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守珍是你的舅舅,你送他上路,有违天理,把他押入东京之中,朕给他自我了断的机会。”
“陛下,臣送舅舅上路,不是有违天理,而是为了顺应天道,以此也能更好警示领兵在外的将领,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打了败仗,才会论罪处罚,臣送舅舅上路,也是对臣的一种处罚,若是陛下不允,臣……不敢再为将……”
“罗守珍虽是你的舅舅,但却如同你的父亲一样,你当真下得了手。”铁喜开口询问道。
“……望陛下允之。”
铁喜听完之后,重重地叹了口气:“朕准了。”
“谢陛下。”
“陛下,臣还希望陛下能够派出御史随行,全程观摩,而后将罗守珍的首级传阅三军,以儆效尤。”
罗彪说出这种话,气都喘不上来了。
他希望陛下同意,也希望陛下能够拒绝自己。
他太清楚罗守珍的为人,也知道他带出来的都是什么兵,每一个兵用嚣张跋扈都不能够形容,他到了大越之后,必须要用雷霆手段,才能镇得住那些骄兵悍将,从而快速掌握大军的指挥权。
一个将自己舅舅脑袋说砍就砍,而且传阅三军的将军,你敢反抗他?不要命了?
不希望铁喜同意,是因为他对罗守珍是真的有感情的,如果没有罗守珍,就没有今天的罗彪。
铁喜听完之后,想也没想直接开口拒绝:“不允,留全尸。”
“谢陛下。”
一个时辰之后,罗彪从垂拱殿中走出。
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谁也看不出端倪,可从明显有些发软的脚步却不难看出,他此刻心情究竟有多么激动复杂。
很快,他就要亲手送走自己的亲舅舅了。
出宫之后的罗彪没有回到自己的府中,而是到了罗守珍府上。
见到了自己的弟弟。
罗守珍一共有两个儿子,因为从小宝贝的紧,如今都是二世祖的模样。
罗彪又拜见了自己的舅妈。
罗守珍妻子江氏,也是出自高门大户。
江氏看到罗彪到来,十分高兴,不过她并未察觉出罗彪的怪异之处,只当罗彪从高丽赶回东京,是有些累了,所以才魂不守舍。
…………
安王府。
尉迟江晚在安王府已经住了一个多月了。
为了新税制,尉迟江晚事事走在第一线,连哄带吓,终于让整个安王一系都答应了遵从朝廷的旨意。
多日的流转让尉迟江晚十分疲惫,可他却没有耽搁片刻,今日求见安王,也是为了告别的。
安王对尉迟江晚十分热情,对于尉迟江晚这一个多月的努力,安王都看在眼里,尤其是他事事自己出面,并未让他得罪任何宗亲,安王可是真的感激。
安王一系的宗室按照计划,将良田二十余万亩还给朝廷,而他们献出来的土地,则由尉迟江晚亲自安排,分给了三万多户的百姓。
这段时间,尉迟江晚的所作所为已经在整个赵宋宗亲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泰王的贺词,让他们很为难,可为难归为难,只要装缩头乌龟,就能当无事发生。
但现在不一样了,尉迟江晚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皇室宗亲,要么跟着做,要么我就来了。
…………
尉迟江晚从安王府离开后,便一路马不停蹄的前往山东。
那里有一家,可以说让历代中原王朝的皇室都十分头疼的存在。
尉迟江晚在前些时日,收到的铁喜的密信,上面铁喜虽然没有明说,可尉迟江晚却能看得出来,也必须去做。
去做一个有可能得罪全天下读书人的事情。
那户人家姓孔。
…………
罗彪从罗守珍府离开后,便带着铁喜的旨意去了韩府,拜会梁国公韩胄。
此时韩胄正在和其他人商量整军的事情,听到了亲兵的禀报后,愣了愣。
罗彪回来的速度有些快啊。
韩胄虽然知道了罗守珍已经犯了事情,但韩胄也知道铁喜心里不打算处置罗彪,因此没有半分怠慢。
在听到亲兵的禀告后,便暂停了议事,亲自来府外迎接罗彪。
大堂之中。
两人坐下之后,罗彪便直接表明了来意。
“梁国公,陛下让末将轻装简行,立即出发前往大越,到此就来问梁国公要手令的。”
韩胄听完罗彪得话后,轻轻点头,但没有接罗彪的话。
“平辽侯,我一直再东京,看着陛下走到今天,算是对陛下了解,也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所以我有几句话想要送给罗将军。”
“梁国公请说,晚辈一定牢记于心。”罗彪赶忙说道。
韩胄轻笑一声:“为将者,应当锐不可挡,失去了锐气的将军,与没有矛尖的木棍没任何区别。”
“到了大越后,一切先以稳为首,不必畏手畏脚,罗守珍麾下的那些骄兵悍将,愿意听你的最好,不愿意的尽管调走,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末将晓得。”
韩胄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说出最后一句话。
