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雷剧考科举 第8章

小说:穿进雷剧考科举 作者:李思危 更新时间:2024-08-29 07:02:57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是夜, 庄思宜辗转反侧, 难以入眠。

  他只要一想到程岩那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心里就憋闷不已, 脸上也挂不住。

  虽说他干的这些事不过是为了看热闹, 可程岩的态度却让他有种受到羞辱又无力反驳的挫败感, 而对方得知真相后的“大度”, 居然让他生出种难以言说的愧疚?

  多日不下雨的夜晚原本就燥热,庄思宜越躺越烦躁,索性坐起身, 瞄了眼隔壁床上隆起的身影。

  半晌,他下了床,推开寝舍房门。

  外间, 一地月光。

  庄思宜一出去, 黑暗中的程岩也睁开了眼睛。

  他本就觉浅,庄思宜翻来覆去动个不停, 他怎么睡?

  程岩望着墙上映出的一块斑驳, 心想庄思宜还是跟前生一样的习惯, 只要心里有事就会出去吹风, 不管寒天或是酷暑。

  他翻了个身躺平, 双手枕在头下, 将庄思宜驱逐出脑海,又开始琢磨难民的事。

  如果衍生世界和前生一样发展,那朝廷的救济粮要等到七月中旬才能到, 也就是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其实灾情很早就上报了, 但朝廷仅仅是核查就耗费了太多时间,至今没有结果。京城里几位阁臣估计又在扯皮,帮着自己人推卸责任,以致救济粮迟迟无法下拨。

  他此时虽未入朝,但也能猜到朝堂上是什么情况。

  皇上年纪大了,这些年处事愈发优柔寡断,养肥了朝中官员们的胆子,欺上瞒下阴奉阳违早已是常态。

  朝廷吏治腐败,周边又有诸国虎视眈眈,如今的大安已是内忧外患。

  在程岩看来,大安急需一场变革,但前生,他却是最反对变革的那批人。

  一切,都源于八年后的那场变故……

  当时皇上已驾崩,太子周嘉已继位登基,而他和庄思宜也双双考中进士,一同拜在新任国丈、内阁大臣关阁老门下。

  他们的座师原本是革新一派的中坚力量,但没多久,一场意料之外的战争到来。

  敌人并非大安一直以来的对手幽国,而是原本名声不显的小国——单国。

  单国作为大安盟友,靠着大安钱粮支持,短短数年间便占了幽国大半国土。就在大安松了口气时,他们却反戈一击,对大安亮出了爪牙!

  而保守派的代表人物林太傅,认为单国有今天全靠大安,根本不足为惧。

  他为了压制朝廷里不断响亮的“革新声”,竟怂恿嘉帝御驾亲征,试图借此加大他对新帝的影响,加强他在朝中的话语权,进而拖延革新一派的脚步,为保守派争取更大利益。

  不管朝臣如何反对,嘉帝最终选择相信林太傅,可谁也没料到,此战不仅大安惨败,嘉帝也被单国俘虏。

  消息传回京城,关阁老当即就病倒了,朝堂上更是乱成一团。

  可还不等他们想出对策,单国大军便挟持着嘉帝,以不可阻挡之势逼近京城。单国自知实力不足以占领整个大安,便趁机提出种种苛刻条件,甚至想要划走京城以北四省。

  大安官员们愤怒至极,却又一筹莫展。

  就在此时,庄思宜居然背着众人,找上了革新派另一位核心人物——兵部尚书赵禾,并提出“放弃皇上,另立新君”的计策,坚持保卫京师,拒绝接受单国所有条件。

  此事一出,关阁老更受打击,差点儿一命呜呼。程岩憎恨庄思宜背君叛师,不顾对方解释,将庄思宜痛斥一顿,两人不欢而散。

  但在朝堂之上,除了保守派和个别与嘉帝牵连甚深的人,几乎所有大臣都支持另立新君。

  大势所趋下,先帝第五子——嘉帝的哥哥周勉登上帝位,而被俘虏的嘉帝只当了两年的皇帝,就被迫成为了太上皇。

  之后,勉帝令赵禾全权负责战事,后者诏令各地大军至京勤王,一场京师保卫战足足打了两个月,终于逼得单国退兵。

  临走前,单国故意放回已被他们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太上皇。

  尽管明知单国此举是为了搅乱大安稳定的局面,保守派众人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到太上皇一边,试图助周嘉重登帝位。而关阁老和太上皇之间也有着剪不断的联系,不得不改弦更张,转而加入保守派的阵营。

  毕竟有些事无关对错,不争,就是末路。

  至于程岩,他敬重恩师,对于曾经帮助过他的嘉帝更有着非比寻常的感激之情。在他心里,嘉帝才是名正言顺的皇上,也是他唯一想要效忠的君王。

  从那以后,大安的朝堂为了新旧两任帝王,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斗争。而他和庄思宜之间的同窗情谊,也因为所处立场的不同,逐渐走向破裂……

  屋外又传来脚步声,程岩知道是庄思宜快回来了,赶紧阖上眼。

  只是想到后世记载的大安盛世,再看看如今的污浊,程岩第一次犹豫了。

  没有了那些限定的立场,自己还要如前生一般反对新政吗?

