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西月锦绣 第158章京华漫烟云1

小说:木槿花西月锦绣 作者:海飘雪 更新时间:2024-08-18 18:45:03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撒鲁尔轻笑道:“还是母皇厉害,她正是段月容的宠侍君莫问。母亲还记得今年孩儿巡幸江南,为母皇和皇后带回来的那些丝缎吗?母皇和皇后不是都很喜欢吗?那些便是出自这位女扮男装的君莫问之手。”

  殿中微有喧哗,很多人的目光向我这里飘来,估计是联想到了我是段月容的宠侍身份以及民间流传的我那风花雪月的流言。

  女太皇的神情认真了起来,嘴里用汉语念了几遍我的名字,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莫问东海君,蓬莱借银人!真没有想到,如此富甲一方的奇人竟是一个女儿身。”她微一抬手,我慢慢地爬将起来,略打战着走上前,听她改用一口流利的汉语笑问道:“你的本名是什么?”

  “回女太皇陛下,”我垂首道,“草民的本名便是君莫问。”

  她惊讶道:“常闻段太子有特殊的嗜好,喜欢易女装,做女红,传闻价值千金的‘珠绣’其实出自段太子之手。莫非这些传言竟是真,这一切皆是为了你这个从男装的爱妾吗?”

  撒鲁尔带头笑了起来,宫殿中便响彻一阵嘲讽的笑声。果尔仁满面嘲意,唯独轩辕淑环却若有所思地看着我。

  这时殿外进得一人,手捧锦盒,有侍从大声报道:“大理王的使者晋献释迦牟尼佛手指骨一节,恭祝神圣女太皇陛下圣体安康。”

  大理乃是南部著名的佛国,君主禅位出家的也数不胜数。段月容也说过,佛骨是大理的至宝,看样子,段月容等急了,是想先礼后兵。

  然而在这个时代的突厥,佛教刚刚开始在帝国内盛行,其规模远非其他西域诸国可比。而西域诸多佛国,座中便有很多佛国使节,听到大理王晋献佛指骨一截,立时激动地跪拜在地,虔诚地口中念念有词。而女太皇尚佛,闻之惊喜地站了起来,亦下殿对着装有佛骨的锦盒拜了一拜。

  旋即吩咐将佛骨先奉入宫中佛堂,直待吉日迎入突厥的佑光寺。

  座中一个头发稀黄的老者向女太皇贺道:“启禀女太皇,此乃是突厥帝国的大幸,骨咄禄请求女太皇陛下和可汗陛下,将佛教尊为国教,好让祥瑞永远照耀我大突厥的草原。”

  有一个同阿米尔差不多大的青年站起来,好像也是以前玉北斋十三骑中的一个,地位仅次阿米尔,叫作卡玛勒,却上前道:“骨咄禄梅录说得好。只是若让释迦佛进入帝国的草原,让我们古老的腾格里身在何处呢?”

  此言一出,众人窃窃私语,场中的舞乐也悄悄停了下来,殿中的争论渐渐激烈起来,以阿史德那骨咄禄为首的礼佛派,认为如今西域诸佛国归附,主张广立寺庙殿宇,传播佛教,以仁慈治国,安抚西域诸佛国的人心,并且应当积极研习汉族文化,筑城修仪,让人民改变生活方法,让西域走向汉人一般的繁华富裕而稳定的生活。

  卡玛勒的意见却同骨咄禄完全相反,他认为佛教不堪为国教,而且突厥既然称霸西域,便应当让所有的臣国改从突厥的习俗,信奉伟大的腾格里而不是跟从佛教。

  我稍稍往后退,腿脚还没有从酸麻的状态中恢复过来,悄悄挪到最后一排的座榻上坐了下来。好在辩论人群的不断加入,众仆专心聆听,渐渐往前移,根本无人理会我。

  我皱着眉头,揉着腿,惊觉一双酒瞳闪了过来,却见非珏看着我笑意盎然。我愣了一下,明明在场众人面红耳赤地讨论如此重大的民生国策问题,为何他这个做皇帝的反倒毫不在意呢?

  我疑惑间,他却附耳对着阿米尔说了几句,不一会儿,阿米尔就冷着脸给我弄了份同在座客人一样的食物美酒,无非是牛肉羊肉奶茶之类的,却更为精致。我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向他举了举,微弯嘴角,表示谢意。

  他微讶,但立刻学着我,看似淘气地对我举了举杯,看着我笑意更浓。

  “陛下,女太皇在问您的话哪!”忽然碧莹唤回了撒鲁尔的凝视,琥珀的目光瞥了我一眼,在水晶华灯下折射着冷冷的光。

  我这才注意到,不知何时大殿上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到我和撒鲁尔的身上。

  “母皇陛下,这个学问可大了。”撒鲁尔挑了挑眉毛,慢吞吞地站起来对女太皇阳光一般地笑道:“果尔仁叶护乃三朝元老,儿臣倒想先听听他的意见。”

