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里,张震从卧室里仔细盘点了一下手中的算得上珍品的古董。
够国宝级别的就有靖康通宝、重和通宝、八龙金蟾熏香炉,这三样。
其它祺祥通宝,九叠篆字皇宋通宝,永乐青花蟠龙盘,珐琅彩宫妆茶盘,郎窑红盘子,样式雷手稿等次一级的就有十几样。
还有各种类似于陆子冈真品子冈牌,白玉垂蕤,嘉庆朝将军罐,以及那些大珍银圆几十样。
再就是甲骨文龟甲,一封没开封的信,碎瓷片子,这种有待研究修复的东西。
至于其它通货不计其数。
另外还有迷魂香仙鹤这种古怪的玩意。
妥善安置好了这些宝贝,那只仙鹤让他犯了愁,这东西虽说稀罕,但属于下三烂的东西,留着膈应,扔掉可惜。
最后思来想去,还是把它扔进了包里,等到了泺南再处理。
随后他又简单算了一下流动资金。
最主要的是那些美刀,前后两次加起来足够一百万。
按照现在的汇率,能兑换三百七十万外汇券,这些外汇券再卖掉,至少能得七百万华夏币。
另外还有二百二十万港纸,其中一百万留给了林诗瑶开珠宝公司,带回来一百二十万,这些换成外汇券又能翻一倍。
再加上叶小妹手中的七八十万货款,张震的流动资金已经接近千万。
这年头内地万元户还非常硬,几十万元身家的绝对少数,能上百万的十分稀罕,超过千万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不经意间张震成了首富行列里的人物。
他自己都有点惊叹,照这个速度下去再过几年那还了得?
这他还没算上那些古董的价值。
稍微冷静了一下,张震开始规划未来一年的计划。
首先治好大姐身体,另外完成村子搬迁这项任务,让自己能问心无愧。
然后趁着现在的大好机会,拼命收古董,尽可能地把手里现金都花出去。
明年将要迎来一次物价暴涨。
他清楚记得,在七、八月份的时候,突然有一天熟牛肉从三块涨到了六块,花生油从一块八涨到了三块六。
所有的东西几乎在一夜之间都翻了倍。
然后就是明年、后年连续两次华夏币对美刀汇率下调,从今年的1比3.1到了1比5.2,将近下调了一倍。
到那时候古董市场也会水涨船高,掀起一个小高潮。
张震可不想让手中的资金缩水,所以要尽可能地把钱换成东西。
等古董价格起步后,继续走收藏精品,出售通货的路子。
尤其是那些通货银圆和铜钱,存世量太大,又可能被无限复制,所以还是优先出售它们。
这些计划都被记载了笔记本里,他刚刚合上本子,外屋的电话铃响了起来。
能往这里打电话肯定不是外人,这年头也没那些推销电话,张震急忙出门接起电话。
“您找谁?”
“老板,我是小叶啊,太好了是您接的电话,我有好多事给您汇报......”
是叶小妹,她这边任务最重,事情最多,这些日子要不是有杨继友和两个同乡帮忙,她真能忙死了。
就这还忙不过来,最后按照张震的意思,又从泺南招了两个本地人,还让杨继友介绍了个司机才算勉强忙得过来。
她说的第一件事就是第二批货到了,检验过后九成以上合格,不合格的残次品已经退货。
由于和供货方有协议,月结,这些残次品直接扣除货款就好了,剩下了退款的麻烦。
第二件事,新货已经销售一空,现在正赶上春季换季,所以他们进的春装特别好卖,那些电子产品也十分抢手。
现在叶小妹天天被一批贩子围着,恨不能把她当祖宗供着。
第三件事,兑换出来的外汇券已经全部按照一倍的价格卖掉,现在叶小妹手里的港纸几乎没了,如果再要兑换就要用美刀了。
第四件事,买到了传呼机,可惜只有数字型的,而且只能在市里老四区使用,出了市区就没信号。
这也可以,总比到处找不到人强,叶小妹一下买了十台,加上叫服务费,花了两万多块。
第五件事,张震让找的房子找到了,可房主狮子大开口,市区的四合院带跨院竟然要五万块,死活不肯降价。
院子位置竟然在陈景新菜馆的附近,这属于老市区毗邻商业街和著名公园。
院子外面小桥流水绿柳环绕,环境非常优美,但五万块确实太离谱了,这明显就是不想卖。
张震决定自己去看过再说。
张震让叶小妹抓紧给光州那边联系,开始定下一批货,要以夏装为主。
鲁东这一片地方几乎没有春秋季,这两个季节一晃而过就是夏、冬,所以要提前准备夏装。
至于那些电子产品,继续加大订货量,他还打算用来换古董呢。
再就是那些美刀,可以拿出一半兑换,甚至直接卖掉,剩下的他将来有用。
另外现在那边业务量太大,让叶小妹再租个门头房,最好是在商埠区。
说完了些工作安排,让她明天定几间房,他要带着徒弟过去。
......
