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财富被收刮干净,他们的田地,宅子,也成为了宋军的财物,之后用作收拢民心而用。
大批平民被宋军用皮鞭抽打,凿石开山,将大宋与大越之间的道路彻底打开,也为未来建设火车铁轨做准备。
这些事情都是马宝义安排的,他至今没有离开越城。
谁都看得出来,马宝义是在赌命。
他弄倒了罗守珍,将罗彪捧了上来,若是罗彪因为罗守珍的事情记恨他,完全可以让他走不出越城,而且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马宝义心里觉得,如果他的命来证明一件事是值得的。
宋军内部不能再有不稳定因素,而且,他对罗彪这个人还是多少了解一些的,虽然心狠手辣,但是个聪明人,心气虽然高,但会分场合,他跟罗守珍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他即便在恨自己,也不会做出那些没办法承担后果的事情。
出乎意料的是,见到罗彪的时候,他发现后者根本没有什么情绪波动,看不出愤怒,对他也没有任何和颜悦色。
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事情谈完就客客气气的走了。
这种态度让马宝义感觉怪怪的。
难道罗彪这个人没有感情吗?
御史胡百道和太监何杰两人到的时候是中午,没有任何休整的便跟着罗彪,岳山两个人进入到了罗守珍的宅子中。
这个时候的罗守珍和上次不同,铠甲和武器都被收走,脖子上挂着枷锁,手脚也穿戴着铁链。
等到众人到了大堂之后,一身白衣的罗守珍跪在地上,虽然说不上狼狈,可也看得出落魄。
罗彪看着跪在地上的罗守珍,闭上眼睛,不敢去砍。
何杰这个时候,也请出了圣旨,大声宣读起来。
圣旨之中对罗守珍的罪名并不是造反,因为罗彪既要接手大军,所以不可能将这个罪名安到罗守珍身上。
跪在地上的罗守珍听完圣旨后,只是叩头领旨,一句辩解都没有。
何杰转过头看向罗彪:“平辽侯,我在出发之前,陛下特意叮嘱,若是平辽侯心有不忍,可交由其他人动手……”
罗彪睁开眼睛,摇头:“不必。”
拒绝何杰之后,罗彪便在后面亲兵的手中接过了罗守珍佩带数十年的战刀,而后慢慢的走向了跪在地上的罗守珍。
等到走到罗守珍的身后,手中的刀也高高的扬起……
舅甥两个人谁都没有说话。
一刀挥下。
罗守珍的头颅带着血迹滚落到了地上,飞起来的那一瞬间,甚至还露出一丝笑意。
罗彪看的清清楚楚,岳山也看到了。
杀了罗守珍之后,罗彪沉声说道:“将罗将军安置在越城外,安葬……”
“是,将军。”亲兵领命,而后
罗彪说完这句话,转身便走出了大堂,他怕其他看到他颤抖的身子。
实际上,罗彪要自己动手杀罗守珍。
一方面是因为要给陛下表忠心,另一方面,也是怕其他人动手,会侮辱,耻笑罗守珍。
这是他没办法接受的事情。
那么骄傲的老舅,就算走,也要走的痛快。
这可能是作为外甥能尽的最后一点孝心了。
…………
罗守珍脑袋掉地之后,何杰,胡百道两个人也立即离开了,罗彪这个时候才进来,整个大堂这时只剩下了罗彪,岳山三人。
岳山看着眼中无神,明显在努力控制自己情绪的罗彪,也知道自己也应该走了。
罗彪需要一点时间。
岳山拱手告辞。
罗彪站在原地,像是没有听到一样。
岳山在看到之后,叹了口气,默默的离开了。
罗彪的脑海里,闪烁的全是罗守珍的画面,从风光无限,到黯然落幕。
罗守珍虽然没有谋反之实,但所作所为,几乎和谋反没任何区别,谁也救不了他。
片刻之后,亲兵们便将事先准备好的棺材抬到了大堂之前。
而后,几个亲兵便将罗守珍的铠甲给取了出来,帮其将甲胄全部穿上……
尸体被放进了棺材中。
等到一个亲兵想将落手真的头颅抱起的时候,被罗彪拦下了,罗彪走过去,亲自将头颅放入了棺材中,然后运往城外。
这期间,罗彪也一直在旁边。
…………
曲阜。
尉迟江晚正坐在院子中,手中拿着一个梨子,小口小口吃着。
味道很一般,完全不如铁家宅子里种出来的。
尉迟江晚虽不在东京,但孙跃一直在给他传递消息。
朝廷里发生了什么事,尉迟江晚一清二楚。
岳山去了大越。
罗彪从高丽回来,也去了大越。
宫里面的何杰还有胡百道都去了。
大越出事了。
若是宋军吃了败仗,去的应该是军令,或是京军,可大军并没有什么动作,动的都是御史,不难看出,内部出事了,说准确一点,肯定是罗守珍出事了。
尉迟江晚一直看不上罗守珍,认为罗守珍没有脑子,虽然有本事,但没有脑子的人,闹出多大的事情,尉迟江晚都不意外……
他和罗守珍也没什么关系,对于罗守珍的事情,尉迟江晚也懒得去多想。
他手里还有一堆麻烦事呢。
每每想起,孔府自己的拜帖没有任何回应,尉迟江晚只能摇头叹气。
他觉得孔府的傻子和罗守珍都不相上下了。
自己一个朝廷大员,在大宋到处乱跑,谁都知道他代表的是皇帝,为皇帝巡查台女侠。
你拒绝他尉迟江晚,和对抗皇帝有什么区别?
