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与春桃被宋英这个问题问住了,愣了一阵,春桃猜测道:“这两日府里事情多,应该是忘了。”
春柳点点头,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二太太应对各府的关心问询,忙得焦头烂额,五小姐又跑去风荷院大闹,她忙成那样还必须得放下事情,亲自前去阻拦。
这事还被老爷知道了,气坏了,禁了五小姐的足。”
宋英:“……”
最该被禁足的,是莲姨娘好吧。
不宠爱莲姨娘,却又在她无理取闹时偏心她,难不成是愧对她?
莲姨**年龄与顺安县主差不多,她该不会是申状元的原配妻子吧?
申状元高中后做了陈世美?
没听说过这事呀,以村里人对申状元之事的津津乐道,他高中状元,村民们只怕连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会翻出来说道,没道理娶妻这种大事,一点风声都没有。
这时,又听莲姨**咒骂里,说了句要让这个家不得安宁,宋英又忍不住嘀咕,难不成是有恨?
申状元与顺安县主做了什么事会让她恨成这样?毁了她一生?灭了她全家?
她在申府想干嘛就干嘛,谁都拦不住,只要想开点,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完全可以逍遥快活,毁了她一生不至于吧?
她是青楼女子,又是被别人强送给申状元的,申状元应该也不至于去灭她全家吧?
难道她入青楼是申状元与顺安县主害的?因为某个事,她全家都被害死了,自己也流落青楼,而造成一切的是申状元与顺安县主?
宋英一震,觉得自己的这个猜测很合理,好好的一个女孩,被害得流落青楼,确实毁了一生,自然是恨的。
那莲姨娘现在做的一切,与顺安县主等人的退让就很合理了。
他们毁了人家的一生,心中有愧,自然要忍让了。
十来天后,宋英手上的烫伤彻底好了,用不着春桃了,但她只要一得闲,还是会到小厨房里,看宋英做药膳,遇到没学过的,就请宋英教她。
她也十分会做人,平日里有什么有趣重要的消息,都会悄悄告诉宋英。是以宋英虽跟府里的丫鬟来往不多,该知道的却是一点没遗漏。
许是那日听进去了林大夫的话,顺安县主把管家权全部交给三个儿媳,自己什么都不闻不问,安心养身体,身体竟渐渐好转。
林大夫终于清闲了几分,闻得宋英已将所有针灸歌谣背下,就开始指点宋英练习针灸。
林大夫打开一个皮革裹成的小包,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色各样大小不一的银针,她捻一根放在火上烤。
宋英看得入迷,林大夫却道:“你去找管事,叫两个健壮的婆子过来,把我房里的针灸铜人搬到堂屋里。”
针灸铜人?那是什么?
怀着疑惑,宋英跑出去找管事,叫了两个健壮的婆子回来。
林大夫带着她们去了她的卧房,让两个婆子把放在墙角处的一个东西搬到了堂屋。
那东西很大,上面盖了布,搬动时隐约可以看出是个人形,约有八九尺高。
送走婆子,宋英很是激动地掀开遮盖的布匹,是一个铜制的成年男子,圆脸,大耳下垂,面露微笑,身上有很多脉络与小孔。
结合针灸铜人这个名字,不难猜测这些脉络是人体经脉,而小孔自然就是穴位了。
宋英惊奇得不行,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东西,有了这个,何愁学不会针灸!
