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当马日磾继而看向刘辰腰间的时候,更是被吓的一个踉跄差点栽到地上,因为在对方的腰部位置,正悬挂着一把明显绝非凡品的入鞘宝剑,这…这个子兴竟然敢带兵器上殿!
不过,正当这位太尉大人干着急想要出声提醒的时候,却是忽然留意到了一个更奇怪的景象,那就是无论对于刘辰这种闲庭信步的昂首挺胸走路,还是带着宝剑上殿似乎都没人管。
廊道两旁所站立着的那些皇宫宿卫,更是视若无睹一般,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时间,马日磾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一个想都不敢想的可能…
连他这种上了岁数的庸碌之人都能想到的事,就更不用说其它心思缜密和头脑精明的人了。
这其中,就包括曹操和袁绍二人。
他们现在是皇帝钦点的西园八校尉,算是掌握实权的禁军将领,自然有资格参加朝会了。
看着腰挂佩剑,昂首挺胸踏入崇德殿的刘辰,别说徒有其表的袁绍了,就连一向精明内敛的曹操,都不由流露出一丝愕然呆愣的模样来,不明白这个刘子兴究竟是得到了什么隆恩。
因为很明显,刘辰是受到了皇帝陛下示意的,否则的话,他今天所作所为都够夷三族的了。
周围,那些大臣、将军和郎官士大夫们,跟曹操和袁绍二人保持相同想法的更是不在少数。
而答案,也很快就揭晓了。
什么?!
昨天,冀州牧王芬竟然敢行刺杀陛下这种大逆不道之举?!
多亏了执金吾刘辰拼死挡刀,在危难关头力斩逆贼,才堪堪救了危在旦夕的皇帝陛下?!
刘辰因救驾有功,被陛下亲命册封为卫将军、领永安侯?!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这…这种极致殊荣,除了高祖麾下的开国第一大功臣萧何,以及后面王莽和梁冀两个乱臣贼子以外,还从没有人被赏赐过吧,这…刘子兴虽然救驾有功,但给这种赏赐也太过了吧!
皇城南宫,崇德殿内。
不出预料,当听到张让宣读了汉灵帝的旨意后,整个朝堂都立马炸开了窝,更是开始酸气冲天的你一句我一句议论纷纷,但若要总结起来的话,就只五个字而已:羡慕、嫉妒、恨!
不过想想也是。
有的武将舍身忘死、经历过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到头来也只不过混到一个中郎将罢了…
有些文臣,一辈子为了朝堂政务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到头来能混到九卿已经算烧高香了。
有些士人,自幼出生在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的豪门世家里面,然而到现在连个亭侯都没获封。
更不用说像刘辰这样的万户侯了!
至于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这三样极致殊荣,那更是连大将军何进都不敢想的。
所以,就跟刘辰想象中的一样,当群臣们听到皇帝的封赏后,那些眼神怕是都想把他吃了。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是让包括张让、赵忠,何进、何苗、董重等等这些自以为了解汉灵帝的权臣近侍们都吓了一大跳,因为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言官,竟然直接被推出去斩了!
这命令,自然是汉灵帝刘宏亲自下的!
想来,那个老言官可能是看着病恹恹手抚额头坐在正上方汉灵帝好欺负,所以才像以前那样直接跳出来指责皇帝的不对,毕竟以前言官们连直接指责皇帝的都有,最后也没什么事。
然而,这一次,当那个老言官才刚一跳脚反对,汉灵帝便直接挥了挥手,让宿卫将其斩了!
丝毫都不带含糊的!
在命人一刀把那个又臭又酸的腐儒斩了之后,汉灵帝仿佛也觉得气顺了很多似的,努力坐直了已经被病痛折磨着的身躯,抬眼向殿下望去,用一种阴沉沉地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各位,在你们出声反对前,朕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
“昨天,朕差点被王芬那乱陈子贼杀死的时候,你们在哪里?怎么不见你们跳出来挡刀?”
“现在,朕只不过是想报答子兴的救命之恩,这…难道也有错吗?”