别说孔府只是圣人之后,你就是圣人在世,就能这么干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税制的事情,是付子婴,王志忠,尉迟江晚三个朝中大员一直在推进,内容就是收回对士林的诸多优待。
作为士林典范的孔府,对三人早就十分不满了。
对于尉迟江晚的拜帖,孔府的人看完之后,直接就让人烧了,用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不是疯了吗?
尉迟江晚简直想要抓头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孔府。
这群人读书把脑袋读傻了吧。
他们是不是真觉得朝廷不敢对他们动手啊?
说真的,就算杀了又能怎么样?
孔府能干什么?真造反?
就凭他在士林的威望?
他们真的疯了……
…………
尉迟江晚到了曲阜七日了。
这七日的时间去了孔庙祭拜,而后又在曲阜的官员陪同下,去了孔府递交拜帖。
上书写的清清楚楚,大宋礼部尚书尉迟江晚拜见。
大宋的权臣之一到此,你却是装作看不见,这是真把自己当圣人了。
尉迟江晚就这样在曲阜住了七天。
这个行为很快在官场之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说白了。
孔府的名号,在士林虽然很大,但深受他影响的也就是那些穷苦书生,真正身居高位,拥有权力的官员心里,孔府的地位虽然高,但本质来说,和高门大户没任何区别。
官做的越高,特别是地方官员,对于圣人就越发没有敬畏,对圣人本身都没敬畏了,何况孔府的这些圣人后人呢。
这些本地的官员,得到消息侯,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孔府闭门不见尉迟江晚,会引发什么后果。
皇帝的亲信,朝中大臣来了,你不给面子,就是不给皇帝面子,不给大宋面子,你什么意思?
不服朝廷,想当叛贼吗?
这事传到陛下的耳中,没点反应才见鬼了。
更重要的是,这事情肯定会连累到他们这些当地官员身上。
朝廷花着这么多的银子养了你们那么多的官员,结果到头了,你们一点作用都没有,你们效忠的到底是大宋啊,还是孔府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事情,谁都害怕。
所以,尉迟江晚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可这些当地官员都已经慌死了,纷纷给孔府写信。
准确说,是施压。
尉迟江晚可是朝廷重臣,你们这态度,是不想活了吗?
你们孔府不想活不要紧,别连累我们啊?
我们都是大宋的官员,也还想继续当大宋官员,你不让我们好过,就别怪我们让你不好过了。
…………
就这样,尉迟江晚只是单纯坐在宅子里吃梨,整个孔府,已经陷入了慌乱。
尉迟江晚躺在摇椅之上,十分惬意。
潘军脚步匆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看着闭目养神的尉迟江晚,步伐放轻了一些。
他靠近尉迟江晚,而后在他的耳边轻声说道:“尉迟大人,属下跑了很多地方,也没有找到,这里是圣人故乡,可能真的没有烟花之事。”
尉迟江晚听完潘军的话后,睁开了眼睛,嘟嘟囔囔的说:“那就算了。”
听到尉迟江晚的话后,潘军也显得很失望。
这么长时间没碰女人,他们也都难受的很。
“那属下就告退了。”潘军低声说道,转身准备离开这里。
他刚刚直起腰,却又被尉迟江晚叫着了。
“等等。”
潘军听到尉迟江晚的话后,赶忙又弯下腰。
“大人请说。”
“去看看刘志,都有哪些官员去找他了。”
尉迟江晚觉得刘志手里应该也有铁喜的密信,交代他做一些事情。
刘志比他还提前两周到这里,不可能什么都没做。
刘志跟尉迟江晚,就是铁喜的胡萝卜和大棒。
胡萝卜不顶用的时候,这个大棒就会狠狠砸到那个人的头上。
尉迟江晚希望这个大棒永远都别砸下去,因为这代表着他这个胡萝卜的失败。
大批平民被宋军用皮鞭抽打,凿石开山,将大宋与大越之间的道路彻底打开,也为未来建设火车铁轨做准备。
这些事情都是马宝义安排的,他至今没有离开越城。
谁都看得出来,马宝义是在赌命。
他弄倒了罗守珍,将罗彪捧了上来,若是罗彪因为罗守珍的事情记恨他,完全可以让他走不出越城,而且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马宝义心里觉得,如果他的命来证明一件事是值得的。
宋军内部不能再有不稳定因素,而且,他对罗彪这个人还是多少了解一些的,虽然心狠手辣,但是个聪明人,心气虽然高,但会分场合,他跟罗守珍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他即便在恨自己,也不会做出那些没办法承担后果的事情。
出乎意料的是,见到罗彪的时候,他发现后者根本没有什么情绪波动,看不出愤怒,对他也没有任何和颜悦色。
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事情谈完就客客气气的走了。
这种态度让马宝义感觉怪怪的。
难道罗彪这个人没有感情吗?