“罗守珍之事,根源在我,若不是我突然迁为国公,罗守珍也不会这般,你若是心有不甘,可以记恨于我,绝不可因此事埋怨朝廷,对陛下不满。”
韩胄说着根源在自己,可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这都是铁喜导致的。
铁喜本想敲打敲打罗守珍,没想到后者一点脑子都没有……
罗彪也一下子明白了韩胄话里的意思,他表情严肃的向韩胄行礼:“梁国公,末将心中清楚国公的意思,末将绝对不会胡思乱想,雷霆雨露都是君恩,末将怎么会埋怨陛下呢。”
韩胄听到罗彪的这句话后,很久,才微微点头。
“苦了你了……”
罗彪没有说话。
“陛下是如何安排的,打算让罗将军如何去死……”
罗守珍的死法,关系到整个罗府的未来。
“通报三军,斩与阵前。”
韩胄听完之后,点了点头,没有开口,最后罗府如何,还是要看铁喜的心思,不过对于罗彪这个人,可以说是彻底抽出来了。
“你就不必亲自动手了吧,否则我怕你一辈子都解脱不了……”
“就是因此,末将才要自己动手。”罗彪毫不犹豫的说到。
韩胄听完之后,也站起身来,走到罗彪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若是我韩家的后代能有你五成的决断,即便是他砍了我的脑袋,我九泉之下,也对得起韩家的列祖列宗。”说完这些,韩胄叹了口气:“什么时候走。”
“后日出发。”
“你回来,我请你吃酒……”
“是。”
罗彪从韩胄手中得到了军令之后,便直接回了自己的家,而在家中,又收到了天使送来的圣旨,以及虎符。
征南大将军的名号已经被罗守珍占了去,在给罗彪也不合适,铁喜思来想后,便给了罗彪大越大将军的名号。
这一夜罗彪喝了很多酒,但并未像再高丽那般将自己灌醉,却也一夜未眠。
隔日,罗彪再次受到皇帝的召见,这次罗彪又在垂拱殿中呆了一个时辰,君臣二人相聊甚多,谁都没提罗守珍的事情。
从皇宫离开之后的当天夜晚,罗彪离开东京。
他先行出发,随军的御史和太监紧随其后,他们两个人都领了旨意,要看着罗守珍死,随后御史回京复命,太监呆在罗彪的身侧,负责监视罗彪。
罗彪带着亲兵乘上火车,前往大越。
…………
此时在大越的马宝义,在确定罗守珍已经不会对局势造成影响的时候,便着手安排罗守珍离开皇宫,进了一个小府苑中,等着陛下的旨意,以及罗彪的到来……
罗守珍这时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结局,对于马宝义的这个安排,未作任何抵抗。
活的时候肆意纵情,死的时候,也不会女人姿态,这是罗守珍的傲气,现在的他既不觉得后悔,也没有觉得恐惧,这是他自己一手导致的结局,他全盘接受。
罗彪往大越赶的时候,尉迟江晚则刚刚抵达山东境内的一个小城之中,名为泾山县。
尉迟江晚在泾山县简单的修正一夜后,继续赶往曲阜。
上百名护卫护送着尉迟江晚的马车,浩浩荡荡的过了泾山县,引来大批县民的围观。
曲阜的县令早就得到了通知。
尉迟江晚要来,提前做好了准备。
从开封前往曲阜的道路,很是顺利,可尉迟江晚内心一直在跌宕起伏。
他一直在思考,自己怎么做才能完成陛下的交代。
铁喜要让孔氏和皇室宗亲一样,遵循新税制。
软的不行就上硬的。
可是,可是那可是孔家啊……
自己一个操作不好,说遗臭万年都是小的了。
天下士子是真的能逼得自己寸步难行啊。
尉迟江晚实际上心里对孔圣人其实是没多尊重的,孔圣人的话真的有用,大宋也不会被辽国欺负那么多年。
更重要的是,中原王朝迭代这么多年,这位孔圣人的后代,可一直都是墙头草,风往那边吹,他往哪边倒。
圣人风骨是一点没看出来。
当然尉迟江晚也理解,孔子是圣人,但他的后代不是,没谁规定圣人的后代也一定是圣人。
大家都是人,怕是是正常的。
不怕才不正常。
“陛下,臣送舅舅上路,不是有违天理,而是为了顺应天道,以此也能更好警示领兵在外的将领,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打了败仗,才会论罪处罚,臣送舅舅上路,也是对臣的一种处罚,若是陛下不允,臣……不敢再为将……”
“罗守珍虽是你的舅舅,但却如同你的父亲一样,你当真下得了手。”铁喜开口询问道。
“……望陛下允之。”
铁喜听完之后,重重地叹了口气:“朕准了。”
“谢陛下。”
“陛下,臣还希望陛下能够派出御史随行,全程观摩,而后将罗守珍的首级传阅三军,以儆效尤。”
罗彪说出这种话,气都喘不上来了。
他希望陛下同意,也希望陛下能够拒绝自己。
他太清楚罗守珍的为人,也知道他带出来的都是什么兵,每一个兵用嚣张跋扈都不能够形容,他到了大越之后,必须要用雷霆手段,才能镇得住那些骄兵悍将,从而快速掌握大军的指挥权。
一个将自己舅舅脑袋说砍就砍,而且传阅三军的将军,你敢反抗他?不要命了?
