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哪里够,真遇上那日那样的急雨,多个人留在家里,就能第一时间多拿一簸箕麦子回去!”
“我们想去嘛,奶奶!奶奶——”宋天宋元拿出了他们的杀手锏,开始摇晃李氏的手臂。
可惜,这一次的李氏似乎变成了铁石心肠,完全不松口。
其实,宋英知道李氏不同意的真正原因,雨后若又遇上大太阳,路边的草木毒气便很重,身体弱些的人,被那股热气一蒸,很容易就生病了。
而进城的这一路,有不少草木,特别是一些狭小路段,两边草叶都把小路遮住了。
到了城里,宋英发现状元坊里卖鸡鸭的农户不少,看来与他们家有同样的想法。
卖的人多了,这鸡鸭就卖不起价了,宋英与李氏好说歹说,强调数遍他们家带来的鸭子,带回去就能收获鸭蛋,才勉强以45文钱,将3斤多的鸭子卖出去。
卖完鸭子,天色已经不早了,李氏却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带着宋英去了县衙里的申明亭。
暴雨过后,城里家家户户都忙着添置东西,申明亭前一个人也没有。
李氏有些失望,却听旁边的宋英道:“上面说,交夏税的日子定在六月初。”
李氏愕然,“上面的字你都认得?”
满打满算,小孙子上学也才小半月,中间还有7天因暴雨没去上学;而孙女跟着小孙子认字的时间就更多了。
这满满一页纸的字,都认识了?
宋英摇头:“大部分不认识,不过夏税日期这些字,我都认识。”
听她这么说,李氏就觉得不靠谱,“只认识几个字,意思能对吗?”
这时,旁边响起一道温和的声音,“大娘,你孙女说的没错,官府定的交夏税的日子,确实是六月初。”
宋英与李氏转过头,看见一旁不知何时来了个年轻人,头戴四方巾,着士子澜衫;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书童打扮的少年。
这是中了秀才的人才能穿的衣衫,李氏一下变得恭敬起来,小心问道:“相公是秀才公?”
那年轻人笑着道:“算是吧。”
那书童有些不高兴:“什么秀才公,我家老爷是乾元四年的举人,明年可是进京赴春闱的!”
“原来是举人老爷!”李氏更恭敬了,“问老爷好。”
宋英也有些惊讶,这人如此年纪,看着不过二十多岁,竟然都是举人了!
在大乾,读书人的功名与地位牢牢挂钩,中了秀才的人,才可被称为相公,中了举人,才能被人称一声老爷。
像何老爷那样的商人,也只有在村子里,村民们讨好何家,才称一声何老爷。其实正确的称呼,应该是何员外。
童子试没有限制,凡认识字的都可以去考,但一府只取五十五人,可见中秀才之难。
而举人,是一省的秀才比拼,其中还有不少以前年落地的秀才,其难度可想而知!
“多嘴。”年轻人轻轻斥责了书童一句,笑着对李氏道:“老人家不必多礼。”
他望了眼宋英,“俗话说,天下读书人是一家,你家也是耕读人家,不用拘礼。”
李氏尴尬道:“我家没出过读书人,只送两个孙儿去学堂认几个字。”
年轻人惊讶,“那你家孙女的字是谁教的?”
农家贫苦,送男孩入学都难,更何况女孩,故而只有家中父兄中了秀才的,才会教女孩认字。
“我家小孙儿上月末送去学堂念书,每日回家我孙女督促他温习,慢慢也就学会认字了。”
“我们想去嘛,奶奶!奶奶——”宋天宋元拿出了他们的杀手锏,开始摇晃李氏的手臂。
可惜,这一次的李氏似乎变成了铁石心肠,完全不松口。
其实,宋英知道李氏不同意的真正原因,雨后若又遇上大太阳,路边的草木毒气便很重,身体弱些的人,被那股热气一蒸,很容易就生病了。
而进城的这一路,有不少草木,特别是一些狭小路段,两边草叶都把小路遮住了。
到了城里,宋英发现状元坊里卖鸡鸭的农户不少,看来与他们家有同样的想法。
卖的人多了,这鸡鸭就卖不起价了,宋英与李氏好说歹说,强调数遍他们家带来的鸭子,带回去就能收获鸭蛋,才勉强以45文钱,将3斤多的鸭子卖出去。
卖完鸭子,天色已经不早了,李氏却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带着宋英去了县衙里的申明亭。
暴雨过后,城里家家户户都忙着添置东西,申明亭前一个人也没有。
李氏有些失望,却听旁边的宋英道:“上面说,交夏税的日子定在六月初。”
李氏愕然,“上面的字你都认得?”
满打满算,小孙子上学也才小半月,中间还有7天因暴雨没去上学;而孙女跟着小孙子认字的时间就更多了。
这满满一页纸的字,都认识了?
宋英摇头:“大部分不认识,不过夏税日期这些字,我都认识。”
听她这么说,李氏就觉得不靠谱,“只认识几个字,意思能对吗?”
这时,旁边响起一道温和的声音,“大娘,你孙女说的没错,官府定的交夏税的日子,确实是六月初。”
宋英与李氏转过头,看见一旁不知何时来了个年轻人,头戴四方巾,着士子澜衫;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书童打扮的少年。
这是中了秀才的人才能穿的衣衫,李氏一下变得恭敬起来,小心问道:“相公是秀才公?”
那年轻人笑着道:“算是吧。”
那书童有些不高兴:“什么秀才公,我家老爷是乾元四年的举人,明年可是进京赴春闱的!”
“原来是举人老爷!”李氏更恭敬了,“问老爷好。”
宋英也有些惊讶,这人如此年纪,看着不过二十多岁,竟然都是举人了!
在大乾,读书人的功名与地位牢牢挂钩,中了秀才的人,才可被称为相公,中了举人,才能被人称一声老爷。
像何老爷那样的商人,也只有在村子里,村民们讨好何家,才称一声何老爷。其实正确的称呼,应该是何员外。
童子试没有限制,凡认识字的都可以去考,但一府只取五十五人,可见中秀才之难。
而举人,是一省的秀才比拼,其中还有不少以前年落地的秀才,其难度可想而知!
“多嘴。”年轻人轻轻斥责了书童一句,笑着对李氏道:“老人家不必多礼。”
他望了眼宋英,“俗话说,天下读书人是一家,你家也是耕读人家,不用拘礼。”
李氏尴尬道:“我家没出过读书人,只送两个孙儿去学堂认几个字。”
年轻人惊讶,“那你家孙女的字是谁教的?”
农家贫苦,送男孩入学都难,更何况女孩,故而只有家中父兄中了秀才的,才会教女孩认字。
“我家小孙儿上月末送去学堂念书,每日回家我孙女督促他温习,慢慢也就学会认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