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阳虽是驸马,也进不了后宫,他搀扶宁月下了马车,叮嘱二人道:“我在此处候着,你们速去速回。”
宁月与陆昭到了毓秀宫,宫人们看到宁月公主这尊大佛驾到,丝毫不敢怠慢,很快将七皇子殿下请了出来。
肖岑见到陆昭半夜到访,再听她说明来意,面上神色震惊不已。
以往在学堂里虽则对立打闹,但现下听到宋家逢此厄运,他心中并不好受。
“你让我去找皇祖母求情?”这倒是个好法子,普世之下除了亲娘,还有谁更能在皇帝跟前说上话呢,“明天一早我就过去。”
“肖沐恩,谢谢你!”七皇子殿下如此爽快地一口答应,陆昭心中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以往是她有眼不识泰山,没看出肖沐恩竟是这样宅心仁厚、以德报怨的大善人!
少时,陆昭与宁月走出毓秀宫,在宫道上走了一段路,身后忽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陆昭!”
陆昭闻声回头。
肖岑喘着气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站定,先前在宫中他不好意思说出口,但左思右想还是不甘心,所以才追上来。
“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一定会帮你!”
说完,他感到脸上一阵阵发烫,暗自庆幸现在是夜里,陆昭看不到他面色。
“肖沐恩……”她心下感动又感激,百感交集,千言万语最后汇成一句情真意切的话——
“如果你不是皇子,我一定现在就跟你拜把子!”
陆昭找宁月进宫的时候,冬至难得落了单,毕竟以往她作为陆昭的贴身侍卫,都是同进同出。
她本在屋顶赏月,一只五星镖隔空飞来,扎于她右手边。
冬至循着镖的来向翻墙而出,有一道影子很快闪避开去,她意会地跟上。
那人引她到了城西的碧莲池畔,这处是湖畔靠里偏僻之处,岸边无人,能看到湖面很远处的几艘画舫,点点灯火。
黑衣人停住脚步,转身面向她,摘下蒙面的黑巾。
清秀俊俏的少年郎。
她早猜到是他。
“薛家家主考虑好结盟的提议了?”这么好的机会,不信薛仲不要。
薛澜却没接她的话,反是问道:“那天我送你的生辰礼物,喜欢吗?”
冬至一怔,想起生辰那天,也是碧莲池畔,夜空中接连绽放的一朵又一朵烟火,花团锦簇,璀璨夺目。
她冷道:“不喜欢。”
对面的少年郎却并未受到打击的样子,眉眼弯弯笑了起来。
她也有这样幼稚,故意唱反调的时候啊。
“不喜欢还笑得那么开心?”清朗含笑的声音,言带戏谑。
原来那天他也在现场!都看见了!那还问?
冬至瞪人一眼,扭头就走。
薛澜连忙追上去,这时候道歉肯定没错:“好啦好啦!是我不好,别生气了。”
少女双手环胸,横眉看他:“薛六少准备说正事了吗?”
“你还记得我们第二次……哎哎哎——”他眼明手快,将状似要走的人又扯了回来,好笑又好气道,“性子怎么这么急?听我把话说完嘛,绝对是你爱听的!”
“第二次在韩王府见面,你从韩王府的密室里搜出来一封信,当时你说先寄存在我这里。”薛澜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她,“喏,物归原主。”
冬至看了一眼,没伸手。
“这不是我那封信。”虽然从外表来看一模一样,但一定不是。
当年义父在江湖上的朋友收到消息,有人集结了一伙穷凶极恶的歹徒要对义父不利,她受了义父指令混进那伙人里,查到幕后买凶之人是韩王爷韩英,之后她联络官府将这伙歹徒抓获,自己也找机会夜探了韩王府,在密室里找到一封密信,然后不可避免地触动了王府警报,最后不得不靠挟持薛澜逃出来。
当日把信件暂寄于薛澜身上,乃是权宜之计,在薛澜昏迷之时,她已经将信件内容都默记于心。后来义父派人接应她,她连夜逃离京城,也没机会再找薛澜拿回来。再之后,义父一直在找人试图破译这封密信的内容,但很可惜,时至今日都未能破译。
虽然尚未破译,薛家跟韩王府有勾结已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所以此番回京之后,她也不曾再找薛澜要过信了。如果这封信真是罪证,不管是将薛家含括在内,还是单纯只涉及韩王府,薛家的人都绝不可能将信交至旁人手上。
现在薛澜竟然主动把信拿出来,——那这封信一定不是真的。
薛澜不以为意地笑道:“时隔太久,你大概记错了,不如听我说说这封信的内容,再确定是不是你那封。”
“我找人破译了信的内容,原来这封信是威武将军写给韩王爷的,信里提到找人安排刺杀九王爷的事情,还有与捭阖人的一些生意上的往来。”
冬至听到最后一句,心头一紧。如果薛澜现下说的信的内容并非虚构,那将景升的名字替换成薛仲,莫非就是信本来的面貌?要对付义父的人他们早知道是薛家,但薛家和韩王府难道除了要对付义父,夺得兵权,还和捭阖人有勾结?!