御史胡百道和太监何杰两人到的时候是中午,没有任何休整的便跟着罗彪,岳山两个人进入到了罗守珍的宅子中。
这个时候的罗守珍和上次不同,铠甲和武器都被收走,脖子上挂着枷锁,手脚也穿戴着铁链。
等到众人到了大堂之后,一身白衣的罗守珍跪在地上,虽然说不上狼狈,可也看得出落魄。
罗彪看着跪在地上的罗守珍,闭上眼睛,不敢去砍。
何杰这个时候,也请出了圣旨,大声宣读起来。
圣旨之中对罗守珍的罪名并不是造反,因为罗彪既要接手大军,所以不可能将这个罪名安到罗守珍身上。
跪在地上的罗守珍听完圣旨后,只是叩头领旨,一句辩解都没有。
何杰转过头看向罗彪:“平辽侯,我在出发之前,陛下特意叮嘱,若是平辽侯心有不忍,可交由其他人动手……”
罗彪睁开眼睛,摇头:“不必。”
拒绝何杰之后,罗彪便在后面亲兵的手中接过了罗守珍佩带数十年的战刀,而后慢慢的走向了跪在地上的罗守珍。
等到走到罗守珍的身后,手中的刀也高高的扬起……
舅甥两个人谁都没有说话。
一刀挥下。
罗守珍的头颅带着血迹滚落到了地上,飞起来的那一瞬间,甚至还露出一丝笑意。
罗彪看的清清楚楚,岳山也看到了。
杀了罗守珍之后,罗彪沉声说道:“将罗将军安置在越城外,安葬……”
“是,将军。”亲兵领命,而后
罗彪说完这句话,转身便走出了大堂,他怕其他看到他颤抖的身子。
实际上,罗彪要自己动手杀罗守珍。
一方面是因为要给陛下表忠心,另一方面,也是怕其他人动手,会侮辱,耻笑罗守珍。
这是他没办法接受的事情。
那么骄傲的老舅,就算走,也要走的痛快。
这可能是作为外甥能尽的最后一点孝心了。
…………
罗守珍脑袋掉地之后,何杰,胡百道两个人也立即离开了,罗彪这个时候才进来,整个大堂这时只剩下了罗彪,岳山三人。
岳山看着眼中无神,明显在努力控制自己情绪的罗彪,也知道自己也应该走了。
罗彪需要一点时间。
岳山拱手告辞。
罗彪站在原地,像是没有听到一样。
岳山在看到之后,叹了口气,默默的离开了。
罗彪的脑海里,闪烁的全是罗守珍的画面,从风光无限,到黯然落幕。
罗守珍虽然没有谋反之实,但所作所为,几乎和谋反没任何区别,谁也救不了他。
片刻之后,亲兵们便将事先准备好的棺材抬到了大堂之前。
而后,几个亲兵便将罗守珍的铠甲给取了出来,帮其将甲胄全部穿上……
尸体被放进了棺材中。
等到一个亲兵想将落手真的头颅抱起的时候,被罗彪拦下了,罗彪走过去,亲自将头颅放入了棺材中,然后运往城外。
这期间,罗彪也一直在旁边。
…………
曲阜。
尉迟江晚正坐在院子中,手中拿着一个梨子,小口小口吃着。
味道很一般,完全不如铁家宅子里种出来的。
尉迟江晚虽不在东京,但孙跃一直在给他传递消息。
朝廷里发生了什么事,尉迟江晚一清二楚。
岳山去了大越。
罗彪从高丽回来,也去了大越。
宫里面的何杰还有胡百道都去了。
大越出事了。
若是宋军吃了败仗,去的应该是军令,或是京军,可大军并没有什么动作,动的都是御史,不难看出,内部出事了,说准确一点,肯定是罗守珍出事了。
尉迟江晚一直看不上罗守珍,认为罗守珍没有脑子,虽然有本事,但没有脑子的人,闹出多大的事情,尉迟江晚都不意外……
他和罗守珍也没什么关系,对于罗守珍的事情,尉迟江晚也懒得去多想。
他手里还有一堆麻烦事呢。
每每想起,孔府自己的拜帖没有任何回应,尉迟江晚只能摇头叹气。
他觉得孔府的傻子和罗守珍都不相上下了。
自己一个朝廷大员,在大宋到处乱跑,谁都知道他代表的是皇帝,为皇帝巡查台女侠。
你拒绝他尉迟江晚,和对抗皇帝有什么区别?