不希望铁喜同意,是因为他对罗守珍是真的有感情的,如果没有罗守珍,就没有今天的罗彪。
铁喜听完之后,想也没想直接开口拒绝:“不允,留全尸。”
“谢陛下。”
一个时辰之后,罗彪从垂拱殿中走出。
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谁也看不出端倪,可从明显有些发软的脚步却不难看出,他此刻心情究竟有多么激动复杂。
很快,他就要亲手送走自己的亲舅舅了。
出宫之后的罗彪没有回到自己的府中,而是到了罗守珍府上。
见到了自己的弟弟。
罗守珍一共有两个儿子,因为从小宝贝的紧,如今都是二世祖的模样。
罗彪又拜见了自己的舅妈。
罗守珍妻子江氏,也是出自高门大户。
江氏看到罗彪到来,十分高兴,不过她并未察觉出罗彪的怪异之处,只当罗彪从高丽赶回东京,是有些累了,所以才魂不守舍。
…………
安王府。
尉迟江晚在安王府已经住了一个多月了。
为了新税制,尉迟江晚事事走在第一线,连哄带吓,终于让整个安王一系都答应了遵从朝廷的旨意。
多日的流转让尉迟江晚十分疲惫,可他却没有耽搁片刻,今日求见安王,也是为了告别的。
安王对尉迟江晚十分热情,对于尉迟江晚这一个多月的努力,安王都看在眼里,尤其是他事事自己出面,并未让他得罪任何宗亲,安王可是真的感激。
安王一系的宗室按照计划,将良田二十余万亩还给朝廷,而他们献出来的土地,则由尉迟江晚亲自安排,分给了三万多户的百姓。
这段时间,尉迟江晚的所作所为已经在整个赵宋宗亲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泰王的贺词,让他们很为难,可为难归为难,只要装缩头乌龟,就能当无事发生。
但现在不一样了,尉迟江晚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皇室宗亲,要么跟着做,要么我就来了。
…………
尉迟江晚从安王府离开后,便一路马不停蹄的前往山东。
那里有一家,可以说让历代中原王朝的皇室都十分头疼的存在。
尉迟江晚在前些时日,收到的铁喜的密信,上面铁喜虽然没有明说,可尉迟江晚却能看得出来,也必须去做。
去做一个有可能得罪全天下读书人的事情。
那户人家姓孔。
…………
罗彪从罗守珍府离开后,便带着铁喜的旨意去了韩府,拜会梁国公韩胄。
此时韩胄正在和其他人商量整军的事情,听到了亲兵的禀报后,愣了愣。
罗彪回来的速度有些快啊。
韩胄虽然知道了罗守珍已经犯了事情,但韩胄也知道铁喜心里不打算处置罗彪,因此没有半分怠慢。
在听到亲兵的禀告后,便暂停了议事,亲自来府外迎接罗彪。
大堂之中。
两人坐下之后,罗彪便直接表明了来意。
“梁国公,陛下让末将轻装简行,立即出发前往大越,到此就来问梁国公要手令的。”
韩胄听完罗彪得话后,轻轻点头,但没有接罗彪的话。
“平辽侯,我一直再东京,看着陛下走到今天,算是对陛下了解,也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所以我有几句话想要送给罗将军。”
“梁国公请说,晚辈一定牢记于心。”罗彪赶忙说道。
韩胄轻笑一声:“为将者,应当锐不可挡,失去了锐气的将军,与没有矛尖的木棍没任何区别。”
“到了大越后,一切先以稳为首,不必畏手畏脚,罗守珍麾下的那些骄兵悍将,愿意听你的最好,不愿意的尽管调走,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末将晓得。”
韩胄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说出最后一句话。
“罗守珍之事,根源在我,若不是我突然迁为国公,罗守珍也不会这般,你若是心有不甘,可以记恨于我,绝不可因此事埋怨朝廷,对陛下不满。”
