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喜冬小心翼翼的问:“还可以吗?”
文氏点头,当然可以。
文氏让郑喜冬跟她一起去学堂上课,又让一直等在旁边的程光去找宋喜雨,说动他放弃这桩婚事。
程光从文氏这边出去,心里积攒的怒气,这会儿才表现在脸上,拦住正当班的衙差问:“宋喜雨在什么地方?”
“宋喜雨?他不是跟着左头修路去了么,这会儿肯定在官道旁边啊。”周星看程光这表情也觉得奇怪,反问道:“你怎么了?咋这摸样,他坑你酒钱了?”
“我找他有事,你在衙门里留心着点,要是碰见他,就说我往官道找他去了。”
“行。”周星差眼看着他走出县衙大门,用腋下夹起长棍,腾出手抠了抠鼻子,“到底也没告诉我什么事,劳我帮忙,却不告诉我内情。”他摸了摸自己胸口,“这烦心的玩意儿。”
再说宋喜雨,这会儿压根不在工地上,当然也不在县衙。
他从郑家出来,就找孙子小去了。
最近这两天,孙子小拉了两三个爱赌的人,在县城里霸了一间空房,有事没事就钻里面赌两把。
他们行事隐秘,衙门里其他人还不知道有这回事。
可宋喜雨到底是他顶头的人,孙子小在干什么,宋喜雨一清二楚,在工地上没找到孙子小,当即就找到了小屋。
果然见他和另外两个人躲在里头玩骰子。
宋喜雨当即踹门,里面的人吓得桌面上的铜板都不顾,抱头就往桌下藏。
还得是孙子小,惧怕过后,不忘抬头看看踹门的人是谁,一看是宋喜雨,这跳到喉咙口的心立马落了回去,“嗐,宋头啊,我当是谁呢。”
另外两个人也从桌下冒出头来,见到来者是熟人,立即变出一张笑脸,“宋爷。”
孙子小看对方脸色不好,却不知道对方是冲着自己来的,还问:“谁惹咱宋头不高兴了?”
宋喜雨扫了另外两个赌鬼,“你们出去。”
那两人立刻拿着自己的铜板跑了出去。
孙子小这时候也觉出点不对劲来了,“怎么了?”
宋喜雨大力拍桌,“瞧瞧你干的好事!那女子分明不愿意,你给我介绍的是什么人!”
孙子小眼珠子一转,用一种刻意放松的语调说:“我还当什么事呢,原来是这点小事,您可消消气,没必要为这种事动气。”
“没必要?”宋喜雨提高音量,“我宋喜雨是什么人,是衙差,不是土匪,干不来强娶的事!”
“宋头。”孙子小凑上前道:“瞧您说的,这桩婚是正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么强娶啊,没有的事。
那女子年纪小脾气傲,是没经过**,等到您手里,您上点规矩,她还敢放肆吗?”
孙子小满脸堆着讨好的笑,“重要的是,您看不看得上她。”
“那女子长得,算不得多好看。”宋喜雨开口,孙子小还以为自己的讨好要落空时,宋喜雨又说,“但还能看得过去吧,这种地方没什么好挑的。”
“好好好,您看上就行,不管她跑哪儿去,没有路引,总归还在北山县,我今晚就到她家去,跟她小叔敲定日子,尽快促成这桩美事。”
程光没找到宋喜雨,却看到了在工地上四处转圈的左大头。
“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左大头问,“大人不是让你这几天跟着夫人么?”
“夫人有事交代我。”程光问:“左头,宋喜雨在工地上吗?”
左大头皱起眉,“夫人要找他?”
“有点事情要跟他商量。”
“我也有事要找他,他现在不在工地上。”左大头说着捏紧了手中的册子。
“怎么了?”程光感觉里面可能有事。
“昨天晚上我就知道那小子不对劲,禀过大人后,一大早就来查他,果然有问题。”左大头把册子翻开给程光看,“这上面所记给出去的工钱,跟实际工地的进度对不上。”
程光震惊,“他敢在这种事上做手脚?”他简直难以相信,“他敢在大人手下吃空饷?”
