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口东侧的山区里,独立支队临时指挥部。
新设立的指挥部里,张云正在和军分区参谋们,拿着木板、钉子、锤子等工具,热火朝天的自己动手装修着指挥室和休息室,并重新布置床铺、蚊帐等设施,以便自己可以住的更舒服一些。
这个临时指挥部,自然不是之前设置在村庄中的临时建设指挥部,而是建设部队在修建忻口防线过程中,特意在临近山区里挖掘的一个山洞掩体群。
该掩体群不仅地点相对隐蔽,且具有良好的防空、防炮功能,同时在周边可以设置多重火力防御点位,算得上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更重要的是,这个掩体群距离忻县附近的平原地带仅有4公里左右,距离张云之前安排建设的一处临时大型物资仓储区不过35公里,均在他的缴获空间物资投放距离内!
显然,咱们的张云已经打算继续开挂打仗了。
有挂不用,脑子有洞。
考虑到鬼子可以借助宽轨的京张铁路、同蒲铁路北段等铁路,源源不断的向忻口防线送来大量兵员以及坦克、重型火炮甚至是装甲列车等重装备,即将到来的忻口战斗中双方火炮密度、火力强度都有可能远超以往,张云自然打算全力以赴,充分用好自己的金手指。
作为后世小白领,张云一向有自知之明,虽然自觉这些年自己在不断的战斗中战术战略能力进步不小,但也绝非什么版本之子,天降奇才。
玩战略,难以赶得上冈村宁次之流;玩战术,也不一定比得上鬼子将领;拼火力,独立支队如今还真不一定能拼得过鬼子从东北持续调来的火炮装备。
这种关键时候,唯有依靠外挂,与鬼子的攻势作战见招拆招,才是上上之策。
否则,面对鬼子可能的优势火力,张云就只能跟历史上的忻口战役一样,靠战士们的血肉去拼了。
………………
此时,已经是民国30年6月12日。
距离张云占领忻州并开始建设忻口防线,已经过去了整整20天。
距离张云入驻临时指挥室,亦已经过去了7天。
没错,张云和参谋们已经在山洞掩体内临时指挥部的硬板床上睡了7天。这7天里,大家深感山洞里蚊虫颇多,住宿环境不佳,因此大家干脆一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对山洞内的装潢开展了二次装修,铺设了地板,墙板,架设了蚊帐等,以便可以提升居住环境和睡眠质量。
之所以现在大家有闲心装修,自然是因为等了这么久,鬼子部队却仍然没来。
经过20天的紧急建设,忻口防线已经初步建设完成,野战1、独立团、炮团1营已经入驻其中;后方阳曲县南侧附近的山区里,阳曲防线同样建设完成,22团、9团、炮团2营同样开始入驻其中。另外2团、8团则是作为战略预备队,分别驻防在忻县、阳曲县等县城周边。
目前,建设部队仍然继续抢抓鬼子尚未抵达的空档时间,继续帮助着前线部队完善着工事,布置和加固着各个防炮掩体、机枪火力点位等。各入驻部队同样也在紧锣密鼓的进一步熟悉周边地形地貌,标注诸元,储备弹药物资等等。
可以说,华北方面军的”慢动作”,给了张云和独立支队更多的准备时间,让部队可以更加充分的迎接后续激烈战斗。
…………
当然,张云和参谋们都知道,华北方面军鬼子的动作其实并不慢,相反,他们的动作很快。只不过,冈村宁次这个老狐狸并未将注意力先放在山西,而是优先部署去解救华北平原的危局。
前文说过,尽管大本营担心华北地区的局势崩盘,同意给予冈村宁次的华北方面军一些兵力支持,但最终也仅仅派来了关东军两个精锐师团、一个战车联队和一个重炮兵联队。
如果是原本的《亮剑》位面,这样的“豪华”兵力对八路军来说,确实已经如同泰山压顶般,让各地部队压力山大,甚至需要立即分散突围、避敌锋芒。
特别是其战车联队、重炮联队,更是让缺枪少弹更少炮的八路军难以抵挡。
但如今,在独立支队连续数年的武装和支持下,平原地区八路军不仅兵力雄厚,武器装备更是极大改善,可谓是兵强马壮,实力强大。
更难得是,在张云的提前提醒下,同时也在与平原鬼子的斗智斗勇中,平原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和民兵部队已经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建成了数量庞大、范围广阔、功能齐全的地道工事群,兼顾藏兵、储弹、休整等各类功能,可以极好的隐蔽主力部队。