  女太皇的目光一闪,然后所有人的目光又刷刷看向果尔仁。

  果尔仁慢慢站立起来,来到空旷的大殿中心,颀长的身形挡住了地下古老华丽的图案,阳光在他冷峭的脸颊上斜斜地投下一片阴影,唯见灰眼珠如银镜一般冰冷清亮,“在老臣回答这个问题前,老臣想请问两位尊贵的陛下及在座诸位勇士一个问题。”

  “果尔仁,”女太皇哈哈大笑起来,“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每次回答问题之前总要先卖个关子。”

  果尔仁淡淡地笑了,看着女太皇的脸色和蔼了起来,柔和了他脸上刚硬的线条,竟是我这辈子见到过他最温和的表情,“请问两位陛下以及在座诸位,是想我们的突厥变成一把称霸天下的利剑还是一把日益生锈的钝刀?”

  “真正明知故问,”女太皇微笑道,“我与陛下,以及在座所有帝国武士自然都希望突厥成为一把称霸天下的利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女主陛下圣明!”果尔仁一整面色,继续说道:“我大突厥自阿史那神狼哺育的祖先传至今共历十一帝。先帝在世时人口只及东庭人口的百分之一,所以能与东方富庶之国相抗,正在于腾格里赐予我们的游牧生活。我们的毡房如羽毛轻便,我们无须像汉人那样辛苦耕作、四季操劳,肥美的草原令我们的牛羊健壮无比,自由的马上生涯令我们的子民健壮骁勇,腾格里的子孙是神猎手的后代,草原最伟大的勇士,当我们需要更精美的食物、布匹,或是更多的奴隶……”他一指殿中一个汉人奴隶,我,鄙夷道:“便可以进兵抄掠。当我们的敌人前来,则可以窜伏山林,即便汉人的军队如牛毛,即便大理步兵再甲于天下,又怎能奈何我们腾格里的子孙呢?”

  他朗朗说来,众人屏息静听。

  我的眉头开始紧皱,撒鲁尔再次回看我这个战利品,脸上的笑容深不可测。

  “若是我等修习汉人文化、筑城修仪,则将陷入汉人固本自大的旋涡之中,一旦失利,则必遭围歼。”他长叹一口气,循循道,“佛教虽好,却劝导人们仁慈向善,免去杀生,则必然导致我们的民众变得软弱,决非用武争胜之道。”他语气转冷,“我们大突厥将会变成一把钝刀,为了我突厥帝国的千秋霸业,故而老臣以为万万不可举国推崇。”

  在座诸人或深思,或惊恐,或恍然大悟,或冷汗盈面。

  渐渐地,果尔仁的眼神开始凌厉起来,声音亦愈加铿锵有力,“如今汉人的国土分裂,内斗不断,而大理新集,力尚疲羸,无论是东面还是南边,都是我帝国增强国力的最好牧场。各位腾格里的子孙,无论是最肥硕的牲畜、最耀眼的珠宝,还是最美丽的女人,全都唾手可得。恳请两位陛下下定决心,让突厥的铁骑踏平汉家和白家的宫殿,让叶榆宫中的黄金珠宝点缀皇后陛下和列位可贺敦的娇容,让汉家最高贵的妇人成为在座各位贵族的奴隶,让敌人的叶护、伯克和梅录全部变成陛下的歼敌石!”

  一时间,大殿上静得可怕。有人听了骇得面如土色,有人兴奋异常,有人如痴如醉,仿佛那胜利便近在眼前,却没有一个人说出话来。

  果尔仁单腿跪在大殿中,坚定地看着女太皇。

  过了一会儿,大殿中开始有人附议果尔仁,慢慢群情沸腾起来。而皇后花容惨变。撒鲁尔看着女太皇微笑不语。他的母皇面色严肃,过了一会儿,她忽地一笑,只觉得如春花一现,她轻轻地拍着手,“叶护大人果然高见。只是今天乃是朕的生辰,实在不宜谈论这样严肃的时政,待会我们再详谈如何?”

  众人一阵愕然,识趣地闭上嘴,又有人开始谄媚地祝贺女太皇万寿无疆。

  果尔仁的面色有些紧绷,看了看女太皇身边面色不悦的皇后,轻叹一声,但终是恭敬地伏下身去,“恕老臣愚钝。”

  “你还是老样子。”女太皇轻笑一阵,一只玉手戴着各色耀眼夺目的宝戒,撑着螓首,歪着脑袋含笑看着果尔仁,另一只手那几根修长的手指却轻快地敲了几下狼头。

  过了一会儿,女太皇如风一般亲自下来,扶起果尔仁,紧紧拉住他的双手,笑了起来,“叶护这几年在北疆操劳,很久没见到阿史那家的胡腾舞了吧。”她大声道:“朕最喜欢的胡腾舞呢?”

  乐声又起,众人归位,一队健美男儿,足踏锦靴,腰束玉带,开始跳起那充满阳刚之美的胡腾舞。身姿旋转中,不停腾起跳跃,甚是令人惊喜,果真如古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