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寒衣 剧变

小说:谁家寒衣 作者:月黑风高 更新时间:2024-08-21 21:00:53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冬至节之后,复课第一天。

  课间,几个小伙伴走过来和陆昭说话:“听说铜雀楼今日要上新本子呢。”

  “那下课了一起去瞧瞧。”左右大家也许久没聚聚了,好好吃一顿再去看戏。

  陈佑摸着下巴:“你说阿澜也够衰的,铜雀楼大半年才出一次新本子,上次他被关禁闭了没赶上,这次又出远门了!看来命中注定他同他心爱的小桃花有缘无分啊。”

  他这话说的声音很大,陆昭原本听了他上一句有些惆怅,现下又被他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朝门口看了一眼,没看见冬至的身影。

  冬至是她的贴身侍卫,早上随她过来的,肯定不会离她太远,不在院中,不知道是不是又上房顶了。

  “阿佑你别乱说!阿澜那是为了和肖沐恩争抢,他又不是真的喜爱小桃花。”她与薛澜时时玩在一处,薛澜也就打赏时闹一闹,带着点少年郎的争强好胜,平素从来不会听他提起小桃花,也不会自己去铜雀楼走动,更别提费心为小桃花备什么生辰贺礼了。

  陈佑原本也是调笑,被陆昭这么一本正经地呵斥了一回,倒嗅出点别样的气息来。

  一双桃花眼微微眯着,盯到陆昭浑身不自在:“你,你看什么?”

  桃花眼泛着奸光:“阿昭你老实交代,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

  少女不迭否认:“你胡说什么呀!”

  所幸教声乐的宵夫子走进了屋子,下节课要开始了,一群少年郎散开,及时解救了陆昭。

  “哎。”小姑娘拿书本遮着头,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自己瞒着陈佑他们的又何止一件事?阿佑觉得阿澜可惜,赶不上小桃花的新戏,却怎么会知道,阿澜根本没有离京,他骗了所有人。

  放学了,陆昭、陈佑、宋家兄弟,还有个小伙伴秦安,一起去拂月楼吃饭。

  从国子监出来,冬至就默默跟上了陆昭。

  陈佑回头一看:“哟,你这个贴身侍卫跟得够紧啊,神不知鬼不觉的。”

  “是啊。”冬至轻功好,自己也不用操心她。

  宋景道:“今日新戏,不仅阿澜没到,连肖沐恩都到不了。”七皇子殿下都好些日子没来国子监了,往素在铜雀楼争风吃醋的场景是看不到了。

  一群人在拂月楼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到了开戏前一刻,才换去了铜雀楼。

  他们几个身份尊贵,铜雀楼的班主如往常一样,一早给他们留了前排的位置。

  陈佑左右张望了一下:“今日人怎地不多啊。”按理说铜雀楼上新戏,应当是济济一堂,一票难求才对。

  宋景道:“临近腊月,本来就是冷场子。”到了年末,所有人都忙碌着要将手头一年工作完成,除了种地的是闲月,当官的、经商的,个个都闲不下来。这批人才是戏班子主要的主顾。

  这倒是,所以以往戏班子也不会这时节出新戏,横竖相差一个月,一般都放到正月里出,彩头也好,主顾也多,今次倒是新鲜了。

  等到众人看完这出戏,也才明白这戏本子为何不能放在正月里出,因为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

  故事讲的是一个姓宋的书生,和官宦家的小姐私定了终身,小姐的父亲因为书生没有功名,门不当户不对,不许他们在一处。后来小姐以死相逼,父亲才没将她嫁人,容许她等待书生三年。在这三年里,书生进京赶考,一举得魁,被皇帝封为新科状元,孰料皇帝还要将公主赐婚给书生,书生一心念着与小姐的白首之约,宁死也不肯答应。皇帝大怒,命令锦衣卫将书生抓起来杀了头,小姐在家乡听闻这个噩耗,也毅然上吊殉情。一对有情人尘世无缘,只能期盼来生聚首。

  戏角子们倒是演得挺好,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就是这故事……皇上看了,估计不会太高兴吧。

  戏幕子拉起来了,与往常不同,这次大厅里一径沉默着,没有人喝彩,也没有人打赏。这里毕竟是京师,是天子脚下,这时节还来看戏的非富即贵,多少都有点觉悟。

  一行人从铜雀楼出来,走出挺远,陆昭开口道:“你说这班主是不是意有所指?”