因此,当冈村宁次指挥着两个师团以及战车、重炮部队入关后,初期确实让猝不及防的冀东等地八路军部队吃了小亏,不得不暂时退回山里,被鬼子“收复”了一些县城和关键据点,打通了一些铁路线。
但很快,随着八路军各部队关于鬼子援兵和兵力部署情报越来越准确及时,应对就变得越来越有力起来,让指挥作战的冈村宁次有了再次陷入泥沼的感觉。
大本营调拨过来的关东军两个师团确实十分精锐,装备精良,聚集起来战斗力强大,兵锋所向让各地平原八路军纷纷避让。
但,等关东军部队一撤离,平原地区的八路军就会再次冒了出来,继续对着鬼子刚刚收复的据点等发起进攻,继续消灭鬼子的有生力量,反而取得了更好的战果。
偏偏的,关东军部队武器装备虽好,战力虽强,但重装备太多,极度依靠铁路和路况良好的公路,而华北地区的一般道路情况实在一言难尽,鬼子很难使用大范围机动作战围剿八路军。
结果,两个关东军师团以及华北方面军释放出来的兵力,连续作战了七八天,却未能与平原八路军发起大规模战斗,难有什么战斗建树,仅仅是重新打通了铁路以几条主要公路,大量原控制地区仍然在平原八路军控制之下。
随行的重炮联队同样如此,难以机动下根本无法捕捉八路军部队,很难取得有效战果。
唯一有亮点的,其实就是鬼子的战车联队。
这些铁王八,凭借着履带的良好通过性能,屡次快速突击八路军游击部队,造成八路军游击部队的不小伤亡。
但平原八路军自然也有招法可以反制,毕竟鬼子战车部队装备和兵力有限,而他们手里有张云之前提供的12门反坦克炮,还有数百门的山炮、步兵炮等,均具有一定的反装甲效果。
在师长和政委的运筹帷幄下,平原八路军部队借助鬼子战车部队骄横分兵,且严重与后方部队脱节的机会,集中了30余门山炮、4门反坦克炮、12挺德什卡大机枪,在平原地区几个村庄间设下了陷阱,一举击毁鬼子坦克7辆,履带装甲车12辆、轮式装甲车9辆,击毙鬼子车组及随军步兵900余人,以微弱代价消灭了鬼子战车联队三分之一的部队,堪称一次小小的大捷。
至此,鬼子战车联队也胆寒起来,只能跟着大部队慢慢前进,再也不敢轻易发起突击。
不过,虽然平原八路军部队成功以机动战术避过了鬼子部队的锋芒,并继续开展了对鬼子的有生力量的打击,但冈村宁次关于毁田毁粮的布局,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月上旬正值夏收时节,正是冬小麦等粮食作物可以收获的时候,粮田极易引燃,鬼子部队便在行进时肆意纵火,故意焚烧等待收割甚至是已经收获晾晒的粮食。更让人愤慨的是,鬼子还专门派出战斗机,专门向着根据地深处的粮田投掷小型燃烧弹等,引燃了不少的粮田,也引起了根据地百姓的极大恐慌。
在这种情况下,在政委部署下,根据地内的抗日**发动老百姓们开展了“保粮抢收”活动,趁着鬼子还未大规模毁粮,连夜抢收已经成熟以及将要成熟的粮食,以最快速度完成脱壳、晾晒等工序,随即便运往地道内隐藏,尽可能保住粮食。
在张云和参谋们装修的时候,华北平原上鬼子的“毁粮”与八路军的“保粮”交锋还在不断上演,不过随着各地抢收运动的逐步完成,鬼子此次毁粮行动并未达到原本的预期目标。
虽然如此,但1941年以来华北地区雨水偏少,本就是大旱之年,粮食已经减产许多,如今鬼子又焚毁了一些粮食,华北粮食紧张局面已经初见端倪。
新设立的指挥部里,张云正在和军分区参谋们,拿着木板、钉子、锤子等工具,热火朝天的自己动手装修着指挥室和休息室,并重新布置床铺、蚊帐等设施,以便自己可以住的更舒服一些。
这个临时指挥部,自然不是之前设置在村庄中的临时建设指挥部,而是建设部队在修建忻口防线过程中,特意在临近山区里挖掘的一个山洞掩体群。
该掩体群不仅地点相对隐蔽,且具有良好的防空、防炮功能,同时在周边可以设置多重火力防御点位,算得上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更重要的是,这个掩体群距离忻县附近的平原地带仅有4公里左右,距离张云之前安排建设的一处临时大型物资仓储区不过35公里,均在他的缴获空间物资投放距离内!
