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十五日,这一天的洛阳城的欢乐依然延续。
史载,董卓被诛之后,洛阳军民开心无比,甚至典当家什,买肉买酒庆祝。
可见董卓当时多么的不得人心。
现在呢?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却并不兴奋,毕竟此时董卓还没有迁都,这半年来,他面子上一直在跟世家大族靠拢,恩怨还集中在庙堂之上,百姓虽苦,但还没有一年后那般苦不堪言。
曝尸三天后,洛阳街头看起来和往常似乎没有什么两样,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元宵节,让大家把情绪从帝位更迭,转移到了家庭共聚。
在东汉,元宵节还不那么重视。
远比不上二月社,也就是上巳节。
也侧面说明这时候物资生产还不够发达,大家更在意丰收,而非美好日子的向往。
这几日洛阳不太平,各衙门的官员都在等朝廷重新任命,一般情况下,各级官吏都得以保存,只是要求一把手,整理档案,年后大考。
简单说维持现状,提前考核。
司隶校尉赵谦得到新的任命,尚书令。
一大早来到司隶校尉衙署,准备看看有什么案子,若是没有,就可以早早回去了。
明日就去宫中任职了。
一翻,还真有一桩重大的刑事案子,赵谦看到一半,便拍案大怒,道:“如此恶人,当真该死!”
旁边幕僚道:“东翁何故发怒?”
赵谦把状子甩给他,愤愤然道:“你自己看,这当真是一群禽兽!不,禽兽不如!”
幕僚拿起状子,匆匆扫了一遍,颔首道:“此等行径,确是人神共愤。”
赵谦怒道:“这等奸邪之徒,决不容他逍遥法外!马上升堂!”
原来是车师王侍子,因偶遇城民女,爱其美貌,便常纠缠。
就在前几日,这侍子打探出那女子下落,正与几个纨绔饮酒,怂恿下,几个人带着家丁庄奴闯进民居,殴其父母,继而**了这个民女。
村民闻讯赶来,一帮人有恃无恐,又打伤数人才离去。
今日有人恰巧认出一个路人就是当日施暴的纨绔之一,是以抓来衙门告状。
幕僚点了点状纸上的一处地方,提醒道:“东翁可看清楚了此人的身份!”
赵谦沉着脸点点头,他当然看到了。
车师王侍子就是车世国的国王的儿子,是不是太子还是世子两说,以在汉朝求学的身份,实际是作为人质。
地位看似尴尬,但享有豁免之权。
而这个车师王侍子,不晓得为何颇得董卓喜爱,恩宠不已,其中内幕,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
事实就是如此。
赵谦感觉有些棘手,但他并不想就此放过这些人,他正要吩咐升堂,幕僚拦住他。
“大人,想清楚在升堂,明日你就进上面了。”
“何必此时揽下此事?不如先关押下来,明日再说?”
“既然案子今日交上来,如何明日再说,到时候我才去尚书府行走,就被参一个知案不审?”
幕僚想了想,知道自家大人一向嫉恶如仇,颇有威望,在他治下,跟董卓乱兵斗智斗勇,总算保城内百姓一点安宁。
知拦不住,他松开了手。
很快嫌犯到场,扭送刑厅的是那妇人的乡邻,还有一位见义勇为的大汉。
今天意外撞见了当日施暴的一个歹徒,因为打过照面、交过手,那乡邻的父亲还被他们打伤,于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他们扭送来的这个凶徒叫胡封,当日的主犯并不是他,但他也是当日参与对那民女施暴的歹徒之一。
赵谦把他提上一问,这胡封是李傕的外甥,也是跋扈惯了的人。
诛杀董卓之后,暂时没有过问董卓旧部的亲眷,此人倒是供认不讳。
只不过胡封此人还示威似地供出了同伙:卫叔法、袁满来,以及主谋车师王侍子。
这几人中,车师王侍子是不消说,袁满来是汝南袁氏的人,太傅袁隗的嫡长子,卫叔法是河东卫氏家的老三。
胡封供出这些人,只道赵谦根本不敢处治,存心要他难看。
赵谦叫他签字画押,他也满不在乎,大大咧咧地签了字并按了手印。
胡封是谁?他舅舅现在还在河东驻军呢,这皇帝杀了董卓,也不敢招惹,他在房里躲了两天就看明白了。
知道只诛首恶,那自然跟他舅舅没有瓜葛。
赵谦见他画押,马上脸色一沉,吩咐人把他押在班房。
都官从事随即去抓人。
史载,董卓被诛之后,洛阳军民开心无比,甚至典当家什,买肉买酒庆祝。
可见董卓当时多么的不得人心。
现在呢?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却并不兴奋,毕竟此时董卓还没有迁都,这半年来,他面子上一直在跟世家大族靠拢,恩怨还集中在庙堂之上,百姓虽苦,但还没有一年后那般苦不堪言。
曝尸三天后,洛阳街头看起来和往常似乎没有什么两样,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元宵节,让大家把情绪从帝位更迭,转移到了家庭共聚。
在东汉,元宵节还不那么重视。
远比不上二月社,也就是上巳节。
也侧面说明这时候物资生产还不够发达,大家更在意丰收,而非美好日子的向往。
这几日洛阳不太平,各衙门的官员都在等朝廷重新任命,一般情况下,各级官吏都得以保存,只是要求一把手,整理档案,年后大考。
简单说维持现状,提前考核。
司隶校尉赵谦得到新的任命,尚书令。
一大早来到司隶校尉衙署,准备看看有什么案子,若是没有,就可以早早回去了。
明日就去宫中任职了。
一翻,还真有一桩重大的刑事案子,赵谦看到一半,便拍案大怒,道:“如此恶人,当真该死!”