韩胄说着根源在自己,可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这都是铁喜导致的。
铁喜本想敲打敲打罗守珍,没想到后者一点脑子都没有……
罗彪也一下子明白了韩胄话里的意思,他表情严肃的向韩胄行礼:“梁国公,末将心中清楚国公的意思,末将绝对不会胡思乱想,雷霆雨露都是君恩,末将怎么会埋怨陛下呢。”
韩胄听到罗彪的这句话后,很久,才微微点头。
“苦了你了……”
罗彪没有说话。
“陛下是如何安排的,打算让罗将军如何去死……”
罗守珍的死法,关系到整个罗府的未来。
“通报三军,斩与阵前。”
韩胄听完之后,点了点头,没有开口,最后罗府如何,还是要看铁喜的心思,不过对于罗彪这个人,可以说是彻底抽出来了。
“你就不必亲自动手了吧,否则我怕你一辈子都解脱不了……”
“就是因此,末将才要自己动手。”罗彪毫不犹豫的说到。
韩胄听完之后,也站起身来,走到罗彪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若是我韩家的后代能有你五成的决断,即便是他砍了我的脑袋,我九泉之下,也对得起韩家的列祖列宗。”说完这些,韩胄叹了口气:“什么时候走。”
“后日出发。”
“你回来,我请你吃酒……”
“是。”
罗彪从韩胄手中得到了军令之后,便直接回了自己的家,而在家中,又收到了天使送来的圣旨,以及虎符。
征南大将军的名号已经被罗守珍占了去,在给罗彪也不合适,铁喜思来想后,便给了罗彪大越大将军的名号。
这一夜罗彪喝了很多酒,但并未像再高丽那般将自己灌醉,却也一夜未眠。
隔日,罗彪再次受到皇帝的召见,这次罗彪又在垂拱殿中呆了一个时辰,君臣二人相聊甚多,谁都没提罗守珍的事情。
从皇宫离开之后的当天夜晚,罗彪离开东京。
他先行出发,随军的御史和太监紧随其后,他们两个人都领了旨意,要看着罗守珍死,随后御史回京复命,太监呆在罗彪的身侧,负责监视罗彪。
罗彪带着亲兵乘上火车,前往大越。
…………
此时在大越的马宝义,在确定罗守珍已经不会对局势造成影响的时候,便着手安排罗守珍离开皇宫,进了一个小府苑中,等着陛下的旨意,以及罗彪的到来……
罗守珍这时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结局,对于马宝义的这个安排,未作任何抵抗。
活的时候肆意纵情,死的时候,也不会女人姿态,这是罗守珍的傲气,现在的他既不觉得后悔,也没有觉得恐惧,这是他自己一手导致的结局,他全盘接受。
罗彪往大越赶的时候,尉迟江晚则刚刚抵达山东境内的一个小城之中,名为泾山县。
尉迟江晚在泾山县简单的修正一夜后,继续赶往曲阜。
上百名护卫护送着尉迟江晚的马车,浩浩荡荡的过了泾山县,引来大批县民的围观。
曲阜的县令早就得到了通知。
尉迟江晚要来,提前做好了准备。
从开封前往曲阜的道路,很是顺利,可尉迟江晚内心一直在跌宕起伏。
他一直在思考,自己怎么做才能完成陛下的交代。
铁喜要让孔氏和皇室宗亲一样,遵循新税制。
软的不行就上硬的。
可是,可是那可是孔家啊……
自己一个操作不好,说遗臭万年都是小的了。
天下士子是真的能逼得自己寸步难行啊。
尉迟江晚实际上心里对孔圣人其实是没多尊重的,孔圣人的话真的有用,大宋也不会被辽国欺负那么多年。
更重要的是,中原王朝迭代这么多年,这位孔圣人的后代,可一直都是墙头草,风往那边吹,他往哪边倒。
圣人风骨是一点没看出来。
当然尉迟江晚也理解,孔子是圣人,但他的后代不是,没谁规定圣人的后代也一定是圣人。
大家都是人,怕是是正常的。
不怕才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