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边陲 第133章魔鬼集训1

小说:大宋边陲 作者:新潇洒六子 更新时间:2024-08-09 01:59:43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大宗祥符元年1008年七月五日,骄阳似火。

  陆家的第二制皂厂建设完成,七月八日,制皂厂正式开工生产。

  七月十日,饲养场完工。

  七月十三日,野驴等一干护卫从并州赶回,并带来了王琼的书信。

  “王小娘子气色还好吧?”陆扬问道。

  风尘仆仆的野驴道:“还好,王小娘子问的很细,有关主上的一切她都愿意听。”

  陆扬莞尔,心中柔情阵阵,王琼是个可爱的女孩儿,值得珍惜。

  “路上可曾遇到什么状况?”陆扬又问。

  野驴道:“有,遇到过小股劫匪的滋扰,不过都被打退了,弟兄们未有伤亡。”

  陆扬点点头:“你做的很好,去告诉弟兄们,凡是去并州的,每人二两赏银,放假一天,勇信,你也该回去看看老娘了。”

  野驴振奋激动道:“多谢主上关心,属下这就回去。”

  野驴自去。

  陆扬缓缓拆开王琼的书信,纸张似乎泛着女孩儿身体的幽香,字体娟秀,入眼非常舒服。

  陆郎君均启:

  陌头之柳色已绿,而君之音信久杳,每日登楼,不觉望眼欲穿矣。读陆郎君来信,琼欣喜狂喜,不禁泪下。琼非寻常女子,徒以儿女之情,羁绊陆郎君,然琼每日栖栖遑遑,切盼君之消息,望君每隔若干时,亦当一通消息,使琼知君情形,以慰远念。

  琼每日思君不见君,仿佛君口中的孤魂野鬼聂小倩,君之音容笑貌,深印琼之脑海,陆郎君所说的每句话,每个故事,琼日日夜夜温习思虑千遍万遍,直感无法与君一起而惆怅难言。

  ……陆郎君,琼不在汝身边,切切注意身体,君正值血气方刚之年纪,汝身边又多美貌女子,琼知陆郎君意志坚定,但仍少饮酒为妙,须知酒能乱性,色足戕身,酖毒妖狐,岂容迷乱;琼非廉耻,却盼陆郎君早来并州定亲,心切切,意念念,是为至盼!

  手此,敬颂

  旅安!

  妹王琼谨启。

  陆扬靠坐在老板椅上,脑海里想着王琼宜喜宜嗔的音容笑貌,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这是陆扬自穿越以来,收到的第一封书信,古代交通不便,往往一封信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收到,所以有家书抵万金之言。

  这是一封书信,确切的说,是一封古代情书,陆扬可以想象,王琼收到自己书信时,欣喜若狂的女孩儿家娇态。

  小心的把书信叠好,放进抽屉。

  陆扬眼下任务是为保德州的基础建设筹措大量白银,陆扬手中不缺银子,但他绝不吃独食,保德县河曲县有钱人不少,他要保持和这些人长期的多方位的合作关系,就得把他们和自己捆绑在一起,共同发展。

  于是,他选定几家,亲自上门,凭三寸不烂之舌,一家家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捐银子的好处,名义上捐,实际上里面有巨大的利益。

  能得到官府的批文执照,开发保德的矿产资源,亦是诸多富商梦寐以求的,陆扬的意思是先开发矿产,日后有机会成立保德州矿业集团。

  煤碳和铁是硬通货,大宋内部需求旺盛,利润极其客观,而且是长达三十年的经营权。

  陆扬在保德州合作伙伴眼里是精明的商人,这点不可否认,更重要的是,他成了县男,是有官身的,想到日后陆扬的前程,权衡之下,几家分别拿出几十万两银子来,不在话下。

  跟着陆扬走,有肉吃!

  这其中,留在保德州的并州王家的一名掌柜,自作主张,先承诺出二十万两,占据一处矿场,然后快马回到并州汇报王家。

  七月十五日,陆扬拿出三十万两,其他几家各自拿出二十万两,十万两不等,共计一百二十万两白银交付知州府,宁知州大悦,很爽快的颁发了执照。

  经过夜以继日的建设规划,宁知州选一吉日,通告保德州,轰轰烈烈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