旁边幕僚道:“东翁何故发怒?”
赵谦把状子甩给他,愤愤然道:“你自己看,这当真是一群禽兽!不,禽兽不如!”
幕僚拿起状子,匆匆扫了一遍,颔首道:“此等行径,确是人神共愤。”
赵谦怒道:“这等奸邪之徒,决不容他逍遥法外!马上升堂!”
原来是车师王侍子,因偶遇城民女,爱其美貌,便常纠缠。
就在前几日,这侍子打探出那女子下落,正与几个纨绔饮酒,怂恿下,几个人带着家丁庄奴闯进民居,殴其父母,继而**了这个民女。
村民闻讯赶来,一帮人有恃无恐,又打伤数人才离去。
今日有人恰巧认出一个路人就是当日施暴的纨绔之一,是以抓来衙门告状。
幕僚点了点状纸上的一处地方,提醒道:“东翁可看清楚了此人的身份!”
赵谦沉着脸点点头,他当然看到了。
车师王侍子就是车世国的国王的儿子,是不是太子还是世子两说,以在汉朝求学的身份,实际是作为人质。
地位看似尴尬,但享有豁免之权。
而这个车师王侍子,不晓得为何颇得董卓喜爱,恩宠不已,其中内幕,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
事实就是如此。
赵谦感觉有些棘手,但他并不想就此放过这些人,他正要吩咐升堂,幕僚拦住他。
“大人,想清楚在升堂,明日你就进上面了。”
“何必此时揽下此事?不如先关押下来,明日再说?”
“既然案子今日交上来,如何明日再说,到时候我才去尚书府行走,就被参一个知案不审?”
幕僚想了想,知道自家大人一向嫉恶如仇,颇有威望,在他治下,跟董卓乱兵斗智斗勇,总算保城内百姓一点安宁。
知拦不住,他松开了手。
很快嫌犯到场,扭送刑厅的是那妇人的乡邻,还有一位见义勇为的大汉。
今天意外撞见了当日施暴的一个歹徒,因为打过照面、交过手,那乡邻的父亲还被他们打伤,于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他们扭送来的这个凶徒叫胡封,当日的主犯并不是他,但他也是当日参与对那民女施暴的歹徒之一。
赵谦把他提上一问,这胡封是李傕的外甥,也是跋扈惯了的人。
诛杀董卓之后,暂时没有过问董卓旧部的亲眷,此人倒是供认不讳。
只不过胡封此人还示威似地供出了同伙:卫叔法、袁满来,以及主谋车师王侍子。
这几人中,车师王侍子是不消说,袁满来是汝南袁氏的人,太傅袁隗的嫡长子,卫叔法是河东卫氏家的老三。
胡封供出这些人,只道赵谦根本不敢处治,存心要他难看。
赵谦叫他签字画押,他也满不在乎,大大咧咧地签了字并按了手印。
胡封是谁?他舅舅现在还在河东驻军呢,这皇帝杀了董卓,也不敢招惹,他在房里躲了两天就看明白了。
知道只诛首恶,那自然跟他舅舅没有瓜葛。
赵谦见他画押,马上脸色一沉,吩咐人把他押在班房。
都官从事随即去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