此事关系重大,已经不仅是夺|权的层面了。
夜色中,二人对视片刻,感觉像过去了一个甲子。
冬至面不改色地从薛澜手中接过信:“是我记错了。”为今之计,先稳住薛家,看看他们背后到底有哪几方势力,“但是就凭一封信,要定威武将军的罪,薛六少觉得可能吗?”皇帝哪怕信了几分,也必定会指派都察院去查,薛家的人手再长,也绝无可能伸进都察院去。那么只剩一种可能,薛家在景升身边安插了举足轻重的内应,同时还和捭阖人真的有来往,才能将景升和捭阖人勾结的证据安排得天衣无缝。
通敌叛国,那是灭九族的大罪。
薛仲一出手,就想将景家连根拔起,斩草除根。
而她了解义父,义父想对付景家,一来是觉得景升为人戾气过重,二来是担心景贵妃的手深得太长,会危害到肖岑。以义父为人处世的态度,就算要扳倒景家,也不会让景家满门抄斩。
“仅凭一封信,当然扳不倒掌权的大将军,但倘若这一切不过是陛下心中猜测的佐证呢?”薛澜分析局势道,“捭阖老可汗的身体近年来一直不好,朝中如今是二皇子东果真掌权,此人最爱杀戮征战,当年在北疆也曾和九王爷交手过,九王爷应当最清楚了。今年以来我们安排在北疆和捭阖国内的探子回报,东果真一直在招兵买马,囤积粮草,目的是昭然若揭了。”
东果真和捭阖国内的动向也是九王爷肖舒盯防的重点,这个情况冬至也知道,但捭阖自从几年前那场伤筋动骨的大战之后,军力受损严重,就算东果真现在招兵买马,也不可能短期内就发展起来,他们的兵力,还无法和威武将军驻扎在北疆的军队抗衡。
薛澜知道冬至在想什么,但正是这样一场结果明确的战斗,才是圣心颠覆的关键。
“一场不应该败的仗却败了,陛下会怎么想。”
“既然是不应该败的仗,怎么会败呢?”——薛澜自信满满,薛家到底掌控了什么?到底想干什么!
“一场仗会败,有很多种可能性,你跟着九王爷久经沙场,应该比我清楚才对。”
冬至闻言惊怒交加,没有心思继续跟他打哑谜了。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通敌!卖国!”威武将军可以倒,但绝对不可以倒在和捭阖人的战场上!因为只要上了战场,他的身后就是万里江山和黎民百姓!那是每个军人的魂,每个军人的使命,每个军人豁出性命都必须守护住的东西!
他嘴里轻飘飘一个败字,代表的是城池失守,百姓流离失所,遭遇掠夺和屠杀。
薛家竟然觉得这样的方法义父会答应?!
她也没有想到,初识的时候,为了守住歹人冒险蹲在窝点的少年,会关心地问她疼不疼的少年,陆昭口中那个温暖又善心的少年,找来烟火送她寒冬一季繁花的少年,会是这样一个自私又残忍的人。
她心中对他失望透顶:“我跟义父都不会答应。你劝薛仲赶紧停手,否则迟早自食恶果!”薛家敢铤而走险把这个计划拿出来跟义父分享,就是吃定了义父无凭无据,哪怕知道他们要通敌叛国,也拿人没办法,只能防范。
她的反应在薛澜意料之中,但薛澜有他自己的考量:“这不是通敌卖国,只是虚与委蛇!”