左大头咬牙,“修路的钱从哪儿来的,我再三告诫过他们,连这个钱都敢贪,不知死活。”
程光不解,“他一个人能做成吗?”
左大头说,“每笔钱都要两人盖章才能领出去,我知道他那帮手是谁。”
他缓和了自己的情绪,又问起程光,“夫人找宋喜雨做什么?”
“不是什么好事。”程光说,“大概见着别人家里人都来了,眼馋,想成家了,不过他想娶,别人不想嫁。”
左大头冷笑了一声,不用细问都能想到里面有什么勾当。
“你别找他了,等下午他汇报工作的时候,我直接就把人关了。他做这样的事,大人不会放过他。
我还有事要忙,你先回夫人身边去吧。”
郑喜冬跟着文氏一进课堂,郑喜春就瞪大了眼睛,但这孩子只有在家里的时候胆子大,在课堂上什么话都不敢讲。
好不容易等到中间休息时间,他穿过玩闹的同窗跑到郑喜冬面前,“姐,你怎么在这儿啊?不去上工吗?”
郑喜冬手上握着树枝,在沙盘上练着新学的字,头也不抬道:“你也没去上工啊。”
“爹娘让我专心念书的,但你不去,爹跟小叔要不高兴了。”
郑喜冬抬头,面无表情反问:“我活着是为了让别人高兴吗?怎么我长到这么大,就没人让我高兴呢?”
郑喜春不知道怎么回答,挠了半天头皮,还是没想出什么话来,只能干巴巴的站着。
“到旁边去,不要挡我的光。”郑喜冬赶人。
前方讲台上站着的文氏,将她所说所做看在眼里。
这是个好孩子,是个会在意自己的好孩子。
就冲她的性情,这个忙帮的值。
程光回来,趁着课间休息,把听到的消息告诉了文氏。
文氏一听,这忙都不需要她出手,凭长青的脾气,那姓宋的是不可能有机会留在北山县了。
文氏低声对程光道:“你去给那孩子透个底,不必详细说,只让她放心即可。”
文氏点头,当然可以。
文氏让郑喜冬跟她一起去学堂上课,又让一直等在旁边的程光去找宋喜雨,说动他放弃这桩婚事。
程光从文氏这边出去,心里积攒的怒气,这会儿才表现在脸上,拦住正当班的衙差问:“宋喜雨在什么地方?”
“宋喜雨?他不是跟着左头修路去了么,这会儿肯定在官道旁边啊。”周星看程光这表情也觉得奇怪,反问道:“你怎么了?咋这摸样,他坑你酒钱了?”
“我找他有事,你在衙门里留心着点,要是碰见他,就说我往官道找他去了。”
“行。”周星差眼看着他走出县衙大门,用腋下夹起长棍,腾出手抠了抠鼻子,“到底也没告诉我什么事,劳我帮忙,却不告诉我内情。”他摸了摸自己胸口,“这烦心的玩意儿。”
再说宋喜雨,这会儿压根不在工地上,当然也不在县衙。
他从郑家出来,就找孙子小去了。
最近这两天,孙子小拉了两三个爱赌的人,在县城里霸了一间空房,有事没事就钻里面赌两把。
他们行事隐秘,衙门里其他人还不知道有这回事。
可宋喜雨到底是他顶头的人,孙子小在干什么,宋喜雨一清二楚,在工地上没找到孙子小,当即就找到了小屋。
果然见他和另外两个人躲在里头玩骰子。
宋喜雨当即踹门,里面的人吓得桌面上的铜板都不顾,抱头就往桌下藏。
还得是孙子小,惧怕过后,不忘抬头看看踹门的人是谁,一看是宋喜雨,这跳到喉咙口的心立马落了回去,“嗐,宋头啊,我当是谁呢。”
另外两个人也从桌下冒出头来,见到来者是熟人,立即变出一张笑脸,“宋爷。”
孙子小看对方脸色不好,却不知道对方是冲着自己来的,还问:“谁惹咱宋头不高兴了?”