别说孔府只是圣人之后,你就是圣人在世,就能这么干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税制的事情,是付子婴,王志忠,尉迟江晚三个朝中大员一直在推进,内容就是收回对士林的诸多优待。
作为士林典范的孔府,对三人早就十分不满了。
对于尉迟江晚的拜帖,孔府的人看完之后,直接就让人烧了,用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不是疯了吗?
尉迟江晚简直想要抓头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孔府。
这群人读书把脑袋读傻了吧。
他们是不是真觉得朝廷不敢对他们动手啊?
说真的,就算杀了又能怎么样?
孔府能干什么?真造反?
就凭他在士林的威望?
他们真的疯了……
…………
尉迟江晚到了曲阜七日了。
这七日的时间去了孔庙祭拜,而后又在曲阜的官员陪同下,去了孔府递交拜帖。
上书写的清清楚楚,大宋礼部尚书尉迟江晚拜见。
大宋的权臣之一到此,你却是装作看不见,这是真把自己当圣人了。
尉迟江晚就这样在曲阜住了七天。
这个行为很快在官场之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说白了。
孔府的名号,在士林虽然很大,但深受他影响的也就是那些穷苦书生,真正身居高位,拥有权力的官员心里,孔府的地位虽然高,但本质来说,和高门大户没任何区别。
官做的越高,特别是地方官员,对于圣人就越发没有敬畏,对圣人本身都没敬畏了,何况孔府的这些圣人后人呢。
这些本地的官员,得到消息侯,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孔府闭门不见尉迟江晚,会引发什么后果。
皇帝的亲信,朝中大臣来了,你不给面子,就是不给皇帝面子,不给大宋面子,你什么意思?
不服朝廷,想当叛贼吗?
这事传到陛下的耳中,没点反应才见鬼了。
更重要的是,这事情肯定会连累到他们这些当地官员身上。
朝廷花着这么多的银子养了你们那么多的官员,结果到头了,你们一点作用都没有,你们效忠的到底是大宋啊,还是孔府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事情,谁都害怕。
所以,尉迟江晚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可这些当地官员都已经慌死了,纷纷给孔府写信。
准确说,是施压。
尉迟江晚可是朝廷重臣,你们这态度,是不想活了吗?
你们孔府不想活不要紧,别连累我们啊?
我们都是大宋的官员,也还想继续当大宋官员,你不让我们好过,就别怪我们让你不好过了。
…………
就这样,尉迟江晚只是单纯坐在宅子里吃梨,整个孔府,已经陷入了慌乱。
尉迟江晚躺在摇椅之上,十分惬意。
潘军脚步匆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看着闭目养神的尉迟江晚,步伐放轻了一些。
他靠近尉迟江晚,而后在他的耳边轻声说道:“尉迟大人,属下跑了很多地方,也没有找到,这里是圣人故乡,可能真的没有烟花之事。”
尉迟江晚听完潘军的话后,睁开了眼睛,嘟嘟囔囔的说:“那就算了。”
听到尉迟江晚的话后,潘军也显得很失望。
这么长时间没碰女人,他们也都难受的很。
“那属下就告退了。”潘军低声说道,转身准备离开这里。
他刚刚直起腰,却又被尉迟江晚叫着了。
“等等。”
潘军听到尉迟江晚的话后,赶忙又弯下腰。
“大人请说。”
“去看看刘志,都有哪些官员去找他了。”
尉迟江晚觉得刘志手里应该也有铁喜的密信,交代他做一些事情。
刘志比他还提前两周到这里,不可能什么都没做。
刘志跟尉迟江晚,就是铁喜的胡萝卜和大棒。
胡萝卜不顶用的时候,这个大棒就会狠狠砸到那个人的头上。
尉迟江晚希望这个大棒永远都别砸下去,因为这代表着他这个胡萝卜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