛下三思。”晁错朗声说道。

  “书生干政,即便没有这个报纸,他们也会干政,朕总不可能把全天下人的嘴全堵上,而且上面也不是什么都写,只是写一写该写的东西,比如这次,朝廷就可以颁发一次报纸,将朝廷为何抓捕那些地痞的原因写在上面,让百姓知道,才不会多想。”

  “何况,现在大宋境内,乱七八糟的消息还少吗,新税制的时候是这样,和辽国开战之时也是这样,朝廷对这种民间的流言没有一点掌控力,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包括之前洪州的事情,若是早早刊登上去,既可安民心,也可减少流民,对朝廷赈灾大有好处。”

  晁错接着说道:“陛下,这不就是张贴的官榜吗,一样的事情,还不用浪费银钱。”

  “而且陛下想过没有,将印刷好的报纸送到全大宋需要的人力物力先不提,就算百姓知道了,可他们愿意听吗,真出现兵祸天灾,百姓满脑子都是吃的,为此什么都做的出来,根本不会像陛下想的那样,安安分分,等待朝廷赈灾。”

  “陛下仁慈,然欲速则不达啊,陛下三思啊。”

  铁喜听着晁错说了一长串,忍不住揉了揉脑袋。

  晁错说的有道理。

  大宋和哈密的国土和人口就决定了,哈密能做的事情,大宋不一定能做。

  不过铁喜并不想就这样放弃,只要出发点是对的,想法是好的,总会研究出一个合适的方法的。

  铁喜看向身边的小太监说道:”让尉迟江晚来面圣。”

  小太监闻言赶忙遵旨下去。

  铁喜看着一声不吭的晁错,无奈苦笑一声:“晁大人,朕不是不相信你,你就在这等一会儿,看看尉迟大人怎么说,万一他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好点子呢,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