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兄弟成了个人渣 第三章

小说:我兄弟成了个人渣 作者:安日天 更新时间:2024-08-21 21:00:45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我和张晨一起躺床上,一人一个手机,都插着充电器,各聊各的。

  张晨能在六点多的时候进我的家门,这意味着他今天的工作没有做完,需要做进一步的安排和梳理——这年头,什么行业都需要勤奋和努力。

  我是在和爷爷聊微信,老人家做了一辈子教育,很会学习新的事物,打字也不算慢,他正在和我絮叨隔壁房间的老太太——那是一位精致而优雅的女士,也很乐于助人。

  一时之间,房间里只能听到手指按压屏幕的轻微声响,等把爷爷聊困了,我转过头,正好对上了张晨的视线。

  他盯着我看了三秒钟,突兀地说:“想吻你。”

  我抬手摸了摸他的脑门儿,用很慢的语速回他:“没发烧啊。”

  他拨开了我的手,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陈和平,你可真行。”

  “我一直觉得我很行。”说完这句话,我往下钻进了被子里,舒舒服服地躺下了。

  张晨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又特别没意义地帮我掖了掖被子,他说:“你这就要睡了?”

  “睡,不睡困得要死。”我闭上了眼睛。

  “陪我聊会儿天。”

  “你把灯关上。”

  张晨啪地一声关上了灯,又钻进了被子里——我们两个人当然两个被窝,毕竟我们是兄弟,又不是夫妻。

  “陈和平!”

  “嗯……?”

  “你草得我挺舒服的。”

  我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说出的话却还带着浓重的困意:“那是只有我草过你,你多找几个人试试,技术比我好的多得是。”

  张晨没有回这句话,呼吸倒是很沉,像是有些不高兴。

  我重新合上了眼睛,开始放空思想,酝酿睡意,正要和周公做深入接触的时候,却听见啪的一声响。

  灯光透过眼皮照得我一激灵,张晨推了推我的后背,说的话像带了冰碴子:“甭特么睡了,起来,说清楚。”

  我睁开了眼睛,慢吞吞地爬了起来,靠在了柔软的垫子上。

  这光景,我的烟瘾又犯了,张晨从床头的裤子里摸出烟和打火机,扔到了我被上,我看了看,把两样扔到了床脚,忍了。

  “说清楚什么?”

  “你到底怎么想的?”

  “我能怎么想?”

  “我们睡了好几年了,是不是该定下来了?”

  他还真说出口了——他倒是有脸说出口了,我抬起手,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试图再挣扎一次。

  “兄弟,能不能明天再说?”

  “不能。”张晨的眼睛里带着血丝,像是要杀了我似的。

  “那好,张晨同志,你和黎阳差不多也睡了十年了,你们怎么没定下来,还分了呢?”

  “陈和平,你他妈的闭嘴!”

  张晨一下子扑了过来,双腿压在我身上,抓着我的睡衣就拎了起来。

  我知道他经常健身,学乱七八糟的防身术,论单打独斗,我是打不过他的。

  索性也放弃了反抗,任由他压着拎着,只说一句:“张晨,我很困,你要发疯,能不能等明天?”

  张晨脸上的怒意一下子散了,他松开了握着我睡衣的手,我便任由重力作用躺回在了被窝里,重新合上了眼。

  灯灭了,张晨也重新躺回到了我的身边,他的手却钻过了两层被,进了我的被窝抓住了我的手,我没挣,任由他抓着。

  他说:“哥,有时候我一个人回房子里,空荡荡的,太寂寞了。”

  我没回话,只是觉得这句话矫情过了头,他那房子里除了他还有保姆,除非他自己想不开去个没保姆的房子。

  他又说:“我想找个人,能陪我聊聊天,和我一起好好过日子。”

  我也没回话,只是想起了张晨正在养的一个小青年,据说是厨师专业的,人长得白净,煲得一手好汤,张晨给了他一套房子,那房子布置得特别温馨,每一处都有生活的暖意。张晨还拍过照给我看过,实话实说,张晨不缺陪他聊天的人,也不缺和他过日子的人。

  张晨好像又絮絮叨叨了很多的话,我却越来越困,干脆进入了梦乡。

  梦里,久违地梦到了小时候的张晨,他橡皮忘带了,终于绷不住那副冰冰凉的模样,用特小的声音对我说:“能借我一块橡皮么?”

