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小子,真是目中无人!”朱棣又是骂道。

  皇宫内侍全体出动,连接着皇宫与秦淮河,实时传递着词会那边的消息。

  徐皇后这次没有反对,朱高燧这么一出,可是将那些士子得罪死了啊!

  这秦淮河上,大部分士子都是来自于江南。而朱棣的掌控的最安稳的势力范围,其实是顺天府的北之燕地。

  一直以来,反对朱棣呼声最大的群体,就是来自于江南。而此刻,朱高燧得罪了江南士子,就是得罪了江南世家。

  江南世家主导天下最富庶之地,一直是朱棣的心头大患。就连他,作为九五之尊,都不敢妄加评论江南士子。

  此刻,朱高燧这么一骂,便使他收服江南的难度又加大了一分。

  “老奴斗胆,三皇子殿下有他的打算!”王彦又是插嘴道。

  朱棣冷哼了一声,“狗儿,你三番四次的替他说话,可是他许诺了你什么好处?”

  王彦冷汗淋漓,扑倒在地上,“老奴不敢,三皇子殿下只是交予老奴一个锦囊,说陛下生气之后再交予陛下!欺君之名,老奴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王彦举着一个锦囊,伏地叩首。

  朱棣目光如炬,好一个王彦,居然敢伙同皇子欺瞒于他。

  “陛下,不妨一看。”徐皇后温声道。

  朱棣沉默,半晌才接过那锦囊,打开之后,里面只有一张字条。

  “老爹,孩儿要做那江南文魁,您觉得如何?”

  徐皇后噗呲一笑,朱棣笑骂了一句,“臭小子,真是心比天高!要是做不成,朕,朕就…”

  “就,就什么?燧儿这么懂事,你难道还想罚他?”徐皇后瞪着他道。

  朱棣诺诺,大袖一挥,吩咐道,“下去吧,词会之事,详细给朕汇报上来!”

  ……

  “这些日子,禁足无趣,我拜读三国,颇有感悟,遂得词作一首。”

  “其名曰,临江仙!”

  朱高燧轻声道,提起手中狼毫,泼墨纸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一句词说完,宣纸之上,便刻印上了这么一句话。

  而此刻,画舫极端安静,落针可闻。

  就连解缙与黄淮,都呆在那里,愣愣的望着朱高燧。

  好大的气象!

  “是非成败转头空。”

  又是一句!

  “好!”解缙不愧是个恣意轻狂之人,他瞬间摒弃了之前的恶感,高声赞叹道!

  值此三句,便足以称为传世经典。

  是非成败转头空!此一句,意象之浩大,更胜之前。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朱高燧继续写道。

  钱谦益等人低下了头,无比丧气。

  这首词的上阙一写完,就足以证明它是一首传世名篇,足以留名青史。

  与其相比,他们的确只是泛泛之辈!

  “殿下有大才,黄淮佩服!”黄淮叹息一声,他这一辈子写的东西,都比不上这首词的十分之一。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朱棣轻轻吟诵。

  “好!好!好!”他突然哈哈大笑,连道三个好字!

  “速去,取回词的下阙!”朱棣命令道!

  ……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朱高燧挥斥方遒,以不羁之态迅速的泼墨完毕这下阙。

  解缙黄淮等人无不叹息,三皇子殿下这首词,不只是评三国,更是评靖难!

  “一杯浊酒喜相逢。唉,执着了。”黄淮摸着胡子,若有所指的说了一句。

  秦仙儿低着小脑袋,不停的重复着这首词,泪水从她的眼角滑落。

  都付笑谈中?可是,她的父亲,她的家人,都回不去了啊!

  ……

  “陛下,这,这是词的下阙。”王彦显得很怯懦,若是可以,他真的不想将这首词的下阙奉上!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朱棣读着读着,眉头越来越紧皱。

  气氛显得很微妙,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

  皇子借古喻今,妄论国事,这可是相当大的一件事!

  ……

  “殿下,您不必如此!”黄淮躬身一礼。

  非为别人,而为靖难之役的所有失败者。

  “大学士折煞我了,快快请起。”朱高燧连忙扶起黄淮。

  “学士,忠臣永远是忠臣。”朱高燧沉声道。

  黄淮老泪纵横,“殿下!”

  他之故友,多为废帝之臣,蒙受冤屈,抄家灭族,让他时常感怀。

  如今三皇子殿下,居然当众表示,废帝的忠臣也是忠臣!

  这等担当,让他无比佩服!他这才明白,为何当初三皇子那般评价周松!

  “忠心耿耿,能力一般!”

  因为他的内心,永远求真。是真的,他绝不假说!是假的,他绝不真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我辈读书人,当指明这天下之优劣,扬善惩恶,才是正确所为!”朱高燧高声道。

  “若是连真话实话都不敢说,读这些书,又有何用?”

  【滴,收割10000点征服值!人心所向,无事不成!】

  ps:大明第一词给临江仙,没毛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