“我们和捭阖人,从前朝就开始争斗,期间有胜有负,但始终没法将捭阖人彻底赶回塞外。是,九王爷是战神,但九王爷也有老到拿不动枪的一天,捭阖人生来骁勇善战,他们有很多如同东果真一样好斗、勇武的战士,九王爷会老去,对方的战士会成长起来,此强彼弱,此消彼长,也不过是雷同的一段历史而已。除非彻底消灭捭阖人,将他们永远赶回塞外不毛之地,否则大郁的边境绝不会永世无忧,大郁的百姓绝无法得到长久的安宁。”
“我知道九王爷不可能为了权势跟我合作,但是倘若最终的目的是消灭捭阖人,为了大郁万千百姓呢?威武将军战败只是第一步,到时候由九王爷向陛下告密,通过当年被追杀之事查到幕后主使之人是威武将军和韩王府,继而查到密信,得知他们和捭阖人有所勾结。威武将军一旦倒台,陛下一定会扶持我们薛家,届时我会假装遵守与捭阖人初始的约定,帮助他们对付九王爷和左翼军,诱使他们所有军力尽出,将他们引进陷阱,然后倒戈相向,设伏一举歼灭。只要捭阖人的主力一灭,东果真一死,打至捭阖皇宫,彻底消灭捭阖,就是轻而易举之事!”
冬至半晌没说话。
他这个计划虽然疯狂,但也不是不可能……兵不厌诈,自己自小跟随义父征战沙场,消灭捭阖人,不正是义父毕生的心愿吗?
良久,她开口道:“我会跟义父汇报这件事。”
薛澜点了下头,低声补充道:“不管九王爷做何决定,我已经跟薛家其他人说好了,不会再动九王爷和左翼军。”
少女看着他:“这是示好的筹码吗?”
“是我的底线……和私心。”不伤害大郁的战神是底线,不想与她为敌是私心。
宁月与陆昭到了毓秀宫,宫人们看到宁月公主这尊大佛驾到,丝毫不敢怠慢,很快将七皇子殿下请了出来。
肖岑见到陆昭半夜到访,再听她说明来意,面上神色震惊不已。
以往在学堂里虽则对立打闹,但现下听到宋家逢此厄运,他心中并不好受。
“你让我去找皇祖母求情?”这倒是个好法子,普世之下除了亲娘,还有谁更能在皇帝跟前说上话呢,“明天一早我就过去。”
“肖沐恩,谢谢你!”七皇子殿下如此爽快地一口答应,陆昭心中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以往是她有眼不识泰山,没看出肖沐恩竟是这样宅心仁厚、以德报怨的大善人!
少时,陆昭与宁月走出毓秀宫,在宫道上走了一段路,身后忽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陆昭!”
陆昭闻声回头。
肖岑喘着气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站定,先前在宫中他不好意思说出口,但左思右想还是不甘心,所以才追上来。
“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一定会帮你!”
说完,他感到脸上一阵阵发烫,暗自庆幸现在是夜里,陆昭看不到他面色。
“肖沐恩……”她心下感动又感激,百感交集,千言万语最后汇成一句情真意切的话——
“如果你不是皇子,我一定现在就跟你拜把子!”
陆昭找宁月进宫的时候,冬至难得落了单,毕竟以往她作为陆昭的贴身侍卫,都是同进同出。
她本在屋顶赏月,一只五星镖隔空飞来,扎于她右手边。
冬至循着镖的来向翻墙而出,有一道影子很快闪避开去,她意会地跟上。
那人引她到了城西的碧莲池畔,这处是湖畔靠里偏僻之处,岸边无人,能看到湖面很远处的几艘画舫,点点灯火。
黑衣人停住脚步,转身面向她,摘下蒙面的黑巾。
清秀俊俏的少年郎。
她早猜到是他。
“薛家家主考虑好结盟的提议了?”这么好的机会,不信薛仲不要。
薛澜却没接她的话,反是问道:“那天我送你的生辰礼物,喜欢吗?”