“如果还有谁觉得朕有错的话,不妨就像刚才那人一样,先试一试自己的脖子能挡刀否!”
“………”
汉灵帝的一席话落,整个崇德殿内一片哗然,就连脑子不灵光的人都看出来,皇帝陛下这次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封赐刘辰了,如果再不识趣的反对,那无疑将会得罪两个尊贵人物。
第一个,自然就是坐在殿上的皇帝陛下。
第二个,则是已经位极人臣、手握重权,且执掌禁军的永安侯、卫将军刘辰。
这两个人,一个或许还尚且好说。
但加起来的话,连大将军何进都得罪不起,更何况那些整日里只知道舞文弄墨的酸腐儒呢。
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这句话当真是一点儿都不假。
这不,正当群臣都因为汉灵帝那反常的强硬手段而进退两难,但又实在磨不开面子的时候。
身为太尉的马日磾,可管不了那么多,首当其冲的躬身施礼,算是以此来恭贺刘辰的高升。
“永安侯、卫将军的忠驱义感,臣等…实在汗颜!”
紧接着,太仆杨彪、大司农张驯等人,也是微微施了一礼,效仿着太尉的话来表示恭贺。
之前他们和刘辰已有了还算不错的交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要送一个顺水人情了。
更何况,人家在千钧一发之际铤身而出保护皇帝陛下,足以说明对大汉的赤胆忠心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就连尚书卢植、郑泰、侍郎荀攸等效忠大汉的臣子,都随声附和。
至于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那就更不用多说了,刚才没有吭声,只是还没轮到他而已。
当轮到他的时候,自然更是扯着嗓门使劲儿的出言发话,生怕刘辰听不到他的恭贺一样。
眼见这一幕,其它的三公九卿、大臣将军、郎官士大夫们哪能不知道,刘辰位极人臣已经是大势所趋,在看到就连大将军何进都开始随声附和后,他们这些人连忙争先恐后地开口:
“永安侯、卫将军的忠驱义感,臣等…实在汗颜!”
“永安侯、卫将军的忠驱义感,臣等…实在汗颜!”
“………”
一时间,永安侯、卫将军刘辰之名,在崇德殿内就像涌汹的涛波一样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
不过,正当这位太尉大人干着急想要出声提醒的时候,却是忽然留意到了一个更奇怪的景象,那就是无论对于刘辰这种闲庭信步的昂首挺胸走路,还是带着宝剑上殿似乎都没人管。
廊道两旁所站立着的那些皇宫宿卫,更是视若无睹一般,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时间,马日磾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一个想都不敢想的可能…
连他这种上了岁数的庸碌之人都能想到的事,就更不用说其它心思缜密和头脑精明的人了。
这其中,就包括曹操和袁绍二人。
他们现在是皇帝钦点的西园八校尉,算是掌握实权的禁军将领,自然有资格参加朝会了。
看着腰挂佩剑,昂首挺胸踏入崇德殿的刘辰,别说徒有其表的袁绍了,就连一向精明内敛的曹操,都不由流露出一丝愕然呆愣的模样来,不明白这个刘子兴究竟是得到了什么隆恩。
因为很明显,刘辰是受到了皇帝陛下示意的,否则的话,他今天所作所为都够夷三族的了。
周围,那些大臣、将军和郎官士大夫们,跟曹操和袁绍二人保持相同想法的更是不在少数。
而答案,也很快就揭晓了。
什么?!
昨天,冀州牧王芬竟然敢行刺杀陛下这种大逆不道之举?!
多亏了执金吾刘辰拼死挡刀,在危难关头力斩逆贼,才堪堪救了危在旦夕的皇帝陛下?!
刘辰因救驾有功,被陛下亲命册封为卫将军、领永安侯?!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这…这种极致殊荣,除了高祖麾下的开国第一大功臣萧何,以及后面王莽和梁冀两个乱臣贼子以外,还从没有人被赏赐过吧,这…刘子兴虽然救驾有功,但给这种赏赐也太过了吧!