  我拿出了一块橡皮,又用尺子切成了两半,顺手扔给了他一半。

  “给你用这半,你终于和我说话了,我还以为你是哑巴呢。”

  果然看到了张晨气呼呼的脸,这个梦做得,也算值得了。

  这一觉睡得挺好,醒来的时候张晨早就醒了,正穿个裤衩在客厅打电话。

  我揉了揉眼睛,从床上爬起来,穿了拖鞋去卫生间放水,正放着水呢,卫生间门从外头打开了,张晨钻了进来,直接扒了裤衩,精准扔到我盆里,打开了喷头洗起澡来。

  慢悠悠放完水,又冲了马桶,有些艰难地越过了喷头的射程范围,拎起来牙缸刷牙,也只有这时候,我特羡慕张晨名下那一水儿的大房子,至少有两个卫生间,用不着这么挤着。

  刷完了牙,又用清水洗了把脸,拿毛巾擦脸的功夫,水声就停了,张晨已经洗完了,他伸出了一只手:“递给我浴巾。”

  我嗯了一声,把毛巾挂上去,再把浴巾取下来扔过去,这个过程难以避免地会看到张晨的裸体——但我们太熟了,熟到赤诚相见,在不该约-炮的时候,也不会有想做-爱的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早饭热了两包牛奶,煎了鸡蛋夹面包吃,张晨吃得挺开心的,早间新闻滚动播放着最新的消息,直到一条——“红新小区三期A18楼今日凌晨发生楼踏事故,重伤25人,轻伤121人,目前伤者和其他居民已得到妥善安置,以徐欣为组长的事故调查组正在调查取证中……”

  我的大脑嗡地一下,原因无他,红新小区是张晨名下开发商的精品项目,我稳了稳心神转过头去看张晨,他却在慢吞吞地吃着面包片。

  我的火蹭地一下就起来了:“你他妈的是不是偷工减料了,还有闲心吃东西呢,快滚过去收拾残局去?”

  张晨咽下去了嘴里的面包片,人却显得很镇定,他说:“那片区域是黎阳的老公前几年做的,该给的钱财务那边已经结清,偷工减料的是对方,不是我。”

  “伤了数百人了。”我坐在他的对面,脑仁开始发疼。

  “没出人命,就是好事,”张晨在此时冷静得可怕,变得十分疏离,“公关部和法务部已经开始动作,子公司的领导进了警局协助调查,后续的赔款相关已经谈出了初步意向,你不要急,陈和平。”

  “那你呢,张晨?”我盯着他嘴角的面包屑,也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要问上这么一句。

  “我在国外旅游,并不知晓这些事,那家公司我虽然有一些股份,但从未参与过决策,”张晨笑了笑,有些轻飘飘的味道,“老太太特地打电话来,叫我不要露面,她的人已经安排好了,该抹平的都抹平了。”

  他这么说,我先放了心,过了一会儿,又扭曲地觉得可恨起来,非要说些叫他和我都不痛快的话:“如果不是你想上黎阳,她老公也不会有机会参与盖楼。”

  张晨扯了扯嘴角:“不该这么算,人虽然我推荐了滚去,做决定的到底是底下人,材料检测项目施工项目验收那么多关卡,没发现问题,自然是底下人的责任,和我没甚么干系。”

  他轻飘飘地说了这一句,我莫名觉得有点冷,早知晓这人是个人渣,却总是低估了对方人渣的程度。

  张晨在我的视线下又吃了两片面包,才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去洗手间里洗了洗手。

  反倒是我,此时此刻竟吃不下什么东西了。

  张晨在洗手间里冲我喊:“不去上班么,陈和平?”

  我明知故问了一句:“你不去上班?”

  “不去,跟你家呆些日子,奉老太太的懿旨老实呆着,你快去上班吧,回来甭买菜了,我叫人送吃的过来。”