第二天中午张震和大头、猴子拎着大小行李,走出了长途汽车站,打了个三轮车,直接来到酒店和叶小妹汇合。
一见面叶小妹立刻拿出几只比香烟盒略小的东西。
这玩意深咖啡色塑料外壳,一面有两个按钮,另一面带着个金属卡子可以别在腰带上,最顶端有个一指多宽,两个指节长短的液晶屏幕。
叶小妹道,“这玩意就是传呼机,拨打127自动台后面加上呼机号码,这机器就能收到电话号码,就知道别人呼你了,也可以打128人工台,给呼机发送数字代码,机主可以从代码本上查询信息内容。”
张震用过这东西,不过他那时候已经有汉字显示的了,不用再翻找小本子查找代码信息。
在九十年代初,手机还没普及的时候,这玩意一度成为成功人士的象征。
街头上经常见到这种景象,某人传呼机一响,立刻有数不清的人看腰带上的传呼机,然后那位被呼的人立刻到处找公用电话。
感觉非常搞笑,但却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张震自己挂在腰带上一个,又给了大头一个,其它的让叶小妹按照需求发给职员们。
至于猴子,他要去豫南,不属于这边的服务区,给他也没用。
张震和叶小妹招的人见了一面,简单了解了一下每人的情况,中午一起吃了顿饭。
他打算下午去学校报到,中午吃过饭后,让叶小妹带着他去了看好的那所院子。
到了地方之后,张震就喜欢上了这座宅院。
够国宝级别的就有靖康通宝、重和通宝、八龙金蟾熏香炉,这三样。
其它祺祥通宝,九叠篆字皇宋通宝,永乐青花蟠龙盘,珐琅彩宫妆茶盘,郎窑红盘子,样式雷手稿等次一级的就有十几样。
还有各种类似于陆子冈真品子冈牌,白玉垂蕤,嘉庆朝将军罐,以及那些大珍银圆几十样。
再就是甲骨文龟甲,一封没开封的信,碎瓷片子,这种有待研究修复的东西。
至于其它通货不计其数。
另外还有迷魂香仙鹤这种古怪的玩意。
妥善安置好了这些宝贝,那只仙鹤让他犯了愁,这东西虽说稀罕,但属于下三烂的东西,留着膈应,扔掉可惜。
最后思来想去,还是把它扔进了包里,等到了泺南再处理。
随后他又简单算了一下流动资金。
最主要的是那些美刀,前后两次加起来足够一百万。
按照现在的汇率,能兑换三百七十万外汇券,这些外汇券再卖掉,至少能得七百万华夏币。
另外还有二百二十万港纸,其中一百万留给了林诗瑶开珠宝公司,带回来一百二十万,这些换成外汇券又能翻一倍。
再加上叶小妹手中的七八十万货款,张震的流动资金已经接近千万。
这年头内地万元户还非常硬,几十万元身家的绝对少数,能上百万的十分稀罕,超过千万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不经意间张震成了首富行列里的人物。
他自己都有点惊叹,照这个速度下去再过几年那还了得?