林大夫摸了摸有些褪色的铜人,眼中流露出些许追忆之色,良久才轻声道:
“这是仿前朝医官王惟一的天圣铜人铸造的,内里有木雕的五脏六腑和骨骼,表面铸有经脉走向和穴位,与真实的人体相差无几。
最初是用来考核医者的针灸之术,发展至今,也用来练习。
接下来的日子,你就用它来练习。”
宋英使劲儿点头,看着铜人的眼神都在发光,要铸造这么一个铜人,不仅需要大量的铜,还需要对人体构造、经脉穴位都熟稔于心才行,可不是每个医者都有能力铸造的。
她再一次认识到自家师父医术的高超,跟着学习的热情也更加高涨。
虽然针灸歌她早已背得烂熟,但扎之前,还是拿出书本,先朗读一遍,以确认自己的记忆无误。
而且,她的朗读也不是单纯的哇哇念。
第一次去社学偷听时,袁清背书的方式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面她又是跟着袁清学的认字,故而在朗读与背诵方面,她的习惯与袁清是一样的。
在诵读针灸歌时,她会边读边思考需要扎的穴位具体在哪里,要怎么扎,用多大的力,扎对了会有什么效果,扎错了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思考得多,她的速度就很慢,特别是第一次初学的时候,但这种方式记得非常牢固。
她练习得入迷,很快忘记时间、忘记周围的环境。
眼瞅着到午时了,林大夫进屋叫停了她:“行了,去取饭吧。”
宋英恋恋不舍地放下银针,提了食盒就要往临时厨房冲。
早些取了饭回来,吃完就可以接着扎了。
她刚跑到院门,林大夫叫住了她:“忘了说,从今儿起你要记得时常活动手指手腕。”
说着,她示范了几个动作:“像这样,一抓一握、手指张开、并拢;手腕正向旋转,反向选择……”
宋英虽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听话地决定先照着做,说不得做着做着就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了。
如果还是不清楚,她才会向师父请教。
她挎着食盒,一路玩耍着手指手腕,很快就到了临时厨房。
自从那日莲姨娘大闹后,大太太就特意到厨房,让每日的饭菜都先紧着莲姨娘,其他人晚点就晚点。
是以,这段时日,莲姨娘没有再闹,宋英都觉得惊奇,要知道现在的风荷院可就住了莲姨娘一人。
没有下人伺候,她竟也习惯,真是一点都不像她的性子。
不仅宋英觉得惊奇,其他人也觉得惊奇,宋英这两日时不时就能听到丫鬟议论此事。
春柳点点头,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二太太应对各府的关心问询,忙得焦头烂额,五小姐又跑去风荷院大闹,她忙成那样还必须得放下事情,亲自前去阻拦。
这事还被老爷知道了,气坏了,禁了五小姐的足。”
宋英:“……”
最该被禁足的,是莲姨娘好吧。
不宠爱莲姨娘,却又在她无理取闹时偏心她,难不成是愧对她?
莲姨**年龄与顺安县主差不多,她该不会是申状元的原配妻子吧?
申状元高中后做了陈世美?
没听说过这事呀,以村里人对申状元之事的津津乐道,他高中状元,村民们只怕连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会翻出来说道,没道理娶妻这种大事,一点风声都没有。
这时,又听莲姨**咒骂里,说了句要让这个家不得安宁,宋英又忍不住嘀咕,难不成是有恨?
申状元与顺安县主做了什么事会让她恨成这样?毁了她一生?灭了她全家?
她在申府想干嘛就干嘛,谁都拦不住,只要想开点,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完全可以逍遥快活,毁了她一生不至于吧?
她是青楼女子,又是被别人强送给申状元的,申状元应该也不至于去灭她全家吧?
难道她入青楼是申状元与顺安县主害的?因为某个事,她全家都被害死了,自己也流落青楼,而造成一切的是申状元与顺安县主?