  先修缮城墙,原保德城墙方圆只有五里,因年久失修,保德城墙只有四米,城墙破败,不足以抵御外敌,于是城墙加高加固到十米,拓展城门。

  修缮水利,开挖城市街道,建立巨大的四通八达的地下水网。

  修建从保德到河曲,兴县的官道。

  本次大建设,雇佣民众达数万人。

  而陆扬,带着一众护卫和寻矿者,往返与保德山间,找到了几处可开采的煤矿和铁矿,硫磺矿。

  保德的煤矿乃优质煤矿,非常好开发,属于浅表层,保德当地人取煤均来自于此。

  其余石灰石矿,高岭土矿,铝矿,仍在寻找中。

  本次筹措的资金,主要来自陆家,郑家,程家,孙家,杨家,范家,并州王家。

  陆扬出的银子多,他占据了一处大型煤矿,一处铁矿,一处硫磺矿。

  其余几家发现的矿山,陆扬承诺,日后发现铝矿,他要占股,其他他不再占,全部交于他们几家分润。

  开矿的同时,又修建各矿山到保德往返的道路。

  如此算下来,招募雇佣民夫又达到了空前规模,算下来陆扬将要花销至少六十万两白银。

  整个保德州几乎没有闲人了。

  自古保德多闲汉,是因为实在穷,没啥可干的活计,一旦有了活干,闲汉自然不存。

  来自河曲,兴州,代州,忻州,雄州等地找活干的佣工纷纷加入。

  可以预计,保德州注定因为陆扬的一番操作,兴旺发达指日可待。

  如今陆扬的产业不断扩大,两个制皂厂,一个榨油厂,一个大型饲养厂,一大煤矿,一铁矿,一硫磺矿,以及保德,河曲,兴县的几间大型粮油商铺。

  陆扬并不担心煤矿,铁矿的销路,他合作的商家几乎都是人脉甚广的,而且具有百年经营通道的生意人,煤炭,铁这类的物资,生产出来,有多少就教给他们去贩卖。

  另陆扬又开了一家大型砖瓦厂和采石场,专供保德城市建设。

  他整个人都晒黑了,每天忙的脚不沾地,整日往返于矿山和知州府,和宁知州商讨下一步基础建设事宜。

  王太监带着五千块香皂和肥皂满意的返回东京,期间陆扬给了王太监香皂肥皂各五十块,银三百两,并嘱托王太监一定要把自己写的信要官家御览。

  王太监自是高兴万分,说不得回去东京后,要在官家面前大大的夸赞陆扬和宁知州一番,如此,宁知州升官指日可待。

  大宗祥符元年八月初,天气热的灼人,时不时的下雨拖累了工程进度,一连几天阴雨绵绵,使得黄河水猛涨,宁知州带着大小官员整日守护在黄河堤坝边,观察水位,堵漏补缺。

  看着民夫们来来往往的加固堤坝,整个河堤坝价高了一米,宁知州方坐下来喘息片刻。

  古时,黄河泛滥一直是黄河沿岸百姓最恐怖的记忆,所以,沿岸官员在任,最关心的就是黄河堤坝的安危,好在整个雨季平安度过,时间来到九月。

  第二批香皂和肥皂如期交付,陆扬这段进项一百三十万两。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整个八月份到九月,可谓收获满满,除了厂矿,之前的垦荒也有了收获,五月份种植的三百亩旱稻,四月份种植的一百亩高粱,分别收获高粱两万五千斤,旱稻收获不到九万斤,二百亩长生果收获四万斤,棉花收获两万斤。

  ……

  大宗祥符元年1008年九月三日晨七时。

  所有护卫都紧张起来,匆匆吃过早餐,随着一声集合,三百五十名护卫,跑步到陆家操场集合。

  护卫们身上穿的还显得凌乱,不伦不类,原因是新式统一制服还在紧张制作中。

  陆扬估计,五百套按照明代锦衣卫衣着服饰样式制作完毕,至少需要三个月。

  在陆扬的计划中,三个月时间必须把这批桀骜不驯的武者训练成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统一的合格军士。

  上午联系站军姿,走正步,下午练习长枪刺杀,摒弃武者手中兵器不统一的弊病。

  按照分工,一百五十名护卫是长枪兵,一百五十名武者为刀盾兵。

  长枪兵只练一招,就是一往无前的刺,收,再刺,再收!

  刀盾兵只练两招,格挡,砍杀!

  陆扬作为后世特种兵,自然是集训的总教官。

  按照后世的正步,稍加改良,艰苦的集训开始了。

  陆扬摆动双臂,抬腿前进,自己喊着口号,立定,稍息,前后左右的转动,步调极其的标准好看,一招一式,绝对是训练过的样子。

  看着陆扬走着奇怪却很顺眼的步伐,武者们满是敬佩和困惑。

  家主难道当过兵?不可能啊,可是他……

  本以为按照教官要求,站两个小时是轻而易举的事,结果站立后,护卫们才知道什么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仅仅一个站姿,就弄的这群武者叫苦不迭。

  烈日下炙烤着大地,夏蝉卖力的鸣叫着,每个人的脸上滴滴答答的留着汗水,却不敢动手擦拭一下。

  谁敢动,就是一顿皮鞭!

  陆扬亲自惩罚,下手毫不留情。

  “这么直挺挺的站着,有用吗?要是打起架来,等着挨打?真是怪哉!”琦鸳蹙眉道。

  玉若嫣,琦鸳和一众看热闹的婢女们都心存疑问。

  玉若嫣道:“我等虽未参加军武,但站姿是对军士最基本的要求,营武要求军汉站如松,坐如钟,是有道理的,不过陆官人无论站姿,还是走步,都很是奇怪,我是没见过这种步伐。”

  琦鸳点头道:“陆官人肯定受过专业军武训练,你看他走路的姿态,无论甩胳膊,抬腿都表现的相当专业老道,昂首挺胸的姿态和凌厉的眼神,充满特有的昂扬和自信,真是个怪人,他一个道门出身的小子,如何受过军武训练呢?”

  玉若嫣和琦鸳的疑惑,同样是陆府其他人的疑惑。

  陆扬的一切表现的太过神秘,好想他天生无所不能。

  “你们两个,过来!”

  陆扬手中皮鞭指着玉若嫣和琦鸳。

  “干什么?要打架吗?”琦鸳翻白眼。

  “过来和他们一起训练!”陆扬不容置疑道。

  “我们?”玉若嫣和琦鸳瞪着凤目,指着自己的鼻子:“有必要吗?”

  “很有必要!”陆扬道:“野驴他们也得训练,你们也不例外!”

  抱歉,这几天身体有恙,脑子昏沉沉的不清醒,更新有点慢,整理思路,争取加快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