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宋当巨星 第18章苏轼发声了第一更,求鲜花,求评价

小说:回到大宋当巨星 作者:大宋美男子 更新时间:2024-08-31 02:12:28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第二天,一则消息传遍了半个汴京城。

  “倾城楼里出了个谪仙?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那谪仙还是咱们王宰相的同乡,是那个五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作对的神童方仲永?”

  “不是说仲永从小没读书,已经泯然众人矣了吗?”

  “你那消息都落伍了,听说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压根就不是什么没读书,而是修炼出了问题,现在已经恢复了。”

  “是啊是啊,我还听说现在方先生在倾城楼里说书,听他说书可以身临其境,看到书里的故事呢!~”

  “何止啊!我还听说,听方先生说书,不但能身临其境,还能治愈风寒疾病,延年益寿呢!”

  ……

  是的,这些消息的传播,自然大部分寄功于丐帮强大的情报能力。

  须知丐帮虽然名为丐帮,但帮内也不全是乞丐,还有一部分净衣派弟子,穿着打扮和常人无异。

  他们大多都是一些地位不低的人,说出来的话,有着颇大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因此他们一出面,原本天方夜谭的传闻,竟然还真有一部分人相信了。

  当然除了这些丐帮净衣派的弟子之外,那一日听过方永说书的人,此时也都行动起来。

  “是的是的,我可以作证,那天方先生说书我在场。”

  “方先生那天讲了三国,我们都看到赤壁的景象了,十分真实,比单纯的听说书畅快多了。”

  “对对对,不只是三国,方先生那天还讲了一个叫《画皮》的新故事,闻所未闻。”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只要方先生一说书,我一定要去捧场。”

  “哇,你们这些人还有没有点尊严,那姓方的掉你们胃口,都快把你们吓阳痿了,你们还去听他说书?”

  “所以你不去吗?”

  “我……我就去最后一次,听完《画皮》的结尾,我就绝对不再听他任何一场书!”

  “……”

  当然,有一群人作壁上观,有一群人坚信不疑,自然也有一部分人坚持不信。

  而且这部分坚持不信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多数人。

  “听说书还能身临其境,开什么玩笑!”

  “听说书能治愈疾病,延年益寿?呵呵,他以为他是菩萨降临吗?就算是菩萨降临,也是念经驱邪,才能延年益寿好嘛!”

  “还谪仙,一个从小就不学好的孩子,长大之后居然还开始坑蒙拐骗了。”

  “宰相大人说的话怎么会错?一个被宰相大人评定过的人,断不会有偏差!”

  ……

  一时之间,汴京城的渔轮势力分成了三波。

  一波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压根不知道真假,信少疑多,也就茶余饭后看看热闹,当当八卦聊。

  这部分人占据所有人口中的九成,因为与他们的生活并无相关。

  另一波是一些读书人,尤其是与王安石有关的门生弟子。

  他们坚信老师的批言是绝对不会错的。

  既然宰相大人曾经说过,方仲永是一个自恃天才,不屑读书的狂妄子弟,而且已经泯然众人。

  那就绝对不可能出现错误,方仲永只可能是一个坑蒙拐骗的无才之辈。

  这些人在剩下的一成中,占据绝大多数,且几乎主导了整个大宋的渔轮权。

  他们在口诛笔伐,硬生生将方永喷成一个无德无能,坑蒙拐骗的神棍。

  而最后一批人,自然是那些丐帮弟子和听过方永说书的人了。

  他们在替方永说话,替方永辩驳。

  只可惜丐帮弟子虽然众多,但净衣派的人的确太少,情报功能极为强大,但是渔轮力量还是无法与儒家媲美。

  而那些听过方永说书的人,虽然是最坚定的拥护者,但……

  就那么十个八个的,在这场渔轮风暴中,连朵小浪花都掀不起。

  ……

  因此,短短数日时间,方永在汴京城中的名声,那是一落千丈。

  对于这一点,方永并不方。

  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乐见其成的事情。

  至少他的声望值,是直线提升,短短三日之内,便暴涨了一万点。

  虽然……

  虽然根据那坑爹的御姐系统提醒,这一万点声望值里,有九千点都是负面的……

  不过事情的发展,在第三天得到了改变。

  因为苏轼发声了。

  虽然王安石比苏轼早成名多年,在文坛中的地位也要高过苏轼一头。

  虽然因为苏小妹的剁手癌晚期,苏轼的字画在汴京城里卖的并不好。

  但这并不代表苏轼在文人圈子里的话语权不够强。

  恰恰相反,苏轼在文人圈子里的名望,堪称同辈第一。

  “方先生说书能不能身临其境,我并不知晓。不过家妹曾经有幸听过,且的确看到了赤壁的场景,并非吹嘘之言。

  另外,方先生在说三国的时候,曾经引用了半首词。

  这首词苏某查遍典籍,阅便名家著作,苦苦寻觅两日时间,也未曾发现出处,若是苏某所料非虚,怕是方先生自己做的。”

  这首词只有上阙,格式为《念奴娇》,家父、家弟与苏某都曾经试图填补下半阙,奈何终究差了几分神韵。

  便是家父都曾经感叹,此人之才华,已经达到他也只能仰望的程度。

  因此听方先生说书能不能身临其境、延年益寿,我并不敢保证。

  但方先生真的如《伤仲永》中所提,泯然众人了?

  恕我不敢苟同!”

  苏轼的一席话,顿时在汴京城的文人圈子和朝臣圈子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须知王安石可是当朝宰相,权倾朝野。

  苏轼虽然才名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但真正的权力地位,远不如王安石。

  此时他却决然站出来,替方仲永说话,甚至不惜交恶王安石,直接表明了对《伤仲永》的质疑。

  他图什么?

  苏轼的立场,让这场风向不明的渔轮,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而这时候,苏轼将半阙词,公布了出来。

  “这便是方先生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阙在此,那些口口声声称方先生已经泯然众人的才子。”

  “不妨一试,补全此词!”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