  我嗯了一声,穿好了衣服,拿着皮包,离开了我的家。

  公交车上,人们大多在刷剧或者看小说,很少有人会关注新闻,纵使新闻有了推送,获悉了发生了什么事故,死伤了多少人,也只是在心底哦了一声,并不会有多少难过的情绪。

  国家太大了,几乎每一天都会发生各种伤亡的事故,人们也变得麻木,且容易遗忘。

  今天部门并没有什么活儿,便忍不住手去搜最新的新闻。

  记者发布会开了,调查组宣布了结果,夹杂着伤者的最新伤情,繁杂的信息扑面而来,张晨和他的集团却在这件事故中彻底云隐。

  作为兄弟,我应该替张晨高兴的,但偏偏生出莫大的悲哀来——因为我再次意识到,这是一个并不公平的社会。

  我在经济委任职,一开始坐柜台收收文件,很快提了级,福利待遇还好,升职空间也有一些,考的时候收录是80比1,我笔试的时候排名第二,面试的时候排名也是第二,本来和这个岗位无缘,偏偏排名第一的兄弟家里出了事,久违联系的舅舅因经济犯罪锒铛入狱,我被补录了。

  收到补录通知并告知亲友没多久,王胖子特地打了越洋电话给我,张口便是:“你这孙子运气可真好。”

  我笑了起来,回了他一句谢谢。

  王胖子东拉西扯地聊了半天,最后叮嘱了我一句:“想赚钱,就离公家远些,想离公家近些,就甭想着赚钱。”

  我向他道了谢。

  那时候我和张晨刚搅和在一起,他叫我去他公司帮忙,或者给笔钱让我自主创业。

  我对他这种拿钱砸的方式有点敬谢不敏,加上专业不太好就业,就试着报了名,也没想到,竟然过了。

  公交车停在了站台边,我下了车开始向前走,从很久以前,我就清楚地知道我和张晨并不是一路人,终有一日会各有各的路,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没有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我刷了门卡,头儿递给了我一个文件夹,打开文件,赫然是早间新闻那个案子的相关资料。

  “和咱们这边有什么关系?”

  “有网友查出施工方的立项材料有些问题,火烧到咱们这边了,得共同接受调查。”

  自从环保越来越严格后,住宅楼建设前均需做一次环境评估,而环境评估前,必须在经济委做一个备案。

  备案并不复杂,先在网上下载响应的表格,再交给窗口柜台的工作人员做初步审核,由经济委委托央企第三方机构做综合审核,再由经济委出个证明盖个章,便齐活儿了,整个流程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但总有一些项目,是相对比较急迫的,可能是重点项目,也可能是上头委派的项目,便有了一个特权——提交备案申请表后先出证明,材料再做审核,先拿着备案表走接下来的环测和其他程序。

  倘若材料不过审核,备案表还是会收回的,这个特权一直在内部沿用着,几乎也没出过什么差错,却在这次的事故中,被揪了出来。

  申请表的落款日期与出的证明的落款日期之间只差了十五天,中间还有长达七天的一个长假,几乎是明晃晃的证据——立项备案有问题。

  调查组来之前,这座城市的主管经济的二把手率先过来的,劈头盖脸地训斥了头儿一顿,并做出指示,凡涉案人员,一律停职接受调查。

  电视剧里总爱把这些头描述得风度翩翩、老谋深算,但大多数头发起火来,和平头百姓没什么区别,都是脸红脖子粗,拍桌子怒吼的。

  信息化时代,查阅这件事故的责任人非常容易,纵使大家都知晓,这么处理并不违背内部的规则,但出了事,就要担责。

  两个同事被迫离职,此后再也无法考进公务体系,唇亡齿寒,我的心里也十分不好受——这件事归根到底,不过是张晨的一个念头,我很难理性地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这件事。

  这天的下班时间来得格外慢,刚刚出了公司门,就收到了张晨的微信,他拍了一桌子精致的菜,微信说,等你回家吃饭。

  我回了他一句,同事聚餐,不会去了,就干脆关了手机。

  我在街边扫了一辆自行车,骑着去了欣欣子弟小学,孩子们已经放学了,教室楼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静谧美好。

  欣欣子弟小学是个念旧的学校,纵使建了好几栋新楼,原来的主教学楼还是只修缮不拆毁,保留了大部分原来的模样,我顺着外面的楼梯一点点爬上了顶楼,才发现顶楼已经装上了一层起码有一米五的玻璃挡板——许是怕孩子不小心坠落下去。

  挺可惜的,顶楼原本是个特适合看夕阳的地方,我还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总是喊几个小伙伴儿,蹭蹭蹭地爬到楼顶,席地而坐,一起傻乎乎地看夕阳,那时候词汇量也少,只知道漂亮极了,伸出手,仿佛能触碰到光芒。

  不再和我闹冷战的张晨也坐在我的身旁,他冷嗤了一声,说:“土包子,有机会带你去看极光,那才是真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