冬至一怔,想起生辰那天,也是碧莲池畔,夜空中接连绽放的一朵又一朵烟火,花团锦簇,璀璨夺目。
她冷道:“不喜欢。”
对面的少年郎却并未受到打击的样子,眉眼弯弯笑了起来。
她也有这样幼稚,故意唱反调的时候啊。
“不喜欢还笑得那么开心?”清朗含笑的声音,言带戏谑。
原来那天他也在现场!都看见了!那还问?
冬至瞪人一眼,扭头就走。
薛澜连忙追上去,这时候道歉肯定没错:“好啦好啦!是我不好,别生气了。”
少女双手环胸,横眉看他:“薛六少准备说正事了吗?”
“你还记得我们第二次……哎哎哎——”他眼明手快,将状似要走的人又扯了回来,好笑又好气道,“性子怎么这么急?听我把话说完嘛,绝对是你爱听的!”
“第二次在韩王府见面,你从韩王府的密室里搜出来一封信,当时你说先寄存在我这里。”薛澜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她,“喏,物归原主。”
冬至看了一眼,没伸手。
“这不是我那封信。”虽然从外表来看一模一样,但一定不是。
当年义父在江湖上的朋友收到消息,有人集结了一伙穷凶极恶的歹徒要对义父不利,她受了义父指令混进那伙人里,查到幕后买凶之人是韩王爷韩英,之后她联络官府将这伙歹徒抓获,自己也找机会夜探了韩王府,在密室里找到一封密信,然后不可避免地触动了王府警报,最后不得不靠挟持薛澜逃出来。
当日把信件暂寄于薛澜身上,乃是权宜之计,在薛澜昏迷之时,她已经将信件内容都默记于心。后来义父派人接应她,她连夜逃离京城,也没机会再找薛澜拿回来。再之后,义父一直在找人试图破译这封密信的内容,但很可惜,时至今日都未能破译。
虽然尚未破译,薛家跟韩王府有勾结已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所以此番回京之后,她也不曾再找薛澜要过信了。如果这封信真是罪证,不管是将薛家含括在内,还是单纯只涉及韩王府,薛家的人都绝不可能将信交至旁人手上。
现在薛澜竟然主动把信拿出来,——那这封信一定不是真的。
薛澜不以为意地笑道:“时隔太久,你大概记错了,不如听我说说这封信的内容,再确定是不是你那封。”
“我找人破译了信的内容,原来这封信是威武将军写给韩王爷的,信里提到找人安排刺杀九王爷的事情,还有与捭阖人的一些生意上的往来。”
冬至听到最后一句,心头一紧。如果薛澜现下说的信的内容并非虚构,那将景升的名字替换成薛仲,莫非就是信本来的面貌?要对付义父的人他们早知道是薛家,但薛家和韩王府难道除了要对付义父,夺得兵权,还和捭阖人有勾结?!
此事关系重大,已经不仅是夺|权的层面了。
夜色中,二人对视片刻,感觉像过去了一个甲子。
冬至面不改色地从薛澜手中接过信:“是我记错了。”为今之计,先稳住薛家,看看他们背后到底有哪几方势力,“但是就凭一封信,要定威武将军的罪,薛六少觉得可能吗?”皇帝哪怕信了几分,也必定会指派都察院去查,薛家的人手再长,也绝无可能伸进都察院去。那么只剩一种可能,薛家在景升身边安插了举足轻重的内应,同时还和捭阖人真的有来往,才能将景升和捭阖人勾结的证据安排得天衣无缝。
通敌叛国,那是灭九族的大罪。
薛仲一出手,就想将景家连根拔起,斩草除根。
而她了解义父,义父想对付景家,一来是觉得景升为人戾气过重,二来是担心景贵妃的手深得太长,会危害到肖岑。以义父为人处世的态度,就算要扳倒景家,也不会让景家满门抄斩。
“仅凭一封信,当然扳不倒掌权的大将军,但倘若这一切不过是陛下心中猜测的佐证呢?”薛澜分析局势道,“捭阖老可汗的身体近年来一直不好,朝中如今是二皇子东果真掌权,此人最爱杀戮征战,当年在北疆也曾和九王爷交手过,九王爷应当最清楚了。今年以来我们安排在北疆和捭阖国内的探子回报,东果真一直在招兵买马,囤积粮草,目的是昭然若揭了。”
东果真和捭阖国内的动向也是九王爷肖舒盯防的重点,这个情况冬至也知道,但捭阖自从几年前那场伤筋动骨的大战之后,军力受损严重,就算东果真现在招兵买马,也不可能短期内就发展起来,他们的兵力,还无法和威武将军驻扎在北疆的军队抗衡。
薛澜知道冬至在想什么,但正是这样一场结果明确的战斗,才是圣心颠覆的关键。
“一场不应该败的仗却败了,陛下会怎么想。”
“既然是不应该败的仗,怎么会败呢?”——薛澜自信满满,薛家到底掌控了什么?到底想干什么!
