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皇帝 第13章六部没有一个是善茬

小说:我真是皇帝 作者:黑色水晶01 更新时间:2024-08-14 14:56:03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此言诚然不假。从皇帝所穿衣服便可见一斑。

  以蜀锦为料,金丝为线,广八寸,长一尺二寸。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衮冕金饰,垂珠十二旒。这是天子上朝时所穿的冕服,衣服上绣的日月星辰、虫鱼鸟兽这些图案称作“章”,什么人衣服上有几章是有明确规定的,不可僭越。

  皇帝十二章,亲王九章,世子七章,郡王五章。

  刘季生看着眼前这套奢华的衣服,暗自咋舌,心想“这他娘就不是用来穿的。”

  倘若能留存后世,唯一的去处就是博物馆,即便是世界首富怕也是不敢穿在身上。

  王忠看着主子在冕服前发癔症,不敢打扰,这位主子心思古怪的紧,着实令人琢磨不透,但眼见时候到了,便小声提醒道:“陛下,咱们得快点了。”

  刘季生从神游中醒来,抹了抹口水“伺候朕更衣,咱们快些上朝!”

  衣服造的复杂,穿起来更是繁琐,穿罢衣裳,带好通天冠,王忠又从内室拿来一把镶嵌着九颗宝石的仪剑,往腰上这么一跨,以前那个消瘦的小孩不见了,却而代之的是一位真正的帝王!

  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刘季生突然发现,不用刻意伪装,自己的眼神中不知何时有了一抹冷冽。

  皇帝出行,天儿冷的时候坐车,热的时候坐撵。

  皇帝的马车叫御驾,长宽各九尺五寸,暗合九五至尊之意。铁木制造,坚硬稳固,镶金嵌玉,以示尊贵。由六匹纯色白马拉车,天子驾六。

  外表华贵,内部装潢更是奢侈,软木做的靠垫,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皮子铺在上面,坐在上面很是舒服。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对于皇帝以及朝堂的芸芸诸公来说,上早朝无疑是让人很不舒服的事情之一。

  天蒙蒙亮就要起来,像刘季生这样的光棍汉都不想起来,更别提那些三妻四妾,左拥右抱的大佬了。

  “哎,每个人都不容易啊。”

  坐在车里,倦意泛起。

  刘季生打着盹儿,脑子里在跑马。

  俗话说的好,饱暖思**,魂穿半月,待熟悉了这里的环境,那种整日惊慌失措,战战兢兢的紧张情绪消减了大半,就自然而然开始想入非非起来。

  尤其是想到自己如今身为皇帝,理应坐拥三千佳丽,吃香的喝辣的,享尽人间之福,这心里就跟猫挠了一样,痒痒的。

  这不,今早起来,他发现自己裆部湿湿的,娘的,丢人啊!想起昨夜梦中的一夜缠绵,刘季生肚子里就有一团邪火,烧得厉害。

  刘季生感觉自己有往一个无道昏君发展的倾向。

  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说,权力需要得到制约,但站在个人角度来讲,谁不想自己手里的权力再大一点儿?

  醒掌杀人权,醉卧美人膝,大丈夫所求不外乎如此也!

  当刘季生在坐在高位上接受众臣朝拜时,他更加确信了此论点的正确性,反正他现在就是在发抖。

  旁人只道是刘季生被场面所摄,谁能知道,他是兴奋的不能自己呢。

  众臣要比刘季生来的早,刘季生到的时候,底下文武百官已是分列站定,泾渭分明。

  三品以上着紫,余者着绛,七品以外的官儿均穿绿袍。足有好几十号人。

  “朝会,启”

  “诸臣工跪拜!”

  王忠拖着长长的嗓音喊罢。

  底下众臣大礼参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万安!”

  刘季生往后看了一眼,这才发现,自己的这把龙椅后面还有一面帘子,背后的人看不清楚,但刘季生不用脑子想就知道这是太后。

  这便是所谓的“垂帘听政”。

  “季儿,叫他们起来吧。”太后道。

  “哦哦,好的。”刘季生清了清嗓子道:“众卿家平身。”

  “谢陛下,谢太后。”

  太后又道:“半月前,皇帝为林府幺女所伤,未能着朝,让诸卿家担心了,好在皇天庇佑,祖宗垂怜,天子如今已无大碍。”

  “陛下鸿福,苍生之幸。”

  “今日朝会,众卿家有事论事吧。宰相?”

  站在文官队伍中最前头的一个老者出列拜道:“臣在。”

  明国公霍政,这就是当今大宋宰相的名字。在刘季生原本的印象里,这个宰相可以用“中规中矩”这四个字来形容。

  但此时,刘季生可不这么看,能在官场上混到这个位置上,没有一个是平庸之辈。

  “你可有事要奏?”