宋英一震,觉得自己的这个猜测很合理,好好的一个女孩,被害得流落青楼,确实毁了一生,自然是恨的。
那莲姨娘现在做的一切,与顺安县主等人的退让就很合理了。
他们毁了人家的一生,心中有愧,自然要忍让了。
十来天后,宋英手上的烫伤彻底好了,用不着春桃了,但她只要一得闲,还是会到小厨房里,看宋英做药膳,遇到没学过的,就请宋英教她。
她也十分会做人,平日里有什么有趣重要的消息,都会悄悄告诉宋英。是以宋英虽跟府里的丫鬟来往不多,该知道的却是一点没遗漏。
许是那日听进去了林大夫的话,顺安县主把管家权全部交给三个儿媳,自己什么都不闻不问,安心养身体,身体竟渐渐好转。
林大夫终于清闲了几分,闻得宋英已将所有针灸歌谣背下,就开始指点宋英练习针灸。
林大夫打开一个皮革裹成的小包,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色各样大小不一的银针,她捻一根放在火上烤。
宋英看得入迷,林大夫却道:“你去找管事,叫两个健壮的婆子过来,把我房里的针灸铜人搬到堂屋里。”
针灸铜人?那是什么?
怀着疑惑,宋英跑出去找管事,叫了两个健壮的婆子回来。
林大夫带着她们去了她的卧房,让两个婆子把放在墙角处的一个东西搬到了堂屋。
那东西很大,上面盖了布,搬动时隐约可以看出是个人形,约有八九尺高。
送走婆子,宋英很是激动地掀开遮盖的布匹,是一个铜制的成年男子,圆脸,大耳下垂,面露微笑,身上有很多脉络与小孔。
结合针灸铜人这个名字,不难猜测这些脉络是人体经脉,而小孔自然就是穴位了。
宋英惊奇得不行,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东西,有了这个,何愁学不会针灸!
林大夫摸了摸有些褪色的铜人,眼中流露出些许追忆之色,良久才轻声道:
“这是仿前朝医官王惟一的天圣铜人铸造的,内里有木雕的五脏六腑和骨骼,表面铸有经脉走向和穴位,与真实的人体相差无几。
最初是用来考核医者的针灸之术,发展至今,也用来练习。
接下来的日子,你就用它来练习。”
宋英使劲儿点头,看着铜人的眼神都在发光,要铸造这么一个铜人,不仅需要大量的铜,还需要对人体构造、经脉穴位都熟稔于心才行,可不是每个医者都有能力铸造的。
她再一次认识到自家师父医术的高超,跟着学习的热情也更加高涨。
虽然针灸歌她早已背得烂熟,但扎之前,还是拿出书本,先朗读一遍,以确认自己的记忆无误。
而且,她的朗读也不是单纯的哇哇念。
第一次去社学偷听时,袁清背书的方式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面她又是跟着袁清学的认字,故而在朗读与背诵方面,她的习惯与袁清是一样的。
在诵读针灸歌时,她会边读边思考需要扎的穴位具体在哪里,要怎么扎,用多大的力,扎对了会有什么效果,扎错了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思考得多,她的速度就很慢,特别是第一次初学的时候,但这种方式记得非常牢固。
她练习得入迷,很快忘记时间、忘记周围的环境。
眼瞅着到午时了,林大夫进屋叫停了她:“行了,去取饭吧。”
宋英恋恋不舍地放下银针,提了食盒就要往临时厨房冲。
早些取了饭回来,吃完就可以接着扎了。
她刚跑到院门,林大夫叫住了她:“忘了说,从今儿起你要记得时常活动手指手腕。”
说着,她示范了几个动作:“像这样,一抓一握、手指张开、并拢;手腕正向旋转,反向选择……”
宋英虽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听话地决定先照着做,说不得做着做着就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了。
如果还是不清楚,她才会向师父请教。
她挎着食盒,一路玩耍着手指手腕,很快就到了临时厨房。
自从那日莲姨娘大闹后,大太太就特意到厨房,让每日的饭菜都先紧着莲姨娘,其他人晚点就晚点。
是以,这段时日,莲姨娘没有再闹,宋英都觉得惊奇,要知道现在的风荷院可就住了莲姨娘一人。
没有下人伺候,她竟也习惯,真是一点都不像她的性子。
不仅宋英觉得惊奇,其他人也觉得惊奇,宋英这两日时不时就能听到丫鬟议论此事。