  他真正该做的,难道不是努力阻止悲剧发生?

  他……能阻止吗?

  程岩琢磨了大半宿,次日醒来时眼窝青黑,就跟被人揍过似的,以至于庄思宜看见他时明显愣了下,“你……”

  恰在这时,院外传来敲门声,打断了庄思宜的话。

  程岩推门一看,是社学里的杂役,对方道:“程公子,你二叔母来社学了,说请你回家一趟。”

  “二叔母?”程岩莫名,前生林氏可从未来社学找过他。

  “可有说何事?”

  杂役复杂地看了他一眼,小心翼翼道:“她说你未婚妻家里来了人,想……想要退婚。”

  “未婚妻?”程岩只觉得晴天霹雳,两眼发黑,他哪儿来的未婚妻?!

  他年少时一心读书,早就跟家里人说好了暂不谈亲事。

  杂役以为程岩受到的打击过重,顿时更加怜悯,绞尽脑汁想出一句安慰,“程公子,您节哀。”

  程岩:“……”

  不对!

  程岩猛然想起雷剧里是提过那么一句,说原主“程岩”因为年少时被退婚,一直心怀恨意,做官后找了个把柄将当年退亲的那户人家全数害死,连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都没放过。而这也成了剧中“庄思宜”整倒原主的罪证之一。

  辣鸡雷剧!要不要这么狗血?

  程岩谢过杂役,一回头,就对上庄思宜盛满同情的眼神。

  “……”

  居然忘记这家伙还在……

  程岩假装没看到,迅速收拾一番,匆匆去找夫子请假。

  等他刚出现在社学门口,就听林氏高喊:“我可怜的大郎啊,你那未婚妻——”

  程岩赶紧快走几步,低声道:“二叔母!女子闺誉要紧,慎言。”

  林氏终于想起程岩的未婚妻如今已经成了举人女儿,若是知道她到处嘴碎……林氏瞬间有些害怕,不敢再嚷嚷。

  一路上,程岩从林氏口中套话,知道这门亲事是他生父为他订下的。

  未婚妻姓吴,叫吴婉华,乃是隔壁县吴秀才的独女,两家也算门当户对。但自程岩生父死后,吴家就对他就冷淡不少,去年吴秀才又中了举人,便更看不上他了。

  林氏口中说担心他,所以主动请缨来接他,但程岩哪里不知,林氏不过是想看他的热闹。

  “唉,怪不得吴老爷,换做别人,女婿连续两次考不中秀才,也得退婚啊!”林氏故作惋惜,“做父母的,哪个不是为儿女着想?谁不想女儿嫁个有出息的人?”

  程岩一笑,“可不是?所以说咱们程家厚道呢。”

  林氏一听脸色就变了,当年她待嫁前夕,她爹因欠了赌债偷盗他人财物,被官府的人带走了,那时人人都以为程家会退亲,但程根还是顶着压力娶了她。

  这件事已经鲜少有人提起,但仍像根刺般扎在她心里,只要被稍稍一碰,她就会又疼又怕。

  林氏怕程岩继续说,也不敢再奚落对方,一路上谁也没开口,直到快中午才赶回了清溪村。

  还没进家门,程岩就见家里人全数堵在门口,各个愁眉苦脸,头顶仿佛笼罩着乌云。

  哦,还有一人表现得与众不同,不但没伤心,甚至还透着掩饰不住的窃喜。

  程岩不着痕迹地打量着他那位小姑程金花,对方尚未及笄,是程家二老的老来女,平时很受宠爱,小时候还跟着女先生读了些书。

  记忆中,前生的程金花除了偶尔会请他指点自己的诗作外,跟他接触并不多,怎么听说他被退亲也有跟着幸灾乐祸起来?

  莫非,原主还得罪过这位小姑?

  但此时也没空多想,程岩安抚众人道:“没事,不就是退婚吗?我与那位姑娘本就没啥什么感情……”

  话没说完,就见大家的表情更加沉痛。

  李氏哭道:“大郎,对着我们你何必强颜欢笑呢?你若真不喜欢吴姑娘,有怎会为她画一百多张画像?”

  程老太太也道:“又哪里会偷卖你娘的嫁妆,换钱给吴姑娘买首饰?”

  李氏:“又哪里会因吴姑娘和她表哥说一句话,你就作势要投井?”

  说到后来,李氏已是泣不成声,和程老太太抱头痛哭。

  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