这他还没算上那些古董的价值。
稍微冷静了一下,张震开始规划未来一年的计划。
首先治好大姐身体,另外完成村子搬迁这项任务,让自己能问心无愧。
然后趁着现在的大好机会,拼命收古董,尽可能地把手里现金都花出去。
明年将要迎来一次物价暴涨。
他清楚记得,在七、八月份的时候,突然有一天熟牛肉从三块涨到了六块,花生油从一块八涨到了三块六。
所有的东西几乎在一夜之间都翻了倍。
然后就是明年、后年连续两次华夏币对美刀汇率下调,从今年的1比3.1到了1比5.2,将近下调了一倍。
到那时候古董市场也会水涨船高,掀起一个小高潮。
张震可不想让手中的资金缩水,所以要尽可能地把钱换成东西。
等古董价格起步后,继续走收藏精品,出售通货的路子。
尤其是那些通货银圆和铜钱,存世量太大,又可能被无限复制,所以还是优先出售它们。
这些计划都被记载了笔记本里,他刚刚合上本子,外屋的电话铃响了起来。
能往这里打电话肯定不是外人,这年头也没那些推销电话,张震急忙出门接起电话。
“您找谁?”
“老板,我是小叶啊,太好了是您接的电话,我有好多事给您汇报......”
是叶小妹,她这边任务最重,事情最多,这些日子要不是有杨继友和两个同乡帮忙,她真能忙死了。
就这还忙不过来,最后按照张震的意思,又从泺南招了两个本地人,还让杨继友介绍了个司机才算勉强忙得过来。
她说的第一件事就是第二批货到了,检验过后九成以上合格,不合格的残次品已经退货。
由于和供货方有协议,月结,这些残次品直接扣除货款就好了,剩下了退款的麻烦。
第二件事,新货已经销售一空,现在正赶上春季换季,所以他们进的春装特别好卖,那些电子产品也十分抢手。
现在叶小妹天天被一批贩子围着,恨不能把她当祖宗供着。
第三件事,兑换出来的外汇券已经全部按照一倍的价格卖掉,现在叶小妹手里的港纸几乎没了,如果再要兑换就要用美刀了。
第四件事,买到了传呼机,可惜只有数字型的,而且只能在市里老四区使用,出了市区就没信号。
这也可以,总比到处找不到人强,叶小妹一下买了十台,加上叫服务费,花了两万多块。
第五件事,张震让找的房子找到了,可房主狮子大开口,市区的四合院带跨院竟然要五万块,死活不肯降价。
院子位置竟然在陈景新菜馆的附近,这属于老市区毗邻商业街和著名公园。
院子外面小桥流水绿柳环绕,环境非常优美,但五万块确实太离谱了,这明显就是不想卖。
张震决定自己去看过再说。
张震让叶小妹抓紧给光州那边联系,开始定下一批货,要以夏装为主。
鲁东这一片地方几乎没有春秋季,这两个季节一晃而过就是夏、冬,所以要提前准备夏装。
至于那些电子产品,继续加大订货量,他还打算用来换古董呢。
再就是那些美刀,可以拿出一半兑换,甚至直接卖掉,剩下的他将来有用。
另外现在那边业务量太大,让叶小妹再租个门头房,最好是在商埠区。
说完了些工作安排,让她明天定几间房,他要带着徒弟过去。
......
第二天中午张震和大头、猴子拎着大小行李,走出了长途汽车站,打了个三轮车,直接来到酒店和叶小妹汇合。
一见面叶小妹立刻拿出几只比香烟盒略小的东西。
这玩意深咖啡色塑料外壳,一面有两个按钮,另一面带着个金属卡子可以别在腰带上,最顶端有个一指多宽,两个指节长短的液晶屏幕。
叶小妹道,“这玩意就是传呼机,拨打127自动台后面加上呼机号码,这机器就能收到电话号码,就知道别人呼你了,也可以打128人工台,给呼机发送数字代码,机主可以从代码本上查询信息内容。”
张震用过这东西,不过他那时候已经有汉字显示的了,不用再翻找小本子查找代码信息。
在九十年代初,手机还没普及的时候,这玩意一度成为成功人士的象征。
街头上经常见到这种景象,某人传呼机一响,立刻有数不清的人看腰带上的传呼机,然后那位被呼的人立刻到处找公用电话。
感觉非常搞笑,但却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张震自己挂在腰带上一个,又给了大头一个,其它的让叶小妹按照需求发给职员们。
至于猴子,他要去豫南,不属于这边的服务区,给他也没用。
张震和叶小妹招的人见了一面,简单了解了一下每人的情况,中午一起吃了顿饭。
他打算下午去学校报到,中午吃过饭后,让叶小妹带着他去了看好的那所院子。
到了地方之后,张震就喜欢上了这座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