显然,咱们的张云已经打算继续开挂打仗了。
有挂不用,脑子有洞。
考虑到鬼子可以借助宽轨的京张铁路、同蒲铁路北段等铁路,源源不断的向忻口防线送来大量兵员以及坦克、重型火炮甚至是装甲列车等重装备,即将到来的忻口战斗中双方火炮密度、火力强度都有可能远超以往,张云自然打算全力以赴,充分用好自己的金手指。
作为后世小白领,张云一向有自知之明,虽然自觉这些年自己在不断的战斗中战术战略能力进步不小,但也绝非什么版本之子,天降奇才。
玩战略,难以赶得上冈村宁次之流;玩战术,也不一定比得上鬼子将领;拼火力,独立支队如今还真不一定能拼得过鬼子从东北持续调来的火炮装备。
这种关键时候,唯有依靠外挂,与鬼子的攻势作战见招拆招,才是上上之策。
否则,面对鬼子可能的优势火力,张云就只能跟历史上的忻口战役一样,靠战士们的血肉去拼了。
………………
此时,已经是民国30年6月12日。
距离张云占领忻州并开始建设忻口防线,已经过去了整整20天。
距离张云入驻临时指挥室,亦已经过去了7天。
没错,张云和参谋们已经在山洞掩体内临时指挥部的硬板床上睡了7天。这7天里,大家深感山洞里蚊虫颇多,住宿环境不佳,因此大家干脆一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对山洞内的装潢开展了二次装修,铺设了地板,墙板,架设了蚊帐等,以便可以提升居住环境和睡眠质量。
之所以现在大家有闲心装修,自然是因为等了这么久,鬼子部队却仍然没来。
经过20天的紧急建设,忻口防线已经初步建设完成,野战1、独立团、炮团1营已经入驻其中;后方阳曲县南侧附近的山区里,阳曲防线同样建设完成,22团、9团、炮团2营同样开始入驻其中。另外2团、8团则是作为战略预备队,分别驻防在忻县、阳曲县等县城周边。
目前,建设部队仍然继续抢抓鬼子尚未抵达的空档时间,继续帮助着前线部队完善着工事,布置和加固着各个防炮掩体、机枪火力点位等。各入驻部队同样也在紧锣密鼓的进一步熟悉周边地形地貌,标注诸元,储备弹药物资等等。
可以说,华北方面军的”慢动作”,给了张云和独立支队更多的准备时间,让部队可以更加充分的迎接后续激烈战斗。
…………
当然,张云和参谋们都知道,华北方面军鬼子的动作其实并不慢,相反,他们的动作很快。只不过,冈村宁次这个老狐狸并未将注意力先放在山西,而是优先部署去解救华北平原的危局。
前文说过,尽管大本营担心华北地区的局势崩盘,同意给予冈村宁次的华北方面军一些兵力支持,但最终也仅仅派来了关东军两个精锐师团、一个战车联队和一个重炮兵联队。
如果是原本的《亮剑》位面,这样的“豪华”兵力对八路军来说,确实已经如同泰山压顶般,让各地部队压力山大,甚至需要立即分散突围、避敌锋芒。
特别是其战车联队、重炮联队,更是让缺枪少弹更少炮的八路军难以抵挡。
但如今,在独立支队连续数年的武装和支持下,平原地区八路军不仅兵力雄厚,武器装备更是极大改善,可谓是兵强马壮,实力强大。
更难得是,在张云的提前提醒下,同时也在与平原鬼子的斗智斗勇中,平原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和民兵部队已经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建成了数量庞大、范围广阔、功能齐全的地道工事群,兼顾藏兵、储弹、休整等各类功能,可以极好的隐蔽主力部队。