“一场仗会败,有很多种可能性,你跟着九王爷久经沙场,应该比我清楚才对。”
冬至闻言惊怒交加,没有心思继续跟他打哑谜了。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通敌!卖国!”威武将军可以倒,但绝对不可以倒在和捭阖人的战场上!因为只要上了战场,他的身后就是万里江山和黎民百姓!那是每个军人的魂,每个军人的使命,每个军人豁出性命都必须守护住的东西!
他嘴里轻飘飘一个败字,代表的是城池失守,百姓流离失所,遭遇掠夺和屠杀。
薛家竟然觉得这样的方法义父会答应?!
她也没有想到,初识的时候,为了守住歹人冒险蹲在窝点的少年,会关心地问她疼不疼的少年,陆昭口中那个温暖又善心的少年,找来烟火送她寒冬一季繁花的少年,会是这样一个自私又残忍的人。
她心中对他失望透顶:“我跟义父都不会答应。你劝薛仲赶紧停手,否则迟早自食恶果!”薛家敢铤而走险把这个计划拿出来跟义父分享,就是吃定了义父无凭无据,哪怕知道他们要通敌叛国,也拿人没办法,只能防范。
她的反应在薛澜意料之中,但薛澜有他自己的考量:“这不是通敌卖国,只是虚与委蛇!”
“我们和捭阖人,从前朝就开始争斗,期间有胜有负,但始终没法将捭阖人彻底赶回塞外。是,九王爷是战神,但九王爷也有老到拿不动枪的一天,捭阖人生来骁勇善战,他们有很多如同东果真一样好斗、勇武的战士,九王爷会老去,对方的战士会成长起来,此强彼弱,此消彼长,也不过是雷同的一段历史而已。除非彻底消灭捭阖人,将他们永远赶回塞外不毛之地,否则大郁的边境绝不会永世无忧,大郁的百姓绝无法得到长久的安宁。”
“我知道九王爷不可能为了权势跟我合作,但是倘若最终的目的是消灭捭阖人,为了大郁万千百姓呢?威武将军战败只是第一步,到时候由九王爷向陛下告密,通过当年被追杀之事查到幕后主使之人是威武将军和韩王府,继而查到密信,得知他们和捭阖人有所勾结。威武将军一旦倒台,陛下一定会扶持我们薛家,届时我会假装遵守与捭阖人初始的约定,帮助他们对付九王爷和左翼军,诱使他们所有军力尽出,将他们引进陷阱,然后倒戈相向,设伏一举歼灭。只要捭阖人的主力一灭,东果真一死,打至捭阖皇宫,彻底消灭捭阖,就是轻而易举之事!”
冬至半晌没说话。
他这个计划虽然疯狂,但也不是不可能……兵不厌诈,自己自小跟随义父征战沙场,消灭捭阖人,不正是义父毕生的心愿吗?
良久,她开口道:“我会跟义父汇报这件事。”
薛澜点了下头,低声补充道:“不管九王爷做何决定,我已经跟薛家其他人说好了,不会再动九王爷和左翼军。”
少女看着他:“这是示好的筹码吗?”
“是我的底线……和私心。”不伤害大郁的战神是底线,不想与她为敌是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