宋喜雨扫了另外两个赌鬼,“你们出去。”
那两人立刻拿着自己的铜板跑了出去。
孙子小这时候也觉出点不对劲来了,“怎么了?”
宋喜雨大力拍桌,“瞧瞧你干的好事!那女子分明不愿意,你给我介绍的是什么人!”
孙子小眼珠子一转,用一种刻意放松的语调说:“我还当什么事呢,原来是这点小事,您可消消气,没必要为这种事动气。”
“没必要?”宋喜雨提高音量,“我宋喜雨是什么人,是衙差,不是土匪,干不来强娶的事!”
“宋头。”孙子小凑上前道:“瞧您说的,这桩婚是正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么强娶啊,没有的事。
那女子年纪小脾气傲,是没经过**,等到您手里,您上点规矩,她还敢放肆吗?”
孙子小满脸堆着讨好的笑,“重要的是,您看不看得上她。”
“那女子长得,算不得多好看。”宋喜雨开口,孙子小还以为自己的讨好要落空时,宋喜雨又说,“但还能看得过去吧,这种地方没什么好挑的。”
“好好好,您看上就行,不管她跑哪儿去,没有路引,总归还在北山县,我今晚就到她家去,跟她小叔敲定日子,尽快促成这桩美事。”
程光没找到宋喜雨,却看到了在工地上四处转圈的左大头。
“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左大头问,“大人不是让你这几天跟着夫人么?”
“夫人有事交代我。”程光问:“左头,宋喜雨在工地上吗?”
左大头皱起眉,“夫人要找他?”
“有点事情要跟他商量。”
“我也有事要找他,他现在不在工地上。”左大头说着捏紧了手中的册子。
“怎么了?”程光感觉里面可能有事。
“昨天晚上我就知道那小子不对劲,禀过大人后,一大早就来查他,果然有问题。”左大头把册子翻开给程光看,“这上面所记给出去的工钱,跟实际工地的进度对不上。”
程光震惊,“他敢在这种事上做手脚?”他简直难以相信,“他敢在大人手下吃空饷?”
左大头咬牙,“修路的钱从哪儿来的,我再三告诫过他们,连这个钱都敢贪,不知死活。”
程光不解,“他一个人能做成吗?”
左大头说,“每笔钱都要两人盖章才能领出去,我知道他那帮手是谁。”
他缓和了自己的情绪,又问起程光,“夫人找宋喜雨做什么?”
“不是什么好事。”程光说,“大概见着别人家里人都来了,眼馋,想成家了,不过他想娶,别人不想嫁。”
左大头冷笑了一声,不用细问都能想到里面有什么勾当。
“你别找他了,等下午他汇报工作的时候,我直接就把人关了。他做这样的事,大人不会放过他。
我还有事要忙,你先回夫人身边去吧。”
郑喜冬跟着文氏一进课堂,郑喜春就瞪大了眼睛,但这孩子只有在家里的时候胆子大,在课堂上什么话都不敢讲。
好不容易等到中间休息时间,他穿过玩闹的同窗跑到郑喜冬面前,“姐,你怎么在这儿啊?不去上工吗?”
郑喜冬手上握着树枝,在沙盘上练着新学的字,头也不抬道:“你也没去上工啊。”
“爹娘让我专心念书的,但你不去,爹跟小叔要不高兴了。”
郑喜冬抬头,面无表情反问:“我活着是为了让别人高兴吗?怎么我长到这么大,就没人让我高兴呢?”
郑喜春不知道怎么回答,挠了半天头皮,还是没想出什么话来,只能干巴巴的站着。
“到旁边去,不要挡我的光。”郑喜冬赶人。
前方讲台上站着的文氏,将她所说所做看在眼里。
这是个好孩子,是个会在意自己的好孩子。
就冲她的性情,这个忙帮的值。
程光回来,趁着课间休息,把听到的消息告诉了文氏。
文氏一听,这忙都不需要她出手,凭长青的脾气,那姓宋的是不可能有机会留在北山县了。
文氏低声对程光道:“你去给那孩子透个底,不必详细说,只让她放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