因此,当冈村宁次指挥着两个师团以及战车、重炮部队入关后,初期确实让猝不及防的冀东等地八路军部队吃了小亏,不得不暂时退回山里,被鬼子“收复”了一些县城和关键据点,打通了一些铁路线。
但很快,随着八路军各部队关于鬼子援兵和兵力部署情报越来越准确及时,应对就变得越来越有力起来,让指挥作战的冈村宁次有了再次陷入泥沼的感觉。
大本营调拨过来的关东军两个师团确实十分精锐,装备精良,聚集起来战斗力强大,兵锋所向让各地平原八路军纷纷避让。
但,等关东军部队一撤离,平原地区的八路军就会再次冒了出来,继续对着鬼子刚刚收复的据点等发起进攻,继续消灭鬼子的有生力量,反而取得了更好的战果。
偏偏的,关东军部队武器装备虽好,战力虽强,但重装备太多,极度依靠铁路和路况良好的公路,而华北地区的一般道路情况实在一言难尽,鬼子很难使用大范围机动作战围剿八路军。
结果,两个关东军师团以及华北方面军释放出来的兵力,连续作战了七八天,却未能与平原八路军发起大规模战斗,难有什么战斗建树,仅仅是重新打通了铁路以几条主要公路,大量原控制地区仍然在平原八路军控制之下。
随行的重炮联队同样如此,难以机动下根本无法捕捉八路军部队,很难取得有效战果。
唯一有亮点的,其实就是鬼子的战车联队。
这些铁王八,凭借着履带的良好通过性能,屡次快速突击八路军游击部队,造成八路军游击部队的不小伤亡。
但平原八路军自然也有招法可以反制,毕竟鬼子战车部队装备和兵力有限,而他们手里有张云之前提供的12门反坦克炮,还有数百门的山炮、步兵炮等,均具有一定的反装甲效果。
在师长和政委的运筹帷幄下,平原八路军部队借助鬼子战车部队骄横分兵,且严重与后方部队脱节的机会,集中了30余门山炮、4门反坦克炮、12挺德什卡大机枪,在平原地区几个村庄间设下了陷阱,一举击毁鬼子坦克7辆,履带装甲车12辆、轮式装甲车9辆,击毙鬼子车组及随军步兵900余人,以微弱代价消灭了鬼子战车联队三分之一的部队,堪称一次小小的大捷。
至此,鬼子战车联队也胆寒起来,只能跟着大部队慢慢前进,再也不敢轻易发起突击。
不过,虽然平原八路军部队成功以机动战术避过了鬼子部队的锋芒,并继续开展了对鬼子的有生力量的打击,但冈村宁次关于毁田毁粮的布局,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月上旬正值夏收时节,正是冬小麦等粮食作物可以收获的时候,粮田极易引燃,鬼子部队便在行进时肆意纵火,故意焚烧等待收割甚至是已经收获晾晒的粮食。更让人愤慨的是,鬼子还专门派出战斗机,专门向着根据地深处的粮田投掷小型燃烧弹等,引燃了不少的粮田,也引起了根据地百姓的极大恐慌。
在这种情况下,在政委部署下,根据地内的抗日**发动老百姓们开展了“保粮抢收”活动,趁着鬼子还未大规模毁粮,连夜抢收已经成熟以及将要成熟的粮食,以最快速度完成脱壳、晾晒等工序,随即便运往地道内隐藏,尽可能保住粮食。
在张云和参谋们装修的时候,华北平原上鬼子的“毁粮”与八路军的“保粮”交锋还在不断上演,不过随着各地抢收运动的逐步完成,鬼子此次毁粮行动并未达到原本的预期目标。
虽然如此,但1941年以来华北地区雨水偏少,本就是大旱之年,粮食已经减产许多,如今鬼子又焚毁了一些粮食,华北粮食紧张局面已经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