  “回娘娘,臣所奏之事都写在折子上了。”

  王忠跺着碎步将奏折用盘子呈给竹帘后的太后,过了半晌太后道:“嗯,淮南道救灾一事,宰相就和户部,工部,司农寺一起看着办吧。至于,和楚国那边的交涉,吴大人?”

  “臣在。”又一身着紫袍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此事由你礼部牵头,鸿胪寺配合。”

  “臣遵旨!”

  “还有哪位卿家要奏,要是没有的话,就散朝吧。”

  “臣有奏!”刘季生闻言看去,说话的人是吏部商户陈予。

  陈予道:“启奏娘娘,户部侍郎林清徐因罪入狱,户部又统管天下钱粮,此为要职,不可或缺,臣请娘娘尽早另选良才,补缺空位。”

  陈予言罢,又有一紫袍官员紧随其后,此为大理寺卿顾让。

  顾让捧笏弯腰道:“娘娘,原户部侍郎林清徐虽已待罪,但朝廷处置旨意一直未曾下发,按我大宋律法,林清徐此时仍是朝廷命官,若无废而又立,于典不合。”

  屏风后的太后嗯了一声道:“顾大人此言诚是有理,那既然如此,就先说林嫣弑君的案子。”

  陈予与顾让交换了个眼色,顾让从宽大的袍袖中取出一道奏折“启禀娘娘,林清徐之女,林嫣大逆不道,于本月十七日在红鸾阁以瓶击打天子头颅,致使陛下昏厥三日不醒。林嫣对其罪过供认不讳,罪犯证词、画押,一应证据在此,请娘娘审阅。”

  太后阅罢问道:“大理寺的意思呢?”

  顾让道:“大不敬,谋逆,叛国,此为三大罪,遇赦不赦,按我大宋律法,林嫣为首犯,当游街示众,处以凌迟,其父当车裂于市,余者九族,男丁枭首,妇女为奴。”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为之哗然。

  一身着绿袍,白发苍苍的官员出班道:“娘娘,陛下,此刑过重了啊,诛九族的不是没有,但那也是立国前的事儿了,乱世当用重典,为了稳固民心,震慑宵小,对大奸大恶之人行此重刑也能说的过去。如今国力凋敝,百废待兴,正是与民休养生息之时,再用如此酷刑是为何故?要是开了这个先河,恐遗祸于后人啊。”

  刘季生也惊呆了,把成百上千人齐刷刷砍头就已经很恐怖了,还凌迟,车裂?这还有没有一点人道了?

  所以,看到这个品级不高的老者出来说句公道话,顿时对他好感大增,看了下排次表。

  司农寺太仓署令,赵廉,从六品的官。

  顾让转过头看了他一眼,语气轻蔑,他冷笑一声“哼,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大宋律条上可从未将凌迟,车裂,诛族等刑罚删除。”

  “即使如此,也不至于如此重罚啊,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啊。”

  “你竟敢说高祖主持制定律条不周?”

  “老臣...老臣断无此意啊...娘娘,陛下...”赵廉满头大汗,颤巍巍地跪下解释道。

  刘季生摇摇头,老头子的确不是混官场的料子,三言两语就落进了别人埋的坑里,一顶帽子压下来便不知所措了。

  怪不得,这把年纪了还只是个六品的小官。

  太后不耐烦地说道:“够了,赵卿,顾卿你两退下吧。其他诸位卿家可还有什么意见吗?”

  “回禀娘娘,臣有奏!”出来的人是刑部员外郎李珏。

  看模样最多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身材匀称,长的白白净净的,一身红袍穿在身上,倒是有几分儒雅重臣的风度。

  这么年轻就是从三品的官,前途不可限量啊,

  也不知他究竟有何本事,刘季生对他的发言却是有些期待。

  “说吧。”

  “娘娘容禀,臣在协同大理寺,御史台审查林氏女嫣弑君一案时,从林府管事的口中得知,林清徐在家中多有不敬之语,说什么后宫干政,妇人专权云云。

  林清徐的长子林杰与绿林道,乡间游侠,巫师,术士等三教九流的人私交甚密,与其结拜时,常以高祖竹园结义之事做比。

  林清徐明知此事,却一味纵容。臣怀疑,林清徐及其长子林杰有谋反之嫌,还请娘娘下旨明察!”

  嘶!朝堂上慢慢安静了下来,到最后落针可闻。

  刘季生瞠目结舌,落井下石的事情谁都会做,不过像他这样做的完全不留情面的家伙,刘季生还是第一次见。

  刘季生吃惊,太后也吃惊。

  她吃惊地哦了一声,然后便没了下文,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既如此,那便查吧。”

  李珏大喜“娘娘英明,不知此事该由谁负责?”

  太后语气平淡“既然是你问出来的,就由你去办这件差事吧,都水卫也会帮你的。”

  “诺!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娘娘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