皇城南宫,崇德殿内。
不出预料,当听到张让宣读了汉灵帝的旨意后,整个朝堂都立马炸开了窝,更是开始酸气冲天的你一句我一句议论纷纷,但若要总结起来的话,就只五个字而已:羡慕、嫉妒、恨!
不过想想也是。
有的武将舍身忘死、经历过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到头来也只不过混到一个中郎将罢了…
有些文臣,一辈子为了朝堂政务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到头来能混到九卿已经算烧高香了。
有些士人,自幼出生在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的豪门世家里面,然而到现在连个亭侯都没获封。
更不用说像刘辰这样的万户侯了!
至于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这三样极致殊荣,那更是连大将军何进都不敢想的。
所以,就跟刘辰想象中的一样,当群臣们听到皇帝的封赏后,那些眼神怕是都想把他吃了。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是让包括张让、赵忠,何进、何苗、董重等等这些自以为了解汉灵帝的权臣近侍们都吓了一大跳,因为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言官,竟然直接被推出去斩了!
这命令,自然是汉灵帝刘宏亲自下的!
想来,那个老言官可能是看着病恹恹手抚额头坐在正上方汉灵帝好欺负,所以才像以前那样直接跳出来指责皇帝的不对,毕竟以前言官们连直接指责皇帝的都有,最后也没什么事。
然而,这一次,当那个老言官才刚一跳脚反对,汉灵帝便直接挥了挥手,让宿卫将其斩了!
丝毫都不带含糊的!
在命人一刀把那个又臭又酸的腐儒斩了之后,汉灵帝仿佛也觉得气顺了很多似的,努力坐直了已经被病痛折磨着的身躯,抬眼向殿下望去,用一种阴沉沉地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各位,在你们出声反对前,朕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
“昨天,朕差点被王芬那乱陈子贼杀死的时候,你们在哪里?怎么不见你们跳出来挡刀?”
“现在,朕只不过是想报答子兴的救命之恩,这…难道也有错吗?”
“如果还有谁觉得朕有错的话,不妨就像刚才那人一样,先试一试自己的脖子能挡刀否!”
“………”
汉灵帝的一席话落,整个崇德殿内一片哗然,就连脑子不灵光的人都看出来,皇帝陛下这次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封赐刘辰了,如果再不识趣的反对,那无疑将会得罪两个尊贵人物。
第一个,自然就是坐在殿上的皇帝陛下。
第二个,则是已经位极人臣、手握重权,且执掌禁军的永安侯、卫将军刘辰。
这两个人,一个或许还尚且好说。
但加起来的话,连大将军何进都得罪不起,更何况那些整日里只知道舞文弄墨的酸腐儒呢。
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这句话当真是一点儿都不假。
这不,正当群臣都因为汉灵帝那反常的强硬手段而进退两难,但又实在磨不开面子的时候。
身为太尉的马日磾,可管不了那么多,首当其冲的躬身施礼,算是以此来恭贺刘辰的高升。
“永安侯、卫将军的忠驱义感,臣等…实在汗颜!”
紧接着,太仆杨彪、大司农张驯等人,也是微微施了一礼,效仿着太尉的话来表示恭贺。
之前他们和刘辰已有了还算不错的交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要送一个顺水人情了。
更何况,人家在千钧一发之际铤身而出保护皇帝陛下,足以说明对大汉的赤胆忠心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就连尚书卢植、郑泰、侍郎荀攸等效忠大汉的臣子,都随声附和。
至于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那就更不用多说了,刚才没有吭声,只是还没轮到他而已。
当轮到他的时候,自然更是扯着嗓门使劲儿的出言发话,生怕刘辰听不到他的恭贺一样。
眼见这一幕,其它的三公九卿、大臣将军、郎官士大夫们哪能不知道,刘辰位极人臣已经是大势所趋,在看到就连大将军何进都开始随声附和后,他们这些人连忙争先恐后地开口:
“永安侯、卫将军的忠驱义感,臣等…实在汗颜!”
“永安侯、卫将军的忠驱义感,臣等…实在汗颜!”
“………”
一时间,永安侯、卫将军刘辰之名,在崇德殿内就像涌汹的涛波一样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