  宋景困惑道:“但是从未听说京师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啊。”并未有哪个公主被指婚给新科状元啊,“最近的一次指婚也就是将朔月公主指给你哥哥了。”

  他这话刚一说完,自己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明显地停顿了一下。

  陆昭迎着众人一致看来的目光,无语道:“怎么可能。”她陆家就算是疯了,也没人敢做这样的事情啊,虽然……她大哥似乎和钟家姐姐是有点情谊,但钟家姐姐是未来太子妃啊,她哥绝不可能有非分之想,更不可能有怨怼之心。

  其他人也觉得这猜测荒唐了些,陈佑道:“或许这指婚就是个代称,皇帝大概也是强权的象征?就是不知京师近来是否出了什么强权压人的官司,又与这铜雀楼的班主有没有关系?”

  大抵这故事,也只有局中人才能看得懂了,他们这样胡乱猜,也猜不出个所以然。

  看戏这一出过了便过了,陆昭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万万没想到,这故事原来她并非局外人,原来她本可以看得懂的。

  腊月初三,平淡无奇的一天,阳光还好,风也适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午后,几个小伙伴围在一处聊天,说到再过几日便是腊八,明王府上又送来喜帖了。明王是先帝的第九子,当今皇帝的弟弟。明王自从立府以来,挑了腊八这一个小节,每年都会邀请京师各户有头脸的人家,过府一贺,说到底不过是联络感情的手段。不过陆昭挺喜欢这席宴的,因为明王爷这人做事素来精细有度,既然是庆贺的宴席便不能落人口舌,所以他府中每年的腊八粥都做的极好吃,再配上各色精致小碟,能让各家的娃娃都是欢欢喜来,美滋滋去。

  说着腊八,说到明王府的腊八粥,便又说到了去年腊八节的糗事,当时薛澜跟陈佑打闹,不小心被粥里哪个豆子卡住了,憋了半晌,最后满口粥都喷在了一脸关爱过来询问情况的南阳郡王家的小郡主脸上。

  “当时小郡主那个脸哟,就像一口大黑锅当众罩了下来,不提也罢!”

  众人一致哈哈大笑。

  宋景都笑出了眼泪:“你们记不记得,本来那小郡主对阿澜可殷勤得很,”所以才会第一时间赶过来看他怎么样了,“自打那次之后,她见到阿澜远远就绕着走了!”

  “怎么不记得?”陈佑乐不可支,“有次在茶楼我还赶紧拉住她,我说小郡主,你走这么快做什么?放心放心,今儿我们吃的是面条!”

  陆昭听着就抄起书打他:“你还说!人家小郡主脸皮薄,当时差点没哭出来!”南阳郡王一脉是早年随先祖皇帝征战天下的开国功臣,在先祖登基之后便交出了兵权,自此世代都只是世袭下来的闲散王爷,现今的这位南阳王在朝中也无官职。

  正在说说笑笑,忽然听到院中传来一阵脚步声和吵闹声,须臾之间一群锦衣卫冲了进来,领头的正是薛盈。这位平素总爱与他们说笑的薛家大哥哥,此时一脸不近人情的冷酷,挥手道:“奉天子之命,捉拿罪臣宋昊族人,闲杂人等出去!”

  宋昊便是四大家族宋家现任的当家人,宋景和宋渝的父亲。他好端端的工部尚书,怎么会变成罪臣了?!

  众人都未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回神,一群锦衣卫已经制服了宋家二子,欲将他二人用锁镣扣住,陆昭情急之下出手,差点被就近的锦衣卫所伤,幸好冬至及时出现,一掌打在那锦衣卫胸口,将他击离数丈开外。

  薛盈上前一步,冷酷道:“锦衣卫执行公务,若再阻挠,圣上怪罪下来,谁也担待不起!”

  陆昭看到薛盈心头就有气,心道宋家这次遭难,八成跟薛家脱不了关系!火冒三丈就想继续上前干架,陈佑连忙拉着她衣袖,示意她不要跟锦衣卫硬碰硬,开口对薛盈道:“淮远哥,无论如何,这里是国子监,历朝历代大郁的皇子都在此处读书,便连当今圣上,也是在此处学习过的。就算你有天大的事情,也不好在国子监喊打喊杀吧!”

  见薛盈面上略有迟疑,陈佑续道:“我陈家蒙承圣恩,出了三代大学士,国子监是先祖亲设,大郁传道授业的首席学府,倘若在此有任何侮辱圣贤、侮辱斯文的事情发生,便算是拼了这条命,陈家子孙也不能坐视不管!”

  听他言下之意,倘若锦衣卫硬来,这位陈家公子是要与陆昭一样硬碰硬了。薛盈只为办事,不想惹祸上身,何况陈佑所言非虚,此处毕竟是国子监,若是事后陈家人到皇帝面前告上一状,那可不是无端惹得一身骚了。

  “既然如此,那薛某便在外头候着。”待到散学时分,宋家人就算不出来,他们再进去抓人,也是无可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