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海岛恶婆婆 第433章 有种芋头叫芭蕉芋

小说:七零年代海岛恶婆婆 作者:青豆 更新时间:2024-10-28 00:50:13 源网站:2k小说网
  这次出来包括路上耽搁的,也有小半个月多了。

  开车送他们的司机是汽车连的,也吃到了那次捕捞的海鲜,直砸吧嘴说太赶了,多住一些时候多好啊。

  想再吃海鲜的潜台词愣是没好意思说出来!

  老牛家几个女人都叨叨该回去了。

  倒不是客套,大家是算着日子出门的,家里花猪预产期也差不多了。

  虽说有秋玲照料不用怕,可生猪仔是大事,保不齐这回一胎十八宝呢,真是想想就激动。

  人家秋玲不说啥,但也不能叫人白干活。

  徐春娇还问司机西市的特产是啥。

  司机抹了把脸,很严肃的说:“鱼生....”

  本地特产倒还是多,就是也不知道咋传的,反正现在老牛家啥都吃的名声在外。

  这司机专门挑他不敢吃的,建议老牛家吃,看人家吃相当于吃过。

  人还特别好奇,“你们那也吃鱼生吧。”

  徐春娇立马说吃吃吃,还吃猪生和猪血生,那刚放出来热乎的猪血整点酱油和醋,在放一点葱啦,香菜啦,做凉拌生猪血吃。

  儿媳妇们不说话,就听婆婆把那司机忽悠得一脸的一言难尽。

  但人家迅速的调整了表情点点头,“西市这边也有人吃生猪血,叫活血”

  这次轮到老牛家吃惊了。

  毕竟生吃猪血是徐春娇胡诌的。

  小司机还一脸遗憾,只可惜现在不是逢年过节。

  不过接下来端午节连队里面可能会杀猪,到时候一定给牛进家留一碗生猪血,好

  叫人吃个痛快。

  坑了儿子一把的徐春娇默默扭头看着外头一闪而过的风景。

  她们看窗外,外头正在劳作的社员也都看她们。

  无他,这年头只要有车子经过,哪怕是自行车都得多看几眼,看到就是转到。

  眼神对上后两拨人还唠嗑了,车里问挖啥啊,那玩意有几分像芋头。

  人家回就是芋头,本地的焦芋,回头拿来做凉粉。

  都是地里刨食的,老牛家女人们就觉得话不对。

  海岛也到处是芋头。

  为了吃饱饭,以前只要能磨成粉的都试验过了。

  芋头很难成粉,因为很难沉淀,也就只有先蒸熟,然后再晒干水分,最后洗粉,这样才能沉淀,但是出粉率也很低,还不如直接吃了。

  人家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哪能受得了质疑啊,信誓旦旦的表示焦芋就是能出粉,一百斤左右出五斤粉吧,挖一天能吃两顿。

  话落两拨人都沉默了,就这出粉率想啥呢!

  小司机今儿的任务就是送老牛家去坐火车,车票没买也就不赶,直接就把车停下了,问买特产么,西市的芋头杠杠的,虽不是这品种,但没吃过就能当特产,妥妥的。

  这种焦芋是好东西,花还能吸蜜,叶子能当喇叭吹,等冬天的时候干的焦芋叶子能拿来做毽子。

  几个当**就上心了,要不整点回去给孩子们看个新鲜?

  本地老乡热情,说焦芋的叶子水烫一下还能包粑粑,就算不做粉,薯拿来烤熟也好吃

  徐春娇想想挖一颗芭蕉芋回去种,客客气气的问人家卖不卖。

  这个生产队的社员笑呵呵的要什么钱,遍地都是的呦,平日里自家吃的,也是猪吃的,又兴致勃勃的问海岛没有啊?

  海岛可能有,但至少先锋生产队周边没瞧见过。

  人家一听就倍儿自豪,叨叨把教育都是冬天到早春的时候收获,她们来得巧刚好收最后一批,想种回去就能种了。

  这个生产队的农业技术员就带着徐春娇,喊着一定给找个好苗子。

  徐春娇就起来了七八分钟,再回来时三个儿媳妇守着一麻袋的芭蕉芋兴高采烈的跟婆婆报告:

  “妈,我们跟大姑子合买的,把您的份算上了,再加上给秋玲的,给月梅家的,一共买了六十斤。”

  她们想着反正到了车站,上了车就把东西带上,也不用多扛着拎着,不是事。

  再说谁都不是娇娇小姐,平日里渔网动不动也是十几斤,还有扛海盐,一麻袋也得上百斤呢。

  这生产队的队长抽着旱烟也笑得眉不见眼。

  出来干活还能卖出去点钱,六十几斤的的芭蕉芋卖出两块钱,也不亏的。

  一袋芭蕉芋就成了回程的第一件特产。

  到了车站没买着当天的票,也隔了一天呢。

  刚到招待所还有司机帮着扛上了二楼,可走的那一天还得从二楼扛下来,再一路风尘仆仆的扛着去赶火车。

  公共车不好等啊,怕来不及还扛着走了一段路,跟平日里干活

  还真不一样。

  连带着看孩子的秦淑芬都得拎个七八斤的芋头,其他人更是不用说,也终于明白为啥老太太那会没啥表示,终是被现实教会重新做人。

  几个人都老实了,再寻思搞点特产的时候就万分的谨慎。

  得亏老太太选的是本地的腐竹。

  海岛的腐竹得靠副食品票,乡下人没有,得去黑市买。

  腐皮好像也是西市的特产,黑市挺多的,价格也不贵。

  她们大包小包的,搁谁看了都觉得是个大单子。

  黑市上的小贩子拍着心窝子打的包票,“都是自家做的,腐皮不能选一层和三层的,一层的太硬了,三层的又太脆,我们家就是二层腐皮。”

  人还指了一个卖素鹅的摊位,叨叨那家的原材料就是跟自己进的货,加的酱油,糖,花生油,然后把沾满调料的腐皮一层层的叠上去,就是素鹅,好吃的嘞~

  徐春娇买了三十斤。

  腐竹白菜梗,腐竹咸鱼煲,腐竹车炒木耳,腐竹糖水,腐竹闷牛彩,腐竹闷香菇,菜名她都想好了。

  这年头能给人带一件特产那都能算情谊深厚了,买完腐竹也就没再买啥就上了火车。

  来是吃的地力糕挺好,徐春娇下了火车特意亲自去买。

  三个儿媳妇想拦啊,但又怕带出来自己被坑过的事儿,讲出去总是不光彩的,只好讪讪的跟着婆婆到卖地力糕的摊子前。

  徐春娇要得不少,反正每个人分两块是够得,儿媳妇们就看着那小

  贩果然越切刀口越是偏移,然后就听婆婆笑着骂人家脑血栓还出来摆摊,也是怪可怜的,再不好好切余下的也不要 了,什么切完了不能不买的招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